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证治与子宫内膜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普京;韩小芳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证治与子宫内膜厚度(EM)的相关性.方法:将经过B超检查EM的功血患者(A组)与未经检查EM的功血患者(B组)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相比较.结果:A组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1);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A组的愈显率(95.65%)显著高于B组(68.09%)(P<0.01).结论:功血证治与EM密切相关.如将EM这一量化的客观指标纳入功血的中医辨证治疗中,会使疗效大大提高.

  • 绝经后出血1539例临床分析

    作者:薛秀珍;齐红燕

    绝经后出血(PMB)是指停经1 a以上的阴道出血,包括服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时的不规则出血.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增多,PMB也逐渐增多,病因谱及诊治手段也发生了改变.本文对10 a来诊治的PMB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 宫腔镜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性分析

    作者:杨志海;肖祯;于虹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镜术中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内膜息肉(EMP)诊断准确性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经宫腔镜诊断并治疗的EMP 226例,与组织病理学比较,探讨宫腔镜诊断的准确性及不同手术方式对其影响.结果 226例中168例宫腔镜诊断和组织病理学均为EMP,符合率74.3%.宫腔镜诊断EMP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在TCRP组、钳夹摘除组、吸宫或刮宫组分别为81.1%、75.0%、58.3%,TCRP组与钳夹摘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RP组与吸宫或刮宫组、钳夹摘除与吸宫或刮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术诊断EMP的准确性受不同手术方式的影响,只有在保持息肉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宫腔镜联合病理组织学才能真正成为诊断EMP的金标准.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65例分析

    作者:高勃;温希阳;初昕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子宫内膜二维声像图特征,并与子宫内膜诊刮病理对照.结果:65例妇女子宫内膜诊刮病理分类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其超声声像图表现以内膜增厚为主,多伴内膜回声增强,不均或宫腔内混合回声,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疾病诊断符合率为93.3%.结论:TVCD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检查方法.

  • 子宫内膜息肉误诊9例分析

    作者:刘薇;王燕;杨慧英;王利华

    对我院2004~2005年子宫内膜息肉误诊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4~60岁,平均46.6岁.临床表现均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量异常.其中绝经后阴道出血5例,1例伴有血腥恶臭分泌物.病史长2.3 a,短4个月.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晓欣;孔令娜;黄岭;张淑兰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估计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增殖症30例、非典型增生30例、子宫内膜癌90例,共150例作为实验组,分泌期及增生期内膜各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PCNA在不同内膜病变及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PCN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增生阳性表达率依次呈升高趋势,子宫内膜增殖症与增生期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非典型增生内膜和内膜癌组织中,PCNA表达明显增高,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和增生期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CNA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结论:PCNA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PCNA表达对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选择子宫内膜活检时间对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影响

    作者:沈浣;王一丁;戴琳

    自Noyes等[1]描述了子宫内膜的时相变化后,内膜活检即成为判断黄体功能的金标准.传统的内膜活检时间选择在月经来潮前3 d至来潮12 h之内.近年提出排卵后4~9 d为内膜种植窗时期是影响胚胎着床的关键时期.为探讨佳内膜活检时间,了解种植窗时期内膜分泌改变与黄体期孕酮(progestone,P)的关系,我们在排卵后两个不同时间对59例可疑有黄体功能不全 (luteal phase defect, LPD)的妇女进行了内膜活检.1 资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不孕患者59例,年龄24~42岁,不孕年限1~8年,其中原发不孕22例,占37. 3%.继发不孕37例中,有自然流产病史21例,占继发不孕的56.8%(21/37),宫外孕史7例, 占18.9%(7/ 37).所有病例基础体温测定均为双相或不典型双相.

  • 生化止血饮对药流后大鼠子宫内膜病理形态学变化及其PR、ER表达的影响

    作者:于燕;金富锐;周景华;王秀霞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代表方生化止血饮改善药流后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药流模型后分为缩宫素组,益母草组和生化止血饮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前后大鼠子宫内膜(包括蜕膜)中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的变化.并光镜观察子宫内膜、蜕膜细胞变化.结果:生化止血饮可显著降低PR表达水平,增强ER表达水平,其疗效优于益母草组及缩宫素组.对蜕膜细胞具有促进其坏死作用.结论:生化止血饮对药流后出血具有明显止血作用,其作用机理与调节PR、EP表达水平有关.

  • 盆宁颗粒对盆腔炎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作者:汪明德;吴静怡;许浩;陈素红;姜萍;周倩茹

    目的:观察盆宁颗粒直肠给药对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混合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模型.通过子宫剖检观察子宫的大体形态变化;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子宫内膜的显微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光镜观察显示,与盆腔炎模型组比较,盆宁颗粒组能不同程度减轻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炎症损伤,抑制炎细胞的过度浸润,促进组织的修复,其中以高剂量组疗效优.电镜观察显示,与盆腔炎模型组比较,盆宁颗粒高剂量组溶酶体的含量明显减少,线粒体量少结构正常,腔面微绒毛密集且排列规则.结论:盆宁颗粒具有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促进局部炎症吸收;修复受损的组织细胞等作用.

  • 子宫内膜活检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差异的影响

    作者:邹果芳;胡红波;邓郝男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活检方法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诊断差异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36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诊断.结果 单纯分段诊刮术组(A组)70例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82.9%,子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组(B组)66例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符合率9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手术前后分期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安全、可靠,优于单纯分段诊刮术.

  • SERMs和AIs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

    作者:王梅丽;袁海英;汪芬华

    目的 观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AIs)两类药物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阴道B型超声监测5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在服药0、3、6、12月时子宫内膜的变化.结果 SERMs组服药3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AIs组(P<0.05),服药6月和12月时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AIs组服药3月和6月时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 SERMs促进绝经后子宫内膜增生,AIs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增生有抑制作用;长期服用他莫昔酚需要定期监测子宫内膜.

  • 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和Ⅰ型受体的表达与性激素的调控

    作者:吴瑞瑾;周馥贞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及其Ⅰ型受体(IGF-ⅠR)的表达,血清性激素的变化与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34例原因不明不孕患者(研究组)和21例正常生育妇女志愿者或男性因素不孕妇女(对组照)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行IGF-Ⅱ及IGF-ⅠR mRNA检测,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水平.结果:研究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IGF-ⅡmRNA、IGF-ⅠR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62±0.371、0.582±0.257,低于对照组0.961±0.389、0.829±0.341(均P<0.05).研究组血清P水平为(23.782±15.459)n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3.142±16.549)nmol/L(P<0.005),而两组E2无显著性差异.相关分析示两组IGF-ⅡmRNA与IGF-ⅠR mRNA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3、0.738(P<0.05).两组P与IGF-ⅡmRNA 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6、0.588(P<0.05).两组P与IGF-ⅠR mRNA 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9、0.505(P<0.05).结论:原因不明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孕激素不足可引起子宫内膜IGF-Ⅱ及IGF-ⅠR基因表达减弱,影响子宫内膜蜕膜化而导致子宫内膜接受性低下,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 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作者:焦浦生;何向蕾;陈文波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预后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8例,使用被动式连续灌流电切镜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术前均予宫颈准备和机械性子宫内膜预处理. 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20个月,月经改善总有效率为92.1%. 结论子宫内膜切除术可以有效改善月经情况.术前机械性子宫内膜预处理可薄化子宫内膜,保证子宫内膜切除的手术效果.

  • 人子宫内膜颗粒细胞染色方法的探讨

    作者:王敏;郭珍珠;王勇;唐志姣;夏东

    采用焰红-酒石黄染色法探讨了子宫内膜颗粒细胞胞浆中的颗料染色效果.结果显示,该法简捷实用,子宫内膜颗粒细胞极易识别.

  • 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的形态学改变及宫腔镜子宫内膜选择性切除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潇华;王玉娜;孙敬芝;李娜;张红霞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形态学改变和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月经过多型排卵性DUB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月经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运用宫腔镜观察两组对象子宫内膜性状.检查结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组分成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60例,治疗1组行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2组行传统子宫内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内膜多呈局灶性改变,内膜不规则区腺体面积平均为(14567.7±3029.1)μm2,明显高于对照组(9983.6±3145.5)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规则内膜区腺体密度平均为(1.41±0.79),明显低于对照组(1.89士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规则内膜区螺旋小动脉的截面积为398.7±84.μm2,明显大于对照组(321.8±102.8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膜不规则区雌激素受体(ER)表达计分为(1.68±0.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4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受体(PR)表达计分为(1.91±0.32)分,和对照组(1.82士0.4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经宫腔镜下手术治疗,治疗1组(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有效率为78.33%,治疗2组(传统手术)有效率为90.00%,治疗1组有效率略低于治疗2组(x2=3.0641,P=0.0800)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月经过少和闭经例数、术后6个月复查宫腔粘连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于宫腔镜下呈局灶性改变,内膜不规则增厚区是引发月经过多的主要病理改变区.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具有和传统术式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较低,是对传统子宫内膜切除术的有效改良术式.

  • 微刺激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新进展

    作者:雷敏;黄开淑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是胚胎着床的关键因素.子宫内膜微刺激术通过对子宫内膜的局部机械性损伤,诱导其自身修复、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着床率.本文将从微刺激术的国内外临床研究、内膜形态结构的改善、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表达的改变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来阐述微刺激术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新进展.

  • 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邬素珍;赵春梅;聂润球

    [目的]观察陈氏内异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s)大鼠异位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陈氏内异丸治疗EMs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陈氏内异丸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7.2、3.6、1.8 g·kg-1·d-1),丹那唑组(剂量为36 mg·kg-1·d-1).复制EM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陈氏内异丸高、中、低剂量药液及丹那唑混悬液、蒸馏水等灌胃治疗4周.末次给药1周后剥取大鼠内异病灶组织检测MMP-2、MMP-9在异位内膜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MMP-2及MMP-9表达强度显著高于中药各剂量组和丹那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高剂量组MMP-2及MMP-9表达强度显著低于中药中、低剂量组及丹那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药中、低剂量组与丹那唑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氏内异丸治疗EMs的作用与其能有效抑制大鼠异位内膜组织异常升高的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

  • 益气血补肝肾方对Meisl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海霞;张金玉;邓伟民;郭新宇;葛明晓;袁启龙

    [目的]观察益气血补肝肾方对Meisl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Meisl蛋白进行定位及半定量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定量检测Meisl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Meisl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呈周期性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妊娠第1天(D1)开始Meisl表达逐渐增强,D4、D5表达显著增强,着床后妊娠D6在蜕膜中的表达增强(均P<0.05).中药组小鼠子宫内膜中Meisl在D4和D5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似,中药组小鼠子宫内膜Meisl表达增强,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血补肝肾方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的作用与其能增强MeisI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有关.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子宫内膜病理形态136例分析

    作者:李红兵

    目的 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时子宫内膜的病理形态改变.方法 从病理科档案材料中选择2011-2012年石蜡包埋内膜标本136例进行分析.结果 136例中相似于月经期改变13例(9.6%),增生期改变24例(17.6%),分泌期改变13例(9.6%),增生期改变伴分泌期改变21例(15.4%),增生期改变伴过增生改变27例(19.9%),过增生改变32例(23.5%),单纯性增生改变5例(3.7%),复杂性增生改变1例(0.7%).结论 临床在判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的子宫内膜病理形态时,应该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妇科检查等相关情况综合分析,切忌盲目下结论.

  • 大鼠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血浆雌二醇水平及其形态学的变化

    作者:曹全伟;胡长征;吴立克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后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及月经失调的发病机理.方法:分别对12只正常大鼠及14只扎管后大鼠的动情前期和动情期血浆雌二醇(estradio1,E2)和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ndometral estrogen receptor,EEr)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nmunoassay,RIA)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PAP)进行测定,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动情前期血浆E2水平和EEr含量明显高于动情期;子宫内膜粘膜大乳头及空泡状粘液细胞在动情前期较多,动情期明显减少;扎管后动情前期血浆E2水平基本不变,但EEr含量明显减少,粘膜大乳头较对照组动情前期明显增多,空泡状粘液细胞减少;扎管后动情期血浆E2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EEr含量及粘膜大乳头均较对照组动情期增加.结论:结扎术后输卵管卵巢系膜间血管网被破坏,影响子宫的血供及激素由卵巢到子宫的传递,并破坏卵巢的黄体化过程,雌、孕激素比例失调,EEr合成发生障碍,导致子宫内膜的功能紊乱.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