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荧光定量(FQ)PCR法对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与临床分析

    作者:毛虎;王勇

    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是非淋菌性生尿道(宫颈)炎(NGU)的主要病原体,由这两种病原体感染并发的前列腺炎及不育不孕症也日益增多,为了解CT和UU感染状况,1999年6月~2000年6月,我们对性病门诊疑诊为NGU的195例患者,采用荧光定量(FQ)PCR法检测,并与CT抗体和UU培养法对照;现报告如下.

  • 酒精性肝病羰基应激状态下蛋白酶体LMP7亚基表达研究

    作者:张莉;阎明;朱萍;王艳梅;FENG Jin-bo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羰基应激状态下蛋白酶体活性亚基LMP7 mRNA的表达量,研究其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分批于6、8、10、12周处死大鼠.采用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蛋白质羰基含量,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蛋白酶体活性亚基LMP7 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各组肝组织中羰基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随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高;LMP7亚基mRNA水平逐渐降低,并与羰基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酒精性肝病时组织处于羰基应激状态,蛋白酶体活性亚基LMP7基因表达下降,可能在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荧光定量RT-PCR检测OATP-E基因表达

    作者:蔡莉;孔庆暖;郭成浩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肿瘤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E(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E,0ATP-E)mRNA的方法,了解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对阿霉素耐药的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中OATP-E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构建重组质粒,绘制荧光定量RT-PCR检测OATP-E mRNA的标准曲线,并运用此方法检测MCF-7/ADR和MCF-7细胞株中OATP-E mRNA的表达.结果:荧光定量RT-PCR检测MCF-7和MCF-7/ADR细胞0ATP-E的基因表达,重复10次实验所得结果平均分别为5.47×105拷贝数/μgRNA和2.82×104拷贝数/μg RNA,两者相差约19.4倍,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RT-PCR检测OATP-E基因表达的方法,检测结果用绝对拷贝数表示,定量准确可靠,并有利于标准的统一.初步应用发现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中OATP-E mRNA的表达量比不耐药株MCF-7减少.

  • 荧光定量PCR与W-S银染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对比研究

    作者:李广云;时昌文;景叶松;贾欣永;郭荣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灵敏、准确而快速定量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药物疗效动态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慢性胃病患者164例,在胃镜下取胃液2~3ml,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扩增技术,对幽门螺杆菌16S rBNA基因进行定量检测;同时在胃镜下为164例患者取病变部位的粘膜组织,进行W-S银染色作为对照组.结果:FQ-PCR法和胃粘膜组织Warthin-Starry(W-S)银染检测Hp阳性率分别为47.56%(78/164)和40.85%(67/164),两者的符合率为91.5%.结论:FQ-PCR方法是一种简便、准确、无创伤性基因诊断Hp的方法,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 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OATP-B和OATP-D mRNA表达

    作者:丁晓燕;王立新;孔庆暖;张日民;王莉莉;郭成浩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人类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OATP)OATP-B、OATP-D mRNA表达的方法,了解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OATP-B、OATP-D mRNA的表达水平.方法 利用RT-PCR方法从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扩增出目的 基因片段,用TA克隆的方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PGEM-T质粒载体中,在Line-Gene荧光定量检测系统上建立检测OATP-B、OATP-D mRNA表达的标准曲线,并通过40例肺癌及正常肺组织标本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了OATP基因的质粒重组子,建立了在mRNA水平定量检测OATP-B、OATP-D基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以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OATP-B、OATP-D的mRNA在肺癌及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肺癌中OATP-B、OATP-D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RT-PCR检测OATP-B、OATP-D mRNA表达的方法,检测结果用绝对拷贝数表示,定量准确可靠,敏感性高.

  • 外周血AFPmRNA、h-TERTmRNA检测对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作者:张利国;周杰;林建华

    目的 检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的表达,探索其在HCC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FQ-PCR检测60例HCC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HCC患者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量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达数量相应减少,阳性率也明显降低,以1周后下降为显著(P<0.05).在肿瘤标志物持续表达阳性的患者中,其术后复发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 外周血中定量检测AFPmRNA、hTERTmRNA的表达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术后HCC的微转移,预测肿瘤的复发倾向,为术后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难治性癫痫患者外周血多药耐药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郭栋;王伟华;宫殿荣;陈双峰;傅景涛;迟兆富

    目的 研究人多药耐药基因(MDR1)、mRNA及其产物P-糖蛋白(P-gp)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难治性癫痫(RE)患者(A组)、癫痫控制良好患者(B组)和健康献血者(对照组)的人外周血P-gP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MDR1-mRNA表达.结果 两种方法均显示,RE组MDR1-mRNA表达量较B组和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B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B组及对照组P-gP阳性细胞表达率为0者分别为2、3、7例,而三组均有MDR1-mRNA表达,如表达量按>103为参考值,则RE组阳性率为100%.结论 定量检测癫痫患者外周血MDR1-mRNA表达,可同步反映其脑组织MDR1表达水平,作为RE诊冶的外周指标;荧光定量PCR较流式细胞仪检测MDR1-mRNA表达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高.

  •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炎支原体60例报告

    作者:韩佩孚

    2005年~2006年,我们对6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检测,并将其结果与冷凝集试验和支原体抗体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旨在寻找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方法.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12岁,平均5.5岁.全部患者均有发热、咳嗽、肺部干湿性罗音.X线胸片符合肺炎改变.

  • 定性、定量两种PCR方法检测HBVDNA的比较

    作者:方华;程豪为;贺春民;陈洪涛

    目的评价定性量两种PCR方法检测HBV-M阳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使用市售酶免试剂检测452例乙型肝炎患者HBV-M后,分别采用定性和荧光定量两种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其HBV DNA.结果 HBsAg和抗-HBc阳性组、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组、HBsAg和抗-HBe阳性组以及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组定性、定量两种PCR HBV DNA检出率分别为65.00%和92.78%、65.75%和89.04%、26.44%和68.97%以及5.56%和11.11%.检测标准质粒,定量PCR灵敏度为1×103copies/ml,定性PCR为1×105copies/ml.结论定量PCR在HBV-M阳性乙肝患者和灵敏度方面与定性PCR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定量PCR可以替代定性PCR在临床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HBV HBVDNA PCR 荧光定量
  • "大三阳"患者HBeAg浓度与HBV复制水平的关系

    作者:陈文

    目的 分析"大三阳"患者的HBeAg浓度与HBV复制水平的关系,并探讨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g浓度用于HB-sAg阳性病例与HBV复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其中血清"大三阳"患者共143例,应用荧光定量PCR(fuorescencequantitative PCR,FQ-PCR)和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测定乙型肝炎病例的血清HBeAg浓度.比较不同DNA复制水平病例的HBeAg浓度,以及不同HBeAg浓度病例的DNA水平,同时进行HBeAg浓度与DNA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HBeAg浓度与HBV DNA复制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BsAg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例血清HBeAg浓度与HBV复制水平有一定相关性,相关性R≥0.95.

  • 运用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性病病原体

    作者:史华瑞;陈桂桂;王现亭

    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所致的泌尿生殖系感染,已成为我国各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而快速、准确的性病病原体定量检测,是临床诊断治疗的迫切需求.

  •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的方法探析

    作者:方先松;温小云;徐惠荣

    目的 探析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85例体检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使用FQ-PCR及ELISA法对HBV进行检测,探讨FQ-PCR的检测方法、阳性率及临床意义.结果 FQ-PCR检测382例血清标本共检出231例阳性标本,阳性率60.5%;FQ-PCR对HBsAg(+),HBeAg(+),HBcAb(+)及HBsAg(+),HBeAg(+)检测阳性率较高,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大三阳)组阳性检出率高,且各组与大三阳组HPV-DNA拷贝数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HBsAb阳性组HPV-DNA阳性检出率较低.结论 FQ-PCR能够直观地反映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指导临床用药,其诊断及指导意义均高于ELISA法,且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HBsAg、HBeAg滴度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作者:邵伟;童福易;阮翠娟

    目的探讨HBsAg、HBeAg滴度与HBV-DNA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免疫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了20例血清中的HBsAg、HBeAg和HBV-DNA.结果HBsAg滴度与HBV-DNA水平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s=0.87,t=8.7,P<0.001);HBeAg滴度与HBV-DNA水平呈正的相关关系(re=0.24,t=1.09,P>0.05),而不一定呈直线相关.结论HBsAg、HBeAg的滴度与HBV-DNA水平相关.通过检测HBsAg、HBeAg的滴度对临床判断HBV复制水平有一定意义.

  • 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肺炎婴幼儿肠道菌群变化

    作者:王艳丽;刘华;姚萍;鲁萍;徐静;周丽芳;黄永坤

    目的 了解肺炎要幼儿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16S rRNA/DNA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在临床细菌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 提取23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和23例肺炎患儿(观察组)治疗后粪便标本的细菌DNA,测量和比较二组标本细菌的吸光度(A)260值;采用16S rRNA/DNA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二组粪便标本中的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第1、3、7天的粪便标本中细菌的A260值分别为(3 381.2±817.2)me/L、(1643.5±498.4)mg/L、(859.6±165.2)mg/L、(1 263.8±337.3)me/L;健康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第1、3、7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崔帷;杜可周;关玲;沈飞;侯红革;陈俊林;宋中立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4例患者脑脊液,并与传统方法比较.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DNA检出阳性率与涂片检出率、结核菌培养阳性率、LAM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组ADA值升高21例,对照组5例,其敏感性与结核分枝杆菌DNA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特异性(90%)低于定量PCR法(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其他传统方法比较,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优势.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

    作者:吴年浪;张惠成

    沙眼是一种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漏诊误诊.

  • 荧光定量PCR在乙肝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郭小兵;张钦宪

    目的:探讨5`-核酸酶法荧光定量技术在乙肝检测中应用状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份阳性对照考核批内及批间变异;采用50份HBsAg(+)、HBeAg(+)、HBcAg(+)的血清,结合肝功能及HBeAg滴度考核阳性率、病毒含量范围以反映病毒复制状况;对5份本法检测阳性的标本,4 ℃保存,并隔日检测,确定佳检测时间.结果:批内CV为41%,批间CV为40%.阳性标本为46份(92%),其中4份肝功能正常;阴性标本为4份(8%),其中1份肝功能异常.病毒量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从0.11×104~5.1×104 CID/ml.阳性标本所测病毒量与HBeAg滴度相关系数为0.77.在15 d内隔日所测病毒量相近.结论:本法应用于乙肝检测,有较好的特异性;定量结果能够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状况;病毒含量因患者而异;在严格操作条件下,本法有一定的重复性;正确保存标本时,在半月内均可以检测病毒.

    关键词: 荧光定量 PCR 乙肝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作者:王维鹏;潘南胜;陈丽;程晓曦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引起常见性传播疾病--尖锐湿疣和人类肿瘤较为重要的一种病毒,可感染人的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1].近几年来由HPV引起的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为了解门诊可疑尖锐湿疣患者中HPV的感染率,我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检测711例临床可疑HPV感染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培养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解脲支原体对比分析

    作者:王维鹏;潘南胜;何江林;刘传楠

    荧光定量PCR技术[1](Fiuores 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的出现,为临床检验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为了分析该技术在解脲支原体(UU)检测中的应用,我们用培养法及FQ-PCR对78例患者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 乙肝病毒血清复制指标相互关系研究

    作者:刘建中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血清中HBcAg、HBeAg、HBV.DNA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42例临床诊断为乙肝的病人进行ELISA检测血清HBcAg、HBeAg及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 342例乙肝病人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42.1%,HBV.DNA阳性检出率为48.0%,HBeAg阳性检出率为38.6%,HBeAg阳性病人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95.4%,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8.5%,PCR.HBV.DNA阳性病人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7.2%。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是灵敏度高的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检测方法。

364 条记录 13/19 页 « 12...10111213141516...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