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探究

    作者:刘春宜

    目的 探究鼻窦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鼻窦炎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2%)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十分显著,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鼻内窥镜术后鼻粘膜生长的作用

    作者:王丰;董瑞英;刘达根;周成勇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鼻内窥镜术后鼻粘膜生长的作用.方法:取双鼻腔条件基本相同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0例为观察对象,鼻内窥镜术后1侧鼻腔喷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另1侧喷生理盐水,用鼻内窥镜观察术腔粘膜生长情况,记录和比较术后3周双侧鼻腔粘膜生长情况和术腔完全上皮化的时间,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是否能促进术后鼻粘膜恢复,缩短上皮化的时间.结果:用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侧鼻腔粘膜水肿反应较轻,上皮化快,完全上皮化时间为5~7周,患者疼痛症状轻,分泌物较少;而生理盐水组则完全上皮化时间为6~8周,患者疼痛症状重,粘膜水肿较重,分泌物较多.统计学处理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术腔上皮化,缩短上皮化的时间.

  • 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孙家良

    目的:分析和研究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1年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方法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治疗中,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能够大限度保留鼻窦与鼻腔生理功能的优点,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鼻炎鼻窦炎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广亮;黄春平;刘静虹;叶仁群;李赛琴

    目的:为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鼻炎,胃窦炎的关系,对我室2010年1月~2013年4月临床送检的60例鼻炎鼻窦炎粘膜活检进行回顾性观察。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 HP-IgG及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同期选取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对HP阳性的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A、B2组,。 A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处方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仙1.0g+克拉霉素0.5g,2次/d,服7天;B组用维生素B610mg,3次/d,服7天,停药4周后观察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疗效。结果:慢性鼻炎鼻窦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83%,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结论:幽门螺杆菌与CRS的有必然联系,为确定Hp是否为CRS致病菌,及指导临床CRS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性鼻炎鼻窦炎,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后患者嗅觉功能分析

    作者:王远强

    目的:分析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后对患者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进行术后随访分析,并与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78例健康体检者的嗅觉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分别于术后4、6、8和12个月进行随访发现:术后4个月,双侧嗅觉功能恢复正常的仅0.13%,16.7%的患者双侧嗅觉功能改善;随着时间的延长,术后嗅觉恢复或改善的患者逐渐增加。术后12个月,患者嗅觉的总恢复率达92.3%,仅7.7%的患者嗅觉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后患者嗅觉功能恢复效果显著,疗效可靠,安全,术后6个月嗅觉功能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大部分恢复正常。

  • 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魏波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满意,且操作安全,不易复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鼻中隔矫正术中对中、下鼻甲的处理

    作者:周勇森;张显飞;蔡兴文

    鼻中隔偏曲症状中常见的症状为鼻阻,呈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常可出现弯曲对侧中甲或下甲的代偿,重者可引起鼻窦炎、筛前神经综合征等征状。鼻中隔偏曲手术适应证,需根据相应情况解决中、下甲肥大或中甲反张、气化问题,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及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远期疗效评估

    作者:胡玮;樊新;王丹丹;于丹丹;修世国

    目的:讨论青少年及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接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儿童及青少年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术后6个月、1年、18个月、2年的随访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复发2例,术后1年复发6例,术后18个月复发13例,术后2年复发21例。结论:少年儿童经规范药物治疗为手术适应证重要前提。保守治疗无效时行鼻内镜手术,疗效应进一步观察,其中手术技术和术后随访及综合治疗影响手术远期疗效。

  • 影响功能性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解亚玲;李云川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功能性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2000年~2006年,6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其中120例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一期治愈率30%,延期治愈率63.9%,好转5%,无效1.1%. 结论:恰当的术后处理,定期合理的鼻内窥镜下随访是保证远期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许秀霞;冯喆;姜轶铭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鼻窦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5.0%。2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作者:倪伟鹏

    目的:对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方式对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2例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鼻窦炎伴鼻息肉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鼻窦炎病情控制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鼻窦炎鼻息肉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方式对伴有鼻息肉的鼻窦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光霞;殷春莲;张伟静

    鼻内窥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鼻科的应用,是近年来逐渐推广的1种比较先进的鼻部手术方式.由于鼻内窥镜使用冷光源照明,所以视野清晰开阔,便于手术的操作,增强了手术的治疗范围并提高了手术的质量和治愈率.有了好的治疗,必须有精心的护理才能使得手术的成功率得到保证.内窥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术后护理及其关键,如果护理不到位会影响病人的恢复,延长治疗期,给病人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便.现将对12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 对鼻窦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

    作者:严颖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25例鼻窦炎患者在入院、术前、术后、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增加,平均住院日缩短.结论: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了健康知识,对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鼻窦炎
  • 易误诊的长期低热-鼻窦炎

    作者:李运富;井宗一

    1临床资料:本院从2007年~2012年共收治因鼻窦炎引起的发热病例41例,发热1个月到半年不等,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没有超过38.5℃以上的患者。在收集病例中,男性36例,女性5例。15岁~40岁患者25例,49岁~60岁患者15例。男性发病较多,成人男性发病患者体型多胖,多有饮酒史,且每天饮白酒量超半斤。

  • MEBO对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术腔上皮化进程的影响

    作者:封新荣;张红霞;张增

    目的:探讨术腔局部施用MEBO对内镜鼻窦手术(ESS)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ESS,分左、右鼻腔,以单纯清洁术腔(A组)和清洁术腔加局部使用MEBO(B组),对比观察其效果.结果:经x2检验.B组愈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S术后,MEBO在促进鼻腔创面愈合、缩短术腔上皮愈合时间及提高治愈率方面疗效显著.

    关键词: 鼻窦炎 内镜术 MEBO
  • 克拉霉素对细菌生物膜阳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作者:诸葛盼;尤慧华;徐瑞龙;王翰青;张玉兰;李栋;施海明

    目的 分析克拉霉素对细菌生物膜表达阳性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内镜下鼻窦手术的细菌生物膜阳性的CRS患者77例.其中42例患者在术后第3周起口服克拉霉素250 mg/d,持续至少3个月.治疗3个月时行鼻内镜检查,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患者,可停用克拉霉素;对术腔黏膜局部肿胀、肉芽或息肉形成及有脓性分泌物的患者,建议继续口服克拉霉素,直至患者术腔黏膜恢复正常,但总持续时间<5月.另35例患者未予克拉霉素治疗.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内镜检查(Lund-kennedy评分)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病情改善程度.t检验分析克拉霉素对细菌生物膜表达阳性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 克拉霉素治疗组42例患者中有2例因不同原因退出本研究.克拉霉素治疗组40例患者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分别为(8.0±0.8)分和(3.6±1.3)分,而对照组为(7.3±0.7)分和(4.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1和-3.187,P值均<0.01).结论 小剂量、长期克拉霉素口服治疗能提高细菌生物膜阳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术后疗效.

  • 慢性鼻-鼻窦炎细菌生物膜的电镜观察及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诸葛盼;尤慧华;徐瑞龙;施海明;李栋;杜欢乐

    目的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黏膜样本是否存在细菌生物膜及其形态学特征,分析细菌生物膜形成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组获取69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中筛窦黏膜样本,对照组获取1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10例鼻骨骨折患者钩突黏膜样本,所有样本均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以CRS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调查条目,借鉴鼻窦炎专用量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的等级描述形式,对患者进行术前临床因素评估.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细菌生物膜形成与临床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实验组样本发现细菌生物膜的病例49例,阳性率为71.0%(49/69).所有实验组样本均观察到黏膜纤毛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照组样本未发现细菌生物膜,可以观察到黏膜纤毛较浓密,排列整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细菌生物膜阴性组与阳性组在性别、疾病分期、病程,以及鼻塞、流涕、鼻涕臭味、头痛、涕血、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黏膜可以观察到不同生命周期的细菌生物膜及黏膜纤毛损伤,细菌生物膜参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过程.细菌生物膜形成与各临床症状无相关性.

  • 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19例

    作者:张晓凡;金美月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12月对19例真菌性鼻窦炎在鼻内镜下清理中鼻道息肉或肉芽,切除钩突,扩大各窦口,清除窦内病变.术中3% H2O2反复冲洗窦腔.中隔偏曲致病侧中鼻道狭窄影响窦口引流者,一期行鼻中隔矫正术. 结果术后5例症状缓解,14例症状消失.19例随访6~48个月,平均14个月,17例未复发,2例复发,再次行Caldwell-Luc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对严重上颌窦真菌病仍不能替代Caldwell-Lucs手术.

    关键词: 真菌 鼻内镜 鼻窦炎
  • 电动吸切钻在鼻内镜微创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作者:宋喜成

    本文报道采用电动吸切钻行鼻内镜手术223例.其中鼻息肉切除联合鼻窦开放手术167例,治愈好转率92.8%(155/167);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0例,全部治愈;鼻中隔偏曲嵴突切削磨除术6例,全部治愈;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0例,治愈9例,术后10月复发1例.作者认为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电动吸切钻是功能性鼻内镜外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能准确安全切除病变组织.

    关键词: 鼻内镜 鼻窦炎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48例

    作者:胡建道;廖建春;金国荣;吴海如;乐惠飞;胡志强

    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48例.48例术后均无出血、粘连、咽鼓管口损伤、开放性鼻音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行鼻咽镜检查,咽鼓管口区无瘢痕,无腺样体残留,听力正常,耳塞、耳闷消失.48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均无复发.我们认为鼻内镜下治疗腺样体肥大能够较好地避免损伤鼻咽部其他结构,手术安全、有效.

3978 条记录 13/199 页 « 12...10111213141516...19819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