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CRBP病情综合评估法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生命体征(CRBP)评估法在临床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重危抢救患者920例,对入组患者同步施行两种评估方法,一是对患者呼吸、血压、脉搏、意识等生命体征持续监测,通过CRBP病情综合评估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二是运用经典的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意识、体温、心律等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分析判断。将两种评估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在评估危险患者、极危重患者、普通患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判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临床急诊抢救中,运用CRBP病情综合评估法可以快速简便地对急诊患者进行判断及早期分类,有利于急诊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配备,而且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也可以做出客观的判断,对于病情的危险程度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
重庆市医院-养老机构-社区通用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目的:编制适用于重庆市医院、养老机构及社区的老年健康综合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对老年人和护士访谈,拟定初始量表。选取300例老年人进行预调查,量表条目的筛选采用项目区分度、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选取1080例老年人进行正式调查,量表信度采用重测信度、克朗巴赫系数、分半信度进行评价,效度采用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正式量表包含4个维度(躯体、自理能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心理)、37个条目。该量表的总分重测信度为0.959;克朗巴赫系数为0.952,Spearman-Brown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均大于0.7;内容效度指标为0.78;各维度累积贡献率为65.968%,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 BGA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医院、社区、养老机构进行老年基本综合健康评估。
-
实习阶段临床麻醉教学是基础理论的巩固与提高
临床麻醉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且实践操作性很强[1].它要求我们把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综合评估机体功能,然后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确定麻醉管理的重点.有人形容处于麻醉状态下患者就犹如"生与死"之间只隔了一层膜,由此可见临床麻醉工作的高风险性.同时,也表明巩固与提高临床麻醉实习生基础理论的重要性.
-
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评估的探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评估是对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判断,提出有关对策措施建议,从而指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它对突发事件的分级、预警、适时启动应急预案、防止反应过度起到重要作用.
-
西南战区传染性疾病疫情控制信息系统的建立
西南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战区地处西南边陲,海拔500~4 500m,辖3省、1市、1区.有2个省区毗邻5个国家,战线长而环境复杂,属热带、亚热带、高寒和雨林、缺氧气候,山岳、植被、内外河流多样的战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病、传染性疾病及流行病种类多,疫源分布广.我们建立的西南战区传染性疾病疫情信息系统,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卫生决策提供方便.达到急用、实用、常用、快速和直观的效果.现将系统情况综合评估如下.
-
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预后与Goddard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Goddard评分对肺气肿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综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150例,使用德国Siemens Difinition 64层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肺部扫描,采用Goddard评分对患者的肺气肿程度进行评分分级,同时检测患者的FEV1、FVC、FEV1/FVC、RV、TLC、RV/TLC、DLCO、FEV1% pred、FVC% pred及DLCO% pred,对Goddard评分与肺功能各项参数进行相关性检验,比较不同Goddard评分的肺气肿患者在上一年的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病情严重程度和合并症.结果 对150例患者的Goddard评分结果显示,轻度肺气肿型慢阻肺57例,中度肺气肿型慢阻肺53例,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40例;CT肺气肿Goddard评分与肺容积指标RV、TLC、RV/TL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5、0.349和0.455,P<0.05),与弥散功能指标DLCO和DLCO% pred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771和-0.787,P<0.05);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1次及以上次数显著多于轻度肺气肿和中度肺气肿患者(x2值分别为44.69和25.66,P<0.05);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上一年因急性加重住院时间显著长于轻度肺气肿和中度肺气肿型患者[(13.5±4.2)d比(6.4±3.1)d和(9.0±3.8)d,P<0.05];重度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上一年患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次数显著高于轻度肺气肿和中度肺气肿患者(x2值分别为15.38和7.89,P<0.05).Goddard评分分级越高,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呼吸衰竭的风险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oddard评分作为一种肺气肿的评估体系与肺功能评价指标相互补充,可以更全面地用于肺气肿型慢阻肺患者病情的综合评估.患者Goddard评分等级越高,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越高,更易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合并症.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探讨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原因不明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一组疾病.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是指在运动负荷下对受试者的能量代谢、心肺功能进行同步测定和综合评估[1].本研究通过对32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多项指标的测定,评价运动状态下患者的心肺功能及损害程度.
-
肺结节的处理策略研究应用新进展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应用和肺癌筛查的广泛开展,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于临床偶然发现的肺结节,多依据其形态学特征、强化方式和强化程度,FDG-PET代谢水平等综合评估其性质.对恶性可能较大的肺结节,多建议经活检或手术获取病理诊断;对性质暂不明确,或良性可能性大,或结节虽有恶性可能但进展缓慢、穿刺活检困难、手术风险大、拒绝创伤性检查者,可通过胸平片或低剂量CT随访,观察病灶动态变化.尽管胸片也可用作肺结节的随访工具,但CT可重复性好、分辨率高、性价比高而更常用.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孕期的用药安全性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已经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成为精神障碍治疗的一线用药,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许可用于急性躁狂发作的治疗,并逐渐应用于难治性抑郁及焦虑障碍的治疗[1]。鉴于孕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不断增长[2],如何保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孕期的用药安全性成为临床上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近更新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规范要求,对晚期妊娠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药物说明书须对胎儿毒性和物质戒断症状的潜在危险提供足够信息。然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作为孕期用药除氯氮平为B 级(尚无证据证明对人类有不良反应)外,其它均为C 级(不能排除存在不良反应)。关于如何在临床上合理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究尚显不足,且结果不一[3]。因此,有必要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孕期的用药安全性进行系统分析及综合评估。本文将围绕致畸性、妊娠并发症、产后疾病及不良反应、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几个方面阐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孕期应用的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
-
韩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印象
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韩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其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及住院病床数也迅速提升,到9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提出社区康复理念,并于首尔建立第一个社区精神卫生中心.随后,很多省市也建立起社区精神卫生机构.其社区服务理念注重“以病人为中心”,对精神病患者“轻症状”、“重全人”,并将这一理念深入到医疗康复服务的每一细节,对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居住情况、经济能力、劳动能力、生活能力、人际关系等进行综合评估,再结合患者的意愿,转介到相应的社区康复机构如日间医院、中途宿舍、过渡性就业机构、社会企业等,提高其生活技能及生活质量.
-
科学评估患者,杜绝医疗安全隐患
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需求,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集中全科护理人员进行现场点对点查房,在查房过程中查找不足,完善护理流程.护理安全查房由护士长主持,副主任护师或主管护师主讲,护士长点评,全科护理人员参加.结果:在我科实施护理安全查房的5年间,科室内医患之间无纠纷发生,医疗耗材无超范围使用,未发生因环境不安全和医源性损害而导致的患者伤害事件.结论:在日益严峻的医疗环境中,通过护理安全查房,科学地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对杜绝医疗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
吗啡和芬太尼复合药用于PCEA的效果评价
近年来,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术后镇痛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旨在比较吗啡和芬太尼复合局麻药用于PCEA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
综合系统评估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产妇分娩时进行综合系统评估对限制会阴侧切的效果.方法 选择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初产妇2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1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程护理,按产科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观察组在分娩期当胎头拔露至2.5cm左右运用系统综合评估方法进行评估,≥20分时给予会阴切开,<20分时限制会阴切开,比较两组孕产妇会阴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对照组140例初产妇中,会阴侧切率为35.00%(49/140),会阴完整率为7.86%(11/140),会阴裂伤率为57.14%(80/140),观察组分别为22.14%(31/140)、17.14%(24/140)、60.71%(85/140),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670,P<0.05),会阴完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518,P<0.05),两组会阴裂伤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369,P>0.05).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6h会阴疼痛VAS比较无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017、0.236,均P>0.05),观察组会阴疼痛VAS在产后12h、24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367、2.948,均P<0.05),且产后恢复性交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3.037,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1min和5min)比较无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217、0.206,均P>0.05),新生儿头皮血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515,P>0.05).结论 综合系统评估可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有助于保持会阴完整,降低并发症.
-
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估现状研究
目的 探讨患者满意度测量工具的标准化和综合评估方法的科学性.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回顾了4种国外典型的住院患者满意度测量工具的特点以及国内患者满意度测量工具的现状,并探讨了传统综合评估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国外测量工具设计理念各有侧重,已被广泛采纳;我国建立统一制式的标准工具比较困难.传统评估方法大多数适用于定量资料,确定权重时主观性强.结论 借鉴国外经验,开发适合所有医院的核心条目集.将新的决策理论和方法引入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估中,可以弥补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
-
老年医疗模式的核心——老年综合评估
在面对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中,专科化的医疗模式已经不能全面适宜的满足我国整体老年患者的需求,更适合老年患者的老年医疗模式将更好的为这个群体提供完善全面的医疗服务,而这个医疗模式其中重要一环即老年综合评估.
-
MSCT重建技术在消化道异物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消化道异物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近几年,我国吸毒人员吞食异物明显增多,此类患者摄食异物通常为长的、大的、锋利的物体及不规则锐利异物[1],可能引起消化道穿孔、出血、感染及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回顾分析本院2014-01—2015-08 MSCT 急诊检查消化道异物69例,希能引起影像科、急诊科和外科医师足够重视,明确异物滞留部位,及时发现穿孔等危重征象,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综合评估在降低初产妇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中的应用
会阴侧切术可以缩短第二产程,或是避免阴道及会阴裂伤,是分娩时常用的产科手术之一.近年来会阴侧切术有成为常规使用的倾向,临床上有资料报道会阴侧切率高达90%[1].临床中应根据产妇弹性、会阴体长度、会阴是否水肿、会阴有无炎症、胎儿体重,还应考虑接生者的接产技术等因素综合评估,降低会阴侧切率,是产科人性化服务的一种模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的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疾病。其患病率、病死率均高,其不仅影响呼吸系统,还伴有许多肺外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COPD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单纯使用治愈率来评价疗效不全面,尽管目前对COPD的诊治逐渐规范化,但仍有许多患者由于不能正确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疗效而未能得到充分正确的治疗,从而导致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国际上广泛采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来综合评价其疾病的发展和治疗的效果,并研制出了大量的评估量表。通过对国内外COPD量表的优越性及研究进展的研究,帮助临床医师和学术研究者在对COPD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及治疗时,选择出合适的量表。本文对与COPD相关的量表及其评估的方法作一介绍,为合理使用量表提供参考。
-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应用介绍
骨科康复医学涵盖了儿科骨科、老年骨科、成年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创伤、脊柱及脊髓损伤等学科,范围广,内容多。早在2002年我国便加入了WHO的“骨与关节十年”这一旨在以提高全球运动系统疾患患者生活质量的国际性活动,并将2002~2012年这十年定义为我国的“骨与关节十年”。骨科康复在康复医学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相对于神经康复的发展,我国骨科康复发展较为缓慢,512地震后,骨科康复逐渐受到重视。骨科康复的核心为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骨科康复患者在疼痛、肢体功能、日常生活参与等方面存在问题,综合评估以上功能障碍是有效康复治疗的前提。为了动态了解患者的个人康复信息,提高康复疗效和科室的管理水平,我科自行设计并应用了康复科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现介绍如下。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出血10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因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为中国疾病负担的首位[1],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2],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许多结果表明,早期溶栓是治疗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方法。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虽然已经将其列为1类证据、A级推荐,但仅适用于发病4.5 h的超急性脑卒中患者,同时也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选择患者[3]。本文作者对近年来我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结果,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进行综合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