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纤维支气管镜在肺癌患者术前双腔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谭蓉丹;江莉;姚东;郑康燕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胸外科患者术前双腔气管导管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听诊法定位插管,随后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精确定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导管准确定位所需的时间以及术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一次成功率、导管准确定位所需时间、SpO2下降情况、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患者术前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具有重要价值,它能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减少插管时间,降低插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抢救大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以茂;刘春云;李晓玲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抢救大咯血窒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大咯血伴有窒息患者20例,均实施双腔支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快速吸除血液及分泌物,保护健侧肺及辅助通气.结果: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抢救20例,抢救成功18例,其中8例急诊行剖胸探查术,成功率90%.结论: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抢救大咯血窒息患者,能够快速吸除流人健侧肺的血液及分泌物,解除窒息,迅速恢复通气和供氧,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 双腔支气管管端位置与肺顺应性环变化的关系

    作者:叶军明;谢海玉;刘宇明;曾琳;钟茂林;单热爱

    目的:探讨用肺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要行单肺通气的患者20例,麻醉诱导完成双腔管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管插管位置进行调整:将双腔管管端分别调整至正确位置(T1)、过深位置(T2管端位于左下支气管内)、过浅位置(T3管端位于左支气管开口处).每个阶段行IPPV通气15min,并观察及记录吸气峰压(Ppeak)、SpO2、MAP、容量-阻力曲线(P-V环).结果:T2与T1相比Ppeak值及SpO2值有显著差异(P<0.01).以管端位置正确时(T1)P-V环为参照,T3时P-V环的特征无明显变化.T2时P-V环环体显著变形延长,曲线斜率明显右偏移位.结论:正确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改变,提示麻醉医生正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并进行调整.

  • 支气管堵塞器行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海涛;金瑞林;龚志翔;何青云

    目的:比较双腔支气管导管与纤支镜引导下插入支气管堵塞器2种单肺通气方式的麻醉操作、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监测的变化。方法胸外科手术行单肺通气患者4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A组)行双腔支气管导管下行单肺通气,观察组(B组)行纤支镜引导下插入支气管堵塞器行单肺通气。分别行麻醉操作监测,包括插管次数、插管时间、纤支镜定位时间、手术野暴露满意及术后咽喉疼痛及肺部感染;在 T0(术前30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60 min)、T3(术后6 h)时间点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呼吸功能监测,并记录 HR、MAP、CVP、CO、SVV数据和 SPO2、PetCO2、Paw、CLdyn、PO2、PCO2数据。结果1)插管时间、纤支镜定位时间,B组明显优于 A组(P<0.05);术野暴露满意度和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A组与 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声嘶咽喉疼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2)T1、T2时,A组较B组 HR变化明显,A组或B组 MAP、CVP、CO、SV、SVV明显优于T0。3)T1、T2时,Paw、CLdyn B组明显优于 A组。T1、T2时, A组或B组PetCO2、Paw、CLdyn、PO2、PCO2明显优于T0。结论在胸外科手术中使用纤支镜定位简单准确、手术视野清晰、术后并发症少,使用支气管堵塞器在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及对心脏负荷的影响方面都明显优于双腔支气管导管。

  • 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处理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林;吴沛霞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麻醉处理、术中安全性及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68例病人采用静脉快速诱导下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用听诊法和纤支镜(FOB)进行定位.术中单肺通气,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循环和呼吸.结果 术中单肺通气时间为30~120min,术中肺萎陷满意.发生一过性低氧血症10例,复张性肺水肿3例,术后肺泡持续漏气2例,对侧肺不张1例.结论 VATS手术麻醉应做好术前准备,保持良好的双肺隔离,加强围手术期的监测,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

  • 双管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魏树华;车河龙;肖实;陈文波;涂盎然

    目的回顾分析66例双管插管单肺通气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其中9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改单腔管通气.57例均在双腔管单肺通气下完成麻醉.结果2例出现肺水肿,66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双腔管的优点:在胸外科技术时,能使术侧肺(或患肺)与健侧肺的通气完全分开,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 纤维支气管镜在双腔支气管插管中定位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范成;张建华;王玉;罗江波

    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bronchial tubes,DLBT)应用于开胸手术的麻醉已成为趋势,插入DLBT后,常用听诊法来判断导管管端的正确位置,经听诊确认位置满意,但仍有部分导管管端错位,或由于气管、支气管变形,体位变动,手术牵拉等因素导致移位.

  • 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右侧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的疗效观察

    作者:闫国中

    目的 观察在右侧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OLV)中采用支气管封堵器(B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采用右侧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研究组采用BB,观察两组插管定位时间、肺萎陷满意率、导管移位率以及拔管后躁动率.结果 两组肺萎陷总满意率、OLV期间导管移位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插管定位时间、肺萎陷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侧卧位导管移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躁动、声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咽痛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右侧胸腔镜手术OLV中采用BB的肺萎陷满意率与DLT相比无明显差异,两者各有优缺点,BB的插管定位时间长、侧卧位导管移位率高,但是其在拔管后躁动发生率方面低于DLT,所以临床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 双腔支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对PetCO2和 PaCO2的影响

    作者:杨晓玫;方宁宁;易文波

    目的:对比分析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和支气管封堵器(BB)在单肺通气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 DLT 组和 BB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 BB 或 DLT 置入,记录两组进行单肺通气后的 PetCO2和 PaCO2值。结果进行单肺通气时,DLT 组的 PetCO2值高于 BB 组,PaCO2值低于 BB 组,PetCO2与 PaCO2相关性优于 BB组。结论与使用 BB 相比,使用 DLT 进行单肺通气更有利于 CO2的排出。

  • 改良塑形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单肺通气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晴雪;王建娟;吴海燕;李希明

    目的 探讨可视喉镜下改良塑形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胸外科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20例,分别采用传统塑形双腔支气管导管和改良塑形双腔支气管导管方式进行插管.记录插管完成时间、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插管成功即刻、插管成功后3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插管完成时间短、插管成功率高(P均<0.05),无咽喉部黏膜出血、咽喉痛并发症发生.插管成功即刻、插管成功后3 min,改良组MAP、HR、RPP均低于传统组(P均<0.05).结论 可视喉镜下改良塑形双腔支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对循环影响轻,在单肺通气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

  • 盲插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手术安全性比较

    作者:马启刚;王大月;巴桂戚;江潮

    目的 观察盲插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胸科手术的安全性,寻找一种简单、实用、适合基层医院行单肺通气的方法.方法 40例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组(DLT组)和支气管封堵组(BOD组),每组20例.DLT组常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听诊器听诊确定导管位置并固定;BOD组先常规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定位时间,单肺通气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气道压(PAW)、脉搏氧饱和度(SpO2),术后声音嘶哑、咽痛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盲插DLT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及术后声音嘶哑、咽痛的发生率较BOD组显著升高(P<0.05);BOD组单肺通气(OLV)30 min、60 min患者气道压比DLT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侧肺萎缩及手术视野暴露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盲插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相比更能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其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且可减少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盲插支气管封堵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单肺通气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陈博言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在手术麻醉中,尤其是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67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双腔支气管麻醉.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较佳,无气道梗阻和损伤及并发症,各监测指标的平均值控制在良好范围内.结论 在普胸外科手术中,运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能够充分打开气道,保证肺的通气质量,对后期手术的恢复和降低手术风险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麻醉100例观察

    作者:史文生;李中巧;刘玉森;杨金华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时插入双腔管的情况,术中安全性及并发症情况.方法:VATS病人100例,常规诱导下插入双腔管,用听诊法及FOB进行定位,观察两种情况定位的正确率,术中单肺通气情况,循环稳定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组100例病人均一次插入双腔管.定位调整次数,听诊法平均为2.5次,FOB平均为1.5次.左型管隔离效果明显优于右型.全组并发一过性低氧血症9例,大出血及复张性肺水肿各1例.结论:VATS麻醉中DLT的使用和单肺通气的实施增加了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干扰.因此必须加强气道及呼吸的管理,完善围术期监测,才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质量.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临床应用观察

    作者:王占奇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手术中定位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0例普胸外科手术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进行引导定位,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一次性成功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成功率96.25%(77/80),听诊定位成功率63.01%(46/73).变动体位后经纤支镜再次检查发现DLT管端位置有移位6例,其中4例出现气道阻力增大(>30 cm H2O).PETCO2波形变化、SpO2下降2例,均再作调整纠正.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听诊法下插管分隔成功率低,实施纤支镜辅助可行有效定位及分析,同时对患者改变体位后导管位置变动者需重新定位.

  • 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在围术期的安全应用

    作者:吕淼淼

    目的 对比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气管导管用于胸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术中需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用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普通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B组常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听诊器听诊确定导管位置并固定.观察2组患者(1)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2)围术期声音嘶哑和咽喉痛的评估.结果 两组术侧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带损伤、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封堵器组显着升高(P<0.05).结论 双腔气管导管和封堵支气管导管在胸外科手术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但是应用Coopdech封堵器操作简便且可减少患者术后声带损伤、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以优先选用Coopdech支气管封堵器.

  • 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时单肺通气的麻醉分析

    作者:孙来荣;顾连兵

    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时单肺通气的麻醉.方法 551例患者均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或普通单腔气管导管+支气管阻塞器,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进行间歇正压通气(IPPV),单肺通气时采用IPPV或加呼气末正压呼吸及萎陷肺持续正压通气,并调整呼吸参数.结果 541例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或支气管阻塞器经纤维支气管镜调整定位良好,肺萎陷满意,SpO2、PetCO2维持正常范围.10例患者术中改为开胸手术,其中4例因肺广泛粘连、4例因肺功能差单肺通气时出现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2例因解剖异常致双腔管无法正确定位难以单肺通气.结论 胸腔镜手术麻醉的关键是单肺通气时患侧肺萎陷满意,有效的单肺通气管理能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重度肺功能障碍、肺广泛粘连应视为胸腔镜下长时间单肺通气的相对禁忌证.

  • 单腔气管导管在肥胖患者单肺通气中的探究

    作者:高学超;闫小强;安静;刘钟珊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导管在肥胖患者单肺通气中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择期例行右侧胸科手术患者,体重指数25 ~ 50,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组(Ⅰ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Ⅱ组).Ⅰ组通过单腔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观察两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胸膜打开后40分钟血气分析、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拔管后用纤支镜观察声带损伤情况和声音嘶哑情况,随访肺不张,肺部感染和住院天数.[结果]Ⅰ组插管时间、声音嘶哑和声带损伤发生率,明显短于Ⅱ组(P<0.05). Ⅰ组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大于Ⅱ组(P<0.05).两组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血气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应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在肥胖患者中应用单腔气管插管可缩短插管时间及减少患者术后声带损伤和声音嘶哑的发生.

  • 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中的安全应用

    作者:李婷

    目的 分析支气管封堵器应用于临床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术中须行单肺通气的胸外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用支气管封堵器,普通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B组常规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确定导管位置并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外科术野暴露程度以及术后咽喉痛的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均插管成功,A组插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术侧肺萎陷及手术视野暴露效果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A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双腔气管导管和封堵器在胸外科手术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但是应用封堵器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且减少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优先选用支气管封堵器.

  • 移动隆突钩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建树;杨燕;尹士林;涂立刚

    目的:观察移动隆突钩辅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 组使用传统听诊插管,B 组使用移动隆突钩辅助插管。记录 DLT 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总时间。结果与 A 组比较,B 组 DLT 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提高(P ﹤0.05),插管总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结论与使用传统听诊插管法比较,移动隆突钩辅助 DLT 插管迅速。

  •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老年人单肺通气中的安全性比较

    作者:王红;安静;刘钟珊;闫小强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腔镜下老年人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择期100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支气管封堵器组(Ⅰ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Ⅱ组)。Ⅰ组通过支气管封堵器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观察两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胸膜打开后40 min 动脉血气,拔管后用纤维支气管镜观察声带损伤情况、术后24 h 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发生情况。结果Ⅰ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 ﹤0.05)),两组定位时间、外科术野暴露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Ⅰ组声带损伤情况少于Ⅱ组(P ﹤0.05),Ⅰ组术后24 h 咽喉痛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 ﹤0.05),Ⅰ组术后24 h 声音嘶哑、咳嗽发生率低于Ⅱ组(P ﹤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有效应用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中,应用支气管封堵器可缩短插管时间及减轻患者术后咽喉疼痛,降低声音嘶哑、咳嗽、声带损伤的发生率。

221 条记录 8/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