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内原发对称性淋巴瘤MRI表现1例

    作者:格日丽

    本文介绍1例颅内原发对称性淋巴瘤患者MRI检查结果,与颅内其他病变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但也有其独特的MRI表现,本病应与恶性胶质瘤、转移瘤等病变鉴别.

  • 肝硬化结节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作者:石佳鹏

    目的:对肝硬化结节中CT与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以及CT进行检查的4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女患者比例为21:19,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6.47±2.38)岁.对40例肝硬化结节患者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进行检验.结果:在检查完成后,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进行了简单对比后发现,组间差异较小,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硬化结节患者中应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两种方式,其检查结果差异较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极大应用价值,对于临床中确诊难度较大的患者,可以应用两种方式联合检查,进而更好的提升临床肝硬化结节的诊断准确率.

  • 早产儿脑损伤和脑发育中核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

    作者:周贵锋

    目的 探究早产儿脑损伤和脑发育中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儿科应用的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接生的14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情况分为两组,脑损伤组42例,无脑损伤组98例,所有早产儿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的差异并总结经验.结果 140例早产儿中经过诊断存在脑损伤62例,占总数44.29%,DWI检测病灶83处,T1WI50处,T2WI34处.结论 对早产儿进行MRI检查能够对其颅脑发育进行评价,同时对颅脑损伤的诊断率较高,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莎

    目的 探讨并分析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8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患者)与实验组(5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实验组患者给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检出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检出率为83.05%,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检出率为98.31%,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查中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方式具有显著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刘大丰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2例脑梗死样病变患者42例,分别对其进行CT扫描与核磁共振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核磁共振在2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7.0%,在19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9.5%,均明显好于 CT 扫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生意识障碍加重、偏瘫、眩晕或共济失调加剧,头痛加剧,应尽早结合病情行核磁共振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的情况。

  • T2加权梯度回波MRI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梅鑫;张奕昭

    目的:比较T2加权梯度回波序列(GRE)与磁共振成像其他常规序列对于诊断和评估脑静脉血栓形成(CVT)的价值.方法:采用T2加权GRE、CT、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以及MR静脉血管造影术(MRV)回顾性分析18例CVT患者.结果:在所有患者中,T2加权GRE序列发现各个部位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成功率高,尤其是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上矢状窦及皮层静脉血栓形成.T2加权GRE序列诊断CVT的成功率优于T2WI序列、T1WI序列和FLAIR序列.MRV可显示静脉窦血栓的部位,并与普通血管成像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T2加权GRE序列对急性期和亚急性期CVT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中核磁共振与CT的价值对比

    作者:王夕江

    目的:对比核磁共振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行核磁共振成像与CT扫描,对比两种诊断的优劣.结果:CT检出率为90.57%(125/138),漏诊率为9.42%(13/138),MRI检出率为96.38%(133/138),漏诊率为3.62%(5/138).在检出率上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漏诊率上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和核磁共振均可用于急性颅脑损伤,应当综合考虑、合理选用.

  • 探讨CT和MRI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海洋;马光涛;王莉娜;李淑丽;谭亚荣

    目的:研究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90例疑似或已知冠心病患者,分别行CT和MRI检查,并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冠状动脉造影(CA)诊断相对MRI心肌灌注加前瞻性ECG-门控CTA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疾病与血流动力学相关,该病诊断中MRI心肌灌注结合CTA诊断结果与结合CA的诊断结果相似,今后CA检查极有可能被CTA所替代.

  • 核磁共振成像对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宝英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对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后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0例脑梗塞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8例患者为完全前循环梗死,12例患者为部分前循环梗死,13例患者为后循环梗死,7例患者为腔隙性梗死,比例统计后分别为20.0%、30.0%、32.5%、17.5%.结论:脑梗塞予以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同时可以为临床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李耀锋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CT检查进行诊断,试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的检出率.结果:试验组脑梗死检出率为92.00%,对照组脑梗死检出率为76.00%.两组检出率相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及时有效完成对患者的诊断,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MRI与CT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作者:卜雨华

    目的:比较核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病理证实的4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420例患者行CT检查、MRI检查,对照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检出率.结果:MRI检查结果与CT检查结果在乳腺癌灵敏度、特异度、检出率、浸润性小叶癌(LDC)、浸润性导管癌(IDC)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T在导管内原位癌(DCIS)诊断率优于MRI.结论:在乳腺癌诊断方面MRI与CT效果相当,而CT在乳腺癌分类检测诊断方面的准确度更高.

  • 基于肝硬化结节患者核磁共振成像临床分析

    作者:王金英

    目的:探讨基于肝硬化结节患者核磁共振成像临床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100例,分别对其实施核磁共振成像的检验以及CT检验,分析使用两组方法进行检验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检验,其信号再生结节、异形增生结节的检查结果方面明显的优于CT检验效果,另外肝叶比率方面,核磁共振成像的检验效果也明显优于CT检验的结果,所有差异均明显(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结节患者实施核磁共振成像的检验能够明显提升诊断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 不同核磁序列在脑积水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生杰;李彩萍

    目的:研究不同MRI序列在诊断脑积水解剖结构方面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一共36名脑积水患者接受MRI检查,包括常规序列和3D稳态构成干扰序列.比较不同序列在诊断脑室脑池解剖结构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中,有3人(8.3%)经常规序列诊断为交通性脑积水,但经3D稳态构成干扰序列确诊为非交通性脑积水.36人中有16人(43.9%)经过3D稳态构成干扰序列评估后能够选择脑室镜手术.结论:常规序列对脑脊液通路的膜性梗阻不敏感,特别是在第四脑室出口和基底池.3D稳态构成干扰序列可以发现这些梗阻,从而改变手术方案.

  • 核磁共振成像与CT在鼻咽癌诊断的应用比较

    作者:郭丽娟

    目的:分析和比较核磁共振成像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分析某市医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65例鼻咽癌患者的核磁共振成像和CT资料。结果核磁共振成像与CT对T分期诊断一致者例(68.46%),N分期诊断一致者58例(89.23%),临床分期一致者10例(84.62%)。其中T1期、T2期、N0和N1期差异有显著差异性,CT诊断林巴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核磁共振成像,各项目比较x2值>3.64,,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有利于评价林巴转移情况,给出关于肿瘤的准确数据,核磁共振成像有助于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选择。

  • 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脑部良性肿瘤的诊断效果

    作者:张文静

    目的:了解脑部肿瘤应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良恶性鉴定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间脑部肿瘤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随机抽取72例,均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所纳入脑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分析并归纳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在鉴定脑部肿瘤良恶性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经核磁共振检查诊断后,72例患者中有46例为脑部良性肿瘤,26例为脑部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所得进行对比,脑部良性肿瘤患者50例,脑部恶性肿瘤患者22例.在检出率方面,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鉴定与病理诊断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并无意义(P>0.05).结论:对脑部肿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方式检查,在肿瘤良恶性鉴定方面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具备无创、全方位成像、图像清晰和分辨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刘慧楠

    目的:评价腕关节损伤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一的MSCT、MRI及MSCT联合MRI诊断,比较3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联合组的诊断率显著高于MSCT组、MRI组,组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折、关节脱位检出率想象比,联合组依然高于MSCT组、MRI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腕关节损伤选择MSCT联合MRI诊断的方式可获得可靠的诊断结果,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 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实施价值研究

    作者:陈爱芳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50例前置胎盘患者,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6月1日,均采用多普勒超声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且对诊断符合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多普勒超声诊断完全符合共39例,百分比为78.00%,其中存在8例误诊与3例漏诊;核磁共振成像用诊断完全符合共47例,百分比为94.00%,其中存在3例误诊;两种检查方法对比的诊断确诊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用于前置胎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精确定位前置胎盘位置及范围,有利于为术前评估提供有效依据.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对比

    作者:刘光磊;张树全;周逸彬;袁野;李西成

    目的:对比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8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组行MRI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符合率为97.62%,对照组为85.71%,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MRI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为后续治疗措施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 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比较

    作者:沈祥春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比较,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和病理学确诊检查,观察和比较核磁共振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诊断特点.结果:31例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31例患者中有14例小肝癌患者,17例患者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其二者核磁共振的特点为,小肝癌患者造影剂峰值时间和肝脏动脉灌注指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检查效果显著,诊断率高,能够有效地鉴别小肝癌,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治疗的措施的把控,提高患者治愈空间,值得临床推广.

  • 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边澜涛;秦建国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53例,分别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的单一诊断和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对两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三种方法均可检出腕关节损伤情况,但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多层螺旋CT和核磁共振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的方法可对腕关节损伤患者取得更好诊断效果.

1088 条记录 54/55 页 « 12...47484950515253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