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44臭椿中3个新的苦木苦味素臭椿醇E~G

    作者:

    关键词: 臭椿 苦木苦味素
  • 臭椿和鸦胆子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研究

    作者:沈建国;张正坤;吴祖建;谢联辉;林奇英

    目的:研究臭椿和鸦胆子的抗植物病毒作用.方法:以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为供试病毒,采用局部枯斑法测定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TMV侵染的抑制作用;叶碟法研究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抗TMV增殖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测定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臭椿和鸦胆子提取物不仅能有效抑制TMV侵染,而且对TMV的增殖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烟草花叶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臭椿和鸦胆子抗烟草花叶病毒作用显著,在抗植物病毒方面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价值.

  • 凤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赵春超;邵建华;李铣

    目的: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果实,即凤眼草的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埘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异落叶松树脂醇(1),异落叶松树脂醇9-O-β-吡喃葡萄糖苷(2),没食子酸(3),山梨醇(4),香草醛(5),七叶内酯(6),豆甾-4-烯-3-酬(7),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9(11),22E-三烯-3β-醇(8),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9),环桉烯醇(10),羽扇豆醇(11),桦木酸(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从本属首次分离得到.

  • 臭椿皮中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作者:刘栋;张建;汤少男;张晓琦;叶文才

    研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皮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HPLC等色谱方法,从臭椿干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新橄榄树脂素(1),prunustosanan AI (2),(7S,8R)-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3),(7R,8S)-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4),(7S,8R)-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5),pinnatifidanin B V(6),pinnatifidanin B VI(7),(7R,7'R,7 "S,8S,8'S,8"S)-4',4"-dihydroxy-3,3',3",5-tetramethoxy-7,9':7',9-diepoxy-4,8"-oxy-8,8'-sesquineolignin-7",9"-diol(8),hedyotol D(9),5-(2-propenyl)-7-methoxy-2-(3,4-methylenediovxyphenyl) benzofuran(10),(7R,8S,7'E)-guaiacyl-glycerol-β-O-4'-sinapyl ether(11).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臭椿根皮中1个新的达玛烷型三萜

    作者:王乐飞;赵军;唐文照;王晓静

    目的 研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根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核磁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琼胶平板法测定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臭椿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达玛烷型三萜,结构鉴定为20(R)-24,25-三羟基达玛烷-3-酮(1),其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IC50值分别为48.2和61.3 μg/mL.结论 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臭椿萜酮,具有较弱的抑菌活性.

  • 臭椿树根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图斯库;张树军;李涛;王金兰;赵明

    目的 研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等分离方法,对臭椿树根正己烷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β-羟基达玛烷-24-烯-3-酮(1)、β-谷甾醇(2)、ocotillone (3)、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4)、尼洛替星(5)、isofouquierone peroxide (6)、20S,24S-二羟基达玛烷-25-烯-3-酮(7)、匹西狄醇A(8)、eichlerianic acid (9)、二氢尼洛替星(10)、12β,20β-二羟基达玛烷-24-烯-3-酮(11)、铁屎米-6-酮(12)、12β-hydroxy ocotillone (13)、20S,25-epoxy-24R-hydroxy-3-dammaranone (14).结论 化合物3、4、6、9、10、13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凤眼草的化学成分

    作者:赵春超;邵建华;王金辉;李铣

    目的 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果实,即凤眼草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 经反复纯化制备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分析、波谱解析、对照品比较及与文献报道对比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 从95%乙醇室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解析分别鉴定为臭椿苦酮A[11β,20-epoxy-1β,2α,12α-pentahydroxypicrasa-3,13(21)-dien-16-one,Ⅰ]、齐墩果烷-9(11),12-二烯-3β-醇[olean-9(11),12-dien-3β-ol,Ⅱ]、异齐墩果烷-14-烯-3-酮(D-friedoolean-14-en-3-one,Ⅲ)、β-香树素(β-amyin,Ⅳ)、环阿尔廷-25-烯-3β,24ξ-二醇(cycloart-25-ene-3β,24ξ-diol,Ⅴ)、何帕烷-3-酮-22-醇(hopane-3-one-22-ol,Ⅵ)、正三十四烷(n-tetratriacontane,Ⅶ)、卫矛醇(L-evonymitol,Ⅶ)、甘露醇(D-mannitol,Ⅸ)结论 化合物Ⅱ~Ⅸ均为从本属植物首次分离得到.

  • 073臭椿中3个新的苦木素类化合物ailantinol E、F和G

    作者:

    关键词: 臭椿 木素
  • 人间四月天赏花防过敏

    作者:王延群

    人间四月天,处处春意浓.但美丽的春天可能暗伏着"杀手",过敏体质的人很可能在欣赏美丽花朵的时候,因花粉过敏而受到伤害.引起人体过敏的花粉多是体积较小的风媒花粉.在我国北方,春季常见的致敏花粉有杨树、白蜡树、柳树、臭椿、榆树和松树等,其中白蜡树和臭椿占多数;我国南方地区春季杉属植物花粉致敏情况较多,也有人对油菜花花粉过敏.

  • 凤眼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赵春超;邵建华;张玉伟;曹丹丹;王金辉;李铣

    目的 对凤眼草的质量分数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并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kaempferol(1)、quercetin(2)、kaempferol 3,7-O-bis-α-L-rhamnopyranoside(3)、kaempferol-3-O-α-L-arabinofuranosyl-7-O-α-L-rhamnopyranoside(4)、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 化合物3~5为首次从臭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樗树益人名“不香”

    作者:温长路

    三伏暑日,山西榆次地区有用樗实煮汤浴儿的习惯,说是可以预防暑热.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身边药用植物的经验总结.[健康说道]樗树,就是俗说的"臭椿树".一因其叶翅破裂后有奇臭之味,二因有可食之"香椿"与之对比,故而得此不雅之名.为避"臭"字之不雅,亦有人称其为"不香树"的.它并没有"低谁一等"的感觉,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其异名甚多,如山椿、白椿、臭楮、虎目、虎眼树、鬼目、大眼桐等,大都与其生长环境、形态功能有关.

  • 椿皮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乐飞;王晓静;唐文照;杨成见

    目的 研究臭椿椿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柱层析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椿皮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分别是β-谷甾醇,20-R-hydroxydammara-24-en-3一one(Ⅱ),piscidionl A(Ⅲ),12β,20(s)-dihydroxydammar-24-en-3-one(Ⅳ),ocotillone(Ⅴ),hispidol B(Ⅵ),胡萝卜苷(Ⅶ),东莨菪内酯(Ⅷ),山奈酚(Ⅸ).结论 化合物Ⅵ系首次从该属中分得,化合物Ⅱ~Ⅳ、Ⅷ、Ⅸ系首次从椿皮中分得.

  • 臭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杨成见;王晓静

    本文综述了臭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 香椿与臭椿的对比鉴别研究

    作者:曹继华;朱聪明;王正益;李艳丽

    目的:确定香椿和臭椿的佳鉴别方法.方法:利用药材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反应等鉴别方法对香椿和臭椿进行对比鉴别.结果:找出了香椿和臭椿在药材来源、外观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反应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结论:香椿和臭椿不能混淆使用,必须分别应用.

  • 五叶洗剂治疗皮肤瘙痒症

    作者:王小军

    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民间验方,用五种植物叶水煎外洗治疗皮肤瘙痒症近百例,均茯佳效,兹介绍于下.方药与用法取新鲜桑叶、胡桃叶、椿树叶(香椿、臭椿均可)、花椒叶(带椒目更好)各50 g,曼陀罗叶(带花亦可)30 g.上5种叶捣烂置于药罐中水煎,取煎液500~1 000 ml备用;趁热取出药泥,用布包湿敷皮肤瘙痒部位,再用药汁外洗、浸泡或湿敷患处,每天2~3次,一般5天内痒消病愈.

  • 广东现用椿皮的鉴别

    作者:刘俭;黄汉游;庞耀镜;陈少萍

    椿皮为少常用中药,主治赤白久痢,肠风便血等症.中国药典历次版本收载其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的干燥根皮或干皮.

  • 苦木味素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鲁科明;袁丁;张长城

    苦木味素类(Quassioids)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苦木科(Simaroubaceae)植物,如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等.但也有极少数例外,如从嚏树科(Ptaeroxylaceae)植物Cedrelopsis grevei中分离出一个新苦木味素(Cedphiline)[1].

  • 药物出产辨(二十四)

    作者:陈仁山;蒋淼;陈思敏;梁飞

    623[蛇抱勒]以南海大沥为多出.三四月新.主治:味涩、酸.除滋杀虫,去汗斑,洗疳痔,治瘰疬,吐血牙痛.《生草药性》624[旱辣丫]以南海大沥多出.二三月新.蛇药.主治:苦、涩,平.洗湿热口癞,擦癣,辟蚤休,其汁能毒蚯蚓.《本草求原》625[山白芷]由客人觅来.二三月新.蛇药.主治:味辛,性平.祛风痰,散热毒,治哮喘.《生草药性》626[香椿皮]名臭樗,又名臭椿.香者为椿,臭者为樗.产南海大沥、东江等处,印度亦有出.《万国药方》卷三,五十七篇,功用收敛,开胃,杀虫.

  • 臭椿树不同药用部位元素的测定与分析

    作者:程富胜;董鹏程;金莉;张霞;胡庭俊;高芳;孟聚诚

    目的:测定臭椿药用部位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与其药效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臭椿叶、籽、皮中K、Na、Ca、Mg、Cu、Zn、Se、Fe、Mo、Mn等10种元素的含量,并作药效分析.结果:所测定的10种有益元素均具有高的含量.结论:从微量元素的角度分析可知,臭椿在药材和饲料添加剂方面有一定的开发与应用价值.

  • 臭椿吲哚生物碱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胡苗芬;宋新波;张丽娟

    臭椿是一种来源丰富、成本低廉且有很好药用价值的中药植物.吲哚类生物碱是臭椿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寄生虫等生物活性.对臭椿吲哚生物碱成分以及生物活性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该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