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胡颓子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赵鑫;朱瑞良;姜标;黄浩

    目的:研究胡颓子Elaeagnuspungens叶的具有抑制HeLa细胞增殖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3,3'-二甲氧基槲皮素(2),咖啡酸甲酯(3),3,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4),spingicacid(5),对甲氧基苯甲酸(6),3-甲氧基山柰酚(7),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 半边莲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作者:姜艳艳;石任兵;刘斌;王秋莹;戴莹

    目的:对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柠檬油素(1),香叶木素(2),芹菜素(3),白杨黄酮(4),木犀草素(5),橙皮苷(6),木犀草素7-D-β-D-葡萄糖苷(7),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8),蒙花苷(9),香叶木苷(10),5,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11),棕榈酸(12),正三十二烷酸(13),硬脂酸(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结论:化合物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初步阐明了半边莲药效物质基础.

  • 细梗胡枝子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陈艳;邓虹珠;周毅;陈少伟;陈彬

    目的:研究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将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进行反复柱色谱,利用质谱对分离得到的单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包括4个黄酮类化合物和3个酚酸类化合物.其中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2"-O-(E-6("')-O-阿魏酰基)-β-D-葡萄糖]-β-D-半乳糖苷(1),7-O-α-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苷(2),7-O-α-L吡喃鼠李糖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4),3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反式肉桂酸(5),原儿茶酸(6),对羟基苯甲酸(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 海南狗牙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谭兴起;陈海生;徐从立;柳润辉;宣伟东

    目的:研究海南狗牙花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异落叶松脂醇9-O-β-D -葡萄糖苷、环阿廷醇、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胡萝卜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 杂交贝母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作者:阮汉利;张勇慧;潘旭初;董涛;吴继洲

    目的:对杂交贝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IR,1H-NMR,13C-NMR,2D-NMR,MS及与对照品和文献对照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湖贝乙素(hupehenirine,ZF1);湖贝嗪(hupehenizine,ZF2);浙贝乙素(peiminine,verticinone,ZF3);湖贝甲素(hupehenine,ZF4)、异浙贝甲素(isoverticinone,ZF5)、浙贝甲素(peimine,verticine,ZF6)、湖贝甲素苷(hupeheninoside,ZF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杂交贝母中得到.

  • 蓬子菜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赵春超;邵建华;曹丹丹;张玉伟;李铣

    目的:对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蓬子菜Galium verum全草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4,4'-o-二-β-D-吡喃葡萄苷(1),表松脂醇(2),右旋杜仲树脂酚(3),异鼠李素(4),异鼠李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苷(5),香叶木素(6),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7),异槲皮苷(8),熊果酸(9),熊果醛(10),茜草萜酸(11).结论:化合物1~5,9~11为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 凤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赵春超;邵建华;李铣

    目的: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果实,即凤眼草的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埘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异落叶松树脂醇(1),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吡喃葡萄糖苷(2),没食子酸(3),山梨醇(4),香草醛(5),七叶内酯(6),豆甾-4-烯-3-酬(7),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9(11),22E-三烯-3β-醇(8),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9),环桉烯醇(10),羽扇豆醇(11),桦木酸(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从本属首次分离得到.

  • 菠萝叶中新的酰胺类成分

    作者:王金萍;王宏英;杜力军;丁怡;邢东明;王伟

    目的:研究菠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技术,用波谱学方法确定结构.结果:从菠萝叶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酰胺类化合物,利用NMR,IR,MS等波谱和光谱技术,确定了它的结构为1-O-β-D-葡萄糖-N-正二十二碳酰基-正十六碳-4,10(E,E)-二烯鞘胺醇苷.结论: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

  • 沙生蜡菊花中的黄酮类成分

    作者:

    目的:沙生蜡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沙生蜡菊花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1),芹菜素-7-O-β-D-龙胆二糖苷(apigenin 7-O-β-D-gen-tiobioside,2),槲皮素3-O-芸香糖苷(quercetin 3-O-rutinoside,3),芹菜素-7,4'-二-O-葡萄糖苷(apigenin-7,4'-di-O-β-D-glucopyranasideside,4),山柰酚-3,4'-二-O-葡萄糖苷(kaempferol-3,4'-di-O-β-D-glucopyranoside,5),槲皮素-3,3'-O-二葡萄糖(quercetin-3,3'-di-O-β-D-glucopyranaside,6),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uronic acid methyl ester,7).结论:化合物2,4~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棉团铁线莲化学成分研究Ⅰ

    作者:董彩霞;史社坡;武可泗;屠鹏飞

    目的:研究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的干燥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1),白头翁素(2),β-谷甾醇(3),棕榈酸(4),香草酸(5),异落叶松脂素(6),5-羟甲基-2-呋喃酮(7),正壬烷(8),胡萝卜苷(9).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喙荚云实中的一个新二萜类化合物

    作者:吴兆华;王立波;高慧媛;孙博航;黄健;吴立军

    目的:研究喙荚云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喙荚云实的9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个呋喃二萜类化合物neocacsalpinL1(1).结论:此二萜类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 络石藤中微量化学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作者:景玲;于能江;赵毅民;李玉山

    目的:研究中药络石藤的微量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分析波谱数据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络石藤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白菜素(1),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2),牛蒡子苷元-4'-O-β龙胆二糖苷(3),罗汉松树脂酚-4'-O-β-龙胆二糖苷(4),紫花络石苷元(5),紫花络石苷(6),4-去甲基紫花络石苷元(7),木樨草素-7-O-β-龙胆二糖苷(8),牛蒡子苷(9),络石苷元-4'-Oβ-龙胆二糖苷(10),木樨草素-7-Oβ-D-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赤小豆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宁颖;孙建;吕海宁;屠鹏飞;姜勇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D101,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ODS,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赤小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借助ESI-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2β,15α-二羟基-贝壳杉-16-烯-18,19-二羧酸(1),2β-O-β-D-葡萄吡喃糖-15α-羟基-贝壳杉-16-烯-18,19-二羧酸(2),2β-(O-β-D-葡萄吡喃糖)atractyligenin(3),3R-O-[β-L-阿拉伯吡喃糖基-(1→6)-β-D-葡萄吡喃糖]辛-1-烯-3-醇(4),(6S,7E,9R)-6,9-二羟基-megastigman-4,7-二烯-3-酮-9-O-β-D-葡萄吡喃糖苷(5),刺五加苷D(6),白藜芦醇(7)和麦芽酚(8).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陈烨;范春林;王英;张晓琦;黄晓君;叶文才

    在HPLC-MS指纹图谱指导下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分离技术手段对板蓝根lsatis in-digotic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板蓝根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性质,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7-羟基脱氧鸭嘴花碱(1)、(1H-indol-3-yl)oxoacetamide(2)、1-甲氧基-吲哚-3-乙腈(3)、arvelexin(4)、吲哚-3-乙腈(5)、3-甲酰吲哚(6)、3-吲哚乙酸(7)、2,3-二氢-4-羟基2-氧-吲哚-3-乙腈(8)、deoxyvasicinone(9)、indigotiiso-coumarin A(10)、cycloanthranilylproline(11)、quinazoline-2,4(1H,3H)-diones(12)、靛玉红(13)、(+)-松脂素(14)、(+)-表松脂酚(15)、burselignan(16)、(+)-isolariciresinol(17)、香草酸(18)和5-羟基麦芽酚(19),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14,15,18,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瑞香狼毒中的1个新木脂素

    作者:刘淑娜;赫军;王晓雪;马秉智;张维库;续洁琨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对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瑞香狼毒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采用MS,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stellerachamin A (1),8-hydroxypluviatolide (2),荛花酚 (3),松脂醇 (4),马台树脂醇(5),dextrobursehernin (6),扁柏脂内酯(7),(-)-glaberide I (8),(-)-皮树脂醇(9),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和7为首次从瑞香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鄂西香茶菜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玲霞;刘雅琳;吴鸿;陈随清;代丽萍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从鄂西香茶菜干燥地上部分水提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综合运用UV,IR,MS,NMR等光波谱学技术鉴定了10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毛叶酯(1),毛栲利素(2),毛叶香菜醇(3),四川香茶菜丙素(4),毛叶香菜素(5),河北冬凌草素(k)(6),冬凌草丙素(7),延命草醇(8),冬凌草甲素(9),延命草醇-1-β-葡萄糖苷(10),其中化合物1~8和10均为首次从鄂西香茶菜中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9对4种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2.25 ~9.32 μmol·L-1.

  • 药用真菌竹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殷志琦;陈占利;张健;叶文才;赵守训

    利用各种现代色谱方法从药用真菌竹黄菌Shiaria Bambusicola子座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纯化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它们的结构为竹红菌甲素(1),竹红菌乙素(2),竹红菌丙素(3),hypomycin A (4),麦角甾醇(5),麦角甾醇过氧化物(6),(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1,9(11),22-三烯-3β-醇(7),麦角甾-7,24(28)-二烯-3β-醇(8),(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9),(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0-棕榈酸酯(10),(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0-棕榈酸酯(11),棕榈酸-α-单甘油酯(12),棕榈酸-α,α′-甘油二酯(13),甘露醇(14).其中化合物7~13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 乌骨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慧;裴志东;李春雪;康廷国

    目的:研究乌骨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乌骨藤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等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乌骨藤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牛奶菜醇(2),二氢牛奶菜醇(3),白桦酯酸(4),羽扇豆醇(5),胡萝卜昔(6),11α-O-(2-甲基丁酸基)-12β-O-乙酞基通关藤苷元B(7).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鹿药新呋甾皂苷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作者:赵淑杰;杨利民;韩忠明;韩梅

    目的:研究鹿药Smilacina japonica根茎及根的化学成分及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柱色谱分离与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红外、质谱、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鉴定结构,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鉴定为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呋甾-5-烯3β,12,17α,22ζ,26-五醇-12-O-乙酰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1),该化合物具有抑制入肺腺癌SPC-A-1细胞生长的活性.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 黄独鲜块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劲松;高卫娜;郑娟;王国凯;杨青山

    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等方法,对鲜黄独块茎Di-oscorea bulbifera的95%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学技术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鲜黄独药材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依次为6-羟基-2,10,10-三甲氧基-9-蒽酮(1)、薯蓣皂苷元(2)、豆甾醇(3)、3,7-二甲氧基-5,3,4-三羟基黄酮(4)、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菲(5)、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菲(6)、2,7-二羟基-4-甲氧基菲(7)、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8)、壬二酸(9)、8-表黄独素E(10)、1,7-双-(4-羟基苯基)-4E,6E-庚二烯-3-酮(11)、黄独素B(12)、二十五烷酸-α-单甘油酯(13)、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4)、1,7-双-(4-羟基苯基)-1E,4E,6E-庚三烯-3-酮(15)、6-乙氧基-1H-嘧啶-2,4-二酮(16)、3,5,4′-三羟基联苄(17)、黄独素F(18).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7,9,13,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435 条记录 6/72 页 « 12345678...71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