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损害控制外科在连枷胸的应用和护理

    作者:肖霞;李永秀;向生娟

    损害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先用在腹部创伤和疾病,逐渐扩大到外科各领域.此原则基于严重创伤和疾病时患者常合并低温、酸中毒和凝血障碍,即致死三联征(lethal triad),若急诊强施复杂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率极高.故将治疗分为3个阶段:(1)初始简化手术.仅止血、阻断污染和简单固定以避免继发性损伤.(2)ICU治疗.纠正循环、呼吸和其他生理扰乱,尤其致死三联征.(3)确定性手术(48 h后).DCS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1-3].在此背景下,本科将DCS用于连枷胸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46例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救治

    作者:陈宏;杨远林

    目的 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6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46例创伤性连枷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41例(89.1%),死亡5例(10.9%).肋骨牵引12例(双侧3例),局部压迫固定5例,手术内固定4例,呼吸机治疗6例,合并肺不张8例,气管切开4例.结论 创伤性连枷胸是一种严重胸伤,其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在积极治疗肺挫伤同时,对严重浮动胸壁做相应固定是必要的,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控制感染、营养支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体会

    作者:韦春晖;谭勇明;邓滨;马吉意;覃永坚;杨英杰

    目的:观察可吸收肋骨固定钉用于手术治疗连枷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胸外伤伴有胸壁不稳定形成连枷胸的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结果: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发生其他并发症.疗效评定,优良率93%.结论:应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是一种治疗连枷胸理想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 连枷胸合并肺挫伤临床分析

    作者:杨长刚;陆松华;景仕银;吴斌

    连枷胸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胸部创伤,常合并肺挫伤,其发生率约为25%,对病人呼吸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重者导致呼吸衰竭.胸外伤中心脏大血管损伤、浮动胸壁(连枷胸)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依然是主要的死亡原因[1].浮动胸壁合并肺挫伤死亡率可高达20%~50%[2].

  • 连枷胸16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苏雪红

    连枷胸又称胸壁软化,是指由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的胸壁内陷;呼气时,该区胸壁向外鼓出).同时可造成纵隔左右摆动,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1].我院ICU 2007年2月~201 1年2月共收治16例连枷胸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肋骨骨折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韦春晖;谭勇明;邓滨;马吉意;覃永坚;杨英杰

    肋骨骨折在胸部创伤中很常见,约占90%,常见的致伤原因有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间接挤压伤、直接暴力伤等.临床上分为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和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是其中一特殊类型,即3根或3根以上肋骨发生多处骨折.

  •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68例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谢模洲

    目的 观察多科协作应用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多科协作应用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患者68例.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浮动胸壁立即消失,呼吸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显著减轻.住院(16±6)天,67例治愈出院,因多发伤死亡1例.3月时复查CT片和胸片,示骨折对位良好,临床愈合,胸廓无畸形,无内固定物滑脱,无固定性胸痛发生,无异物排斥反应或切口感染.结论 应用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固定肋骨骨折明显减轻疼痛,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呼吸机应用时间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需急诊开胸探查胸外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扬;杨异;吴伟铭;何伟伟

    目的 探讨胸外伤开胸探查的手术指征及救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开胸探查救治51例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3例、女8例,年龄24(17~75)岁.结果 全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19.4分.闭合性损伤16例,开放性损伤35例,治愈45例(88.24%),死亡6例(11.76%).死亡原因为心脏破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结论 及时就医、快速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指征、多科室联合诊治是救治胸外伤的关键.

  • 同种异体冻干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

    作者:何弢;刘青;马静;何建书;王波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9月多发性肋骨骨折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23 ~ 67岁.结果 全组无1例死亡,手术时间为55~120 min,出血量30 ~ 120ml,骨折矫形效果满意,浮动胸壁控制良好,反常呼吸消失,胸廓塑形满意,活动后疼痛减轻.随访3 ~ 24个月,内固定材料无明显移位、无折断,无明显急性或慢性排异反应,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近远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同种异体冻干骨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

  • 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

    作者:丁明;张志宇;潘忠军;邓鹏;毛须平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优势及合理性.方法 纳入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因外伤导致连枷胸行肋骨内固定手术40例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对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行NiTi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20例为胸腔镜辅助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4.8±7.7)岁;常规开胸切口进胸探查暴露肋骨骨折并行NiTi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20例为传统手术组,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3.0±4.7)岁;比较两组临床结果.结果 与传统手术组相较,胸腔镜辅助组无再出血,患者能较早脱离呼吸机并适当活动,术后疼痛症状较轻,住院时间短,6个月后随访无慢性胸痛,伤侧胸部切口无麻木感.结论 胸腔镜辅助肋骨内固定术较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有优势,值得推广.

  • 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创伤性连枷胸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肖志明;马杰;翟永富;贺强军

    目的 总结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创伤性连枷胸治疗中的应用经验. 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1年8月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38例,其中男31例,女7例;年龄19~62 (42.6±12.5)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伤31例,高处坠落伤4例,塌方挤压伤2例,殴打外伤1例.对其手术时机、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效果等进行分析. 结果 本组无手术相关死亡,随访34例,随访率91.89% (34/37),随访1~16(10.3±2.6)个月.随访时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提示肋骨骨折端对位好,双侧胸廓基本对称,连枷胸得到满意矫正,患者呼吸良好,无长期疼痛等并发症.全组无1例因环抱器有排斥反应、不适等需取出者. 结论 创伤性连枷胸患者早期行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可以使连枷胸得到有效的矫正,改善和恢复呼吸功能,降低病死率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 老年患者创伤性连枷胸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作者:刘晋梁;赵辉;李克耀;魏万智

    目的 比较老年创伤性连枷胸患者采用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0月兰州市解放军第一医院22例老年连枷胸患者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22例患者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67.3±10.3)岁;行手术内固定治疗.保守治疗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68.7±11.6)岁;为无开胸探查指征患者,行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围术期死亡4例,死于脓毒血症1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手术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保守治疗组(8.3% vs.30.0%,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4.7±2.5)dvs.(17.3±7.1)d]、住院时间[(25.6±11.8)d vs.(36.1±16.5)d]和住ICU时间[(8.2±3.5)d vs.(15.9±8.4)d]均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中呼吸系统并发症、肺外并发症、胸廓畸形等并发症均少于保守治疗组(P<0.05).随访18例(保守治疗组7例、手术治疗组11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复查胸部X线片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但保守治疗组残留胸廓畸形4例,手术治疗组2例.结论 多发性肋骨骨折,尤其是老年、且伤前具有特定合并疾病的患者预后不良,应积极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

  • 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

    作者:陆善伟;钟竑;徐怀阳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2009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胸心外科收治3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内固定组),均行电视胸腔镜探查、止血、胸腔内血凝块清除、肺裂伤修补,应用电视胸腔镜定位肋骨骨折部位,切开复位,并采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行肋骨内固定.选择2008年1~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胸部创伤经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非内固定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坐起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胸壁畸形、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患者均临床愈合,治愈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48.2 min,术后胸痛明显缓解,平均2.5d可坐起,6.8d可站立行走,平均住院时间为10.2d,原有的胸壁畸形均矫正、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4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内固定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时间、坐起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胸壁畸形、骨折愈合时间及相关并发症(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均短于或少于非内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随访38例,随访时间2~14周,均复查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无再次骨折,接骨板无松动、断裂.结论 应用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左前胸壁肺疝一例

    作者:谭棠基;何发;卢桂尧;胡国良;练卫东;张伟超;王明清

    患者 男,40岁.于2006年1月18日遭遇暴力撞击前胸致伤,当时诊断为左肺挫伤、纵隔血肿、左第2~5前肋骨骨折并连枷胸.约2个多月后逐渐出现左前胸壁肿物,深吸气末隐约可见,咳嗽的瞬间明显.

  • 气囊导尿管在连枷胸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帆;张勇;孙战文

    连枷胸患者胸部创伤重,往往合并肺挫伤、血气胸.部分患者无法急诊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术,需通过胸壁悬吊、加压包扎等方法来消除反常呼吸.传统的胸壁悬吊术使用布巾钳、钢丝等硬质材料,操作相对繁琐.我科自201 1年9月至2013年9月对20例连枷胸患者使用气囊导尿管行胸壁悬吊术,操作简便,效果好.现总结其临床经验.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8~72岁.交通伤14例,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单纯胸外伤10例,合并颅脑和/或腹腔脏器损伤10例.主要临床症状为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查体可见气促、胸廓畸形、反常呼吸,胸壁伤处骨擦感,患侧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胸部CT检查见多发性肋骨骨折并错位、液气胸以及肺挫伤,部分患者合并有胸骨骨折.本组患者胸壁软化区分布于前胸壁及前外侧胸壁.所有患者均同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 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治疗连枷胸九例

    作者:李克耀;刘晋梁;罗霄;白艳

    连枷胸是多见而又严重的胸壁创伤,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很大[1],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处理方法存在诸多弊端.自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我们共对9例连枷胸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手术内固定肋骨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总结其临床经验.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共9例,男8例,女1例;平均年龄39.5(21~62)岁.9例均为闭合性胸部损伤致连枷胸,其中交通伤4例,挤压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所有患者均有胸痛和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咯血或痰中带血7例.合并严重肺挫伤、血气胸、膈肌破裂7例;膈肌破裂合并脾破裂2例.单侧连枷胸8例,双侧1例.9例患者均有反常呼吸运动和呼吸功能不全,合并休克6例,严重低氧血症7例.平均骨折4(3~9)根(8处).胸壁浮动范围8 cm×11 cm~10cm×18 cm.血红蛋白<90g/L6例;动脉血氧分压(PaO2) 40~50 mm Hg5例,51~60 mm Hg 2例.胸部X线片示:均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有胸腔积液、积气征7例.

  • 肋骨骨折内固定术在重度胸部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永强;耿勇;张卫宁;白山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科采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所致连枷胸的多发伤112例,与同期胸部外伤非手术治疗48例对照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其临床应用结果,总结临床经验.

  • 多孔有机玻璃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

    作者:李振龙

    目的 观察多孔有机玻璃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自制多孔有机玻璃板外固定器行肋骨骨折外固定86例. 结果 8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胸廓无畸形. 结论多孔有机玻璃板外固定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简便易行,该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 兔连枷胸模型建立的研究

    作者:张耀超;张晗;柳立军;宋永彬;张桂彬;崔红赏

    目的 探讨建立连枷胸兔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无菌手术形成连枷.运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胸壁反常运动信号,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心电监护记录生命体征,实验终点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分析连枷胸对实验动物呼吸功能的影响,进而验证以兔建立连枷胸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手术顺利,无死亡.手术时间(41.42士7.08)min.气管插管时间(79.33士12.21)min.统计结果显示pH值、二氧化碳分压、剩余碱(BE)增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降低.病理结果显示连枷胸后长时间未得到干预治疗将对器官产生器质性变化.结论 连枷胸兔模型成功建立,可以单独研究连枷胸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可重复性、操作简便、动物来源广泛的优势,是研究连枷胸疾病过程、恢复过程、干预方案效果的基础.

  • 两种肋骨固定方式的三点弯曲试验研究

    作者:张桂彬;柳立军;宋永彬;周韶辉;李国雷

    目的 通过爪形接骨板与自制“钛夹”固定式接骨板对破坏肋骨片段进行固定,进行力学测试,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的差异. 方法 对6具成人男性尸体胸廓标本编号.沿肋骨长轴方向于肋结节(0%)至肋软骨接合点(CJJ点,100%),每具尸体胸廓取双侧第4、6、8肋骨,截取含50%位点的长约130mm的肋骨片段用于测定侧区力学.共取得36段肋骨片段,分别编号.将肋骨片段分别置于电子万能力学测试仪上,跨距设为100 mm,加载速度设为2.5 mm/min,进行三点弯曲试验直至标本破坏,记载位移分别为2、4、6、8、10、15、20 mm时的载荷及大载荷,描绘载荷-位移曲线.然后将上述肋骨片段分为2组,分别用“钛夹”固定式接骨板(钛板组)和爪形接骨板固定(肋骨爪组),于上述加载条件下行三点弯曲试验直至标本破坏,记载相关数据. 结果 固定前钛板组与肋骨爪组第4、6、8肋骨在大载荷、峰值形变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骨爪组固定前、后第4、6、8肋骨的大载荷、峰值形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板组固定前、后第4、6、8肋骨的大载荷、峰值形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后肋骨爪组与钛板组第4、6、8肋骨在大载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形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爪形接骨板,“钛夹”固定式接骨板固定骨折肋骨后有更稳定的强度.

430 条记录 16/22 页 « 12...13141516171819...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