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罕少疾病杂志

罕少疾病

罕少疾病杂志

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한소질병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深圳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深圳市卫生局
  • 影响因子: 0.58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3257
  • 国内刊号: 44-149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2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罕少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王成林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磁共振诊断卵巢扭转1例

    作者:蒙印迎;向述天;李颖文;岳梨蓉;刘晨

    患者,女,40岁,以“右下腹持续性隐痛11小时”为主诉入院,未婚,有性生活史,G0P0A0;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时间是3月20日,前次月经3月1日,平时经量多,色鲜红,有血块。第3日(3月10日)磁共振检查时疼痛已基本缓解。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蒂扭转
  • 原发性肾盂黏液腺癌一例

    作者:吴林玉;郑祥武

    患者,男,52岁,有饮酒史十余年。一周前饮酒后出现肉眼血尿,伴右侧腰背部隐痛及尿痛,外院超声和CT检查提示右肾囊性占位,右肾积水。遂来我院就诊,体检未及明显阳性体征。入院后行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11个/uL、白细胞1041个/uL。腹部CT示右肾体积明显增大,右肾窦区为中心见一巨大类圆形囊性肿块,大小约12.3×9.5×11cm,囊壁薄伴少许斑点、细条状钙化影(图1),囊内密度欠均匀,平均CT值约30HU,右肾盏见有积水,肾盂显示不清;增强后见病灶囊壁呈明显均匀强化,囊内可见少许絮状及细线样分隔强化(图2);矢状位重建可清晰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组织位置关系及右肾盏积水征像(图3)。CT诊断:右肾囊性占位伴肾积水,囊性肾癌可能性大。手术所见: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右肾腹侧,与肾盂粘连紧密,约18.0×15.0cm大小,囊实性,包膜完整,实质菲薄。

  •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石慧;孙庚喜;李胜华;马海锋;冯咏辉

    目的:探讨早孕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MRI表现。结果10例病灶均行手术治疗,9例诊断正确,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病灶均位于子宫前下壁,呈圆形或椭圆形,8例病灶可见完整的妊娠囊,2例呈混杂包块状,表现为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6例妊娠囊主要向宫腔内生长,植入子宫壁较浅,与局部子宫肌层分界清晰;4例妊娠囊种植于瘢痕深部,主要向肌层深部生长并向外膨隆,妊娠处子宫壁明显较薄;10例均行 DWI,表现为环状或混杂高信号。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 MRI 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临床分型及术式选择。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壁肌肉残留钛夹1例

    作者:张宗建;江文绚;刘建超;李睿;王晓珑

    患者男,62岁。院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5年,右上腹隐痛、不适3月,无腹胀、反酸。查体:腹部右侧肋弓下、右上腹、脐下3处皮肤见手术后瘢痕,伤口愈合良好,无红肿;腹软,右侧肋弓下手术瘢痕区轻度深压痛。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

    作者:张广彬;徐志锋;张永辉;葛小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SPTP的CT表现,其中男1例,女8例;年龄10-52岁,平均年龄3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检查。结果肿瘤位于胰尾6例,胰头2例,胰体1例。8例呈类圆形,1例呈不规则分叶状,肿瘤大径为4.7-12cm,平均为6.8cm。6例SPTP呈囊实性,2例呈囊性,1例呈实性。4例SPTP的CT扫描见出血征象;6例可见钙化,5例边缘斑点、斑片状钙化,1例呈环壁蛋壳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特点。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

  • 1例复发性结节性脂膜炎继发感染的护理

    作者:陈少华

    结节性脂膜炎(nodular panniculitis, NP)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1],本病临床上比较少见,好发于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30~50岁常见,病因不明,可能与链球菌、结核杆菌、药物、免疫缺陷或脂代谢异常有关[2],我科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 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

    作者:田锦林;郭跃辉;王伟;李云松;李春雷

    目的:探讨慢性腹主动脉周围炎(CP)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P患者的资料,分析其影像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CT表现为包绕腹主动脉的软组织密度影,MR表现为等或稍长T1短T2信号或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见轻度强化,所有患者均伴有单侧或双侧肾盂积水;2例接受了腔镜下输尿管松懈术,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2例接受了腔镜下输尿管松懈术,1例接受了下腔静脉支架放置术。结论影像学是诊断CP的主要手段之一,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效果满意。

  • 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黄敬伟

    目的:探讨分析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急救危重需采用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急救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和患者家属均知晓本次救治方案,并签字确认),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气囊辅助呼吸,研究组采用便携式呼吸机,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状况和生命体征指数。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抢救后心肺复苏成功率,研究组(34%)明显高于对照组(10%),且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各体征指数,包含HR、SPO2、SBP、DBP等几个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可采用便携式呼吸机,此方法可使心肺复苏成功率提高,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数得到更好的改善。

  • 小儿非金属性支气管异物X线和CT诊断

    作者:汪兴龙;夏尧;罗红云;刘长华;夏玉明

    目的:分析小儿非金属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儿非金属性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40例均摄X线片和胸部透视,20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异物位于右侧26例,位于左侧14例;植物性异物38例,占95.0%;3岁以下小儿34例,占85.0%;X线片诊断异物36例,诊断准确率90.0%,其中阻塞性肺气肿28例,阻塞性肺炎19例,阻塞性肺不张9例,透视下纵膈摆动32例;CT检查诊断异物19例,诊断准确性95.0%,直接发现异物17例,2例通过间接征象和异物吸入史而诊断。结论小儿非金属性支气管异物首选X线片和透视,积极审慎运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X线检查怀疑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应尽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便确诊及进一步治疗。

  • 肺部硬化性血管瘤的64排螺旋CT特征分析

    作者:杨丽萍;季学兵

    目的:探究肺部硬化性血管瘤的64排螺旋CT影像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分析其64排螺旋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2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59岁,平均42.3±13.2岁。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右肺上叶5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6例,左肺上叶2例,左肺下叶6例。CT征像:所有病例均未见毛刺征;相对特征征像有,空气新月征10例(45.5%),晕征13例(59.1%),贴边血管征7例(31.2%),其中接近肺门血管者血管贴边征更明显。10例患者伴有点状及斑片状钙化。所有病例增强后均明显强化,其中7例均匀强化,动脉期CT值增加34±12Hu,延迟期CT值增加62±23Hu;11例不均匀强化,动脉期CT值增加23±14Hu,延迟期CT值增加54±18Hu;4例为延迟强化。结论肺部硬化性血管瘤好发于女性,有多种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其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乳腺侵袭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德本;王苹;吴霜

    目的:报道并探讨乳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一例乳腺AML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由成熟脂肪、肿瘤性血管及增生的平滑肌相互交织形成的一种间叶性错构瘤,发展缓慢,可侵袭性生长,免疫组化表达HMB-45和SMA。结论乳腺AML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间叶性肿瘤,术前难以明确诊断,病理诊断需与多种乳腺良恶性病变相鉴别。

  • 28例食管憩室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梅

    目的:探讨食管憩室的胃镜下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5年1月在我科经胃镜诊断的28例食管憩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食管憩室的临床症状。结果食管憩室患者有18例无任何症状,占临床表现的64%,4例患者咽下困难,为14%,3例患者有食管异物感,占11%,3例患者胸骨后疼痛,为11%;患者经胃镜检查后表现为咽食管憩室的有9例(32%)、食管中段憩室的有15例(54%)、膈上憩室的有4例(14%);食管憩室直径<1.0cm的有20例(71%)、介于1.0-3.0cm之间的有5例(18%)、>3.0cm的有3例(11%),所有患者食管憩室表面粘膜均无充血水肿糜烂,有液体及少许食物残留的有13例,均可冲洗干净。结论食管憩室一般无症状,多发于食管中段,大多数患者无明显食管症状,并发症较少,并且憩室大小与患者年龄有正相关联系。

  •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CT表现一例报道

    作者:孙永青;陈为军;刘亚飞;王智

    牙本质生成性影细胞瘤罕见,为具有局部侵袭性的牙源性肿瘤,因其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性的特点,手术治疗常需要扩大切除[1],尤其是影像学显示边界不清时。影像学可以在术前确定病变的范围、大小、内部特征及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术前对该病变的正确诊断,对合理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院近期遇到一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 肌萎缩性双侧臂瘫临床特征及病因分析

    作者:罗翰;黄巧英;褚晓凡

    目的:分析肌萎缩性双侧臂瘫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肌萎缩性双侧臂瘫患者表现为双上肢近端显著无力和双侧上肢带肌明显萎缩,而双下肢功能较少受损。该病进展较经典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对缓慢、女性罕见,发病原因可能与基因突变相关。结论肌萎缩性双侧臂瘫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学分析对其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低磁场MRI对早期外伤性小灶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光源;李启锡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对早期外伤性小灶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外伤后诊断为小灶性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低磁场颅脑MRI平扫,扫描序列有横断位T1WI、T2WI、水抑制成像(FLAIR)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在低磁场MRI中小灶性脑出血主要表现为T1WI为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为高、等信号或混杂信号,FIAIR与T2WI信号类似,但较T2WI更为敏感,弥散加权成像(DWI)为高低或等低混杂信号。结论大部分早期小灶性脑出血患者低磁场MRI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低磁场MRI颅脑平扫可为外伤性小灶性脑出血患者提供影像学依据,是颅脑CT检查表现为阴性患者必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 MRI诊断儿童中枢脂肪神经细胞瘤1例

    作者:李文华;卢东霞;彭澍;张凤翔

    患者男,12岁。头痛、头晕、走路不稳6月余,加重伴有呕吐3天。查体:神志恍惚,有时言语混乱;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共济运动失调明显。MRI检查示右侧额叶见团块状囊实性混杂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DWI呈低高混杂信号,病灶周围脑实质内可见斑片状水肿带。增强扫描后病灶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强化;病灶边界尚清楚,大小约6.8cm×5.1cm×6.5cm;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右侧侧脑室额角受压变形,中线结构左移(图1-4)。MRI考虑肿瘤性病变,节细胞胶质瘤可能性大。病人遂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光镜下肿瘤由大小一致的神经细胞和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神经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大小一致,细胞界限清楚,呈片状排列,脂肪细胞呈空泡状、圆形、无胞核或有小扁形核位于胞质之一侧,局部可见神经细胞与脂肪细胞的移行过程,单个或成片的脂肪细胞排列于神经细胞之间,分布极不均匀;免疫组化分析:MAP-2、Syn阳性,NeuN局灶阳性,GFAP部分阳性,Olig-2散在少许阳性细胞, Vimentin血管及周边少许细胞阳性。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中枢脂肪神经细胞瘤(WHO II级)。

  • 蝶窦神经鞘瘤1例

    作者:黄耀光;张涛

    患者,女,29岁,因间歇性头痛2年余入院。查体:外鼻无畸形,鼻中隔稍右偏,双侧鼻腔通气可,无视力、视野异常,未见视乳头水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查孕酮、雌二醇、睾酮、泌乳素激素水平正常。头颅MRI:右侧蝶窦内见软组织结节影,大小约1.5cm×1.4×0.5cm,边缘尚清,呈T1WI等信号、T2WI等信号,增强扫描均匀强化。CT(见图1)检查示右侧蝶窦内充满高密度软组织影。入院诊断:蝶窦内占位病变。入院后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行经鼻内镜蝶窦内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见蝶窦内有一淡黄色、质韧肿块,血供一般,包膜完整。颅前窝及斜坡骨质未见明显异常。右侧蝶窦壁完整。术后病理诊断:(右蝶窦)神经鞘瘤(见图2)。免疫组化染色检查:酸性钙结合蛋白S-100(++)、CD56(+)、NSE(-)、GFAP(-)、EMA(-)、Ki-67约2%(+)。随访3个月复查鼻窦CT无残留病变。术后6个月病人头痛症状消失。

  • 眼眶内少见肿瘤的MDCT及MR表现(附20例病例)

    作者:肖铮;刘树学;洪云恒;肖格林

    目的:探讨眼眶内少见肿瘤的CT及MR表现特点,提高影像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20例眼眶少见肿瘤的影像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其中淋巴瘤10例,神经纤维瘤6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错构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从密度、信号、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程度及方式、临床特征判断,不同肿瘤有其不同特点。结论对眼眶内少见肿瘤的诊断,CT及MR检查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眼眶肿瘤 CT MR
  • 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临床分析

    作者:赵永耀;郑雪梅

    目的:探讨、分析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60例重症脑外伤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小组,每组30例患者,并命名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气管插管术治疗,并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其中两组患者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不具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肺炎发生率为46.7%,死亡率为20%,而康复组的死亡率和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3%和16.7%,但两组患者应用呼吸机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应用时间平均为(13.2±±3.5)天,而康复组患者平均为(9.0±4.5)天。结论对于重症脑外伤患者应用气管切开术,可以促进患者尽快的自主呼吸,且其操作简单,应值得在临床抢救中推广应用,以此赢得抢救的时间。

  • 少见毒蛇咬伤致急性脑梗死的CT和MRI表现

    作者:李秀涛;王立振;胡元明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致急性脑梗死的CT和MRI表现特征。方法对7例毒蛇咬伤致急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2例五步蛇咬伤,4例蝰蛇咬伤,1例不明毒蛇咬伤。大脑一叶或多叶脑组织内多发散在分布的斑点状、斑片状、片状急性脑梗死。7例共21个脑叶84个急性脑梗死病灶,其中顶叶7个26个病灶(26/84,30.95%)、额叶6个19个病灶(19/84,22.62%)、枕叶4个21个病灶(21/84,25%)、颞叶3个16个病灶(16/84,19.05%)、基底节1个2个病灶(2/84,2.38%),1例合并脑内出血。结论结合毒蛇咬伤史,CT和MRI检查对毒蛇咬伤致急性脑梗死可明确诊断,并明确有无出血,对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各向异性分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诊断的应用

    作者:郑健辉;卢瑞沾;莫秀凤;黄飞文;梁燕斌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特征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值)在评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检查者(轻度组6例,中度组5例,对照组15例,疑似组6例)分组进行常规磁共振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测量各组感兴趣区域F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常规磁共振检查:轻度组、中度组和对照组符合临床诊断,疑似组未发现异常信号;测量FA值:轻度组、中度组比对照组FA值明显降低(P<0.05),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疑似组有两例FA值在轻度组与中度组参考值之间,有四例FA值与对照组参考值想接近。诊断疑似组有两例脑部功能损伤。结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FA值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期诊断能为临床的诊疗提供更早的影像信息。

  • 距骨外侧籽骨误诊为外踝骨折1例

    作者:徐自强

    距骨外侧籽骨临床上少见。笔者2014年9月收治1例,手术前被误诊为外踝骨折,报道如下。

    关键词: 距骨 外踝骨折
  • DR摄影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黄慧敏

    目的:探讨DR摄影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X线检查及DR摄影检查。结果本组108例患者共有肋骨骨折150处,其中肋部前方骨折30处,肋部后方骨折40处,肋骨弓部80处。根据骨折程度进行分类,其中完全性骨折108例,不完全性骨折42例。本组108例患者,经DR摄影诊断的准确率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X线的83.33%(χ2=8.6521,P=0.012)。结论 DR摄影可以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率,且花费时间较少,为患者的抢救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 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的护理

    作者:曹延

    目的:探讨骨科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的护理。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名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患者病例资料,对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介入溶栓治疗和全面临床护理后,8名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中漂浮血栓更易引发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漂浮血栓引发肺栓塞,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3例

    作者:李德斌

    目的:探讨在已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在其中所占的百分比。方法对已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178例,依据BMI进行分组,按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诊断标准,检测空腹C肽、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s)。结果在已明确诊断的2型糖尿病178例患者中,检测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共13例,其中消瘦组和正常组分别占5.62%(10/178),1.65%(3/178),而超重和肥胖组为0%,合计7.31%,这一比率较明显低于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GPEDM)发布的10%,高于国内相关报道患病率6.0%。结论临床医生要警惕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这一亚型在2型糖尿病中的存在。

  • 进食死河蟹后死亡1例报告

    作者:汪应瑞;张玉石

    螃蟹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及营养价值,但食用不当或食用死螃蟹会给身体带来一定危害。我院收治一例食用死河蟹后死亡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 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的经验体会

    作者:廖莹;陈秀萍;郝孟琼;张俊勇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以近2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1例蜂蜇伤患者的住院治疗的病历资料为依据,对蜂蜇伤后诊治时间、临床表现、救治方法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留院时间1—11天,平均5.3天,全部临床治愈。结论蜂毒可导致人体严重的过敏反应,重症蜂蜇伤可使患者多器官功能受损,严重者危及生命。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是基础治疗,既有利于清除蜂毒,也利于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强调尽早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筱漾;龙腾河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是因一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对侧椎动脉血流经患侧椎动脉逆流进入锁骨下动脉供应患侧上肢,当患侧上肢活动时出现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1]。本文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作综述。

  • 2015年目录总汇

    作者:

    关键词: 目录
罕少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