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学检验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分析及措施

    作者:朱晓磊;李丽丽

    本文以医学检验人员为中心,分析检验人员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医学检验人员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检验科本身的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物理及化学因素。医学检验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急需得到重视。要从根本上改善职业安全防护,对保护医学检验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医学检验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与防护措施探讨如下。

  • 加强医学微生物室的生物安全防护

    作者:滕廷波;周宜兰

    由于医学微生物窒的工作人员经常接触具有潜在的传染性的标本,并且培养分离各种致病性的微生物,极易造成医务人员的自身感染或医院感染.近年来,我院微生物室通过加强和落实医院的各项感染管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

  • 加强检验科安全防护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张杰;王克荣

    安全化防护管理是近年来受关注的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与具有生物危害的病患接触,是疾病感染高危人群,而且危害其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实验室安全防护管理的目的,就是要防止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防止各损伤因素侵害检验人员并保护操作者和其他服务人员.1加强实验室防护目前检验科的房屋设置包括通风、标本及人的流向均较合理,有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等标志.(1)实验室入口须张贴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电话;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齐,戴口罩、帽子、手套;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2)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3)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菌,如高压灭活的物品必须在专用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4)有条件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预防接种,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血清做检测,如有问题及时处理.(5)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负责人保管.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6)实验室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

    作者:冯志芳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应明确职业危害,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加大防护力度,以达到减少危害,保护健康的目的.1 常见的职业危害1.1 物理性损伤 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及噪音的环境中,对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 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防护对策

    作者:扈玥;董继平

    目的 探讨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对策,为避免职业危险发生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针对供应室职业危害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加强宣传、规范操作、配备专用防护用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方法及措施.结果 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及防护技能明显提高,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防止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 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专业素质、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的关键,也是保证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基础因素.

  • 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用具使用率的干预方法

    作者:张金萍;张杰;蒋恩花

    目的 探讨提高实习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用具使用率的佳方法.方法 按方便抽样法将医院实习护生分为3组,1组采用综合干预法,2组采用单一大会培训,3组仅提供齐全的防护用具,观察评价防护用具使用率.结果 干预前组、综合干预组、单一大会培训组和提供齐全防护用具对照组的实习护生,防护用具使用率分别为57.0%、81.2%、60.9%和59.4%,综合干预组实习护生防护用具使用率高,和干预前组、单一大会培训组、对照组防护用具使用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大会培训组和对照组的防护用具使用率效果差,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实习护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反复强化培训,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提高实习护生防护用具使用率合理、有效的干预方法.

  •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临床诊治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蒋本荣;艾辉胜;叶根耀;李国民;姚波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ARS)是按人体一次或短时问(数日)内分次受到大剂量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特点、剂量及基本病理变化,可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3种类型[1,2].自1945年8月6日及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各投下一颗铀原子弹和钚原子弹后,世界上数个国家相继开始了原子武器试验,全世界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快速发展,几乎已涉及国计民生各个方面.尽管各国不断制定一系列安全防护法规,但意外事故仍不断发生.核威胁、核恐怖也潜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健康和发展,如何对各种类型ARS进行有效的诊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当前研究重点应放在何处?笔者根据国内、外已发生事故受照人员治疗的结局综述如下.

  • 供应室清洗规范建立提高安全防护措施探讨

    作者:高月婵

    目的 探讨供应室工作环境清洗规范建立从提高安全防护的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针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再生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危及自身健康,采取过程的规范性建立特别是清洗过程的规范性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以提高安全防护.结果 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得到增强,规范的建立减少了意外的发生.结论 规范的建立及有效的教育培训是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的关键.

  • 浅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的安全防护

    作者:邓阳辉

    目的 探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的临床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16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对其实施精细的护理,包括心理防护、交叉配血防护、血液防护、输血防护以及生活防护.观察并记录患儿输血次数、临床效果及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经过悉心护理的患儿,输血治疗效果显著,患儿皮肤黄染及肉眼血尿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成功纠正了贫血和溶血,提高血红蛋白至(90.5±10.3)g/L;输血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住院时间为4~15d.结论 做好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进行精心的安全防护,能够有效保障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儿输血治疗的安全,显著提高患儿的治愈效果.

  • 艾滋病护理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对策分析

    作者:周眉

    目的 分析艾滋病护理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对所有护理人员伤口进行处理,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缓解护理人员情绪,保持良好心态.随后对所有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连续进行1年的血液检测,分析HIV病毒感染发生率.结果 20例护理人员中,1年的血液检测及临床医学观察未发生一例护理人员因艾滋病职业暴露感染HIV病毒,但存在3例护理人员于事后提出辞职.结论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严格遵循护理操作规范及相关准则,晚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佩戴的相关用具,有助于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同时减少感染HIV病毒的概率,保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 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与安全防护

    作者:李金玲

    为达到做好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工作的目的,结合多年的实际采血工作经验,针对采血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意外暴露和难免的危险操作,长期接触传染源,需要对感染有效地控制,加强防范.本文主要探讨血站的工作人员(主要是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

  • 浅谈孕产妇安全防护管理的体会

    作者:刘贵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健康和维权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安全防护管理至关重要.我科护理人员努力学习孕产妇的管理制度,为产妇及婴儿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提高产科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大限度地减少对孕产妇的危害等,来提高孕产妇的安全防护管理水平.

  • 影响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健康因素及防护对策

    作者:冯美妍

    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成为易受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操作过程中面临的职业伤害影响护士的健康.本文通过总结血液净化中心职业伤害的各种因素,探讨安全防护措施,做好自身防护,将职业伤害的危险降至低.

  • 剖宫产产妇安全防护管理探讨

    作者:姜莲顺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安全防护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7~12月采用常规安全防护管理进行干预的96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2012年1~6月采用细节优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的96例产妇为观察组,将两组产妇的不良情况发生率及生存状态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优化管理模式可更为有效地降低剖宫产产妇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保证其手术安全性.

  • 成分制备科的质量管理理念及职业安全防护

    作者:孙艳萍

    通过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提高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质量管理、质量意识、质量培训、技能培训等管理理念,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提高成分血的安全性.针对成分制备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 微生物检测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分析

    作者:牛安琳

    通过对微生物实验室目前可能存在的潜在生物安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实验室存在潜在生物安全危险因素,要增强生物安全防护意识,重视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检测人员工作及人身安全.微生物检测人员在长期实验工作中存在潜在的生物危险性,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生物防护措施,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 检验科人员在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安全与防护

    作者:卢群涛

    检验科人员长期接触含有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的血液等危险标本,极易造成感染,本文从预防保护检验科人员的角度,阐述了HBV和HIV在实验室中的传播途径、检验科人员在工作中个人安全与防护措施及发生意外损伤的处理.促使检验科人员要不断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 实习护士职业暴露安全问题及防护的探讨

    作者:冉丽芬;覃秀娟;张丽迪

    职业暴露所引发的职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日益关注,它可导致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和不同程度心理压力,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及实习护士的身心健康,甚至对卫生服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职业危害的研究,有助于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对策,加强对护理实习生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指导,规范护生的临床操作,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 护士的职业风险及安全防护

    对于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及安全防护进行探讨。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现状表现为:医护人员缺乏较强的自我防护意识,防护知识缺乏且采取的措施不到位;医疗单位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针对以上的表现可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护: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及管理,强化职业防护意识改善医疗环境,改革并使用安全医疗器具,使用防护屏障,规范污染锐器的处理,做好心理健康维护。

  • 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安全防护

    作者:赵静;谢会丽;谢程雯

    目的:研究探讨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活动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血液科35名护士展开调查,收集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在近期一年的时间内有32名护士存在过针刺伤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的时候主要原因为专业知识认识不够、血液科护士人员不够、护士自身认识有关。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主要操作为冲洗伤口、消毒伤口与挤压伤口。结论血液科的护士是接触染病的高危人群,针对该类特殊的群体需要加强安全防护,降低血液科护士血源性疾病的风险性。同时为减少血液科护士针刺伤的情况发生,提高血液科护士对针刺伤的认识,要求护士按照规范操作、加强对护士的管理以及提高护士对针刺伤的准确认识。

343 条记录 4/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