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不稳定型盆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徐宏;李小兵;陈芃;文秀丽;王炎

    目的:探讨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不稳定型盆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6例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不同入路方式加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则采取个性化手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骨折复位的优良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1%(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不稳定型盆骨骨折可以有效提高复位质量,安全可靠.

  • 老年人颌面部皮肤癌个性化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姜龙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人颌面部皮肤癌个性化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颌面部皮肤癌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个性化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手术方法与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27例(90.00%)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发现29例患者(96.67%)功能良好,术后外形良好;1例患者在术后10个月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老年人颌面部皮肤癌个性化手术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恢复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术前判别寰枢椎解剖类型对上颈椎后路置钉策略的意义

    作者:夏虹;王建华;吴增晖;马向阳;艾福志;章凯;尹庆水

    目的:探讨术前判别寰枢椎解剖类型对上颈椎后路置钉策略的意义.方法:2012年3月~2015年10月对86例上颈椎疾病患者实施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手术,其中颅颈交界畸形合并寰枢椎脱位33例,创伤性寰枢椎脱位18例,寰枢椎椎管内肿瘤14例,寰枢椎结核合并寰枢椎脱位9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寰枢椎脱位12例.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寰椎后弓的高度,对后弓高度≥3.5mm的A型寰椎选择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对后弓高度<3.5mm的B型寰椎选择寰椎椎板钩固定.CT薄层扫描测量枢椎椎动脉孔入口至枢椎椎管内壁的距离(a),数层法识别椎动脉孔球部开始出现的层数,计算e值(层数×层厚);根据a、e值确定枢椎椎动脉孔的类型:a>4.5mm、e≥ 4.5mm为Ⅰ型,a≤4.5mm、e<4.5mm为Ⅱ型,a≤4.5mm、e≥4.5mm为Ⅲ型,a>4.5mm、e<4.5mm为Ⅳ型;Ⅱ型选择枢椎椎板螺钉固定,Ⅰ、Ⅲ、Ⅳ型选择经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86例患者中,寰椎后弓A型146侧,B型26侧;枢椎椎动脉孔Ⅱ型32侧,Ⅰ、Ⅲ、Ⅳ型140侧.手术共置入寰椎椎板钩26枚,寰椎椎弓根螺钉146枚,枢椎椎板螺钉32枚,枢椎椎弓根螺钉140枚;施行寰椎椎弓根螺钉-棒-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57例)、寰椎椎弓根螺钉-棒-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术(16例)和寰椎椎板钩-棒-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3例)三种类型的个性化内固定组合手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95~156min(130±25min),手术出血量105~188m1(150±35ml).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寰枢椎均达到理想复位,随访8~18个月(13±5.5个月),末次随访CT检查结果显示,除1例寰椎椎板钩固定病例出现内固定松动外,其余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术前应用影像技术对患者寰枢椎解剖类型进行综合判断并制定个性化的置钉策略和固定方式,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 前交叉韧带三维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盛;吴冰;崔家鸣;朱伟民;王大平;陆伟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膝关节损伤,关节镜下ACL重建手术是目前治疗ACL损伤普遍的术式,理想的ACL重建移植物附着点应近似于生理性ACL止点,即达到解剖重建.但是ACL起止点的大小、形态、位置具有个体化差异,甚至性别也是引起个体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一般的解剖概念及骨道定位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达到个性化手术的要求.建立ACL三维空间结构模型是了解膝关节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手段之一,一个逼真的模型可以完整再现膝关节的结构及功能,在任何平面、任何角度观察想要研究的点和面,使得解剖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具有准确的定位,并能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与分析,获得准确的膝关节及ACL的解剖数据,使测量数据更具有代表性.精确的ACL三维空间结构能为重建手术提供术前参考、术中定位及术后随访,提高手术准确性,完善手术评估,减少并发症.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ACL三维空间结构还能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ACL的生物力学数据,为移植物的选择提供参考.

  • 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探讨

    作者:郭丽萍

    目的:探讨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手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4年3月110例患者均行经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评估。结果:110例患者经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术中,有1例鼻中隔穿孔,2例出现鼻中隔血肿,治疗后恢复,107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经鼻内镜直视下鼻中隔成形术精准度高,创伤小,术中及术后痛苦小、手术彻底。手术中充分考虑结构、功能与临床症状三者之间关系纠正鼻腔的病理性改变,体现个性化手术,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

  • 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修复中的应用:与常规手术修复效果比较

    作者:邢晓伟;尹庆水;黄山东;张余;徐凯;张海燕;周晔

    背景: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从二维图像到三维实物的飞跃,为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病变点的定位、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得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目的:评估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年龄18-55岁,随机分成常规手术组及计算机辅助组,常规手术组仅行术前胫骨结节牵引,计算机辅助组行胫骨结节牵引后提取二维CT数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股骨转子间骨折模型,并模拟骨折复位手术,逆向设计与股骨大转子相吻合的组件,计算机精确设计手术钉道.两组均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年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快速成型建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1:1实体模型及置钉导向模版,精确地指导手术快速精确实施.快速成型技术做好的模型应用于手术,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与常规手术组比较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出血量,术后复查X射线见骨折端复位良好,内固定位置良好,应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患者恢复良好,无髋内翻畸形及患肢短缩畸形,显著提高了手术的有效性,均达到了术前的预期效果.相比传统手术存在精确性不足、创伤较大、术中医生和患者需要反复受到射线照射等缺点,计算机辅助骨科-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手术具有安全,准确等优点,术前采集图像可术中反复使用,并减少术中医患的放射性损伤.

  • 胫骨平台骨折植入物内固定修复中3D打印技术的辅助应用

    作者:杨龙;王建吉;孙琦;李靖;张俊标;马敏先;李江伟;叶川

    背景:在胫骨平台骨折修复过程中,由于骨折形式多样化、解剖变化复杂、X射线片或三维CT平扫受到二维平面的局限,使得医生在术前计划和修复治疗时难度增大。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已引起重视。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计划和修复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纳入30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经三维CT扫描,以DICOM格式储存,经Mimics软件处理,转换数据为可打印STL格式,通过熔融沉积型3D打印机,制作出1∶1实体大小的骨折模型,参照3D骨折模型制定修复方案。对照组患者常规参照影像学资料制定修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于治疗后12个月采用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患者通过对1∶1等比例的3D打印模型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骨折类型后均顺利完成术前制定的修复方案。试验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所有患者治疗后获得12-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3个月。治疗后12个月采用Rasmussen胫骨髁部骨折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试验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提示3D打印骨折模型有助于精确制定内固定修复方案,使得胫骨平台骨折的修复治疗更加精确、个性和直观。

  • 203例个性化睑袋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屠永芳;梁文静

    睑袋是由于下睑皮肤、肌肉、眶隔、脂肪等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松弛和萎缩,从而导致下睑组织臃肿、膨隆或下垂,形成袋状的异常形态.皮肤松弛是形成下睑皱纹的主要原因,而眶隔松弛则在睑袋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眼轮匝肌松弛也使得眶隔前壁的支撑结构进一步减少,导致睑袋形成[1].根据下睑组织松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皮肤轮匝肌松弛型和眶隔脂肪膨隆型及混合型[2].由于患者的年龄、松弛部位、表现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自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我们对203例睑袋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了个性化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现状与进展

    作者:白继;刘莛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主要用于角膜外伤、手术和疾病导致的严重高阶像差以及先天性角膜不规整的治疗,随着设备性能与技术的提高,手术适应范围在不断扩大,尽管角膜屈光力占全眼屈光力2/3以上,但毕竟不是全眼的总体屈光状态,因此与常规手术相比,其手术设计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因此,了解其手术特点,理解手术设计原则,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开展该项技术相关医技人员应该掌握的内容.

  • 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性化手术治疗角膜斑翳的远期视觉质量评价

    作者:胡裕坤;马怿民;高晓唯;李文静;郭云林;董晶

    目的 评价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手术治疗角膜斑翳的远期视觉质量.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在解放军第474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治疗的6例(8眼)角膜斑翳患者,进行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分析术后散光、表面变异指数(ISV)、高度非对称性指数(IHA)、垂直非对称性指数(IVA)、高度轴偏心指数(IHD)及角膜总像差、低阶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C13)、水平彗差(C8)、垂直彗差(C9)、四叶草像差(C11),评价远期的视觉质量.治疗前后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6个月柱镜度为(0.16 ±0.19)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1,P<0.05).术后1年,C13、C8、C9、C11与术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ISV、IHA、IVA、IHD及角膜总像差、总低阶像差、总高阶像差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2、-4.907、-3.476、-4.353、-4.608、-4.548、-3.770,P<0.05).结论 Oculyzer眼前节分析仪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角膜斑翳远期视觉质量提高,安全有效.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个性化手术策略

    作者:王平均;杨小龙;申自权;倪凤民;王磊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个性化手术策略与术式选择.方法 1998-09-2011-09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2 例,方式如下:(1 )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492例(占72豫);(2)患侧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健侧椎板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钉棒内固定术84例;(3)椎板开窗或椎板次全切除髓核摘除、椎体间自体骨块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70 例;(4)椎板全切髓核摘除、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36例.结果 68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优589例,良72例,可19例,差2例,优良率:96.9豫.结论 个性化手术策略与术式可以防止过度手术、不合理运用脊柱内固定材料,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 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马凤娟;孙英

    目的 评价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疗效.方法 15例(15只眼)复发性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根据患者提上睑肌的肌力结合上次手术方式确定再次手术方式,提上睑肌力<4 mm者采用直视下额肌瓣悬吊术,提上睑肌力≥4 mm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术后追踪随访6~12个月,对手术方式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疗效,上睑形态自然,睑缘弧度良好,上睑缘位于角膜缘下1~2 mm,双眼基本对侧.结论 复发性上睑下垂的再次手术需要个性化处理,仍需要根据提上睑肌肌力来确定再次手术方式.

  • 鼻源性头痛的解剖特征与个性化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陈凯;孙艳;徐晓院;邓晔;王利;李铎贤;林煌;秦勇

    目的 分析鼻源性头痛的鼻腔解剖特点,探讨头痛的原因,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并进行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的评估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66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进行术前主观症状调查、局部麻醉试验、鼻内镜检查及CT扫描,综合分析以上指标并在鼻内镜下通过手术重塑鼻腔结构,探讨不同解剖异常与头痛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66例患者中,治愈52例,好转14例,有效率为100%,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术前与术后头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P <0.001).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引起黏膜挤压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其中鼻中隔偏曲或其他结构异常合并鼻中隔偏曲引起头痛常见,其次为筛泡肥大.通过VAS评分、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及麻醉试验而明确诊断,对异常结构进行个性化重塑,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难治性趾甲沟炎手术方法的探讨

    作者:丁卫华;罗洁珍;李瑞华;洪军

    目的:通过对难治性甲沟炎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探索针对难治性甲沟炎的佳手术方法.方法:对难治性的甲沟炎分别进行拔甲、甲床部分切除及甲床部分切除加趾侧或趾前梭形切皮整形治疗,对比各种手术治疗的复发情况.结果:嵌甲Ⅱ型或凹陷型甲沟炎行拔甲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92.0%和100.0%;行甲床部分切除术复发率分别为58.3%及94.3%;行甲床部分切除加趾侧或趾前梭形切皮整形术复发率分别为2.4%和4.3%.结论:拔甲对难治性甲沟炎的治疗完全无效;甲床部分切除术后复发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治疗效果不理想,缺乏应用的价值;甲床部分切除加趾侧或趾前梭形切皮整形术后,趾缘的宽厚度及高度被降低,避免残甲与甲缘相互挤压,可得到较好的根治效果.

  • 老年人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个性化手术治疗

    作者:刘瑾;黄杰;郭虎兵;陈立启;谈敬忠;盛俊东;于新福;黄于峰

    目的:探讨老年人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er scoliosis,DLS)的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治疗 DLS 患者56例,其中男23例,女33例;年龄55~75岁,平均65.3岁。术前常规行 CT 和 MRI 检查、拍摄腰椎正侧位和伸屈位 X 线片,根据患者下肢症状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神经根管扩大,椎间融合、椎旁或外侧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所有患者行术前、术后 JOA 评分,并随访腰椎骨性融合情况。结果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56例,术后平均随访6~96个月,平均24.8个月。JOA 评分术前高者10分,低者5分;术后出院时高者16分,低者13分,比术前平均提高了8.67分。术后临床症状改善率高者85%,低者25%。随访期间影像检查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10.5个月。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椎旁及后外侧植骨融合等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案,能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稳定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 DLS 安全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