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内膜癌年轻化趋势的初步探讨

    作者:徐国荣;熊树华;罗琼;舒宽勇

    目的:探讨我院20 a来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本院1988/2007年11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年龄分布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其构成比<40岁者无明显变化,而≥60岁者有逐渐减少趋势.49~54岁为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高峰年龄,平均年龄是52.25岁.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年轻化趋势以及患病人数的上升趋势应予警惕.

  • 分段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周勤;杨书芹;谭丽峰

    目的:评价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及宫颈受累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段诊刮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结果:术前分段诊刮与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组织学类型符合率80.31%,宫颈受累符合率53.85%.结论: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组织学类型及宫颈受累判断方面有一定局限性,术中剖视子宫标本,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分析

    作者:邓笑伟;李爱玲;张丹梅

    对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81岁.人院前1个月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无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

  • 子宫内膜腺癌误诊为膀胱腺癌1例分析

    作者:方克伟;李泽惠;何进;刘永明

    对子宫内膜腺癌误诊为膀胱腺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3岁.因反复肉眼血尿1个月于2004-06入院.曾行左半结肠腺癌根治术3 a.病程中无阴道流血、异常分泌物等,已绝经24 a.查体未发现异常.尿常规检查:RBC 250~400/HP,WBC 5~8/HP.B超检查:膀胱充盈佳,膀胱后壁正中处可探及一2.5 cm×2.0 cm、基底部宽约2.5 cm的、近圆形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表面不光滑、团块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突向膀胱腔内,考虑为膀胱癌,其余未见异常,IVU检查示膀胱占位病变.复查消化系统未见复发.

  • 子宫内膜癌误诊15例分析

    作者:周燕

    我院1998-01/2008-12共收治子宫内膜癌246例,其中术前误、漏诊15例,占同期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6.09%,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误、漏诊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 子宫内膜癌误漏诊11例分析

    作者:曹素玲

    我院1995-07~2005-07共收治子宫内膜癌45例,其中误漏诊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5~60岁,平均49岁.其中未孕4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5例,卵巢肿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卵巢肿瘤例、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腺肌病1例,上节育环后子宫出血1例.临床表现:阴道出血7例:其中4例表现为中等量出血、周期缩短、经期延长,2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少量出血,1例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有贫血.阴道排液2例:其中1例为少量血性白带、1例白带增多伴异味.疼痛:阴道淋漓出血伴下腹隐痛1例.患者自己摸到下腹增大的包块1例.

  • 术前放化疗联合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2例

    作者:王丽娜;韩劲松

    1 病例报告例1:48岁,因经量增多0.5 a,阴道不规则出血3个月余,腹胀3周于2003-06-11入院.查体:腹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光,宫口松,宫口内有质脆、不规则易出血组织,子宫前位,经产大小,质中,活动,无压痛,左附件可及边界不清实性包块,未达盆壁,与子宫关系密切,不活动,右侧阴性.三合诊:直肠粘膜光,可触及肿物下界,结节不平.B超示宫内环,子宫内膜0.6 cm,左附件包块,3.9 cm×3.9 cm,未见血流信号,盆腹腔大量积液.MRI示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宫颈癌侵犯宫体?血CA125 1 339 u/L,CA199 33 u/L.入院后,行分段诊刮+取环术+腹腔镜检查术,术中见宫颈管多量糟脆组织,宫腔8.5 cm,腹腔内淡黄色腹水约2 000 ml,盆腔腹膜、部分肠管表面、横膈表面均可见散在米粒大白色结节,子宫直肠窝封闭,左卵巢增大约8 cm,固定,右卵巢直径约4 cm,表面可见约2 cm肿瘤结节,质糟脆,冰冻回报为卵巢转移癌,予顺铂腹腔化疗.

  •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1例分析

    作者:龙腾飞;代荫梅

    为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本文结合1例ESS资料及文献进行分析.1 病历摘要女,35岁.因经量增多1a、经期延长8个月于2010-03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肝、脾未见异常.宫颈光,宫口组织样赘生物,表面坏死,质软.

  • 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

    作者:万璟;李小毛;叶敏娟

    目的:探讨分段诊断性刮宫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及术前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分段诊断性刮宫和手术病理结果,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结果:分段诊刮和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组织类型完全符合78例,符合率为76.5%.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符合率为85.4%,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符合率为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一致,符合率为66.3%.在其余患者中,术后病理学分级升高者24例,降低者9例.组织学分级本身是影响诊刮与术后病理分级一致性的因素,P<0.05.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肌层侵犯及宫颈受累情况,在术后病理分级升高患者与其他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段诊刮判断宫颈受累的敏感性71.4%,特异性94.7%,阳性预测值50%,阴性预测值97.8%.结论:在FIGO新分期标准下,分段诊刮仍然是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及分期的有效方法 ;宫颈搔刮的阴性结果对判断宫颈受累情况更有意义 ;部分患者存在术后病理分级升高的情况.

  • 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对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效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吴红英;宋玮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其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1].寻找一种有效快捷的早期诊断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对20042010年收治的疑诊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对比分析宫腔镜与诊断性刮宫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效果.

  • 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温宏武;王洁;刘运明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共102例分为两组:(1)宫腔镜检查组(39例),在宫腔镜下行分段诊刮术;(2)单纯分段诊刮组(63例).比较两组术前后宫颈受累情况的诊断符合率及开腹手术时腹水细胞学检查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宫腔镜检查组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97.4%(38/39),明显高于单纯分段诊刮组 (76.2%,48/63) ,其假阳性率(0/35) 明显低于单纯分段诊刮组(21.6%,11/55)(P值均<0.01),两组患者均无腹水,有84.3%(86/102)在开腹手术时行腹腔洗液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组腹腔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8.8%(3/34), 单纯分段诊刮组为13.5%(7/5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癌诊断的准确性,能较确切地了解宫颈是否受累,同时可能并不增加肿瘤细胞扩散的机会,对可疑宫内病变者应在宫腔镜检查下分段诊刮.

  • 子宫内膜癌一例B超误诊浅析

    作者:金敏建

    1 病例资料女,70岁.因阴道流黄色、带味的液体8个月,于2002年3月来本院就诊.查体:体温36.6℃,血压120/80 mmHg.妇科检查:阴道内见少量白色分泌物,无味,子宫萎缩,在其左侧触及一如孕6周大小的肿块,似与子宫相连,质略软,表面光滑,活动尚可,无压痛,右侧附件正常.超声检查示盆腔内(偏左侧)探及液性包块,形似子宫,约8.7 cm×5.4 cm×4.2 cm大小,囊壁上见乳头状回声,光点细、均匀,向腔内突出,彩色血流信号稀少,阻力指数为0.64.

  •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32例术前漏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王黎明

    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均与雌激素密切相关,两者共存的情况临床上较常见,但由于肌瘤的存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症状常被忽视而易造成漏误诊.本文对照分析了3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术前漏诊病例,以期获得有价值的警示.

  • 血清HE4水平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石钦梅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在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 用ELISA法对50例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组)、45例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组)和40名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正常对照组)血清HE4水平进行检测. 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为(129.17±44.45) pmol/L,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52.60±15.95) pmol/L和正常对照组(41.42±13.89) pmol/L(P均<0.001);子宫内膜增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子宫内膜癌组血清HE4水平在年龄、分期、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清HE4表达水平在74.74 pmol/L时诊断子宫内膜癌的Youden指数大,为0.933,AUC为0.99,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和95.3%. 结论 HE4可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独立生物学指标,当血清HE4水平大于74.74 pmol/L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

  • 阴道超声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对比研究

    作者:韩晶;吴文英

    目的 研究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上的临床价值,比较2者的差异,评价2者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上的优势. 方法 以2008年4月至2012年8月2家医院收治的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289例为对象,通过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出各自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不同点. 结果 289例患者中共诊断162例子宫内膜癌,其中阴道超声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132例,准确率为80.97%;宫腔镜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150例,准确率为92.39%;宫腔镜诊断准确率优于阴道超声(P<0.05).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灵敏度为81.48%,特异度为80.31%,假阴性率为18.52%,假阳性率为19.69%,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4.08%和77.27%,约登指数为61.79%;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灵敏度为92.59%,特异度为92.13%,假阴性率为7.41%,假阳性率为7.87%,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3.75%和90.70%,约登指数为84.72%. 结论 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均可以诊断子宫内膜癌,但宫腔镜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 子宫内膜活检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差异的影响

    作者:邹果芳;胡红波;邓郝男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活检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差异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单纯分段诊刮术组(A组)70例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2.9%,子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组(B组)66例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手术前后分期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安全、可靠,优于单纯分段诊刮术.

  • 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的探讨

    作者:周怀君;石一复;崔金全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以期正确分期并制定治疗方案及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147例临床和病理资料,术前行分段诊刮、常规诊刮、阴道B超、子宫腔镜下活检、CT检测,进行术前病理诊断及临床分期,术中剖视子宫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子宫颈受累情况,并与术后病理诊断比较.结果癌前病变在手术前后的诊断符合率为51.4%,内膜癌Ⅰ期72.3%,Ⅱ期50.0%,Ⅲ期12.5%,Ⅳ期0%.术前B超诊断子宫腔病变的敏感率为98.7%,内膜癌的符合率75.5%,子宫颈累及和子宫肌层浸润符合率分别为39.2%和36.5%.诊刮符合率为86.8%,分段诊刮对子宫颈受累符合率为73.9%.术中剖视判断子宫颈受累及深浅肌层浸润符合率为62.9%、40.7%和82.4%.术前子宫腔镜下活检符合率为100.0%.CT检查可正确诊断肌层浸润的深度(7/7)和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3/3).结论对于40岁以上不规则阴道出血和月经紊乱者,应常规B超检查及子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可提高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内膜癌患者行CT检查,可了解肌层浸润深度及腹腔脏器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标本剖视检查子宫颈及肌层浸润情况,并快速冰冻病理再次确诊子宫颈和子宫肌层浸润程度及组织学类型、分级,确定手术范围,进行合理治疗.

  • PTEN/MMAC1/TEP1抑癌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

    作者:徐敏;王树滨;陈伟

    抑癌基因失活是肿瘤得以逃避正常生长控制的途径之一.人类染色体10q23上一段DNA的变异在很多常见的肿瘤中可以见到,尤其多见于恶性胶质瘤、进展期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1997年,国际上三个研究小组报道了在这一区域发现的同一种新的抑癌基因,分别命名为PTEN[1]/MMAC1[2]/TEP1[3](以下简称PTEN).研究发现,在子宫内膜癌中,PTEN基因的体细胞突变、缺失发生率很高,并且涉及到肿瘤发生的早期阶段,在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中也存在高PTEN突变率,证明了PTEN基因的突变是子宫内膜癌变的早期事件.本文将就PTEN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脂代谢临床分析

    作者:曾秋平;曾剑兵;方秀兰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血脂异常代谢情况.方法 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56例作为子宫内膜癌组,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的56例女性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糖、血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血脂四项等常规检查,分析血脂异常代谢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超重与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均升高(均P<0.05).子宫内膜癌组总胆固醇(cholestrol,CHOL)、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e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对血脂检测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HOL、TG、LDL-C和HDL-C均为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血脂异常代谢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诊治

    作者:林晓华

    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将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单纯增生、复合增生及非典型增生三类,前两类为良性病变,后一类为癌前病变.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也即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ndometri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EIN).EIN又可分为三级:Ⅰ级(子宫内膜轻度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的基础上,腺上皮轻度异型;Ⅱ级(子宫内膜中度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的基础上,腺上皮中度异型;Ⅲ级(子宫内膜重度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的基础上,腺上皮重度异型.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