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D-CT勾画的食管胃结合部癌放疗疗程中靶区体积和位移变化研究

    作者:宋均洲;李建彬;王玮;张英杰;王金之;刘同海

    目的 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靶区各方向的位移差异很大,有关食管胃结合部癌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靶区位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三维CT(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探讨食管胃结合部癌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疗程中靶区位移和体积变化.方法 选取2014-01-01-2015-12-3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行3D-CRT的20例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基于放疗前3D-CT定位图像勾画原发肿瘤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并定义为GTV1,基于GTV1构建相对应的临床靶区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和计划靶区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并分别定义为CTV1和PTV1;放疗至15~20次时重复定位,基于复位3D-CT扫描图像勾画GTV并定义为GTV2,构建CTV2和PTV2.比较初次和重复定位GTV体积变化和中心位移,计算初次和重复定位靶区间包含度(degree of inclusion,DI)和匹配指数(matching index,MI).结果 GTV靶区中心位移中位数分别为X轴1.7 mm,y轴2.5 mm,Z轴3.0mm,但是3个方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GTV1和GTV2间MI1、PTV1和PTV2间MI2分别为51.75%和69.39%;GTV2对GTV1的DI1、PTV2对PTV1的DI2分别为81.49%和84.33%;GTV2较GTV1体积缩小平均15.98 cm3,体积回缩率为25.26%.PTV、GTV的MI和DI与GTV几何中心在X、y、Z轴的位移成负相关,相关性强的是GTV DI、MI与GTV几何中心在X、Z轴上的位移.GTV靶区中心在X、y、Z轴上的位移,在临床分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TV靶区中心在X轴的位移在3种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在放疗过程中,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体积变化和靶区中心位移是明显的,因此有必要重复定位以重新勾画靶区,保证放疗计划的合理性,减少脱靶体积及不必要正常组织照射.

  • 胸段食管癌原发灶靶区位移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玮;李建彬;戚焕鹏;邵倩;张英杰;范廷勇;徐敏;王金之

    目的 基于4DCT扫描探讨胸段食管癌原发肿瘤靶区(GTV)三维方向位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4DCT、3DCT模拟定位,获取呼吸周期中GTV左右(LR)、前后(AP)和上下(SI)方向位移,记录GTV上下缘与主动脉弓及隆突下缘、双侧膈顶距离.依据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类型、体积和长度分组,分析上述因素对GTV位移的影响及肿瘤上下缘位置差异与位移相关性.结果 GTV在LR、AP、SI方向位移分别为0.15、0.12、0.34 cm,胸下段GTV在LR及AP方向位移明显大于上、中段(P=0.036、0.014),SI方向相似(P=0.123).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差异对GTV位移无影响(PLR=0.46、0.96、0.73,PAP=0.924、0.594、0.865,PSI=0.955、0.264、0.139),肿瘤长度差异仅对LR方向位移有影响(P=0.014);GTV位移与淋巴结存在与否无相关性(P=0.502、0.665、0.815),但与其上下缘距离气管隆突距离呈负相关(P=0.000~0.014).结论 平静呼吸状态下胸段食管癌GTV的SI方向位移大,而年龄、性别、体重等及纵隔转移淋巴结存在与否并不影响靶区外扩范围,靶区分次内外扩范围应参照肿瘤分段及食管癌与气管隆突的毗邻关系.

  • 自主呼吸控制对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疗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

    作者:李建彬;王巾帼;卢洁;徐敏;邵倩;范廷勇;马志芳;孙涛;梁超前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自主呼吸控制(ABC)辅助全乳调强放疗(IMRT)过程中分次内及分次间靶区位移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ABC辅助CT模拟定位,获得3个呼吸状态的5套CT图像,分别为自主呼吸(FB)1套、适度深吸气呼吸控制(mDIBH)2套、深呼气呼吸控制(DEBH)2套.放疗10~15次后,ABC辅助重复CT模拟定位,并获得与初次定位相同的5套CT图像.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中,以初次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CT图像制定正向IMRT计划,将此计划分别复制到初次定位的第2套及重复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的CT图像上,保持射野角度、方向、大小、形状及处方剂量等参数不变,比较计划中某一子野中高剂量区所覆盖的乳腺体积变化.结果 初次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CT图像制定的IMRT计划中,多叶准直器(MLC)遮挡后,挡高剂量线子野内接受103%高剂量照射的平均乳腺体积为(1.16±0.39)cm3,同一IMRT计划复制到初次定位的第2套mDIBH状态下的CT图像上,挡高剂量线子野内接受103%高剂量照射的平均乳腺体积为(3.88±1.07)cm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同一IMRT计划复制到重复定位的第1套mDIBH状态下的CT图像上,挡高剂量线子野内接受103%高剂量照射的乳腺体积为(51.66±8.68)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如果保持相同的mDIBH阈值,单次放疗中,靶区位移对IMRT照射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如果不进行摆位误差校正,分次照射间IMRT计划中挡高剂量区子野位置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照射剂量分布的明显变化.

  • 保乳术后自主呼吸控制部分乳腺外照射靶区位移的研究

    作者:李建彬;张琳;卢洁;马志芳;王永胜;梁超前;于金明;刘娟

    目的 探讨保乳术后自主呼吸控制(ABC)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不同呼吸状态间以及单次放疗中和分次放疗间银夹和术腔的位移.方法 对25例Ⅰ、Ⅱ期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配合ABC装置进行放疗前CT模拟定位,每例患者均获取自主呼吸、适度深吸气控制(mDIBH)和深呼气末(DEBH)共3种呼吸状态的5套CT图像,并于10~15 d后重复CT模拟定位.在Pinnacle3治疗计划系统中,由同一名医生,在每例患者的CT图像上,分别进行相应的术腔勾画和银夹标记,分析术腔和银夹的位移情况.结果 CT扫描首次出现银夹的感兴趣点(POI)坐标在mDIBH和DEBH两个呼吸状态之间的位移在X、Y、Z 3个方向分别为0.22、1.27和0.50 cm,术腔POI坐标位移分别为0.10、1.08和0.50 cm,X、Y、Z 3个方向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部银夹所构成几何体的POI坐标在单次放疗中不同时段mDIBH呼吸状态的位移,在X、Y、Z 3个方向分别为0.09、0.14和0.25 cm,术腔POI坐标位移分别为0.15、0.17和0.25 cm,X、Y、Z 3个方向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部银夹所构成几何体的POI坐标在分次放疗间同一呼吸状态的位移,在X、Y、Z 3个方向分别为0.68、0.37和0.50 cm,术腔POI坐标位移分别为0.66、0.45和0.75 cm,X、Y、Z 3个方向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呼吸状态下实施EB-PBI时,计划靶区外扩边界应该是不同的,自由呼吸时不同轴向的外扩边界也应该是不同的,而ABC辅助mDIBH状态下,各个轴向的外扩边界可以是相同的.

  • 四维CT与自主呼吸控制辅助三维CT确定周围型肺癌大体肿瘤体积位移的比较

    作者:戚焕鹏;李建彬;张英杰;王玮;李奉祥;王素贞

    目的 比较四维CT(4D CT)与自主呼吸控制(ABC)辅助三维CT(3D CT)确定的周围型肺癌大体肿瘤体积(GTV)的位置、位移及相互包含度和匹配指数.方法 1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依次完成胸部4D CT扫描及ABC辅助平静吸气末屏气(EIH)和呼气末屏气(EEH) 3D CT扫描.每个呼吸周期的4D CT图像平均分为10个呼吸时相,0时相为吸气末时相(CT0),50时相为呼气末时相(CT50),分别在CT0、CT50、CTEIH和CTEEH上勾画GTV,得到GTV0、GTV50、GTVEIH和GTVEEH.结果 全组患者GTV0与GTVEIH、GTV50与GTVEEH中心点间距分别为3.9和3.4mm,上叶组患者分别为3.2和3.1 mm,下叶组患者分别为5.0和4.7rm.上叶组患者GTV0与GTVEIH体积相互包含度为65.9%和63.1%,GTV50与GTVEEH体积相互包含度为67.5%和63.1%;下叶组患者GTV0与GTVEIH体积相互包含度为35.3%和21.4%,GTV50与GTVEEH体积相互包含度为27.8%和24.8%.上叶组患者GTV0与GTVEIH、GTV50与GTVEEH体积匹配指数分别为0.5和0.6,下叶组分别为0.2和0.3.在三维方向上,无论上叶组还是下叶组,GTVEIH和GTVEEH中心点的位移(ABC位移)与GTV0和GTV50中心点的位移(4D位移)的差异均<1 mm.结论 基于ABC辅助3D CT扫描测得的平静吸气末屏气和呼气末屏气间肿瘤的位移,可以代替4D CT极限时相测得的肿瘤位移用于内靶区的构建.但ABC辅助3D CT扫描平静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获取的GTV,与4D CT扫描得到的极限时相图像获取的GTV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尤其是体积较小且运动幅度较大的肿瘤.

  • 放射治疗中食管癌原发肿瘤靶区位移及其影响

    作者:王金之;张英杰;李建彬;于金明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非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和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为主的精确放疗现已成为食管癌放疗的主流技术.靶区的确定与修正是食管癌精确放疗的关键环节,而靶区位移的确定则是食管癌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确定与修正的重要依据.目前,食管癌原发肿瘤靶区位移及其影响备受关注.

  • 基于4D-CT测定的保乳术后全乳调强放疗靶区位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玮;李建彬;王素贞;张英杰;李奉祥;徐敏;尚东平

    目的 探讨基于4D-CT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靶区在自由呼吸状态下随呼吸运动位移变化及与术腔中选定银夹、乳头及体表金属标记位移的相关性.方法 13例保乳术后拟行全乳调强放疗的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大孔径CT模拟定位并获4D-CT图像.在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中,由同一放疗医师在每例患者10个呼吸时相CT图像上分别行全乳靶区、乳头、上层银夹、体中线体表标记勾画,获各中心点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分析靶区位移及与银夹、乳头和体表标记相关性.分析各呼吸时相CT图像上肺体积变化及与靶区位移的相关性.结果 全乳靶区x、y、z轴大位移分别为0.71、0.76、1.29 mm(F=5.755,P<0.05);全乳靶区中心点三维方向位移与靶体积及同侧肺体积变化均不存在相关性;吸气末2个连续时相与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靶区x、y、z轴平均位移相似,全乳靶体积大小相似;在x、z轴上全乳靶区位移与乳头、体中线体表标记、上层银夹位移均无相关性,在y轴上全乳靶区位移则与乳头、正中体表标记针、上层银夹位移有相关性的比例分别为8/13、7/11、9/13,但群体性分析显示全乳靶区位移仅与上层银夹有相关性(r=0.657,P<0.05).结论 乳腺体积大小和肺体积改变对全乳靶区位移无明显影响;术腔中选定银夹可用以监测靶区活动度,其用以靶区位移测量和校正可靠性优于乳头及体中线处体表标记.

  • 呼吸运动对部分乳腺外照射靶区剂量学的影响

    作者:国兵;李建彬;王玮;徐敏;邵倩;卢洁

    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对部分乳腺外照射(EB-PBI)靶区和危及器官(OAR)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保乳术后符合EB-PBI条件的20例患者,在四维CT(4D-CT) 10个时相上,由同一勾画者基于术腔边界金属夹结合术腔血清肿勾画靶区(TB).以0时相为参考时相,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3 D-CRT),并将0时相的3D-CRT复制到其余9个时相上.观察呼吸周期中呼吸运动导致的靶区及OAR剂量学变化,其中相关剂量学参数如下:平均剂量(D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以及接受x Gy照射的百分体积(Vx).结果 自由呼吸状态下TB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上的位移中位数分别为0.90、0.75和0.80 mm,三维位移矢量中位数为0.95 mm.在头脚方向上,TB位移与靶区Dmean、HI和CI具有相关性(r=-0.458、-0.451和0.462,P<0.05),尤其与靶区Dmean呈负相关,并且TB位移在头脚方向上与患侧正常乳腺的Dmean、V20和V30呈正相关(r=0.527、0.488和0.526,P<0.05).在三维运动矢量上,TB位移与患侧肺的Dmean、V5、V10和V20呈正相关(r=0.416、0.503、0.522和0.498,P<0.05).心脏的Dmean、V5和V10仅与心脏体积变化相关(r=0.727、0.704和0.695,P<0.05).结论 自由呼吸状态下呼吸运动引起EB-PBI靶区小幅度的位移能引起靶区剂量学的变化,从而有可能造成照射过程中靶区剂量脱靶或漏照.肺脏受照剂量体积参数的变化受靶区位移及胸廓扩张的双重影响,但心脏受照剂量受呼吸运动的影响并不显著.

  • 乳腺癌保乳术后自主呼吸控制全乳腺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与靶区位移

    作者:李建彬;王巾帼;卢洁;于金明;马志芳;孙涛;郭守芳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控制(ABC)辅助适度深吸气呼吸控制(mDIBH)状态下勾画者和勾画时间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靶区的影响及放疗分次内和放疗分次间全乳靶区的位移.方法 20例保乳术后拟行全乳调强放疗患者,ABC辅助CT模拟定位获得3个呼吸状态的5套CT图像[自由呼吸(FB)1套、适度深吸气呼吸控制(mDIBH)2套、深呼气呼吸控制(DEBH)2套].放疗10~15次再获5套CT图像.5位放疗医师和同一放疗医师不同时间分别在初次定位获得的第1套mDIBH图像上勾画全乳靶区,比较勾画者和勾画时间对全乳靶区影响.分别标记初次定位2套mDIBH图像上术腔中全部银夹,比较全部银夹所构成几何体在分次内位移.分别勾画初次定位2套和重复定位第1套mDIBH图像上近乳腺靶区等中心平面的2条肋骨,通过比较所勾画肋骨感兴趣点(POI)空间位置位移,获得分次内和分次间胸廓扩张差异.结果 同一医师不同时间勾画4次分别所得全乳靶区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位医师分别勾画全乳靶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81,P=0.000);同一mDIBH状态下,分次内全部银夹所构成几何体POI各方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次内肋骨POI各方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mDIBH状态下,分次间肋骨POI各方向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勾画者所勾画全乳靶区差异是明显的.ABC辅助mDIBH状态下分次内及分次间全乳靶区位移在各个方向上的差异不明显.

  • 宫颈癌放疗靶区位移及解决策略

    作者:郭英华;王明臣

    靶区位置影响放疗准确性。宫颈癌放疗过程中靶区位移明显,以宫颈及子宫著。受膀胱直肠充盈、肿瘤退缩等多个因素影响。针对靶区位移,有多种解决方法,其中以靶区外扩、图像引导及个体化治疗研究多。靶区有均匀外扩及不均匀外扩两种方法,外扩边界大小存在争议。图像引导使靶区外扩边界缩小,放疗精确度提高。

  • 肺癌精确放疗中计划靶区外扩边界数学模型的建立研究

    作者:王培合;马瑞忠

    目的:研究肺癌精确放疗中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的影响因素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肺癌患者在CT扫描结束后,将断层图像输入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勾画肿瘤靶区.测量患者的肿瘤位置、肿瘤体积、肺体积、性别、年龄、体质量等相关参数.在模拟机下分别拍摄正位、侧位的吸气末和呼气末图像,记录靶区Y2、Y1、X2、X1、Z2、Z1等6个方向的位移数据.采用EPID验证摆位误差,拍摄正位、侧位验证图像并与计划系统相应DDR图像比较,测量X(左右)、Y(前后)、Z(头脚)三维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数据.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靶区位移数学模型和摆位误差数学模型,并合成PTV外扩边界数学模型.结果:根据放射物理学推荐公式σ=σs+σp,δ=K·σ=(0.4~0.8)σ,合成PTV外扩边界数学模型公式.经配对t检验,PTV外扩边界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肿瘤边界位移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肺癌精确放疗中可以用此数学模型计算PTV外扩边界取值参数.

  • 食管超声下钛夹基准标记对食管癌内扩边变化的评估作用

    作者:郭金栋;李明峰;赵蕾;王家明;吕长兴;刘俊

    目的:通过实时透视食管超声下置入的钛夹位移,评估食管病灶内扩边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对60例食管癌患者,食管超声探察病灶,病灶的上下端置入金属钛夹做基准标记,在模拟放疗体位下直接采集透视图像分析,分别记录平静呼吸和屏气状态下钛夹的空间位移。结果60例患者完成试验,74个病灶,137枚钛夹被置入。透视观察到134个(97.8%),钛夹脱落中位时间为23天,无Ⅲ度以上钛夹置入相关性不良反应。钛夹运动呈规律性振动,振动频率与呼吸运动和心脏搏动相关。在平静呼吸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7~14.0 mm,7.5 mm)、左右方向(0.4~5.6 mm,2.0 mm)、前后方向(0.6~9.0 mm,2.3 mm);在屏气状态下,钛夹移动的极值和中值分别为:头脚方向(0.2~3.3 mm,1.5 mm)、左右方向(0.2~3.3 mm,1.1 mm)、前后方向(0.3~3.7 mm,1.5 mm)。结论呼吸运动、心脏搏动、食管病灶位置影响食管病灶内扩边值,其中呼吸运动是主要因素。食管超声钛夹基准标记下的实时透视技术,安全可靠。

  • 基于4D-CT的放疗计划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龚军;唐昃;费国新;李荣峰;舒畅

    目的:比较分析4D-CT计划和常规3D-CT计划两种不同计划的靶区体积及相关剂量学方面的差异,评估4D-CT技术应用于胃癌放疗在剂量学方面的价值.方法:胃癌术后患者10例,在仰卧位平静自由呼吸下行CT模拟定位,先常规3D扫描再行4D扫描并根据呼吸周期重建得到10个不同呼吸时相的CT图像.勾画完整的放疗靶区(GTVs、CTVs)及危及器官.在三维计划系统中,以20%的时相基准,分别根据计划靶体积(PTV3D、PTV4D)为10例患者各设计2套放射治疗计划,PTV3D在临床靶体积(CTV)的基础上外加常规安全边界,PTV4D是在10个时相CTV融合后形成的4D内靶体积(ITV4D)基础上外放摆位边界,比较两者靶区及正常组织在体积及相关剂量学方面的差异.结果:在靶区PTV覆盖率与剂量分布均匀性方面差异无显著性;4D计划较3D计划肝平均剂量明显下降(P<0.05),肝V30、V40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肾V20及平均剂量未见显著差异(P>0.05);CTV3D与ITV4D的体积分别为(433.04±139.71)cm3和(535.44±150.89)cm3,后者体积增加了(102.40±21.77)cm3;PTV3D与PTV4D的体积分别为(860.87±226.52) cm3和(787.87±193.83) cm3,后者体积减少了(73.00±46.38)cm3,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3D计划存在夸大或遗漏靶区的风险,应用4D-CT能在不遗漏肿瘤放疗靶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小靶体积,保护危及器官.

  • 肺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以靶区为准进行锥形束CT在线配准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孙晓欢;谭丽娜;王中飞;肖锋

    目的:在使用锥形束CT(CBCT)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前进行位置验证时,由于呼吸运动,容易导致以骨性标志或外轮廓配准时靶区与计划图像严重偏离;反之,以靶区配准,则骨性标志或外轮廓容易出现严重偏离.本文探讨出现上述情况时,以靶区为准进行CBCT在线配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9例肺癌患者,对患者行4DCT扫描,采用美国瓦里安公司Eclipse 13.5计划系统,分别为9例患者设计VMAT计划,处方剂量为60 Gy/10次,使用美国瓦里安公司iX加速器进行治疗.为了验证靶区与外轮廓发生偏移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本文在原始CT图像中,将靶区分别朝患者右侧脚方向和背部移动0.5和1 cm,再将原计划治疗中心依据肿瘤移动方向分别移动0.5、1 cm至移动后的靶区中心,重新计算剂量分布,生成模拟计划,并与原计划的靶区及正常器官受量进行比较.结果:原计划中靶区的大剂量(Dmax)、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60 Gy剂量包绕的靶区体积(V60)分别为108.5%±1.6%、98.3%±0.2%、101.1%±0.9%、95.1%±0.3%(Dmax,Dmin,Dmean均以相对靶区处方剂量的百分量表示),脊髓Dmax为(9.7±1.9)Gy,双肺V20为5.2%±1.9%,Dmean为(3.9±1.4)Gy.靶区向患者右侧移动1 cm、背部移动0.5和1 cm后、脚方向移动0.5和1 cm后,Dmax较原计划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脚方向移动0.5 cm后Dmin和V60较原计划也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是结果仍然满足RTOG0915号报告的要求.当靶区向患者背部移动0.5和1 cm时,脊髓受量与原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靶区向患者脚方向移动0.5和1 cm时,全肺V20和Dmean与原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这些结果均满足RTOG0915号报告的要求.结论:本研究建议对于肺癌SBRT患者在线CBCT配准时,可以直接利用可见肿瘤进行配准,若误差小于1 cm,无需重新定位,可以直接移动治疗床进行治疗.

  • 胸中段食管癌复位前后靶区移位和剂量学变化的初步研究

    作者:何志良;戚雯;纪璞璞;马长升

    目的:分析胸中段食管癌放疗复位前后靶区和剂量学变化,探讨胸中段食管癌放疗复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食管靶区长度平均为11.7cm.对患者行CT扫描并勾画靶区(GTV1),放疗40 Gy后行CT复位模拟定位,并且重新勾画靶区(GTV2).制定两套计划,治疗计划1(Planl)按前半程追加处方剂量至60 Gy;治疗计划2(Plan2)将后半程与前半程进行图像刚性配准,总处方60 Gy,比较分析两次计划靶区几何位移和剂量学变化.结果:复位后的靶区(PTV)体积明显小于复位前(P=0.036).在同一横断面上x轴相差大4mm,y轴相差大2.3 mm,z轴相差大6.0mm.PTV达到处方剂量的体积平均分别为97.45%±0.73%和95.19%±2.37%;靶区大剂量、小剂量和平均剂量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危及器官心脏、左肺和全肺的平均剂量以及脊髓大点剂量复位后的计划均小于复位前计划(P>0.05);右肺平均剂量复位后显著小于复位前(t=3.172,P=0.02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放疗过程中靶区体积及解剖位置的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的靶区低剂量和正常组织的超量照射,实施CT重新扫描定位和调整治疗计划可以修正靶区剂量,减少不必要的正常组织的照射.

  • 介入式治疗中靶区呼吸运动实时跟踪技术

    作者:孙百权;程云章;蔡克尧

    对靶区呼吸运动实时跟踪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报道.首先阐述了传统的内外呼吸信号获取方法,详细比较目前呼吸信号提取方法,提出使用CO2浓度获得呼吸运动信号的方法.随后主要研究了内外信号关联模型,对现阶段的关联模型进行分类,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在仿真和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发现呼吸替代信号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关联模型的精度,而简单的关联模型不能够描述复杂的呼吸运动,需要建立复杂关联模型对其进行更加精确地描述.后分析靶区呼吸运动实时跟踪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靶区位移用托盘标尺板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齐勇;王小虎;欧阳水根;魏玺仪;刘志强

    对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个体化考虑呼吸运动影响决定PTV范围和治疗计划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我院放疗中心实际情况研制了一种具有"度量"功能的基准标尺板,能有效地测定随生理呼吸致肿瘤靶区位移的测定,并介绍了这种标尺板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