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

    作者:薛梅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合并情绪障碍患者52例,分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专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前观察组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 穴位注射联合拔罐治疗对中风后肩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红英;柳涛;王哲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丹参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联合拔罐疗法对中风后肩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治中风后肩痛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拔罐组、穴位注射组和联合组各45例。每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拔罐组给予拔罐治疗;穴位注射组给予丹参、维生素 B1、维生素 B12穴位注射;联合组给予丹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及拔罐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肩痛评分及改良Barthel(MBI)评分。结果:3组患者肩痛评分及BM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联合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穴位注射组及拔罐治疗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拔罐治疗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肩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护理干预在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朱海燕;韩名娟;吕雪丽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给予患者术前常规护理,术后进行有效的牵引、康复锻炼等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结论:通过骨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健康指导,对提高术后患者的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主要步骤及措施

    作者:周玉杰

    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的第1期,即院内心脏康复阶段的主要内容如下:①评估、教育与咨询:向患者讲解目前的病情、治疗及下一步诊疗方案,评估有无心理障碍(如抑郁或焦虑),制定住院期间的活动计划,教育患者及护理者对可能发生的AMI症状如何识别并作出早期反应,纠正危险因素.②教育、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如开车和工作):通常于入院后24小时内开始,目的是在出院时达到基本生活自理.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作者:周隽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康复纽,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结果 护理后,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的HAMA以及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相关性考察

    作者:田明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聚集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相关性考察。方法:将本院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本院共收冠心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患者进行支架置入组;实验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病患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为(55.59±10.48)%,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为(50.54±11.81)%;实验组病患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为(54.23±11.45)%,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为(45.48±11.98)%。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两者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可以显著改善病患的病情,提高治疗血小板聚集率的临床效果以及改善病患的日常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安徽省部分地区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依赖现状及与慢性病关系

    作者:张秀军;孙业桓;倪进发

    日常生活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1].迄今对城市老年人研究较多,而对占我国老年人口70%的农村老年人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 关节置换术后该如何康复治疗

    作者:王诗韵

    关节置换的病人术后的功能锻炼很重要,不仅是获得大关节功能的重建,大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它还关系到今后关节的功能和活动度,更是为了将术后并发症降到低.术后康复的目的在于通过早期功能训练,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回归家庭,并终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

  • 中老年人要做"记忆体验"

    作者:兰晓雁

    有一种主要侵犯老年群体的疾病,以"老糊涂"为早表现,终因脑功能衰竭而死亡.涉及人数之多、危害之大触目惊心,被医学专家称为21世纪人类的灾难--没错,笔者说的是老年痴呆症.好好的人为什么会痴呆呢?主要是人的大脑中专司记忆与思维的区域发生病变,导致脑功能逐渐衰退,日常生活能力随之退化,无法参与公众活动,严重者大小便失禁,后大脑衰竭而辞世.

  • 化痰通络解痉汤加减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偏瘫痉挛38例

    作者:楚彩云

    目的 探讨化痰通络解痉汤加减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1月郑州市中医院76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化痰通络解痉汤加减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生存质量评分(PRO).结果 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PRO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通络解痉汤加减联合电针拮抗肌腧穴可改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 黄芪九物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47例

    作者:楚彩云

    目的 探究黄芪九物汤加减与苍龟探穴刺法联合治疗对中风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4年2月—2016年8月中风后偏瘫患者93例,按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46例予以苍龟探穴刺法治疗,治疗组47例予以黄芪九物汤加减与苍龟探穴刺法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秩和检验,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睡眠质量、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九物汤加减与苍龟探穴刺法联合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且有助于其生活质量提升.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现营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奇偶数进行分组,奇数入院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偶数入院者4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行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在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活质量指数(QOL)方面,两种治疗方式均可发挥一定作用,但观察组的效果更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针灸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运动神经元病20例

    作者:李小云;路永坤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针灸治疗对运动神经元病(MND)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灸,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星状神经节阻滞.结果 经过间断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灸训练提高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日常生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 辨证施护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马向花;陈莉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及辨证施护.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阶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对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康复训练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庄玲玲;刘燕;冯木兰

    目的 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法对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进行干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作用,为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新方法.方法 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脑病科及康复科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康复训练、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椎、至阳、命门、长强四个穴位的经皮穴位电刺激.于试验开始时、一周后、两周后,根据线段二等分实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l Index,BI)分别进行康复效果的评定.结果 分别收集干预一周后、两周后的数据,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空间忽略的改善程度,经过分析后得出,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配合传统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赵延玲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11月我科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两组,每组各30例.行常规护理者设对照组,行中医护理干预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前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AD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可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提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临床疗效及NHSS、ADL评分变化观察

    作者:王学平;张占鹏;常晶晶;李化萍;李建辉;米海娟

    目的 探讨自拟中风疼痛汤在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缺损(N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的变化.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中风后半身疼痛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平行观察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中风疼痛汤口服治疗,10 d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统计分析治疗前后NHSS、ADL评分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3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N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NHSS的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状况,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是临床上值得应用的中医治疗手段.

  • 化痰通络解痉汤熏洗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8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欣;王彩娟;袁坤;韩雪娟;付红;刘迎春;赵莹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解痉汤熏洗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洗 A 组、中药熏洗 B 组和热水熏洗组。三组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并配合康复运疗法中抗痉挛体位控制和易化技术训练,以抑制上肢痉挛、手指屈曲痉挛、下肢痉挛及踝关节背屈等训练为主。在此基础上热水熏洗组、中药熏洗 A 组和 B 组分别采用热水以及化痰通络解痉汤熏洗治疗,中药熏洗 A 组每次熏洗30 min,中药熏洗 B 组每次熏洗1 h 及以上。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肌痉挛(Ashworth 量表、CSI 量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及生存质量(PRO 量表)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中药熏洗 A 组和 B 组,Ashworth 量表、CSI 量表、Barthel 指数评定、PRO 量表与热水熏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中药熏洗 A 组和 B 组各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化痰通络解痉汤熏洗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肢痉挛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较单纯西医康复疗法为佳。

  • 小柴胡汤对中风后眩晕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作者:刘超;王中琳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中风后眩晕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氟桂利嗪口服,静脉注射舒血宁注射液,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加减,1剂/d,200 mL煎服,早晚温服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2组患者NDS评分、FCA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0 d治疗后2组患者NDS评分下降,FCA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2组患者BBS评分、MSQ、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0 d治疗后2组患者BBS评分升高,MSQ、HAMA、HAMD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2组患者PV、FIB及WBV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0 d治疗后2组患者PV、FIB及WBV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8%,与对照组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2.88).结论:小柴胡汤加减对中风后眩晕有理想疗效,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实现治疗作用.

  •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

    作者:刘桑;焦富英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比较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FMA评分、下肢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80.5%,明显低于观察组(治愈率为80.5%,总有效率为91.5%)(P<0.05),2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偏瘫中风患者治疗中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单独使用脑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法.

1917 条记录 4/96 页 « 12345678...95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