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银离子吸收和临床应用

    作者:胡骁骅;张普柱;孙永华;陈忠;李泽先

    目前烧伤创面外用药品种繁多,好的外用药不仅应具有防止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而且应具有安全性能好、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纳米银敷料(商品名万灵百伤愈,主要成分为医用无菌纤维织物和天然元素银,南京希科纳米医学有限公司生产,苏药器监(准)字99第221132号/264132号(更))是采用纳米银技术,将纳米级银超细颗粒以医用无均纱布为载体的一种新型抗感染敷料(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五所证实),目前广泛应用于外科各领域.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于2000年10月~2001年6月对该敷料进行离子吸收浓度研究和临床应用治疗各种烧伤创面,现总结如下.

  • 工作场所中超细颗粒暴露测量的研究进展

    作者:宾平凡;张美辨;陈苘;丛黎明

    超细颗粒(ultrafine particles)或纳米颗粒一般定义为空气动力学、几何学或迁移直径<100 nm的颗粒[1].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研究、生产、生活中接触超细颗粒或纳米颗粒的机会日益增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引起的相关疾病与超细颗粒的暴露有关[2-3].超细颗粒的暴露测量是评价其潜在健康危害的重要条件.近几年,国内外在工作场所中超细颗粒暴露测量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中作一综述.

  • 东北3城市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动与粒径分布

    作者:张雪梅;苏孟;季若男;齐宏业;田村宪治

    目的 了解东北3个不同类型城市的大气悬浮颗粒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及季节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沈阳市、抚顺市、铁岭市不同区域各3所小学及附近10户居民(距校址500 m以内)为监测点,分别于2002、2003、2004年每季监测2 w,每次48 h连续采样,重量法测定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粒径分布和季节变化情况.结果 3城市监测点的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情况相近.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3城市3年内的冬、春两季都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28~1.54倍;PM10浓度3城市3年内各季节每次口采样测量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07~2.22倍;PM2.5浓度超过美国EPA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标准3.84~7.76倍.结论 采暖期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加重,非采暖期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与沙尘暴过境有关.其中抚顺市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加重与工矿企业污染有关.

  • 劳动卫生气溶胶颗粒组分和采样方法的新进展

    作者:王正伦;陈卫红;David Bartley;杨磊

    为评价工人接触有害的气溶胶,应测定直接参与生物效应的气溶胶组分.劳动卫生学早提出与健康有关的气溶胶组分(health-related aerosol fraction)这一概念,并用于工作场所粉尘按颗粒大小的选择性采样测定.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BMRC)对呼吸性粉尘组分的定义在1960年即得到国际公认,尔后也制订了其他一些规则.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标准委员会( CEN)、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工作者协会(ACGIH)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可吸入性、胸腔的和呼吸性气溶胶3个组分的定义达成一致意见,在世界范围采用了同一个规则.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在2002年要求测定呼吸性粉尘.近年,人们又提出超细颗粒(ultrafine particulates)这个新名词.由于它粒径小(直径≤100nm),可自由地进出细胞,其健康效应令人担心.ISO/CEN 2004年制订了一个草案,讨论其职业接触和评价问题.近期《The Annals of Occupational Hygiene》发表的文章中,BARTLEY博士阐述了7个组分的气溶胶采样规则,包括呼吸道5个特定的区域(而不是传统的3个区域);在粒径上包括了超细气溶胶颗粒;需要多个热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不同工作原理的采样器矩阵进行测定.其目的并不是取代现有的国际标准,而是要促进采样器的创新设计.本文主要根据BARTLEY博士的述评和有关资料,简要介绍气溶胶组分和采样的一些进展,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 符合GMP的超细粉碎模块设计

    作者:王元华;束文;李晓雪;葛晓陵

    进行了符合GMP的药品超粉碎工艺模块化设计的尝试,以粉碎工艺的全部设备作为一体,进行了机电一体化的设计,实现物料从加料-粉碎-收料-除尘的全过程半自动化计算机控制.

  • 电焊工作场所超细颗粒与细颗粒暴露特征研究

    作者:宾平凡;张美辨;陈苘;袁伟明;周潇潇;丛黎明

    目的 研究电焊工作场所超细颗粒、细颗粒暴露特征.方法 检测某电焊工作场所超细、细颗粒的质量浓度及其分布、数量浓度、形态学和化学元素含量,记录检测点距离、生产活动及风速等影响因素.结果 超细、细颗粒的浓度与电焊作业点数量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距离作业点3.1m处颗粒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明显低于距离作业点1.1m处(P<0.05),高窗口风速的检测点颗粒数量浓度明显低于低窗口风速的检测点(P<0.01),车间内焊接作业前与车间外大气化学元素含量较接近,但车间内焊接作业前超细、细颗粒浓度明显高于车间外大气(P<0.01).结论 电焊作业超细、细颗粒浓度与工人作息时间、作业点数量、检测距离、窗口风速、背景值密切相关.

  • 细颗粒物PM2.5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胡建荣;许华俊;李庆云;唐志军;余艳芳;刘莺;孙锦贤;付玉华;屠春林

    近几十年来,大气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行而加重,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汽车尾气大量排放,空气污染物在大中城市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严重危害健康的环境问题。在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 PM)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PM按其直径的大小不同可分为粗颗粒(2.5-10μm, PM10)、细颗粒(0.1-2.5μm, PM2.5)及超细颗粒(<0.1μm)[1]。大气颗粒物的直径大小决定了其终进入呼吸道的部位:2.5μm的颗粒物在肺部沉积量可达83%,而8.2μm 和11.5μm 的颗粒仅有49%和31%沉积下来,颗粒物的大小与其在肺部的沉积总量呈反比[2] 。直径大于10 μm 的颗粒很容易被呼吸道黏液及纤毛系统排除,而直径小于10 μm 的颗粒物可以进入下呼吸道,特别是PM2. 5 容易沉积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并可进入血液循环[3] 。因此,除了对肺部的影响外,PM2. 5 对全身各系统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就PM2. 5 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影响及相关的机制做一综述。

  • 超细颗粒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腊蕾;蒋雪涛;陈志良;霍启录

    超细颗粒是一种极有希望的新型材料[1],其粒径通常在100nm以内,超细颗粒的制备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在化学制备中,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即主要在于生成了分子有序组合体,并以它的大小来限制生成粒子的大小.在分子有序组合体中,胶束、微乳液特别是以后者为介质用于超细颗粒的合成,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用微乳液反应法制备出的超细颗粒粒径小且均匀,这种方法的制备装置简单,操作容易,并有可能人为地控制合成颗粒的大小,当小粒子尺寸达纳米级(1nm~100nm)时,其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因而展现出许多特有的性质,使其在催化、光吸收、生物医药、磁介质及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