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顺铂增强替尼泊甙杀伤小细胞肺癌细胞系的作用

    作者:翟丽东;李雪梅;闫蕴力;李云生;马卫东;蒋常文;周娜静

    目的 通过顺铂(CDDP)与替尼泊甙(VM-26)联合作用,探讨顺铂增强替尼泊甙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杀伤作用的机制.方法 用MTr法,测定H446小细胞肺癌细胞24 h抑制率;AO/EB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活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断裂条带;半定量RT-PCR及蛋白印迹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及特化蛋白1(SP1)的表达.结果 CDDP与VM-26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二药合用与单独用药相比,细胞活率明显降低,DNA损伤程度增加.H446细胞经CDDP单独作用可以促进SP1、TopoⅡα和TopoⅡβ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经VM-26单独作用后,TopoⅡα和TopoⅡβ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而SP1表达无明显改变;二药合用后可见TopoⅡ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比单独应用CDDP下调,S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比单用VM-26升高,但与单用CDDP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CDDP通过上调SP1促进H446细胞中TopoⅡ表达,为TopoⅡ抑制剂类药物VM-26提供更多的作用靶点,能够明显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一例

    作者:徐卫群;宋华;石淑文

    患儿女,6岁.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普通型1年,入院行第2次强化治疗.给予VM26+Ara-C(替尼泊甙+阿糖胞苷)后休息13 d,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白细胞4.5×109/L).碱化尿液(尿pH>7.0)3 d后,予以第6次HDMTX(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并用CF(四氢叶酸钙)解救.MTX 3.0 g/ m2(患儿体表面积为0.8 m2),首剂1/6量于第1小时静脉滴注,余量6 h均匀滴入,同时水化碱化尿液(每日静脉给5%碳酸氢钠100 ml/ m2,1/5张液体2 500 ml/m2).用HDMTX的同时,给予VD(长春新碱+地塞米松)1周,三联鞘注1次.治疗当日,尿量未随补液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多,呕吐3~4次,(每次约20~30 ml黄绿色液体).第2天8:00~17:00未排尿,并出现水肿,体重增加.经静脉推注速尿5、10、20 mg,仍无尿,于22:40给予速尿30 mg,多巴胺(DA)2 μg/(kg*min),次日凌晨1:00尿量100 ml,至8:00共排尿435 ml.第3天继续应用速尿及DA,尿量增至1 391 ml,但血压高达122/79 mmHg(1 mmHg=0.133 kPa),此后波动于100~131/68~90 mmHg.第4天起尿量增至2 200~3 700 ml/d,伴腹泻,每日排棕黄色水样便3~5次,每次量少,含粘液及少许脱落粘膜.

  • 脑胶质瘤术后应用BVD方案化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锐;裴志东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应用BVD方案(卡氮芥+替尼泊甙+顺铂)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5例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继手术及放疗后,采用卡氮芥(BCNU)125 mg,d1,2;替尼泊甙(VM-26)60 mg/m2,d3,4,5及d24,25,26;顺铂(DDP)30 mg/m2,d6,7,8及d27,28,29.6~8周为一周期,共3个周期.随访3年,观察复发率及毒副作用,并与同期及以前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随访结果相对比.结果 BVD组的12,24,3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20.0%(7/35)、37.1%(13/35)和51.4%(18/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11/43)、53.5%(23/43)和74.4%(32/43),两组36个月复发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应用BVD方案静脉化疗可以提高远期疗效.

  • 脑胶质母细胞瘤骨转移胸壁转移一例

    作者:周涛;范廷勇;巩合义;李宝生;于金明

    患者男,41岁.2001年2月2日因突发头痛、头晕伴喷射性呕吐、言语不清到山东省立医院就诊.脑CT检查发现左额叶肿瘤,急症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进行全脑常规放疗,照射36 Gy18分次后局部缩野加量至55 Gy,同时给予卡莫司汀化疗2个周期.术后3个月患者又出现头部不适,复查CT为肿瘤术后复发,行第2次手术.术后病理仍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给予卡莫司汀+替尼泊甙化疗2个周期.2002年5月患者出现右胸壁、左肩背部、左臀部疼痛.骨扫描检查示肋骨、髂骨多发骨转移,MRI结果示椎体多发转移.给予破骨细胞抑制剂治疗同时又给予卡莫司汀+替尼泊甙+顺铂化疗2个周期,但症状逐渐加重,双下肢肌力丧失、大小便失禁,并出现右胸壁肿块.胸壁肿块穿刺细胞学结果为胶质瘤细胞.仅给予椎体姑息放疗,3 Gy/次,5次/周,共30 Gy.放疗后疼痛减轻、大小便失禁改善,未再行其他治疗,患者自动出院,2个月后死亡.

  • 替尼泊甙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疗效分析

    作者:杨朴;王臻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恶性淋巴瘤疗效的方法.方法以替尼泊甙联合CHOP方案随机治疗23例恶性淋巴瘤,按全国统一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完全缓解率73.9%,部分缓解率13.1%,有效率87%,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尼泊甙联合CHOP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有更好的疗效.

  • 替尼泊甙联合其他抗癌药对胃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罗执芬;周云;刘明月

    目的 观察替尼泊甙(VM-26)联合其他抗癌药对胃癌细胞的作用,探讨胃癌化疗的新方案.方法 用色唑蓝比色法(MTT)测定VM-26单药及联合用药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各单药及联合用药的抑制率大小.结果 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细胞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浓度下,单药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紫杉>替尼泊甙>顺铂>依拓泊甙>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抑制率也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替尼泊甙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替尼泊甙与顺铂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而其与5-氟尿嘧啶联合,有相加作用;其与紫杉醇和羟基喜树碱联合,有拮抗作用.

    关键词: 替尼泊甙 胃癌细胞
  • VM-26和DDP联合化疗对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体会

    作者:李岩;石蕊;陈建新;李珊;康勋;陈静;赵凯红;李文斌

    目的 采用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和顺铂(cisplatin,DDP)治疗复发恶性胶质瘤,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 从2012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脑胶质瘤科收治的,已经过STUPP方案[术后放疗加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及之后6个疗程规范TMZ辅助化疗,经头颅MRI和/或手术后病理确诊的,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共30例,均给予VM-26联合DDP化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级Ⅲ级:有效率为9.1%,生存期为43个月.WHO分级Ⅳ级:有效率为5.3%,生存期为16个月.总有效率6.67%,总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 VM-26联合DDP对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是有一定的疗效,可以选用此方案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 国产替尼泊甙治疗肺癌临床研究

    作者:史鹤玲;朱允中;徐丽焱;刘哲;唐俊舫;游永红;孟弃逸;张新勇

    替尼泊甙(teniposide,T)是鬼臼毒素的半合成衍生物.我院肿瘤科1996~1997年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牵头,北京制药工业研究所研制的国产替尼泊甙(T)临床验证.目的是评价T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与进口VM26(Vumon,V)进行随机对比研究.

  • 替尼泊甙抗口腔肿瘤作用的进展

    作者:张军;周晓红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头颈部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常见,而化疗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口腔鳞癌化疗药物有许多种,常用的有平阳霉素、顺铂等.替尼泊甙是作用于DNA 拓扑异构酶II 的一种抗肿瘤药物,目前一些研究显示它对口腔鳞癌有很好的抗瘤作用,本文就替尼泊甙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口腔鳞癌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 颈动脉持续灌注榄香烯治疗老年多发脑转移癌的临床探讨

    作者:徐英辉;董斌;周洪语;杨亦春;侯菊生;罗其中

    我们于1991年在国内外首先应用榄香烯(Elemene)治疗多发脑转移癌,并观察其与替尼泊甙(VM26)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 MVP联合VM-26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静敏;马淑萍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部位且早期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引起远隔部位转移.脑是常见的转移器官,部分患者以脑部症状为首发表现.临床治疗中NSCLC常用化疗方案中的药物因较少能透过血脑屏障,因而不能达到治疗肺部原发灶并兼顾脑转移瘤的目的.有些患者虽经放疗缓解症状,复发时又不宜重复进行放疗.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笔者尝试采用了西艾克+丝裂霉素+顺铂(MVP)方案联合替尼泊甙(鬼臼噻吩苷、VM-26)治疗肺腺癌脑转移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 单用替莫唑胺与替尼泊甙联合洛莫司汀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比较

    作者:刘英姿;张学新;张磊;邢鹏辉

    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替莫唑胺(tmozolomide,TMZ)与联合运用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洛莫司汀(lomustine,CCNU)对颅内恶性胶质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颅内恶性胶质瘤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给予TMZ(200 mg·m2·d-1)口服,5天为1疗程;VM-26(60 mg·m2·d-1),第1~2天静脉给药,CCNU(60 mg·m2·d-1),第3~4天口服给药,4天为1疗程.两组均进行不少于3个疗程的化疗;观察患者生存期、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生存时间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MZ组平均无进展生存期为(37.1±2.4)周,联合用药组为(33.1±2.7)周,TMZ组平均总生存时间为(73.3±4.2)周,联合用药组为(66.7±3.2)周,经对数秩检验P>0.05;TMZ组有效率为42.3%,联合用药组为34.6%(χ2=0.33,P>0.5).但TMZ对骨髓的抑制明显轻于联合用药组,其中TMZ组:Ⅰ度24.6%、Ⅱ度2.3%;联合用药组:Ⅰ度39.3%、Ⅱ度4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7,P<0.05).结论 TMZ较VM-26、CCNU联合药物化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但两者在改善患者生存状况方面无明显不同;由于本研究样本较少,需要进一步积累、验证.

  • 脑胶质瘤术后静脉化疗综合疗法的研究

    作者:张乃崇;赖廷海

    目的:评价脑胶质瘤术后应用BVD方案(卡氮芥+替尼泊甙+顺铂)静脉化疗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35例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继手术及放疗后,采用BVD方案即卡氮芥(BCNU)、替尼泊甙(VM-26)、顺铂(DDP)静脉化疗综合治疗.随访3年,观察复发率及毒副作用,并与同期及以前的43例脑胶质瘤患者(对照组)随访结果相比.结果:BVD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36个月复发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应用BVD方案静脉化疗可以提高远期疗效.

  • 恶性脑胶质瘤的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作者:陈锦华;周政;张可成;黄其林;刘俊

    我们自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对126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采用选择性脑动脉灌注替尼泊甙(teniposide VM26)及外周静脉滴注卡氨介(carmustine)进行联合化疗,现报道如下.

  • 放线菌素D和替尼泊甙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武永康;董伦;张恒柱;申林海;赵勇;刘华伟

    目的 研究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ACTD)和替尼泊甙(Teniposide,VM-26)对大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C6细胞经不同剂量ACTD和VM-26作用48 h后PCNA、CyclinD1表达的改变,FCM法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3H-TdR掺入法分析细胞增殖.结果 对照组PCNA和CyclinD1均为强阳性;经放线菌素与VM-26作用后,PCNA和CyclinD1表达均受到显著的抑制,尤以放线菌素D组效果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FCM法发现C6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高浓度的ACTD和VM-26组的凋亡率明显增加(X2=63.714,P<0.01);流式细胞分析发现ACTD和VM26组S期指数较对照细胞明显减少,3H-TdR掺入法发现与C6组比较,ACTD和VM-26组48 h存活率均明显下降,且两者之间存活率也有明显差异(x2=52.223,P<0.01);以ACTD组下降显著.结论 放线菌素D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可以成为胶质瘤化疗的一种新策略,值得进一步进行体内实验.

  • 经颈总动脉穿刺灌注替尼泊甙治疗脑胶质瘤32例疗效观察

    作者:刘芩;孙建国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及化疗.我院2002年5月~2006年12月经颈总动脉穿刺灌注替尼泊甙(VM-26)治疗脑胶质瘤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替尼泊甙、阿糖胞苷化疗联合鞘内注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作者:岳寒;魏旭东;朱兴虎;左文丽;杜建伟;宋永平

    目的 探讨以替尼泊甙、阿糖胞苷的联合化疗方案配合氨甲喋呤 (MTX)椎管内注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联合应用替尼泊甙、中剂量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配合氨甲喋呤、地塞米松椎管内化疗.结果 16例病人(73%)在化疗同时行2~3次鞘内注射后脑脊液即恢复正常且临床症状恢复,2例(9%)病人脑脊液恢复正常后临床症状未能完全恢复,4例(18%)直接给予全身化疗,化疗后其中3例临床症状恢复,1例骨髓抑制较重、体质较差并发感染死亡.结论 替尼泊甙、阿糖胞苷的联合化疗方案配合氨甲喋呤 (MTX)椎管内注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疗效显著.

  • 替尼泊甙联合其他抗肿瘤药对BGC-823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罗执芬;周云

    目的:比较替尼泊甙(VM-26)与紫杉醇(TAX)、顺铂( DDP)、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对胃癌细胞BGC-823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测定VM-26单药及分别与TAX、 DDP、5-FU联合用药对胃癌细胞BGC-823的细胞生长抑制率,计算联合用药指数.结果:单药作用下BGC-823细胞生长抑制率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大,TAX、VM-26、DDP、5-FU的IC50依次增大.VM-26分别和TAX、DDP、5-FU联合应用时,BGC-823细胞生长抑制率较相同剂量单药应用时增大,IC50降低;联合用药指数分别为1.22,0.43,1.04.结论:VM-26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VM-26与DDP联合有协同作用,与5-FU联合有相加作用,与TAX联合有拮抗作用.

  • 替尼泊甙对胃癌细胞BGC-823体外增殖的影响

    作者:罗执芬;周云;刘明月

    目的:观察替尼泊甙对胃癌细胞BGC-823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25 mg/L,2.50 mg/L,5.00 mg/L,10.00 mg/L,20.00 mg/L的替尼泊甙作用于胃癌细胞BGC-823 48 h,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另取1.25 mg/L的替尼泊甙作用于BGC-823细胞0 h,12 h,24 h,48 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25~20.00 mg/L的替尼泊甙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15.99%~80.83%,细胞生长抑制率随替尼泊甙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凋亡细胞随替尼泊甙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在48 h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结论:替尼泊甙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凋亡细胞随替尼泊甙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诱导凋亡的能力与细胞的G2/M期阻滞有关.

  • MT和HDA方案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莫文健;毛平;李庆山;应逸;朱志刚

    目的:比较MT方案(米托蒽醌联合替尼泊甙)和HDA方案(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25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MT组12例、HDA组13例,分别使用以上2种方案进行化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MT组、HDA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2%、69%,有效率分别为92%、7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出现较严重的骨髓抑制,但HDA组早于MT组发生,3例HDA方案治疗无效患者经MT方案治疗,2例达完全缓解.结论:MT方案、HDA方案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均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HDA方案治疗无效时可试用MT方案治疗.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