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前后桡动脉压力与股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

    作者:郭晓纲;曹忠明;黄卫;柴云飞;王晟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 CPB)前后桡动脉压与股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监测50例心脏手术患者切皮前、CPB停机5 min、1 h、2 h、4 h和8 h等不同时点的桡动脉和股动脉平均压以及心指数( CI)、体循环阻力指数( SVRI)、中心静脉压(CVP)。结果在CPB前所有患者桡动脉与股动脉平均压比较无明显差异,而在CPB停机早期有7例患者桡动脉平均压小于股动脉平均压且超过10 mm Hg,个别患者超过20 mm Hg。结论心脏手术CPB后早期,在有些患者桡动脉压力低估了中心动脉的压力,而股动脉压力更能反映中心动脉的压力。

  • 肝段切除术围术期动脉血乳酸浓度和桡动脉压的变化

    作者:毕振华;毕晓琳;李忠斌;任波;徐晨;米卫东;王赛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合并肝炎肝硬化患者行肝段切除术围术期动脉血乳酸浓度,及肝门阻断、开放后有创血压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行肝段切除术的肝硬化患者30名,给予全凭静脉麻醉,于手术开始前、第一肝门阻断开放即时、阻断开放后15min,分别采取动脉血化验血乳酸浓度,记录采取动脉血时血压值及开放后血压低值,设计为自身前后对照,应用CHI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开放即时与开放后15min动脉血乳酸浓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乳酸浓度与肝门阻断时间呈正相关,开放即时与开放后动脉血乳酸浓度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开放后血压下降程度与乳酸浓度无明显相关,与阻断时间无明显相关.肝门阻断前后及开放后15min患者血红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段切除术围术期行第一肝门阻断后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肝脏再灌注期间乳酸未进一步升高,甚至有所降低.开放后血压下降程度与乳酸浓度无明显相关.

  • 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桡动脉压信号前处理与特征识别

    作者:赵一平;周健;潘刚

    提出了一种用于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有创桡动脉压信号前处理和心动周期识别算法.该算法满足实时性要求,适用于嵌入式平台,具有延迟补偿、不受动脉压基线漂移影响和识别心跳紊乱的特点.

  • 桡动静脉血透通路术中动脉压测定及其应用

    作者:李旭;范隆华;朱迎春;冯岗

    目的:研究桡动静脉血透通路中测定桡动脉残端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自2005年12月-2007年4月,对29例行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术中测定桡动脉血压和残端压.术中游离桡动脉,桡动脉测压装置调零,测压针穿刺桡动脉,读取桡动脉血压.用血管夹阻断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读取桡动脉残端压.结果:阻断前桡动脉血压68~149mmHg,平均105.38±18.34 mmHg.桡动脉残端压30~138mmHg,平均95.62±20.18 mmHg.桡动脉阻断前后动脉压差超过30mmHg或阻断后桡动脉残端压绝对值小于70mmHg者(7例),采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否则采用端端吻合(22例).内瘘手术技术成功率100%.随访6~18个月,无手指缺血征象,手指肌力V级,随访期内瘘通畅率100%.结论:术中测定桡动脉血压和残端压简单、方便,可指导血管吻合方式,预防手缺血.

  • 心肺转流后股-桡动脉压力阶差的影响因素

    作者:许佩龙;孙杰;丁正年

    目的 分析心脏手术心肺转流(CPB)后股-桡动脉压力阶差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12月心脏手术患者412例,11例由于在术前存在桡-股动脉压力阶差而被剔除,根据CPB后是否出现股-桡动脉压力阶差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138例(P组)出现股-桡动脉压力阶差,263例(N组)无阶差.采用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股-桡动脉压力阶差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后的桡动脉和股动脉的SBP、DBP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停机时P组SBP、DBP和MAP明显低于N组(P<0.05).与N组比较,CPB结束时P组SVRI和PVRI明显升高,CI明显降低(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提示,CI对收缩压差的影响,CI、CVP、SVRI对舒张压差的影响、CI、SVRI对平均动脉压差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脏手术患者出现股-桡动脉压力阶差时,认识到其影响因素,及时准确地监测主动脉根部压力对于选择停机的时机有重要参考作用.

  • 心脏手术后桡动脉-股动脉压力阶差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袁冬喜;孙杰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后桡动脉-股动脉收缩压压力阶差(SBPDR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42例CPB心脏手术患者在停止CPB后出现了明显的SBPDR-F.其中,SBPDR-F<30 mmHg者29例(A组),SBPDR-F≥30 mm Hg者13例(B组).测量主动脉内径,记录并分析麻醉诱导后(T1)、停机时(T2)、手术结束(T3)和术后第1天(T4)时的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A组患者主动脉内径小于B组[(27.5±4.1) mm vs.(32.6±5.4) mm](P<0.01).CPB期间,A组去氧肾上腺素的用量少于B组[(2.1±1.2)mgvs.(4.0±1.2) mg](P<0.01).T2和T3时两组患者的桡动脉压低于股动脉压,且B组更明显(P<0.01);T4时的SBPDR-F缩小.T2时SBPDR-F发生的相关因素为肺毛细血管楔压(r=0.948,P<0.05)、去氧肾上腺素(r=2.347,P<0.01)、心脏指数(r=-9.432,P<0.01)、中心静脉压(r=1.710,P<0.01)和主动脉内径(r=0.437,P<0.01).结论 直接中心动脉测压有助于了解心脏手术中的SBPDR.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改善心肌收缩力、避免大剂量血管收缩剂和适当的液体治疗可减少SBPDR-F.

  • 术中测定桡动脉阻断后压力与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率的关系分析

    作者:朱迎春;冯岗;查芳芳;吴莲叶;王青;白寿军

    目的:探讨桡动静脉内瘘术中桡动脉阻断后的压力与自体动静脉内瘘远期通畅率的关系。方法首次行自体桡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52例,于手术过程中监测其桡动脉血压以及残端动脉压力水平。手术过程中游离患者的桡动脉,将桡动脉测量血压的设备归零,然后用测压针穿刺患者的桡动脉,观察患者的桡动脉压力水平。使用血管钳暂时夹闭患者穿刺点近端的桡动脉,再观察患者的桡动脉残端的压力水平。随访5年,并观察其手术后第3年和第5年的内瘘通畅率。结果桡动脉夹闭前的血压水平为68~149mmHg,平均值为105.7mmHg。桡动脉残端的压力30~124mmHg,平均值98.5mmHg。患者的桡动脉被阻断前后的动脉压力差值>30mmHg或者阻断后桡动脉的残端的压力的绝对值<70mmHg的患者,采取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否则应用桡动脉-头静脉端端吻合术。手术成功率100%。且桡动脉阻断后压力越低,内瘘第3、5年的通畅率越低。结论术中测定的桡动脉阻断后压力水平与内瘘远期通畅率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其压力水平越低,内瘘远期通畅率越低。

  • 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

    作者:王曙霞;纪象芹;王英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对经桡动脉及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影响.方法:将178例休克患者按随机性及临床实际可操作性分为实行经桡动脉(96例)或经股动脉(82例)有创血压监测,同时测量同侧上臂无创血压,分别在无去甲肾上腺素、以0.1 μg/(kg·min)及以0.2 μg/(kg·min)泵入时测量无创血压与桡动脉有创血压差值、无创血压与股动脉有创血压差值.结果:随着去甲肾上腺素的应用及剂量的增加无创血压与桡动脉血压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值逐渐增大(P<0.05),无创血压与股动脉血压间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差值逐渐减小(P<0.05).结论:随着去甲肾上腺素剂量的增加,股动脉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桡动脉血压有逐渐增高趋势.

  • 肝移植术后早期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的差异研究

    作者:王静;徐飞亚;王明霞;李娟;胡凯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患者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肝移植术后患者22例,对肝移植术后入ICU当时至术后1天内8个时间点,同步进行桡动脉和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根据股动脉收缩压水平分为3组:A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90~140mmHg(1mmHg=0.133kPa);B组,SBP>140mmHg;C组,SBP<90mmHg,测量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的差值。结果 当股动脉收缩压在正常范围内,股动脉与桡动脉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股动脉收缩压<90mmHg时,股动脉的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桡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股动脉收缩压>140mmHg时,股动脉收缩压明显小于桡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低血压及高血压状态下,桡动脉与股动脉有创血压存在较大差异,低血压状态下桡动脉血压监测易低估患者实际血压水平,而高血压状态下表现为高估患者血压水平.

  • 肾移植术中桡动脉压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探讨

    作者:田芳玲;吴安石

    目的 观察肾移植手术中,动脉压的维持程度与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关系,以进一步优化肾移植手术麻醉管理模式,减少围术期并发症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肾衰竭需行肾移植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检测患者入室平静后(T1)、肾动脉开放(T2)两个时间节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计算平均动脉压(MAP).对照组患者在T1时,桡动脉血压维持在一般正常范围之内[120/70mmHg(MAP116.67mmHg)±10%之内];实验组患者T1时,桡动脉压维持在正常偏高[120/70mmHg(MAP116.67mmHg)±10%之内].若血压仍未达到要求,则给予去甲肾上腺素4~8μg/次静脉推注.记录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和生命体征,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在麻醉前及术后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肾功能指标,并记录术中和术后相应时间的尿量及肾功能转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红细胞输入量、中心静脉压、胶体和晶体液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T1和T2时血压、术中多巴胺用量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频次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移植肾动脉开放后,尿量明显增多,提示移植肾功能良好.其中实验组肾动脉开放后尿量在3小时内(10、30、60分钟及3小时)比对照组尿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动脉开放后6~72小时,两组尿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尿素氮和血肌酐随着移植肾功能的恢复而好转,其中实验组7天内BUN达到正常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7天SCR接近正常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14天内,两组患者BUN和SCR均达到正常值,但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肾移植术中血压控制在正常偏高,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