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40层动态容积CT腰椎连续运动扫描的初步探讨

    作者:贾梓;宋云龙;李相生;孟利民;田宇

    目的 探讨640层动态容积CT连续运动功能成像对腰椎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97例应用640层容积CT运动功能成像检查的腰椎间盘(L3-L5)的扫描数据.所有受检者先应用640层CT进行常规仰卧位静态扫描作为对照,再进行从屈曲到伸展的连续运动CT扫描,分析不同角度时腰椎间盘的变化情况,及腰椎间盘突出角度与临床症状之间的体位关系.结果 常规CT扫描阴性的97例受检者应用动态腰椎检查发现的腰椎间盘突出者18例,其中有腰腿痛症状者17人.动态扫描腰椎间盘突出角度与临床症状加重体位完全符合者13例.结论 腰椎间盘连续运动扫描方法,能更灵敏的显示常规CT扫描不能显示的椎间盘的变化情况;更有助于腰椎疾病的显示及早期诊断,减少腰椎疾病的漏诊.

  • 320排容积CT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后肾脏血流灌注改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东婷;刘家祎;温兆赢;李宇;张楠;范占明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患者外科及介入手术前后肾脏CT灌注的改变特点,探讨其应用可行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AD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双肾血流灌注检查,同时行胸腹主动脉CTA检查,测量双肾血流量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清除率(Clearance),根据肾动脉受累情况,分为真腔组、假腔组、骑跨组.比较各组AD患者行手术前后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并观察主动脉夹层各种解剖形态学指标.结果:显示Stanford B型夹层29例,Stanford A型夹层2例.肾动脉开口于真腔、假腔和骑跨组B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腔组BF值低;真腔和骑跨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真腔和骑跨组的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骑跨组BV值较低;余各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真腔组术后BV和Clearance减低(P<0.05),B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腔组BV减低(P<0.05),BF和Clearan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骑跨组手术前后各灌注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CT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价整个肾脏血流动力学特征,外科及介入手术对AD患者肾血流灌注均有影响.灌注成像有助于术前判断肾功能状态,术后及时发现肾脏缺血状况,积极治疗,防止肾衰竭的发生.

  • 胸痛三联一站式动态容积CT检查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作者:戚跃勇;邹利光;王爽;周宇;李兴伟;蔡元卿

    目的 提高胸痛三联一站式动态容积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6例急性胸痛患者行320排一站式动态容积CT检查.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显示肺动脉、胸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结果 所有患者均检查成功,并清晰地显示了冠状动脉、肺动脉、胸主动脉及肺部情况.图像质量为5分者59例,4分者17例,优良率为100%.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优良率为42.6%,优良率明显低于320排一站式动态容积CT检查(P<0.05).76例急诊胸痛患者,27例冠状动脉狭窄,1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3例肺动脉栓塞,气胸2例,18例正常.76例急诊胸痛患者中死亡2例,其中1例因肺动脉广泛栓塞死亡,1例因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前破裂死亡;其余74例均病愈出院.结论 胸痛三联一站式动态容积CT检查能一次性显示冠状动脉、胸主动脉及肺动脉,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病因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及意义.

  • 320排动态容积 CT对含副肾动脉肾脏血流灌注的初步研究

    作者:梁超;刘晓蕾;余娟

    目的:探讨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成像灌注成像分析副肾动脉的存在是否影响肾脏的血流灌注。方法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36例单侧肾脏含副肾动脉的患者行肾脏CT灌注成像,经后处理工作站计算和测量双侧肾脏皮质和髓质的血流量( blood flow,BF)、血容量( blood volume,BV)和清除率( Clearance),比较两侧肾脏间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副肾动脉组肾皮质的BF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皮质BV、Clreance值及肾髓质各灌注参数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脏皮髓质间的比较中,实验组、对照组的肾皮质BF、BV值显著高于肾髓质(P<0.01);实验组的肾髓质Clearance高于肾皮质(P<0.05),而对照组肾脏皮髓质间Clearance值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副肾动脉的存在对肾脏的血流灌注影响不大。320排动态统计CT灌注成像能有效分析肾脏血流灌注情况。

  • 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陈信坚;卢绮萍;邹佳妮;张翌;陈友三;刘忠;罗金香

    目的 探讨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胃部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320排容积CT具有“薄”(层厚0.5 mm)、“大”(人体纵轴16 cm)、“快”(单圈扫描0.35s)等特点,胃造影动态容积CT扫描后应用三维重建技术,具体分析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大小、形态、位置、壁厚薄、蠕动性、黏膜病变、动态增强表现及上腹部(包括肝、胆、胰、脾等脏器与周围血管等)的影像信息,并与纤维胃镜进行对比分析.共收集62例胃部疾病患者,包括胃肿瘤性病变29例、溃疡性病变6例、胃炎20例、胃憩室2例(均由手术病理或胃镜组织活检证实),胃周血管病变5例(由血管造影证实).结果 溃疡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的诊断结果接近纤维胃镜的诊断结果,胃炎的诊断结果略差;肿瘤性病变能准确定位、定性、明确病灶转移及血供情况.结论 胃造影动态容积CT三维重建技术对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准确定位及定性均有重要价值,尤其对肿瘤性病变术前的具体病情评估及手术方案拟定具有明显优势,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动态容积CT对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彭建国;陈信坚;何洪林;黄文才

    目的 探讨动态容积CT在隐匿性消化道出血(OGIB)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OGIB患者的动态容积CT图像,总结320层动态容积CT在OGIB病因诊断中的具体优势、关键技术.结果 本组病例中,动态容积CT诊断肠道血管畸形13例,肠道肿瘤10例,小肠憩室并出血4例,非特异性小肠炎1例.图像后处理关键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大强度投影(MIP)以及CT血管成像技术.结论 动态增强容积CT可清晰显示小肠血管畸形、肠道肿瘤“血管染色”征象,并可充分展示肠管内腔和外观以及肠壁水肿、系膜炎症,对明确OGIB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MR及CT表现

    作者:贾政;杨海山

    目的:通过CT及MR成像方法,系统性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影像学表现特点及相关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3例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其中2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及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7例呈略高密度、2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2例伴有中心瘢痕者有延迟强化.MRI病例9例,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结论:平扫和动态增强320排东芝动态容积CT(Aquilion one)、飞利浦3.0TMRI(Achieva3.0T)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改变和相应血供特点,明显提高与其它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及对比.

  • 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在正常肾脏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中的比较

    作者:余娟;蔡香然;彭秀斌;刘斯润

    目的:探讨应用320排动态容积CT行肾脏灌注成像时两种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对正常肾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2例经SPECT检查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行肾脏CT灌注成像,比较不同造影剂注射速度的两组间灌注参数值的差异。结果:5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62.2±4.9)mL/(min·100 mL)、(52.8±2.8)mL/100 mL和(10.6±0.3)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18.0±4.2)mL/(min·100 mL)、(13.7±0.7)mL/100 mL和(11.4±0.4)mL/(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295.4±7.2)mL/(min·100 mL)、(46.7±3.2)mL/100 mL和(13.2±0.4)mL/(min·100 mL),肾髓质BF、BV和Clreance分别为(131.0±3.9)mL/(min·100 mL)、(17.8±2.1)mL/100 mL和(15.6±1.5)/(min·100 mL)。7 mL/s组肾皮质的Clearance高于5 mL/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皮质的BF、BV值及肾髓质各灌注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灌注成像能对正常的肾脏皮髓质灌注进行定量分析。在临床应用中,造影剂注射速度采用5 mL/s比7 mL/s更安全有效。

  • 320排640层动态容积冠状动脉成像护理的体会

    作者:张雅滨;郝晓东;韩月东;罗雅萍;朱小花;崔振海;高崎炜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早期预防及诊断可有效降低病死率.320排640层CT冠状动脉扫描,以无创、快捷,操作简便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1].目前这种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 动态容积CT增强扫描对肺内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赵雄;杜向东;陈梦龙

    目的:探讨动态容积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小结节36例,其中小肺癌10例,炎性结节12例,结核球14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注药后行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平扫CT值及不同时间增强扫描的CT值分析,结果:小肺癌与结核、炎症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结核球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痛变增强后的CT值变化程度不同.结论:动态容积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鉴别诊断有意义.

  • 动态容积CT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成像诊断的探讨

    作者:彭晋;陈思敏;刘昌华;曾英琅;耿方明;吴贵华

    目的:评价动态容积CT(DVCT)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成像用于由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引起的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MPD)诊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30例采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分别采集其静息状态和腺苷负荷状态下DVCT心肌灌注图像(MPI)进行对照研究,负荷和(或)静息灌注图像中MPD区与狭窄冠状动脉的供血区域进行比较.结果:对30例患者的480个心肌节段进行分析,负荷灌注检测心肌缺血节段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9.8%、89.5%和79%,而静息灌注检测心肌缺血节段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5%、91.8%和76%.负荷心肌灌注成像检出心肌灌注减低节段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静息心肌灌注成像.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负荷心肌灌注成像可以更有效和准确地检出隐匿性心肌缺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