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其护理

    作者:张秀慧;王雪平

    艾滋病以极快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并以青壮年为主.AIDS的蔓延已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产生巨大的心理社会影响.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分析和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艾滋病 心理 护理
  •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作者:王文明;程秀芬;周爱萍;薛黎坚;夏岚;杜航军

    从全球艾滋病的发病人数可以发现,艾滋病的主要侵害对象为青壮年,因此青年学生应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主体.为了解昆山市大学生性病/艾滋病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于2005年12月对昆山市广播电视大学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 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有效应用抗菌素关系的探讨

    作者:武俊芳;高辉

    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更新,各种介入性诊疗措施的采纳,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大量使用,使临床耐药菌株迅速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大量使用更加剧了细菌的耐药程度,甚至一些非致病菌,酵母菌也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医源性感染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倍受国内外关注[1].结合新疆卫生工作特点(结核、胸膜炎、艾滋病高发区),我们对医院内抗生素使用进行了总结,并做简要论述.

  • 性病艾滋病的行为干预

    作者:袁守田

    从某种角度来看,性病艾滋病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性疾病,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决定其流行[1].因而,控制STD/AIDS的流行不能仅仅依靠医学治疗,还要重视行为干预(behavioral intervention),积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性病艾滋病的防治是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 艾滋病合并肺部PCP感染的影像学分析

    作者:石毅;石向东;陆永文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影像学的认识.方法:对2001~2006年间确认的16例艾滋病合并肺部PCP感染的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PCP感染两肺野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周围,肺野外带及肺尖很少受累,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干咳、胸痛、气促和发热而体征不明显.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PCP感染的患者临床和影像表现复杂多样,应结合其他相关检查方能做出诊断.

    关键词: 艾滋病 PCP 影像学
  • HIV抗体阳性孕产妇管理的服务模式

    作者:蒙秀宁;颜秀梅;朱茂灵;陆世民

    目的:为了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探索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HIV抗体阳性孕产妇管理的服务模式.方法:按照<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1],开展HIV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检测后咨询、建立阳性孕产妇档案、知情选择妊娠结局、采取母婴阻断措施、随访和转介服务等管理工作.结果:从2005年4月~2008年6月底止,全县共确认阳性孕产妇48人,阳性检出率为0.10%.47例阳性孕产妇进行了母婴阻断措施,即孕产期药物阻断+婴儿人工喂养,母婴阻断成功率为83.33%.结论:通过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艾滋病高发区的HIV抗体阳性孕产妇管理服务模式,对在全区各市县推广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

  • 大型企业外来工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评估

    作者:梁自勉;黄祖星;陈抒豪;廖华乐

    目的:评估对大型企业外来工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方法:卫生部门与某试点大型企业签订长期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协议,在企业内部采取包括岗前艾滋病培训、系列宣教等综合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分别抽取10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企业外来工艾滋病各项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政企合作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模式成效显著,下一步将在全市范围推广有益的经验.

  • 2007年金乡县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

    作者:卜庆联

    目的:调查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城乡十个村(居委会)的15~49岁的2745名居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79.59%居民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性,城镇高于农村.结论:应在农村加大力度开展多种方式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 居民 艾滋病 知识 调查
  • 志愿者参与的农村地区艾滋病知识宣教前后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其华;李学松;黄松宜

    目的:培训在校青年志愿者学生成为合格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研究用青年志愿者开展农村地区青壮年预防艾滋病宣教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培训高职护理专业青年志愿者学生400名,组织他们利用假期回乡时间对农村地区青壮年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之后结合发放的调查题目标准答案和基本知识点对调查对象进行宣传.志愿者再次进行相同问卷调查后,比较两次调查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结果:4900例农村青壮年宣教前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66.21%,宣教后93.25%;宣教前全部答对率6.87%,宣教后23.88%.结论:经严格培训的青年志愿者开展农村青壮年预防艾滋病宣教,节约经费、简便易行,是一条有效的普及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宣传途径.

  • 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

    作者:黄树生;梁凯婷

    笔者对珠三角地区农村居民开展了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总体掌握程度较低,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不太积极、不太主动,对艾滋病预防的意识淡薄.对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农村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

  • 东川区孕产妇艾滋病病毒阳性检出率情况分析

    作者:杨军;夏芸

    目的:掌握我区孕产妇中艾滋病病毒阳性检出率,通过实施孕产妇自愿咨询与检测、预防用药、人工喂养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方法:在东川区所有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孕产期保健及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乡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中,对孕产妇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与检测服务.结论:一年中共检测孕产妇科3703例,由省疾控中心确认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共7例,阳性检出率为0.19%.为7例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综合措施,我区预防艾滋病母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 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探析

    作者:董翠琼

    本文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必要性.在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后,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大学生艾滋病教育的建议.

  • 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

    作者:杜蕊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主要致病病毒分为HIV-1型和HIV-2型.

    关键词: 艾滋病 传播 预防
  • 道路安全

    作者:

    在人类死亡和发病的原因中,车祸排在第九位.在有些国家,医院每千张病床上,就有一张躺着因交通事故受伤的人.到2020年,车祸致人死伤的排名,将提前到第三位,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原因.

  • 对比分析常规护理模式与舒适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丽娟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护理模式与舒适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并行常规护理模式的艾滋病患者50例作为甲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舒适护理模式的同病患者50例作为乙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有组护理效果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艾滋病病人不良情绪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梁爱华

    目的 探讨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艾滋病病人不良情绪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于我院关爱中心门诊就诊的5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MSSNS评分为(1.12±0.27)分,与对照组的(2.32±0.36)分相比较,明显低于后者;观察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于艾滋病患者,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和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张辉芬;白艳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艾滋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对服药的依存性.结果 抑郁、焦虑评分方面,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存性(96.88%)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艾滋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提高患者对服药的依存性,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

    作者:谢朝琼;韦柳迎

    目的 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艾滋病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独立程度、社会关系、环境、精神及信仰评分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优质护理干预在HIV/AIDS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马相鹏

    目的 观察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门诊接收的艾滋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其中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20例纳入对照组,为其提供临床基础护理;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且干预后观察组HIV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等特异性指标有明显好转,好转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我院艾滋病患者20例在抗病毒治疗中提供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影响分析

    作者:蒋晨丽

    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院就诊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结果表明,在护理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概率为91.43%,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82.27±3.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8030 条记录 891/902 页 « 12...888889890891892893894...90190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