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避免攻击需引导

    作者:王亚娜;陈林英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主要指那些企图损害他人而他人不愿接受的行为.只要有损害的企图,即使未造成损害后果,也属于攻击行为.但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大声叫嚷、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 头低位暴露后直立位下体负压作用的耐力变化和心血管反应

    作者:姚永杰;孙喜庆;杨长斌;刘挺松;吴燕红

    目的观察头低位后直立位下体负压暴露的耐力和心血管反应.方法 8名被试者在下体负压倾斜床上进行"直立位-倒立位30 s-直立位联合下体负压(-60 mmHg)致晕厥前症状"的模拟推拉效应试验及单纯直立位+下体负压(-60 mmHg) 致晕厥前症状的对照试验,用阻抗法测量了试验过程中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模拟推拉效应试验中,8名被试者出现晕厥前症状的平均耐受时间为4.5±2.4 min,显著低于对照试验时的8.4±2.1 min (P<0.01).在倒立位,被试者HR较直立位基础值降低,SV和CO较直立位基础值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和基础值相比,直立位下体负压时HR增加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试验(P<0.05),而直立位下体负压时SV和CO降低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试验时SV和CO降低的百分比(P<0.05).在直立位下体负压暴露时,对照试验的PP和基础值比较显著降低(P<0.05),TPR比基础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倒立位后,再进行直立位下体负压作用,出现晕厥前症状的平均耐受时间缩短,心血管反应降低.

  • 下体负压旋转床模拟航空推拉效应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作者:姚水杰;赵梓刚;刘挺松;石俊;侯豹可;杨长斌

    目的探讨下体负压旋转床模拟航空推拉效应的效果,观察推拉动作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8名被试者在下体负压旋转床上进行"直立位(HUT,+l Gz)-倒立位-直立位+下体负压(LBNP,~50mmHg)10 min"的模拟推拉效应试验及单纯直立位+下体负压(-50 mmHg)10 min的对照试验,用阻抗法测量了试验过程中心率(HR)、血压(BP)、基础阻抗(Z0)、每搏心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及总外周阻力(TPR)等心血管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模拟推拉效应试验中,有3名被试者没有完成直立位+LBNP作用lO min的试验,出现晕厥前症状,8名被试者平均耐受时间为8.99±1.47 min.而对照试验时,被试者均完成了10 min的直立+LBNP试验.模拟推拉效应试验时,在倒立位,被试者HR、Z0较直立位对照值降低,SV和CO较直立位对照值升高,均有显著性意义;直立位+LBNP过程中,HR、Z0、TPR较对照和倒立位值显著增高,SV和C0较对照和倒立位值显著降低,SBP在HUT即刻较对照值显著性增高,在HUT+LBNP过程中显著性降低.在对照试验时,上述指标呈现出相同的变化,但增高或降低的百分比(%)低于模拟推拉效应试验(HR除外).结论倒立位后,再直立+LBNP作用,心血管功能下降程度大于单纯直立+LBNP作用,下体负压旋转床可用来模拟推拉效应.

  • 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训练对推拉效应的影响

    作者:杨长斌;孙喜庆;耿捷;张舒;高原;王雷

    目的 探讨利用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训练后的心血管反应改变及其在推拉效应中的作用,为其在推拉效应的地面防护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名男性被试者进行一定方式的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训练,每天1次,连续10 d.在训练前、训练5 d及训练10 d后测量平卧位心脏泵血功能,进行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SBPV)及压力反射敏感性(BRS)分析和推拉动作、头高位倾斜(HUT)测试.结果 训练10 d后,平卧位血压及心脏泵血功能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HRV分析的HFn降低.而LFn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SBPV分析及BRS在训练后无明显改变.训练后的模拟推拉动作HUT阶段及HUT实验中,SBP、DBP、SV及CO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自行下体负压训练器训练可以提高被试者的基础心血管水平,增强其对立位应激的调节能力,可能对推拉效应的防护具有一定的作用,可用于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地面抗荷生理训练.

  • 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对脑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五星;詹长录;耿喜臣;颜桂定;陆霞;初旭

    目的探讨推拉动作对脑血管循环功能的影响及推拉效应的+Gz下降机制.方法 10名被试者在旋转床上经受"直立位(+1Gz)-倒立位(-1Gz)-直立位(+1Gz)"的模拟推拉动作,采用经颅多谱勒(TCD)技术监测分析旋转床模拟推拉动作过程中脑血流速度及脉动参数的变化.结果倒立位(-1Gz)时出现收缩期流速(Vs)增加、舒张期流速(Vd)降低、脉动参数(PI)与(RI)升高的阻力增高型频谱,随后直立位(+1Gz)时,这些变化更加明显且恢复较慢.在实验过程中平均血流速度(Vm)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在推拉动作的-Gz时相由于脑血流的自调节机制引起脑血管阻力增加,在其后的+Gz时相更为严重且恢复较慢.这可能是推拉效应+Gz耐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 腿部加压套带对推拉效应的防护作用

    作者:徐艳;邢雷;李宝辉;卫晓阳;王全;张立辉;金朝;吴三元;王海霞

    目的 观察志愿者暴露于-1.5 Gz持续5 s与+Gz持续10 s离心机加速度作用下,腿部加压套带(压力20 kPa)对推拉效应(PPE)的防护效果.方法 分别测定5名志愿者预先无-1.5 Gz作用时的基础+ Gz耐力,预先有-1.5 Gz作用时的基础+Gz耐力及分别采用HP动作、腿部加压套带、腿部加压套带并做HP动作时的+Gz耐力.结果 预先-1.5 Gz作用使基础+Gz耐力下降(1.55±0.11)G(P<0.01),HP动作、腿部加压套带及二者结合使用时分别增加+Gz耐力(1.25±0.25)G、(1.25±0.25)G、(2.40±0.29)G(P <0.01);分别采用HP动作、腿部加压套带及二者结合使用时耐力终点+Gz暴露时的HR均显著高于其前-1.5 Gz暴露时.结论 证实了腿部加压套带对PPE的防护效果,对PPE防护装备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不同强度的模拟推拉动作致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素红;王晓玉;窦肇华;姚萍;张慧;李云义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推拉动作所致的推拉效应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程度和时相性.方法应用动物模型评分、病理、电镜技术分别对不同强度模拟推拉动作后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损伤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1)动物模型评分:随着推拉动作强度的加大,卒中指数和神经症状评分逐渐增高.2)HE染色:对照组和±2 Gz暴露后各组及±6 Gz、±8 Gz暴露后的30 min组海马各区神经元形态及分布未见异常.±6 Gz、±8Gz暴露后的6 h和24 h组可见轻重不等的神经元变性.3)电镜超微结构检查:±2 Gz暴露后30 min和24 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2 Gz暴露后6 h组及±6 Gz、±8 Gz暴露后的6 h和24 h实验组可见大鼠海马CA1区部分神经元出现程度不等的变性.结论±6 Gz和±8 Gz暴露后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且以±8 Gz暴露后6 h损伤程度重.

  • 推拉动作对大鼠脑GFAP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海松;孙喜庆;曹新生;卫晓阳;王永春;耿捷

    目的 观察推拉动作后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 Gz暴露组、推拉动作组,分别于暴露后不同时间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10 Gz暴露后6 h,顶叶皮层、海马、丘脑可见GFAP呈中等强度的阳性反应,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多为中等阳性细小型;暴露后1 d、2 d、4 d和6 d,GFAP阳性反应程度进一步增强,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增多.推拉动作组暴露后各时间点,顶叶皮层、海马、丘脑GFAP呈较强的阳性反应,阳性细胞数较+10 Gz暴露组显著增多(P<0.01),以强阳性肥大型为主.结论 +10 Gz/3 min 暴露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丘脑GFAP表达显著增加,而推拉动作组比+10 Gz暴露组引起脑组织GFAP的表达增加更明显.

  • 倾斜床模拟推拉动作下心率和血压变化

    作者:陈同欣;王铃;孙绍芝;王露今;雷震;姜树强

    目的建立倾斜床模拟推拉动作模型,并观察其引发的心血管反应性特点.方法 以10名健康歼击机飞行员为被试者,随机进行3次90°立位(HUT)和90°倒立位(HDT)体位转换试验,HUT 1 min→HDT 10 s→HUT 1 min,第2、3次体位转换时HDT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5 s和20 s.床体旋转速度为45°/ s.间隔4 s监测一次血压,连续记录心电图.结果 在HDT期间,各时间心率和血压较基础HUT明显下降.随后HUT时,除11~15 s血压外,其余各时间心率和血压较基础HUT明显下降.结论 采用倾斜床可以模拟推拉动作所引起的心血管的反应,故其可作为推拉动作的模型.

  • 脑血氧饱和度的近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及其在超重条件下的应用

    作者:孙佳石;佟文革;陈默然;肖志伟

    目的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加速度作用后(超重条件下)的大鼠进行脑血氧饱和度(%SaO2)的无损监测.方法制作头部不同程度缺血缺氧模型,抽血测量其血氧饱和度,并计算出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值.同时测定出在850 nm和760 nm波长处缺血缺氧模型的光谱吸收强度,计算出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值,并绘制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曲线.根据关系曲线,通过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高+Gz和推拉动作后的光谱吸收强度,计算出与0 Gz组差值,推测出加速度作用后脑血氧饱和度.结果由关系曲线推测出加速度作用后,大鼠脑血氧饱和度降低;推拉动作后,脑血氧饱和度降低更为明显.结论根据关系曲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无损监测脑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 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NO含量及DNA分布图的影响

    作者:姜丽萍;李云义;佟文革;姚萍;宋玉国;沙建慧

    目的探讨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组织中NO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Gz暴露组、推拉组,在+Gz暴露后30 min、3 h、12 h、24 h和48 h 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脑.用硝酸还原酶化学比色法检测NO含量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皮层和海马细胞DNA分布图,测定A0峰所占的百分比,表示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在30 min、3 h和12 h时,+Gz暴露组和推拉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推拉组与+Gz暴露组相比较也有差异性,24 h和48 h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皮层、海马细胞在3 h、12 h和24 h时两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多,24 h达高峰,48 h无显著性差异.推拉组与+Gz暴露组细胞凋亡百分比在3 h和24 h有差异,12 h差异显著.结论高+Gz及推拉动作可引起大鼠脑组织NO含量和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加;推拉组比单纯+Gz暴露所造成的NO含量及脑细胞凋亡百分比多,但这种对神经元的损害是可逆性的.

  • 推拉动作对脑组织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姜丽萍;李云义;佟文革;田雪光;姚萍;刘焕珠;沈楠;刘志洋

    为研究推拉动作对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探讨推拉动作时在较低的G值即可发生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ess of consciousness,G-LOC)的机制,给予大鼠高正加速度(+Gz)及推拉动作暴露,并于暴露后30min、3h、12h、24h和48h 5个时间点麻醉采血、取脑,测定脑组织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结果发现,+Gz和推拉动作组与正常组比较,脑组织中的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在30min、3h和12h时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4h和48h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推拉动作组与+Gz暴露组比较,30min、3h和12h 3个时相点脑组织中的NO、NOS及血浆中ET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推拉动作暴露和单纯高+Gz暴露可使大鼠脑组织NO与血浆ET的含量增多;且推拉动作暴露所致损伤程度更重.

  • 飞行中推拉效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珺;陈同欣;张凌;张向阳

    目的综述近年来有关飞行中推拉效应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本领域正式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综述.资料引用引用文献27篇.资料综合阐述了有关推拉效应的提出、发生机制和对人体的影响、研究的模拟方法和预防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需关注的方面.结论推拉效应仍是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关的研究应予加强.

  • 推拉动作对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韦应波;孙喜庆;曹新生;姚永杰

    目的:探讨推拉动作后再进行高G值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Gz组和推拉组3组,每组8只.记录处理后不同时间大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推拉组避暗实验的错误数及错误时间在暴露后较对照组显著增加[6 h分别为(3.3±1.0)、(2.3±0.6)s、vs(0.0±0.0)、(0.0±0.0)s;6 d分别为(0.3±0.5)、(1.3±0.9)s、vs(0.3±0.5)、(0.1±0.2)s,(P<0.01)],较+10 Gz组也显著增加;潜伏期在暴露后则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推拉组迷宫实验的正确率在暴露后即刻为(82.5±4.6)%,2 d为(75.0±16.0)%,分别较对照组的(92.5±4.6)%、(100.0±0.0)%显著降低(P<0.01).反应时在暴露后即刻为(33.6±12.9)s,2 d为(67.4±32.9)s,与对照组及+10Gz组相比较则显著延长(P<0.01).结论:推拉动作后再进行+10Gz暴露3 min可导致大鼠严重的持续性记忆功能障碍.

  • 模拟推拉动作对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素红;窦肇华;王晓玉;鲁质博;朱辛为;李云义

    目的探讨大鼠经不同强度推拉动作暴露后,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和时相变化规律.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于暴露后0.5、6、24h进行灌注固定,取大脑半球,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和尼氏染色,镜下观察结果.结果实验B2、B3组可见大鼠额叶皮质有一定数量的神经元形态发生改变,但实验B3组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其他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低强度推拉动作不会引起明显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损伤,而高强度推拉动作可对大脑造成较大损害.

  • 模拟高强度推拉动作对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素红;徐斌;徐冶;刘诗福;李艳;陈默然

    目的探讨大鼠经高强度模拟推拉动作暴露后,海马不同区域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和时相变化规律.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实验组(-8Gz → +8Gz组)15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大鼠分别在暴露后30 min、6 h、24 h取材,灌流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8Gz暴露后6 h和24 h海马各区可见到一定数量形态发生改变的神经元,以CA1区损伤重.结论高强度推拉动作可造成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 推拉动作对大鼠心肌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姜丽萍;王晓玉;佟文革;孙奎;李云义;王艳春;姚萍;田晶

    目的:研究推拉动作在不同时间内对大鼠心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Gz暴露组、推拉动作组;测定暴露后30 min,3 h,12 h,24 h和48 h 5个时间点的心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Gz组和推拉动作组与对照组比较,在30 min,3 h和12 h 3个时间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均显著增加(P<0.01).+Gz组与推拉动作组间比较,CK,CK-MB有显著差异(P<0.05);推拉动作组LDH,α-HBD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24 h后,+Gz组、推拉动作组与对照组比较4项指标均有增高(P<0.05),推拉动作组4项指标比+Gz组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48 h后两实验组的4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参考值的范围内.结论:+Gz及推拉动作在24 h内可使心肌酶含量明显增加,且推拉动作的作用更为明显.

  • 不同强度推拉动作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素红;王晓玉;李质馨;朱辛为;李云义;徐斌

    目的: 采用动物离心机建立模拟推拉动作的动物模型,探讨"推拉效应"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三种强度暴露后的30 min, 6 h, 24 h组),每组4只,灌注固定,取大脑半球,切片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对照组和±2Gz暴露后的30 min组bFGF呈弱阳性表达;而±6Gz和±8Gz暴露后30 min的实验组可见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bFGF表达开始增加,6 h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强,24 h后表达下降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中、高强度的推拉动作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增加.

  • 人体对预先暴露-1,-0.5,0 Gz之后+Gz时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陈同欣;黄远桂;王铃;孙绍芝;王露今;雷震;姜树强

    目的: 评价推拉动作的心血管反应性及推拉效应的发生机制. 方法: 17名健康体检现役歼击机飞行员被分别暴露于9次头高位倾斜(HUT,+1 Gz)→头低位倾斜(HDT,-1 Gz,-0.5 Gz,0 Gz)→HUT,随机顺序. 在下列条件下进行:+90° HUT 2 min,随后转为-90°, -30°, 0° HDT各30 s,随后转为+90° HUT 2 min. 床体旋转速度为45°*s-1. 间隔4 s监测一次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实时监测心电图. 结果: 在HDT期间,心率和血压较基础HUT明显下降. 随后HUT,心率和血压上升,但与基础HUT比较其速度和幅度变小. -0.5 Gz和0 Gz血压较-1 Gz时明显升高. 结论: 在推拉动作小于+1 Gz时相由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作用,导致反射性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在其后的+Gz时相,这种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转换延迟,导致对其后+Gz的心血管反应性延迟. 这可能是推拉效应的发生机制之一.

  • 模拟推拉动作对大鼠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沙建慧;朱洪鸣;刘英华;姚萍;梁平;刘志洋;李云义

    目的: 探讨模拟推拉动作后,大鼠血小板计数(PLT)、粘附(PAdT)、聚集功能(PAg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单纯加速度组和推拉动作组.利用动物离心机和体位翻转控制装置,推拉动作组暴露+5 Gz 30 s后, -5 Gz暴露3 s, +10 Gz暴露 20 s.单纯加速度组进行+5 Gz暴露 35 s后,+10 Gz暴露 20 s.共作用4次,两次之间间歇5 min.对照组只进行同样时间、同样方法的固定,但不受±Gz作用.观察模拟推拉动作后,PLT, PAdT, PAg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推拉动作组与单纯加速度组相比,PAdT和PAgT都明显增加(P<0.05,P<0.01);全血粘度(ηb)、全血还原粘度(ηrd)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AI)亦增加(P<0.05).单纯加速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推拉动作 4次后,可引起PLT, PAdT和PAgT显著性增加,ηb,ηrd和EAI亦增加.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