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钠素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王长远;王晶;孙长怡;秦俭

    在 20世纪 80年代左右,有人推测心脏组织中存在具有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的肽类生理活性物质. 1985年此生理活性物质经 DEBOLD等鉴定,并将其命名为心房利钠肽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其后在 1988年由 SUDOH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了一种新的利钠肽,称为脑钠素又称脑利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而后又发现了 C-型利钠肽 (C-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这三种肽组成了循环利钠肽家族. BNP主要由心室分泌,起到利尿、利钠、降压和舒张平滑肌等作用,调节体液环境. BNP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一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准确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与急慢性心衰、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与 ANP相比 ,BNP具有体内半衰期长,体外较稳定等特性,以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 螺内酯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神经体液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附70例报告

    作者:耿庆信;刘海宁;朱兴雷;张兴华;唐元升;邵建华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严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脑钠素、心钠素、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醛固酮水平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37例严重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螺内酯组(70例,螺内酯20~40 mg/d)和常规治疗组(67例).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时分别检测血浆脑钠素、心钠素、AngⅡ、醛固酮水平,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①螺内酯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3、6个月时血浆脑钠素水平[(549±170)ng/L,(498±165)ng/L对(611±174)ng/L,(579±168)ng/L;P<0.05、P<0.01]、心钠素水平[(190±28)ng/L,(169±26)ng/L对(209±30)ng/L,(184±27)ng/L,P<0.01,P<0.01]均较治疗前脑钠素水平[(661±189)ng/L,(675±183)ng/L]及心钠素水平[(221±31)ng/L,(220±30)ng/L]明显下降,前者2项指标在治疗3、6个月时较后者下降更明显(均为P<0.05);螺内酯组治疗3、6个月时血浆AngⅡ[(274±86)ng/L,(280±92)ng/L]、醛固酮水平[(347±71)pmol/L,(345±71)pmol/L]较治疗前[(266±104)ng/L,(339±67)pmol/L]无明显下降,而常规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均明显下降[(236±80)ng/L,(293±54)pmol/L,P<0.05,P<0.01],治疗6个月时[(262±88)ng/L,(337±51)pmol/L]回升接近治疗前水平[(271±97)ng/L,(326±55)pmol/L];②治疗前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intermal di-ameter,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的LVDd、LVEF、心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螺内酯组的LVEF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心功能改善率较对照组更高(均为P<0.05).结论:螺内酯可显著降低严重心衰患者的血浆脑钠素、心钠素水平,改善左心室功能.

  • 脑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庄宁宁;李自成

    1 引言脑钠素主要由左心室心肌细胞合成、分泌进入体循环,其分泌主要由左心室壁张力进行调节.它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其中以心脏含量高.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素浓度变化的临床价值

    作者:兰丽辉;张善春;李静;郑刚;刘兆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在评估心功能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25例为冠脉造影正常的除外冠心病诊断的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患者血清BNP水平、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BNP水平与不同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BNP水平随心衰加重而逐渐增高,与心功能呈正相关(r=0.72,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48,P<0.05),溶栓治疗、介入治疗两组BNP无显著性差异(q=2.32,P>0.05),保守治疗组与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组BNP浓度具有统计学意义(q=4.25,P<0.05).结论:BNP是检测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溶栓治疗与介入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与内皮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段敏超;李家萱

    目的: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探讨其在疾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对30例肺心病患者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分别作ET、BNP和动脉血气分析,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作比较.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经治疗后ET、BNP有所下降,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ET和BNP呈正相关(P<0.01),BNP与PaO2呈负相关(P<0.01).结论:ET和BNP在疾病的演变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 万爽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脑钠素的影响及临床价值

    作者:翁建新;方伟;郑兆华;罗建方;郭津含

    目的探讨万爽力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43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在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万爽力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法.万爽力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万爽力(曲美他嗪)治疗,各组病人观察治疗8周,每组病人分别进行血浆脑钠素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的测定.结果万爽力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P《0.01或P《0.05),但万爽力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更有效降低血浆脑钠素的浓度及改善心功能(P《0.05).结论万爽力能有效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同时脑钠素可作为一种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及预后的新的敏感指标.

  • 脑钠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盛民

    脑钠素是继心钠素后利钠素肽系统的又一新成员,首先由日本学者Sudoh等[1]于1988年从猪脑分离出来而得名.它主要是由心室合成、分泌的心脏激素[2].可以促进利尿、利钠,具有较强的舒张血管和降压作用.能敏感而特异地反映了左心室功能的变化,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 脑钠素、内皮素测定在慢性肺心病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曾红

    目的测定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1(ET-1)水平及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人及慢性肺心病患者(30例)不同时期血浆BNP及ET-1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BNP分别为64±14ng/ml及52±8ng/ml,ET-1分别为67±18ng/ml及48±12ng/m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血浆BNP和ET-1水平与PaO2呈负相关(r=-0.68,-0.82,P均<0.01),与PaCO2、RVPEP/AT呈正相关(r=0.67,0.58,P<0.01).缓解期血浆BNP水平与PaO2、PaCO2无相关性(P>0.05),肺心病患者血浆BNP与ET-1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浆BNP、ET-1均参与肺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但在肺心病情况下,两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 老年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脑钠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李毅;邹曰坤;蒋富强;张齐;刘于红

    目的:观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即重叠综合征(OS)患者体内血清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海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完整的肺功能、动脉血气、超声心动图、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及血清BNP的检测。结果 COPD组(68例)与OS组(45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及身高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与OS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分别为(21.5±5.7) mmHg和(29.2±6.3) mmHg,OS组显著高于COPD组(P<0.05),而COPD组与OS组BNP平均浓度分别为(65.27±16.52) pm/ml与(98.59±27.38) pg/ml,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COPD患者,OS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和血清脑钠素水平更高。

  • 中药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AngⅡ、BNP的影响

    作者:宫丽鸿;张艳;高峰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脑钠素(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及正常组.中药组灌服益气活血复方9.2g/(kg·d);西药组灌服赖诺普利1.5mg/(kg·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法检测AngⅡ;.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BNP.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血清BNP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给药组血清BN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模型组AngⅡmRNA表达明显升高;各给药组AngⅡ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显著差异;中药组AngⅡ蛋白表达高于西药组.结论 冠状动脉结扎法可成功复制实验性慢性心衰模型;益气活血复方能够降低血清BNP水平,抑制心肌组织中AngⅡ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 脑钠素及血尿酸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文书;陈明伟;许乾雁;林智琛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及血清尿酸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脑钠素(BNP)水平和血尿酸(UA)浓度,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 BNP 水平和血尿酸 UA 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Ⅱ、Ⅲ、Ⅳ级组间血清 BNP 水平和血尿酸 UA 浓度依次递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 BNP 与心功能分级具有良好正相关关系,同时,血尿酸 UA 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急性左心衰组血清 BNP 显著高于慢性心衰组(P <0.05),血尿酸 UA 浓度也显著高于慢性心衰组(P <0.05),而且急性左心衰组缓解时血清 BNP 显著下降(P <0.01),血尿酸 UA 浓度也显著下降(P <0.05)。结论脑钠素及血尿酸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在临床上进行动态监测血清 BNP 和血尿酸 UA 浓度有助于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

  •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脑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度评价中的研究

    作者:王秋峰;任旭爱;赵志林;史静怡;卞妮娜;焦文萍

    目的 探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脑钠素(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危险度的评价及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该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AMI患者为AMI组(n=64),其余为非AMI组(n=40),AMI组患者随访6个月,再根据是否发生不良事件分为事件组和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中BNP水平;采用凝固法检测Fbg水平.分析血浆Fbg和BNP对AMI危险度的评价及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AMI组血浆Fbg、BNP水平高于非A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冠状动脉危险程度逐渐加重,血浆Fbg与BNP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Fbg、BNP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01;r=0.824,P<0.001).6个月后随访AMI患者,事件组血浆Fbg、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事件组心力衰竭血浆Fbg、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诊断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62.50%,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BNP诊断灵敏度为85.00%,特异度为54.68%,AUC为0.700;Fbg、BNP联合检测其诊断灵敏度为76.56%,特异度为80.00%,AUC为0.845.结论 血浆Fbg、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患者心肌受损情况,预测病危程度与预后效果,有效指导AMI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改善患者预后评价.

  • 脑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傅应裕;张松照;金亚平

    脑钠素(BNP)是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载的刺激下主要由心室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左心室功能不全时引起血浆BNP水平增高.BNP的主要应用是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评估心衰的预后及指导治疗.近年来,由于BNP测定方法学进展,BNP已从一项科研项目转变为临床检测项目,可望很快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指标.

  • 不稳定性心绞痛危险度分级与血浆脑钠素的关系及意义

    作者:刘歆;蔡尚郎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临床危险度分级与血浆脑钠素(BNP)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入选49例UAP患者(UAP组),并进行临床危险度分级,低危组20例,中危组18例,高危组11例;20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UAP组较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P<0.001),两组间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浆BNP水平在UAP组各亚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44,P<0.001),BNP水平随着危险度级别的增高而增加,各级之间以及每两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功能正常的UAP患者血浆BNP水平增高,BNP水平与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级有关,危险度级别越高,BNP水平越高.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B型脑纳肽水平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者:邓嘉;王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 B 型脑纳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以住院的67例 AECOPD 患者为观察对象,检查其 B 型脑纳肽(BNP)变化水平,并行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结果(1) AECOPD 患者 BNP 水平(84.68±10.65)ng/L 显著高于经积极治疗后转为稳定状态 COPD 水平(20.37±7.42)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2)入院时 BNP 水平与 AECOPD 患者住院时间呈正相关(P <0.05);(3)AE-COPD 患者 BNP 水平与 LVEF 及 E/A 值间无相关性(P >0.05)。结论AECOPD 患者 BNP 水平显著高于其稳定状态,且 BNP 水平的变化不是由左心的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所致。

  • 左旋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6例

    作者:钱志贤;姚琪;陶袁;邱樑

    目的 探讨左旋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钠素(BNP)的作用.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另外给予左旋卡尼汀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LVEF和血清BN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改善,LVEF均得到提高,BNP水平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旋卡尼汀治疗,可以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BNP水平.

  • 经导管封堵对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脑钠素的影响及其药物干预研究

    作者:李永华;张志辉;冉擘力;景涛;钟理;张倩;柴虹;仝识非;刘建平;宋治远

    目的 探讨经导管封堵术对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e peptide,BNP)浓度的影响及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肺动脉收缩压(SPAP)≥50 mmHg的CHD患者119例,分为3组:A组(依那普利组,0.3~0.4 mg·kg-1·d-1,n=44),B组(美托洛尔组,0.8~1.0 mg·kg-1·d-1,n=39),C组(无药物干预,n=36).分别于封堵术前当天及术后第4天、2个月、6个月抽血检测BNP浓度.药物干预组患者自术后第4天抽血后开始服药.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检者20例为对照组.结果 ①封堵术前,A、B、C 3组血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比较,3组术前、术后第4天及C组术后2个月血BNP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②用药前,A、B、C 3组血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个月及6个月时,3组患者血BNP浓度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P<0.01);A、B两组以及C组血BNP浓度分别于术后2个月及6个月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③组间比较显示:A、B两组血BNP浓度于术后2个月时较C组显著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A、B两组间血BNP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介入治疗术后,CHD伴PAH患者的血BNP浓度先升高后降低,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均有促进其恢复的作用.

  • 房颤患者血清CICP、PICP、BNP、AngⅡ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李彦明;何瑞利;钟晓鸣;张蕾;程冠昌

    目的 探讨房颤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ICP)、工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脑钠素(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及与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120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和60例窦性心律患者(对照组)血清CICP、PICP、BNP、AngⅡ水平,并根据是否合并心衰将房颤患者分为心衰组、心功能正常组.结果 房颤组患者的血清CICP、PICP、BNP、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伴有心衰的房颤组患者的血清CICP、PICP、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伴有心衰的房颤组患者的血清AngⅡ水平与心功能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心衰的房颤组患者的血清CICP、PICP、BNP水平与患者左房内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AngⅡ水平与伴有心衰的房颤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房颤患者的血清CICP、PICP、BNP、AngⅡ水平较窦性心律患者明显升高,如果房颤伴有心衰将会进一步提高患者血清CICP、PICP、BNP水平.

  • 室内传导阻滞与心力衰竭B阶段患者血清脑钠素水平的关系

    作者:戴睿;于杨;刘锦华;陈曼华

    目的 通过测定心力衰竭分级B阶段合并有室内传导阻滞(IVCD)患者的血清脑钠素(BNP)浓度,探讨IVCD对于心力衰竭分级B阶段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B阶段的患者133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QRS时限小于100 ms)及IVCD组(QRS时限大于100 ms).IVCD组分为右束支传导阻滞组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BNP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左束支传导阻滞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组BNP水平高,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组BN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结论 在相似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心力衰竭B阶段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BNP水平的显著升高预示其相对无IVCD的患者而言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临床心力衰竭与脑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晓薇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浓度变化与HF严重程度及左室功能等因素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119例HF患者治疗前、后和20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HF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HF组较对照组BNP浓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心功能分级间均有统计学意义,NYHAⅡ~Ⅳ级BNP浓度分别为(178.5±110.82、489.49±135.16、1 214.71±182.33)pg/ml,各组间P<0.01,其与LVEF呈负相关(r=-0.41,P<0.01).抗HF治疗后随心功改善BNP浓度下降,LVEDD明显缩小(P<0.05).结论 HF患者血BNP水平随HF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能较好反映心室功能状态.

454 条记录 20/23 页 « 12...15161718192021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