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50mg/d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乾坤;王明生;李明昌;王磊;刘群

    目的 探讨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植入术后服用150mg/d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我院成功完成择期CTO病变DES植入的163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高维持剂量组,n=81)和B组(常规剂量组,n=82),两组患者均于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1天口服氯吡格雷300mg负荷剂量,术后分别口服氯吡格雷150mg/d和75mg/d 30天,30天后均改为75mg/d直至术后12个月,测定两组患者基础的、术后第1、7、30天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天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支架内血栓形成及严重出血事件.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的及PCI术后第1天的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患者术后第7、30天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性低于B组,A组患者术后30天内的的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MACE事件发生率均显著性低于B组,两组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150mg/d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可降低CTO病变DES植入术后近期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MACE事件的发生率,但不增加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 经静脉桥血管逆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例

    作者:应良红;龚晓璇;范远生;王春玲;张俊;龚伟;郑进民;陈波;陶正贤;李春坚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56岁.因"劳力性胸痛10年,加重3个月"住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0年前始出现活动性胸痛,位于胸骨中后方、呈压榨样、渐加重,于2010年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示:左主干(LM)正常,左前降支(LAD)近段闭塞,第一对角支(D1)开口80%狭窄,左回旋支(LCX)中段99%狭窄,右冠状动脉(RCA)近段70%狭窄、中段90%狭窄.

  • 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患者行逆向介入治疗的可行性

    作者:董海;田兵;刘佳;王耿;徐凯;关绍义;刘海伟;韩雅玲;荆全民

    目的 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患者行逆向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15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行逆向介入治疗的≥60岁老年CTO患者119例(老年组)及同期行逆向介入治疗的< 60岁CTO患者136例(非老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逆向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更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均P<0.05);老年组欧洲心血管手术危险因素评分系统(EuroSCORE)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合并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患者多于非老年组(均P=0.000);而老年组发生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数低于非老年组(P=0.000).老年组SYNTAX评分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老年组CTO时间为3~l2个月的病例明显多于老年组,而老年组CTO时间为6~9年和>9年的病例明显多于非老年组(均P=0.000).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逆向介入治疗对老年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护理

    作者:吴秀英

    目的:探讨采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护理特征以及护理时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对院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其采用介入性护理方式,包括术前检查与手术准备、术后对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感染以及血栓护理、监测血清心肌酶以及针对性护理。结果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后冠状动脉血管阻塞程度有所改善,由手术前的100%阻塞降低至30%~60%。18例患者手术过程中在病变血管部位安放了支架,12例患者血管远端有血栓,反复球囊扩张后血栓消失。4例患者术中血管痉挛,注射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结论采用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对于冠状动脉重度钙化以及纤维性斑块狭窄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对于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应根据手术特诊,患者病情具体采取特定的护理方案。

  •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PCI血运重建的合理性

    作者:袁驰;柯永胜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非常普遍.观察性的研究显示,成功开通CTO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心血管病患者临床预后.但由于缺乏随机试验,其临床获益仍然存在争论.新的欧洲心脏病协会指南仍然将CTO患者行PCI治疗推荐为Ⅱa类(B级证据).

  •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鸣;张峰;葛雷;钱菊英;葛均波

    目的 探讨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发生管腔狭窄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45例连续入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或CTO病变进行分组,比较各分组间患者的临床特征、PPCI资料、住院期预后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45例急性STEMI患者中共有185例(53.6%)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其中110例(31.9%)为双支血管病变,75例(21.7%)为三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中合并CTO病变20例(10.8%),占同期PPCI总量的5.8%(20/345).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0.01),原发性高血压、心源性休克、植入≥2枚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值均<0.05),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间梗死相关血管(IRA)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CTO病变患者的心力衰竭构成比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1),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间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总体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10.4%(36/345),病死率为8.1%(28/345),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4/345).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间病死率、再发心肌梗死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脑卒中发生率、MACE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CTO病变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患者中年龄≥75岁、发生心源性休克、发生心力衰竭、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合并CTO病变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者(P值分别<0.05或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源性休克(回归系数=2.15,OR=8.58)和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回归系数=1.97,OR=7.14)是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01),而年龄≥75岁、男性、发生心力衰竭和合并CTO病变均不是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对行PPCI的STEMI患者的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而合并CTO病变的患者PPCI术后IRA血流恢复差,发生MACE的风险增大,且短期预后不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急性STEMI患者合并CTO病变是确定高危患者的有力标志.

  •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现状与挑战

    作者:马根山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指冠状动脉完全闭塞且闭塞超过3个月的病变[1].CTO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难度大、即刻成功率低、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故被认为是目前PCI领域未被攻克的堡垒.

  •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丁澍;严金川;马根山;冯毅;沈成兴;陈忠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4月至2006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CI治疗的CTO患者48例,CTO病变共51处,记录患者临床特征、靶病变特点和靶病变PCI操作结果,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PCI成功的预测因素.结果:48例患者中33例36处成功,15例15处失败,病例成功率68.8%,靶病变成功率70.6%.2000年4月至2003年5月10例患者10处病变4例4处成功,病例及病变成功率均为40.0%;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38例患者41处病变中29例32处成功,成功率分别为76.3%,78.0%.2003年6月之后病变成功率较之前明显提高(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介入操作成功的预测因素为桥侧支缺如(P=0.001)、病变闭塞持续时间≤3个月(P=0.005)、功能性闭塞(P=0.005)、病变近端呈鼠尾状(P=0.026).结论:CTO介入治疗操作成功率除与术者经验和新型介入器材应用有关外,与病变特点密切相关,而与临床特点关系较小.在病变特点中,桥侧支缺如、病变闭塞持续时间≤3个月、功能性闭塞、病变近端呈鼠尾状是CTO行PCI操作成功的预测因素.

  •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程冠昌;万琪琳;洪岩;何瑞莉;王治中;刘玉茹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00年5月~2002年9月24例26处CTO的PC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26处CTO,总成功率达80.8%,支架置入19处(73.1%).血管闭塞时间≤3个月、闭塞长度≤20 mm、闭塞末端呈尖形者PCI成功率较高,有桥状侧支、闭塞近端血管重度弯曲者手术均失败.结论: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有血管闭塞时间、闭塞长度、闭塞末端形态、桥状侧支、闭塞近端血管弯曲等.

  • CTO病变的病理生理

    作者:郭文怡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介入治疗仍然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难题.本文简述了CTO的病理生理特点,主要针对CTO病变的生成机制、组织病理、腔内结构、基本构成、病理演变进行了图文并茂的阐述,并针对所述特点进行总结,希望通过对CTO病变病理生理的分析,为提高治疗CTO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供一定的组织学信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