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T淋巴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田君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T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习惯性流产的发生机制.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五组,各30例,研究组A亚组为未孕,研究组B亚组为难免流产.对照组A亚组为健康未生育者,对照组B亚组为正常妊娠状态者,对照组C亚组为正常有生育史者.检测各组外周血-CD3+CD 16+CD56+自然杀伤T细胞水平.结果 研究组A亚组NKT水平为(2.39±0.71)%,研究组B亚组NKT水平为(4.22±1.04)%,对照组A亚组NKT水平为(4.68±1.41)%,对照组B亚组NKT水平为(14.52±2.16)%,对照组C亚组NKT水平为(4.92±1.05)%.各组间NK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外周血NKT水平显著下降,可能参与了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可歆;李永哲;赵臣;胡朝军;刘定华;佟大伟;张蜀澜

    [目的]探讨CD4+CD25+Treg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IBD患者,其它肠病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IBD患者中活动期患者25例,缓解期患者15例,使用和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活动期IBD患者分别为16例和9例.对以上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进行测定.[结果]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肠病和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稳定期患者(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 COLD-PCR-HRM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

    作者:李艳丽;赵冬梅;徐育红;张雁

    目的 评价COLD-PCR-HRM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已知突变型KRAS组织DNA与野生型DNA做系列稀释,突变DNA所占比例分别为50%、25%、10%、5%、3%、2%和1%.分别应用常规PCR-HRM法和COLD-PCR-HRM法对不同比例KRAS突变DNA样本进行检测,验证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同时应用COLD-PCR-HRM法对62例外周血和肿瘤组织配对样本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 PCR-HRM法低检测浓度为3%;COLD-PCR-HRM法低检测浓度为1%,两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均明显高于直接测序法(P<0.05).应用COLD-PCR-HRM法检测两种样本中KRAS基因突变状态,其中血清样本中检测出13例突变(突变率21.0%,13/62),组织中检测出12例突变(突变率19.4%,12/62),两种标本同时存在突变的有9例,以组织中检测的KRAS状态为准,两者突变一致性为75.0%(9/12).KRAS基因突变在组织与外周血中存在一致性(κ=0.649;P<0.001).结论 COLD-PCR结合HRM明显提高了KRAS突变检测灵敏度,为其应用于低丰度突变样本检测提供了有利条件.

  • 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体会

    作者:李兰英;李孟岩;高丽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类与 T 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相关的重度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和继发性感染为主要表现。患者多数由于颅内出血或感染而死亡[1]。本文就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3例AA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支气管哮喘一例

    作者:朱艳杰

    患者38岁,女性,主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息3年余,再发加重半月”入院,3年前常于吸入冷空气、受凉后或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伴喘息、胸闷、气促,发作时伴出汗,说话断续,语不成句,自可闻及喘鸣音,时有打喷嚏、流清水涕。曾在外院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诊断“支气管哮喘”。给予左氧氟沙星、甲强龙、舒利迭50ug/250ug 治疗,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不规律吸入舒利迭50ug/250ug治疗,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必须住院治疗。2年前患者上述症状发作频率及程度明显加重,开始规律吸入舒利迭50ug/500ug,2次/日,间断性发作时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治疗。1年前患者自觉喘息症状加重,开始间断自服“强的松30mg/日”,3-5天为一疗程,口服激素后自觉症状可短期改善,停药后再发。5月前开始规律吸入舒利迭50ug/500ug,2次/日联合塞托溴铵粉吸入剂18ug,1吸/日,口服孟鲁司特钠10mg/日;发作时加服阿斯美2片 Tid、强的松10mg Bid,3-5天症状可有减轻。半月前患者咳嗽、喘息症状再次加重,伴吸气时胸部隐痛,无发热、咯血及双下肢水肿入我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4.4*109/L、酸性粒细胞总数8.99*109/L、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2.4%,中性粒细胞百分数18.1%、淋巴细胞百分数13.8%,高敏C反应蛋白8.33mg/L,术前检查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C3、C4正常,肿瘤标志物正常,ANA谱、ds-DNA谱、ANCA谱未见异常,大便分析未见寄生虫卵。肺功能示FEV1占预计值43.6%,FEV1/FVC%49.12%。诱导痰细胞分类示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85.8%)。痰普通细菌培养阴性,胸部CT示双肺多发淡片影,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示气管、各支气管管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各气管、支气管粘膜正常,轻度充血。于左肺上叶舌段亚支行肺泡灌洗,舌段支气管粘膜取活检送病理,结果回示,灌洗液淋巴细胞50.8%,中性粒细胞16%,嗜酸性粒细胞22%,病理诊断呼吸性粘膜轻度慢性炎,间质小血管腔内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间质中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另见小块肺组织,肺泡间隔增厚,散在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未见肉芽肿样变。胃镜示反流性食道炎、浅表性胃炎。胃窦病理检查示粘膜轻度-中度慢性炎,粘膜肌増生,固有层内散在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外周血细胞学分类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66%。骨髓穿刺并送检,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嗜酸细胞增多症,免疫分型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基因检测报告:未检测到特征性基因异常。诊断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给予激素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外周血嗜酸细胞正常,症状无复发,现泼尼松10mg/日维持。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环孢素、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28例分析

    作者:胡宁;丁辉;陈丽;赵红勉;杨柳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CsA),司坦唑醇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3例CA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应用CsA、司坦唑醇;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网织细胞计数(Ret)均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CsA、司坦唑醇可提高CAA的疗效,减少副作用产生。

  • 肺特异性X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微转移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涛;郭建极

  • NB -UVB 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中 IL -17和 IL -23水平的影响

    作者:刘灵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 -UVB)治疗银屑病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中 IL -17和 IL -23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银屑病患者40例,均采用 NB -UVB 照射治疗,共20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分别对患者按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 -17)和白细胞介素-23(IL -23)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与3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比较。结果40例银屑病患者经过20次光疗后,治愈8例,显效13例,进步13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52.5%。该组患者治疗前 PASI 评分为(10.24±2.23),治疗后 PASI 评分下降为(4.25±2.52),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56,P <0.05);治疗前银屑病患者组血清 IL -17、IL -23明显高于对健康对照组(P <0.05);经 NB -UVB 照射治疗20次后,血清 IL -17、IL -23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结论NB -UVB 照射治疗银屑病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外周血 IL -17和 IL -23水平有关。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朱杰;周鑫;胡文杰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4例,纳入观察组.同期收治的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对照组、观察组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水平.观察组按照预后进行分组,入院时、1周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TLR4、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TNF-α水平ROC下曲线面积分别为0.924、0.882.观察组84例,其中预后不良的对象35例、预后良好的对象49例.1周后,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对象TLR4、TNF-α低于入院时,预后不良对象高于预后良好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TNF-α可以作为冠脉疾病诊断指标,同时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 探究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涛

    目的:探究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两年期间至我院住院救治的患有过敏性哮喘的患者23例为实验的观察组,并选取至我院进行体质检测的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必要的检查,并对实验选取的46例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进行外周血检测.对比两组之间的血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中Ig E、IL-22、IL-17等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外周血中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 E、IL-22、IL-17等水平值的改变与过敏性哮喘的发作有紧密联系,因此及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进行检测,有利于患者进行及时的临床治疗.

  • 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作者:李颖;闭肇龙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在不同临床分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r T cell,Treg)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是流式细胞术对68例肺癌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reg细胞的检测.其中25例是早中期肺癌患者,其余43例为晚期肺癌患者.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肺癌患者的CD3+、CD4+、NK细胞均明显下降,Treg细胞明显升高,而CD8+细胞早中期变化不明显,晚期则显著下降.肺癌组晚期患者外周血中各项指标较早中期患者组变化更明显.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多项指标和Treg细胞发生明显改变,对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付振艳;孙彦平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外周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目正常或增多并伴有成熟障碍,皮肤、粘膜或其它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疾病,是一种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的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欧美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该病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人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成年人各半,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尚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般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失耐受等发病机制的新见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方面尽管临床排除性诊断和非特异性治疗的现状尚未改变,但诊断理念已有重大更新.应引起学者的重视,许多疾病也有血小板减少,应当注意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

  • 浅谈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附1例报导)

    作者:周业模;王联霞;姜领

    急性白血病一般病势较急,不经治疗其病程一般小于6个月,青壮年发病率较高.急性白血病是骨髓早期血细胞异常增生,具有恶性肿瘤特征.除外周血外,可在其他组织器官中浸润.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hypoplastic acute leukemia,HAL)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白血病.除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一般症状外,其主要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血片中可见少量原始或幼稚细胞,骨髓增生低下,有核细胞少,但分类原始细胞占30%以上.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缓进型:在此类白血病中较多见,多为老年人,起病隐袭,程进展较缓慢,初期症状不明显,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②急进型:多为青壮年,起病较急,进展较快,也可有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胸骨压痛等急性白血病的典型表现.

  • 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报警探讨

    作者:李未今

    血小板计数是实验室检测的重要常规指标,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血小板体积小、易粘附、易聚集,因此要准确计数外周血中血小板并非容易.我们对用鞘流阻抗法(PLT-1)的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报警(血小板曲线不拟合或拟合不佳、曲线左移或右移、PDW>18%、MPV>13f1)的标本重新进行手工计数和涂片.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变化的观察

    作者:原皓;吴克香;孙良华;焦建新;徐丽华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用APAAP法检测32例IB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观察.结果IBS患者外周血CD3值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别(P>0.05),CD4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下降(P<0.05).结论 IBS的腹泻型可能与免疫改变有关.

  • 外周血microRNA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娟;徐静;孟冉;赵园园;郑伟;吴玉泉

    目前,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诊断尚缺乏有效的方法,可靠、便捷的生物学标志物是临床研究的方向.外周血miRNA表达稳定,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可进行批量筛查,是理想的早期筛查手段.本文以血清、外周血单核细胞、全血、血浆等多种来源的miRNA作为研究对象,综述miRNA在AD诊治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D的诊断提供新思路.

  • 社区6月-6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作者:王海侠

    6月-6岁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指该年龄段儿童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由于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比较难测定,临床多以测定血红蛋白(Hb)浓度代替.根据我国海平面水平,血液学专家认定6月-6岁儿童Hb小于110 g/L即为贫血.其中Hb值90-109g/L为轻度,60-89g/L为中度,小于60g/L为重度.缺铁性贫血临床上除可出现贫血外,还可因缺铁而降低许多含铁酶的生物活性,进而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使机体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循环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经症状以及皮肤黏膜病变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表现.

  • 筛查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武器”

    作者:陈朴;潘柏申

    半年前,王先生因经常出现头痛、心慌、乏力等不适去医院就诊,测血压高达180/110毫米汞柱,遂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常规服用降压药.但血压控制一直不理想,虽反复调整用药方案,疗效仍不佳,还出现了水肿症状.近日,他辗转来到我院内分泌科就诊,专家经详细分析后,考虑他可能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经过外周血及肾上腺静脉采血质谱法检测醛固酮水平后,“真凶”浮出水面.原来,王先生的顽固性高血压是“醛固酮”在背后“作祟”.

  • 亚急性重型肝炎早期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改变的特点及其意义

    作者:张占卿;董华娟;王冯滨;巫善明

    目的探讨亚急性重型肝炎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改变的特点及其意义.方法研究18例亚急性重型肝炎和54例急性肝炎病人的17项外周血免疫学指标.采用两样本非参数检验筛选在亚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肝炎之间有差别的外周血免疫学指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对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有重要影响的指标,用ROC曲线法评价对亚急性重型肝炎有诊断意义的指标.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结果根据两样本非参数检验,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绝对计数、CD3+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补体C3、补体C4在亚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肝炎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粒细胞绝对计数、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补体C3的OR分别为1.783、0.028、0.120(P《0.05).根据ROC曲线,以白细胞计数≥7.9000×109/L诊断亚急性重型肝炎,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611、0.907和0.833,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6880和0.875;以粒细胞绝对计数≥3.7500×109/L诊断亚急性重型肝炎,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33、0.704和0.736,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484和0.927.结论粒细胞绝对计数、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补体C3在亚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绝对计数对亚急性重型肝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3159 条记录 158/158 页 « 12...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