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何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患者成功实施非手术治疗:系统综述

    作者:张鑫;袁家天;吕波;范俊;邢莎莎;李俊

    当前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标准治疗方案为新辅助放化疗(NCRT),4~8周后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NCRT能够导致肿瘤降期甚至导致肿瘤细胞在影像学[MRI、PET/CT以及直肠腔内超声(TU)]、临床检查[以直肠指检(DRE)为主]及肠镜±活检完全消失,即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对于该部分患者,目前治疗仍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但有学者提出对cCR患者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定期严密监测和随访,如患者能够长期维持cCR,则无需手术治疗,仅定期复查和随访即可;如果患者局部复发(LR)和(或)远处转移(DM)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救治疗,包括根治性切除、放化疗等。非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使部分患者避免了手术相关并发症、肛门切除及结肠造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并且远期预后可媲美根治性手术,但局部复发风险较高,其原因在于临床对cCR的判断并不完全准确、可靠。因此,如何提高临床对于初始cCR的判断准确率以及如何监测患者是否长期维持cCR成为非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提高LARC患者新辅助治疗后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进行系统综述。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诊治策略选择:"观察等待"是否安全?

    作者:姚宏伟;刘荫华

    根据目前的指南,新辅助放化疗后获得临床完全缓解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推荐的治疗方法仍是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少数研究结果显示,对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采用"观察等待"策略,从肿瘤学角度而言具有安全性,而且可以为患者保留更好的肛门直肠功能和生活质量.当然,如果采用"观察等待"策略,患者必须接受严密的观察和随访.由于尚无足够证据证明"观察等待"策略的肿瘤学效果,因此不能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广泛推广,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来评估患者的风险与获益.

  •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刘施亮;习勉;杨雅迪;赵磊;傅剑华;刘孟忠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1-2013年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158例,全组均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方式,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放疗剂量为40 Gy,2.0 Gy/次,5次/周.Kaplan-Meier法计算OS和DFS,Logrank法检验并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pCR率为41.1%.新辅助放化疗后44例cCR患者中32例(73%)达pCR,114例非cCR患者中33例(28.9%)达pCR (P =0.000).cCR预测pC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9.2%、87.1%,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71.1%.3年总样本数为53例.全组3年OS、DFS分别为53.9%、48.6%,cCR的显著高于非cCR的(P=0.012、P=0.026),pCR的显著高于非pCR的(P =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和化疗方案是影响OS的因素.常见≥3级急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4.2%).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可获得较高pCR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放化疗后cCR率与pCR率、OS密切相关.

  • 直肠癌同步放化疗临床CR与病理CR分析

    作者:赵静;苗政;马佳彬;胡克;仲光熙;肖毅;薛华丹

    目的 对同步放化疗后达到cCR)及术后pCR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核磁及直肠超声在预测pCR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42例同步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获得临床完全缓解及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进行核磁、超声及病理比较.结果同步放化疗后12例患者达到cCR,7例患者达pCR.MRI评估的cCR与EUS一致率为3/12(25%),与pCR一致率为4/12(33%),MRI联合EUS与pCR一致率为5/12(42%).结论 直肠超声联合MRI不能完全预测pCR,对于watch-and-wait的患者临床评估还需要更精确的检测手段.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cCR患者不同治疗方法随访观察

    作者:张术;魏嘉旺;肖巍魏;王俏镟;常晖;曾智帆;丁培荣;陈功;潘志忠;高远红

    目的 通过比较新辅助放化疗后cCR的直肠癌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和TME治疗的效果,旨在探讨非手术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6-2016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术前放化疗并获得cCR的135例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非手术组(43例NOM组)和标准手术组(92例SOM组).比较2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挽救性治疗后的累计LC率、DFS、OS以及保肛率等.Kaplan-Meier法计算LC、OS、DFS并Logrank法检验x2检验保肛率.结果 中位随访39个月(10~127个月).135例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和11.1%,术后3年DFS和OS分别为90.5%和97.0%.NOM组与SOM组术后3、5年DFS率分别为87%与93%、73%与87%(P=0.089),OS率分别为98%与99%、98%与97%(P=0.578).NOM组局部复发5例(12%),80%患者得到挽救性治疗,累计LC率为98%;SOM组无局部复发病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NOM组保肛率为93%,显著高于SOM组的70%(P=0.030).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后获得cCR的直肠癌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策略是可行的,部分局部复发患者仍可通过及时的挽救性治疗痊愈,从而有效避免了TME及其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的多学科临床决策探讨

    作者:袁瑛;徐栋;杨琦;贝迪恺;刘月;张苏展;丁克峰

    结直肠癌患者中肺是继肝脏之后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之一,但由于肺转移发病率较低且生物学侵袭性相对温和,因而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相比,结直肠癌肺转移无论是关注程度、综合治疗理念还是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都相对匮乏.本文现介绍1例直肠癌伴同时性多发性肺转移患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经过,以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影响因素、合理的综合治疗决策以及现有的诊治争议与共识,以期促进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使患者更多获益.

  • 直肠癌非手术治疗的新策略

    作者:朱曦;范朝刚;考晓明

    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式.术前同步放化疗可使肿瘤退缩、降期,增加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术后少部分患者可达病理完全缓解.手术相关的前切除综合征引起的功能损害、风险及并发症,使以"器官保留"、"等待观察"为代表的非手术治疗策略逐渐引发研究与探讨,从而为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新希望.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患者不同处理措施预后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李俊;崔健;张海增

    目的 以Meta分析评价针对新辅助治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的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局部切除以及非手术临床观察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以“rectal cancer”、“rectal adenocarcinoma”、“rectal neoplasms”、“neoadjuvant therapy”、“preoperative therapy”、“radiochemotherapy”、“radiotherapy”、“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为主题词,在PubMed上收集有关直肠癌临床完全缓解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局部切除和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的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纳入局部切除与根治性手术预后情况对比文献5篇,非手术临床观察与局部切除对比文献5篇.经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后进行Meta分析,用定性方法比较各预后指标在非手术组与根治性手术组、局切组与根治性手术组间的差异.利用漏斗图法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与根治性手术组相比,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组局部复发RR为5.33,95% CI为1.64~17.36,总复发RR为2.37,95% CI为1.15 ~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远处转移率(RR =0.87,95%CI:0.16~41.11)及3~5年总生存率(RR =0.89,95%CI:0.66~1.21)则无统计学差异.与根治性手术组相比,局部切除组局部复发率(RR=1.25,95% CI:0.64~2.44)、远处转移率(RR =0.55,95% CI:0.27 ~ 1.10)及总复发率(RR =0.77,95%CI:0.49~ 1.22)均无统计学差异,且5年总生存率局部切除组界值性高于根治性手术组(P<0.05).结论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患者行非手术观察的局部复发率、总复发率高于根治性手术,但远处转移、长期生存与根治性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局部切除术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根治性手术相比无显著差异,行局部切除者术长期生存甚至优于根治性手术.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患者的处理措施及预后

    作者:李俊;张海增

    新辅助治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其能使根治性手术成功率提高,使无法切除的肿瘤缩小并可切除,提高保肛率,也使部分患者获得临床完全缓解.针对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目前有3种治疗措施,包括根治性切除、局部切除及非手术治疗.论文对3种治疗措施的实施及其预后做一综述.

  • 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或近临床完全缓解的长期预后分析

    作者:王林;李士杰;张晓燕;孙婷婷;杜长征;陈楠;彭亦凡;姚云峰;詹天成;赵军;蔡勇;李永恒;王维虎;李忠武;孙应实;季加孚;武爱文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评效为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临床完全缓解(near-cCR)患者实施等待观察疗法或实施器官保留手术的预后.方法 收集自2011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疗效评价为cCR或near-cCR、并实施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手术(局部切除)的62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cCR/near-cCR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按照近似1∶2配对,选取同时间段在本中心进行新辅助治疗后,接受根治切除并获得病理完全缓解(ypCR)的123例患者(ypCR组)进行预后对比.研究主要终点为:3 年非肿瘤再生无病生存率(NR-DFS)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使用 Kaplan-Meier 曲线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研究次要终点为:3年器官保留率及括约肌保留率.结果 cCR/near-cCR组患者男性38例(61.3%)、女性24例(38.7%),中位年龄60(31~79)岁,基线状态肿瘤距肛缘中位距离4(1~8) cm.符合cCR和near-cCR诊断的比例分别为79.0%(49/62)和21.0%(13/62).全组患者的局部肿瘤再生率为24.2%(15/62).在15例肿瘤再生患者中,9例接受了补救性根治手术,术后无局部复发事件;4例接受了补救性局部切除,术后局部复发1例;另2例患者拒绝手术.总体转移率为8.1%(5/62),可根治性转移和不可根治性转移率分别为4.8%(3/62)和3.2%(2/62). 3年有效的器官和括约肌保留率分别为85.5%(53/62)和95.2%(59/62).中位随访36.2(8.6~89.0)月, cCR组和near-cCR组的3年NR-DFS分别为88.6%和83.1%,与ypCR组的3年NR-DFS(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cCR组和near-cCR组的3年CSS均为100%,与同期ypCR组的3年CSS(93.4%)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186).结论 新辅助治疗后评效为cCR或near-cCR的直肠癌患者,接受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局部切除)手术,远期预后良好,肿瘤局部再生和远隔转移率低,肿瘤学生存率与根治性手术后获得ypCR的患者相同.该治疗模式可能作为中低位直肠癌接受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良好患者的一种有利于保留器官功能的治疗选择.

  • 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或器官保留手术的单中心35例报告

    作者:武爱文;王林;杜长征;彭亦凡;姚云峰;赵军;詹天成;蔡勇;李永恒;孙应实;季加孚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完全缓解(near-CCR)患者实施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手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2011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接受新辅助治疗或疗效评价后,诊断为临床完全缓解(cCR)或近临床完全缓解(near-cCR),并实施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手术(保留直肠反射弧的治疗策略)的3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新辅助治疗结束12周内未接受根治性手术.在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6~ 12周对患者参考Habr-Gama和MSKCC诊断标准进行cCR和near-cCR的评价;near-cCR患者如接受全层局部切除活检后病理为pT0Nx,则视为cCR.研究终点包括器官保留率(OPR)、括约肌保留率(SPR)、非肿瘤再生无病生存率、无造口生存时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及总生存率(OS).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计算并估算患者在3年时的生存率数据.结果 全组患者男24例(68.6%)、女11例(31.4%),中位年龄60(37 ~ 79)岁,肿瘤距肛缘中位距离4(2 ~8)cm.采用50.6Gy/22f加希罗达放化疗方案的患者33例(94.3%),50.0 Gy/25 f加希罗达放化疗方案的患者2例(5.7%).治疗结束后,cCR和near-cCR患者比例分别为74.3%(26/35)和25.7% (9/35);有4例患者接受了局部切除,证实为pT0Nx并支持cCR诊断.全组患者的肿瘤局部再生率为14.3%(5/35),局部再生的发生时间平均为6.7(4.7~37.4)月,其中4例接受了补救性直肠癌根治术,1例接受了根治性局部切除;远隔转移率为5.7%(2/35),其中单发肝转移和多发骨转移各1例.本组患者中位随访43.7(6.1 ~71.4)月,随访至2017年1月.3年OPR为88.6%(31/35),3年SPR为97.1%(34/35).确诊的5例肿瘤局部再生患者经补救性切除后,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或远隔转移.3年非肿瘤再生的无病生存率(non-regrowth DFS)为94.0%.随访期间有3例患者死亡,但未发生直肠癌相关死亡事件,3年CSS为100%,3年OS为92.7%,3年无造口率为90.0%.3例患者死亡原因分别为意外事故、其他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意外.结论 新辅助治疗后评价为cCR或near-cCR的直肠癌患者接受等待观察疗法或器官保留手术,短期疗效和远期预后良好,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和器官功能保留,可作为中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治疗选择.但对于near-cCR的患者建议实施局部切除活检,谨慎实施等待观察疗法.

  • 基于术前影像学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状况的临床意义

    作者:肖毅;薛华丹;仲光熙;周炜洵;徐徕;都雪朝;张冠南;吴斌;林国乐;邱辉忠

    目的:评价经过新辅助治疗后是否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2005—2014年间接受新辅助治疗的227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经术前直肠腔内超声(EUS)、磁共振成像(MRI)及术后大体病理观察原发病灶直肠黏膜的完整性3种方法判断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5例(19.8%,45/227)患者达到ypT0,其中40例(17.6%)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ypT0N0),但有5例(11.1%)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肠周癌结节。术前EUS、MRI及术后大体病理观察原发病灶直肠黏膜的完整性所评估的cT0预测术后ypT0的敏感度分别为19.4%(6/31)、60.0%(6/10)和17.8%(8/45),特异度分别为90.8%(89/98)、79.5%(31/39)和96.7%(176/1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I术前对cT0的评估结果可独立预测ypT0(OR=4.975,95% CI:1.073~23.067,P=0.040)。结论进展期直肠癌经过新辅助治疗后据cCR与否来制定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治疗方向的错误;术前MRI对肿瘤T分期检测敏感度高于EUS和原发病灶直肠黏膜完整性与否的大体观察。

  • 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完全缓解是否仍需手术

    作者:傅剑华;谭子辉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局部晚期潜在可切除食管癌推荐综合治疗,尤其应用新辅助放化疗来延长患者的生存.然而不同的患者对放化疗敏感性不一,既往报道表明,病理完全缓解(pCR)是新辅助放化疗食管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CR的患者其预后明显优于非pCR患者.直肠癌的"watch and wait"治疗策略认为,临床完全缓解(cCR)的患者可进行密切随访,或许也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食管癌能借鉴此策略吗?本文针对新辅助放化疗后cCR的患者是否应行手术进行了剖析.鉴于就目前的疗效评估手段,cCR并不能较好地预测pCR,加上手术治疗的确切疗效和手术风险的不断下降,我们认为,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仍应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非手术治疗"中的决策意义

    作者:王屹;陈功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仍旧首选的直肠癌局部治疗方案.新辅助放化疗的实施显著地提高了直肠癌局部控制率,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其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也因此显著获益.这部分直肠癌患者如果通过临床及影像学判断为临床完全缓解(cCR),将可能不再需要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而进行"监测与随访",即"非手术治疗"(NOM).NOM对于保全因手术而丧失或受损的肛门括约肌功能和避免手术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近年来直肠癌治疗的新趋势.影像学协助诊断cCR患者是NOM实施的重要环节.影像学方法,包括磁共振影像(MRI),扩散加权成磁共振成像(DW-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对于cCR的判断都存在局限性.首先,基线影像学(治疗前)尚不具备预判新辅助放化疗效果或识别cCR患者的能力.然而,通过高分辨率MRI所判断的肿瘤浸润深度、壁外血管侵犯与否、环周切缘情况及肿瘤位置,进行临床危险度分层,是直肠癌分层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应用基线影像学所判断的危险因素筛选出更容易获得cCR的患者则显得更加重要.此外,新辅助放化疗后治疗效果的影像判断指标应与患者远期生存密切相关,即与NOM实施的根本目标相结合.通过高分辨率MRI所评估的肿瘤退缩分级(mrTRG)可有效识别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负荷改变,并与患者长期生存显著相关.未来需要功能影像学乃至分子影像学来帮助筛选新辅助治疗更易获得cCR的群体并评价新辅助治疗效果.

  • 化疗与中药免疫配合治疗白血病规律呈现

    作者:姚丰安

    1975年6月参与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认为化疗并不理想,若能用激起免疫的办法配合可能会好一些.当病例经综合治疗达到临床完全缓解后,对此并不理解,挖空心思的地想办法,终于自9月22日开始用图像法总结,用方格纸横座标每2mm表示一天,把每1mm3血液中所含各种细胞的数值按比例点画在纵座标上,再把同种细胞座标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若有空缺用虚线连接.再把输血、中西药物的应用也标注出来,以后每化验一次都将图像延伸,后绘成现在所看到的完整图像,便把各种疗法的治疗过程、疗效与配合规律清晰地呈现在图纸上.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处理策略的争议与困惑

    作者:梁小波;陶凯

    自新辅助化疗概念[1]被提出以来,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经过了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疗、新辅助放化疗的研究历程,并证明新辅助放化疗治疗模式与其他治疗方案相比能够使进展期直肠癌获得大的术前疗效,肿瘤直径较治疗前平均缩小53.1%,获得降期的反应比例可达68%,提高保肛率38%,90%以上患者可获R0切除,与手术后辅助治疗相比降低了5年局部复发率(8.1%比16.5%,P<0.05)[2-6].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获得了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综合资料[7-9]显示,获得cCR的病例经手术后病理验证只有10%~30%能够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因此,在病理未明确之前对cCR患者如何处理是目前困扰广大学者的一个主要难题,也是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争议大的部分.

  • 直肠癌经新辅助治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的评估策略及观察和等待策略

    作者:胡方杰;崔滨滨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已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的金标准.临床上部分患者经放化疗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并与不全缓解患者相比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生存期延长.为了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造瘘和保肛问题),一些机构尝试对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患者采用非手术方案—"观察和等待策略".然而,临床完全缓解并不总是预示病理完全缓解,需要综合评估策略更准确地预测哪些患者已经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来安全行"观察和等待策略".本文就目前关于非手术方案的数据作一综述并讨论与此方案相关的持续争议.

  •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缓解率的准确性评估

    作者:何金华;裴波;潘定国;张洪涛;李云峰

    新辅助放化疗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的首选辅助治疗,其使肿瘤降期、降级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部分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经新辅助放化疗后可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病理完全缓解(pCR).而准确评估缓解率对制定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后续治疗策略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缓解率的准确性评估予以综述.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等待观察策略可行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杜东霖;苏周荣;谭卯;魏正强

    目的:比较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采取等待观察策略和手术切除治疗策略在肿瘤控制及生存期方面的差异,以此阐述等待观察策略的可行性.方法:在国外数据库中检索关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达到cCR关于等待观察策略和手术切除对比试验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估,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比两组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肿瘤相关死亡、2年及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总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等待观察组相比手术组有着较高的局部复发率(LR)(RR=5.05;95%CI:2.22~11.51;P<0.001),但是两组在远处转移(RR=0.93;95%CI:0.51~1.68;P=0.805)、肿瘤相关死亡(RR=0.83;95%CI:0.37~1.87;P=0.658)、2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RR=0.97;95%CI:0.91~1.03;P=0.277)、2年总体生存期(RR=1.03;95%CI:0.97~1.10;P=0.346)、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RR=0.95, 95%CI:0.83~1.08;P=0.406)、5年总体生存期(RR=1.03;95%CI:0.95~1.11;P=0.534)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部分nCRT后达到cCR的患者采用等待观察策略是可行的,但需要制定严格的筛选标准以及规范的随访.

  • 赫赛汀联合TP方案用于乳腺癌肝转移临床完全缓解1例报道

    作者:叶青青;张立军;聂铮;王茁;蔡君

    1病史介绍患者,女,46岁,因"右侧乳腺肿物1周"于2010年8月15日入院,肝、肺CT检查未见异常,于2010年8月19日行右乳腺肿物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为"浸润性癌",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示:浸润性导管癌Ⅲ级(4.5cm×3cm×2.5cm),腋窝淋巴结22/24枚转移及乳头Paget病,ER(+)、PT(-)、Her-2(+++).术后行AC序贯T+赫赛汀治疗.第3周期AC(ADM 60mg/m2,d1,CTX600mg/m2,d1)化疗后出现右侧锁骨上肿大淋巴结,1.5cm×1.0cm,质地韧,固定.彩超提示锁骨区多个淋巴结肿大,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转移癌.行肝CT示肝多发结节,考虑转移.CA-199(2010年11月5日)为93.95 U/ml,CA-125、CA-153、CEA、AFP在正常值范围;头颅、肺CT未及异常.于2010年11月6日改行多西他赛(75mg/m2,d1)+卡铂(300mg/m2,d2)化疗.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