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玲;杨晓蓉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的胃镜检查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 例.B 组于静注前先用2% 利多卡因3 ~ 4 ml 表面麻醉,两组均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1~ 0.02 mg/kg,芬太尼0.2 ~ 0.4 μg/kg,丙泊酚1~2 mg/kg.插镜过程中出现体动酌情追加丙泊酚20 ~30 mg.观察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及胃镜操作时间、患者苏醒时间,评估麻醉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胃镜经咽时A 组心率、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的总用药量A 组明显大于B 组(P<0.01) ;镜检时间、苏醒时间及自动离院时间比较,A 组较B 组明显延长( 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再复合丙泊酚及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胃镜检查,有利于减轻胃镜插管时的不良反应,可维持麻醉的平稳性,是无痛胃镜检查较理想、安全的麻醉方法.

  •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要点

    作者:李慧娟;乔惠芬

    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诊断治疗借助于内镜实施.目前国内胃镜检查多数仅用咽喉表面麻醉,病人常有紧张、焦虑和恐惧感以及咽喉不适、咳嗽、恶心、呕吐甚至躁动等,因而部分病人拒绝必要的检查或复查,耽误了佳治疗时间.无痛胃镜检查术是适当应用镇静剂,使病人在浅麻醉状态下完成检查,整个过程病人舒适、无痛苦、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

  • 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小结及声带息肉146例报告

    作者:梁鸿雁

    自1999年2月至2003年6月间,我科采用咽喉表面麻醉纤维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摘除术146例,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群英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或Ⅱ级的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经麻醉诱导,观察组行2%盐酸利多卡因3 ml 咽喉表面麻醉,对照组不接受咽喉表面麻醉。观察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以及气管插管后1 min( T2)、3 min(T3)、5 min(T4)患者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 T2、T3时间点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 T0、T1、T4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均在 T2、T3时间点的血压、心率高于同组 T1(P<0.05),T0、T4时间点与同组 T1时间点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呛咳有效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苏醒时效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2%盐酸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能明显减轻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效抑制气管插管诱发的心血管的应激反应。

  • 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赖烯束;卢彬;冯会和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普外科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8)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对照组不给予咽喉表面麻醉,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及插管后1min(T2)、5min(T3)和10min(T4)、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和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等指标。结果观察组T1、T2时SBP、DBP和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4时S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时期H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呛咳发生率及呛咳分级分别为22.06%和(1.20±0.73),明显低于对照组58.00%和(3.18±0.5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可适当降低手术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以及术后呛咳。

  • 得普利麻复合力月西在无痛胃镜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苏瑛;孙振涛;孙瑞广

    胃镜检查(gastroscopy)是侵入性检查,临床传统采用咽喉表面麻醉,患者多有紧张、焦虑和恐惧感,且咽喉部强烈刺激易诱发呛咳、恶心、呕吐、甚至躁动,尤其对小儿及不合作者,易导致胃镜检查失败.为探讨较佳麻醉方式和护理措施,我院自2002年8月以来,采用力月西及得普利麻静脉复合麻醉,开展无痛胃镜检查688例,效果较满意,本文就该麻醉方法、效果及相应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 咽喉表面麻醉在咽喉疼痛患者饮食中的应用观察

    作者:姚燕秋;游葵花;尹凤霞

    目的 观察1%利多卡因行咽喉表面麻醉在咽喉疼痛患者饮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疼痛评估≥6分咽喉疼痛患者,在其咽喉疼痛而影响进食时进行干预,用1%利多卡因进行咽喉表面麻醉,观察患者对进食的接受程度.结果 100例患者整个进食过程顺利,无出现误咽或其他不良反应.其中,65例于术后首次进食使用了该方法,35例进食前使用了该法,使用次数1~4次,平均2次.结论 及时对疼痛进行干预,将1%利多卡因局部应用于咽喉疼痛患者,能为患者进食、吞咽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疾病康复.

  •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剑虹

    2006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采用全身麻醉、小直径气管导管(ID 6.0~6.5mm)插管、控制呼吸、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与完善咽喉表面麻醉、纤维喉镜(上海光学仪器厂产XH-2)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比较,并对相关并发症作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孙艺丹;赵宏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心功能ASAⅠ~Ⅱ级的胃镜检查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Ⅱ组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后再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同时开放静脉,2组均静注芬太尼1 μg/kg,3 min后静注异丙酚1 mg/kg,插镜过程中出现体动酌情追加异丙酚10~30 mg.观察记录胃镜检查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及胃镜操作时间、病人苏醒时间,评估麻醉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 插镜时Ⅰ组心率、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异丙酚的总用药量Ⅰ组明显大于Ⅱ组(P<0.01),苏醒时间Ⅰ组明显较Ⅱ组延长(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2%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再复合异丙酚及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有利于减轻胃镜插镜时的不良反应,可维持麻醉的平稳性,是无痛胃镜检查的为理想、安全的麻醉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