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前路与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文峰;韩德韬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是指在影像学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节段的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形成以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病理改变,造成颈髓或硬膜囊多个平面受压,并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类颈椎病口[1].尽早手术减压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2],但目前对于MCSM的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均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36例MCSM患者的资料,对颈前路与后路治疗MCSM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 两种不同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对比研究

    作者:高利峰;候秀伟;刘亚浦;胡军华;裴勇

    对比两种不同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选取78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多节段CSM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A、B组各39例.A组行分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即颈前路多节段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或单椎体次全切除术,B组行长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即至少两椎体次全切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C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融合节段Cobb角.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JOA评分、Cobb角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多节段CSM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活动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颈前路长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35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吴伟娇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9.6±2.3)d,术后颈部外固定时间(50.0±11.3)d,术后恢复工作时间(45.0±10.5)d;治疗效果评价:优60.0%,良20.0%,有效10.0%,无效10.0%,有效率90.0%;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 (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确切,精心围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保证.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59例颈部血肿预防及护理

    作者:张丽敏;于红英;钭晓帆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术前护理及术后颈部血肿情况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注意术前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重点观察呼吸道通畅和颈部血肿情况,及时发现颈部血肿,对2例术后并发重度颈部血肿的病情重点观察,对高危患者加强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护理.结果:本组能及时发现颈部重度血肿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加强呼吸道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加强术前指导和术后严密观察呼吸形态、频率、节律、幅度的变化,能有效及时发现颈部血肿患者,避免颈部血肿危及患者生命.

  • 颈前路ROI-C与后路单开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

    作者:张磊;章君鑫;刘昊;姜为民;周峰;杨惠林;何帆;刘滔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3 ~ 2016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2例行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内固定(前路组),28例行后路单开门术(后路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临床疗效、影像学结果和并发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小于后路组(P<0.05).平均随访(16.96±5.3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同时间点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Cobb角)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相同时间点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ROM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前路组ROM显著小于后路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前路组1例吞咽困难,2例假体位置不正,1例邻近节段退变;后路组1例C5神精麻痹,1例颈痛加重,1例邻近节段退变.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8% vs.10.71%,P>0.05).[结论]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内固定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更易发生术后颈椎活动度减少.

  • 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比较

    作者:井龙飞;罗绪建;丛琳;梁德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6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组(前路组)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组(后路组),记录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根据改良JOA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后路组、术中失血量大于后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与后路组的JOA评分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由术前的[(9.27±2.05) vs (9.43±2.46)],增加至术后1周的[(18.63+1.87) vs (17.80+1.65)],术后12周的[(21.50±1.38) vs (20.80±1.58)],进一步增加至术后24周的[(23.63±1.27) vs (22.97±1.77)],两组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时间点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的结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手术及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都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后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梁磊;刘文德;陈可夫;吴一凡;丁俊杰;孙小航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2例,观察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椎管扩大、颈部轴性症状及C5神经根麻痹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定义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8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前平均JOA评分(8.60±1.90)分,随访时平均JOA评分(13.12±1.88)分(P=0.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28.57%~ 77.78%,1例出现轴性症状,颈部轴性症状发生率2.4%,C5神经根麻痹0例,术后测量X线片或CT、MRI椎管矢状径扩大7.1~ 10.9 mm,平均(9.48±0.83) mm.[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效果肯定,操作简单,减压效果好.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三种手术方法的初期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章波;唐龙;杨波;秦楚强;黎双庆;杨逸禧;尹飚;杨富国

    [目的]探讨分析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cervical laminoplasty,PCL)以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完成至少2年随访的8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37例行ACDF或ACCF的患者归入A组,将32例行PCL的患者纳入B组,其余13例行ACDF联合PCL的患者列为C组.比较分析A、B、C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JOA改善优良率、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活动度(rang of motion,ROM).[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时,A、B、C三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少于C组(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NDI及ROM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A组的NDI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在三组间无差异(P>0.05).截至术后2年,B组的NDI劣于A组(P<0.05),而ROM则优于A组和C组(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三种手术方法对治疗CSM均可获得良好的初期临床效果,前路手术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后路手术,而后路手术在颈椎活动度的丧失方面要优于前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

  • 基于3D水平颈椎管容积测量与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评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肖良;徐宏光;王凌挺;陈学武;杨晓明;张玙

    [目的]对颈椎管容积在三维水平进行测量,探讨其对于预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手术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8例经本院脊柱骨科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CT资料,利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 15.0对其椎管容积进行测量,测量指标包括:骨性椎管容积、纤维性椎管容积、椎管容积占有率、脊髓受累节段数.患者神经功能与手术疗效评价指标包括:JOA评分、VAS疼痛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试图找出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结果]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纤维性椎管容积与术前JOA评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容积占有率与术前和术后JOA评分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骨性椎管容积、纤维性椎管容积和椎管容积占有率影响术前JOA评分,其中椎管容积占有率影响大.[结论]椎管容积占有率可以反映脊髓对外界压迫的代偿能力.利用Mimics软件可以定量测量椎管容积,为诊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重症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孙新宏;宋涛;李明

    本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重症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任志伟;杜恒;杨益民;李新友;张小卫;尹思

    目的 探讨比较颈椎前路手术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和颈椎后路手术包括颈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治疗并获得至少2年随访的8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52例行ACDF或ACCF的患者纳入A组,将37例行颈后路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或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JOA改善率、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for Neck Pain,VASNP)、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2.1~5.2年,平均3.5年.B组的手术时间较A组更长(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多(P<0.01).截至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JOA评分、NDI评分及VASNP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的临床改善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之间JOA评分、NDI评分及VASN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的ROM较术前均有明显丢失(P<0.05),但A组的ROM值丢失大于B组(P<0.05).结论 对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及后路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颈椎功能改善方面疗效相当.前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但术后颈椎活动度的丢失较后路手术更大.

  • 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徐松山

    目的 探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预防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2例,按照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设计思路分成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3.8%)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3%)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

  • 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技巧分析

    作者:李惠锡

    目的 研究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经保守治疗无效需行第3~7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患者共30例,均采用经肌间隙入路.从术前MRI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和手术方案制定,术中病变节段探查和累及周围组织,经肌间隙入路的注意事项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个体化要求,术后的并发症预防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136.7±25.8)min,术后住院时间(7.5±2.3)d,术中出血量(286.4±56.7)ml,术后引流量(356.8±66.5)ml.术后7 d 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9).JOA评分改善率为(78.6±13.2)%,其中优10例,良12例,中5例,差3例.所有患者均无感染、脑脊液漏、神经和血管损伤.随访1年共出现轴性症状3例(10.0%),第5颈椎神经根麻痹1例(3.3%),经对症处理后明显缓解或治愈.颈椎前凸26例,后凸4例(13.3%),经手法矫正后明显缓解.结论 经肌间隙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MCSM安全、有效,术中仔细辨认不同肌群平面,准确分离肌间隙是手术成功关键.

  • 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

    作者:黄鹏博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长节段和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 A 组85例和 B 组85例,分别给予颈椎前路长节段和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 JOA 评分和融合节段 Cobb角度数等。结果 B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 JOA 评分和融合节段 Cobb 角度数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 JOA 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术后融合节段 Cobb 角度数显著优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颈椎前路长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分节段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操作简便,术中创伤小,且术后颈椎曲度和椎间高度维持效果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成形术中不同开门角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刘剑华;侯晓东;郭文利;李东辉;黄一琳;王胜利

    目的 探讨不同开门角度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行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根据术后3个月复查椎板开门角度分为<35°组和≥35°组各41例.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ation,JOA)评分、颈椎曲度指数、颈椎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情况.结果 <35°组术前、术后6个月JOA评分[(8.54±1.53)、(13.81±2.57)分]和颈椎曲度指数[(14.22±2.78)%、(12.71±1.43)%]与≥35°组[(8.72±1.55)、(14.13±2.60)分;(14.06±2.59)%、(12.57±1.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颈椎曲度指数低于术前(P<0.05);<35°组术后6个月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9.76%)低于≥35°组(26.83%)(P<0.05),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4.88%)与≥35°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不同椎板开门角度与临床疗效无明显关系,开门角度过大可增加患者颈椎轴性症状发生率.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亚林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我院行首次颈椎后路手术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A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B组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C组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比较3种手术方式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VAS评分,分析颈椎后路3种手术方式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结果3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神经功能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等3种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短期预后较好,但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在远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颈肩痛的发生风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颈椎后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理想的手术方式。

  • 颈前路减压植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2例分析

    作者:朱华;李天向;李营利

    2000-04~2007-06应用保留颈椎椎体后侧壁植骨融合的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男30例,女12例;年龄38~69岁,平均52岁.无诱因缓慢发病19例,无诱因突然发病11例,轻度外伤或劳累后发病12例.病程1~18年,平均3年半个月.病变节段:病变累及2个节段22例,3个节段15例,4个节段5例.

  • 保留与非保留单侧肌肉韧带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

    作者:刘卫祥

    目的 比较保留与非保留单侧肌肉韧带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渑池县人民医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的多节段CSM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术中保留颈椎单侧肌肉韧带(保留组),31例术中不保留颈椎单侧肌肉韧带(非保留组).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1 a,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测量椎板开门角度、脊髓后飘移距离及颈椎活动度(ROM)丢失角度;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颈椎功能,并计算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计算VAS改善值;记录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非保留组比较,保留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多,住院时间短(P<0.05),但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保留组患者椎板开门角度、ROM丢失角度小于非保留组,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改善值大于非保留组(P<0.05),但2组患者脊髓后飘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患者发生术后出血1例,脑脊液漏1例,第5颈神经麻痹1例,颈部轴性症状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6/28);非保留组患者发生术后出血1例,第5颈神经麻痹2例,颈部轴性症状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9.03%(9/31);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9,P>0.05).结论 保留与非保留单侧肌肉韧带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治疗多节段CSM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保留单侧肌肉韧带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更佳.

  • 单开门联合Neulen钛板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3例

    作者:曾义高;余勤武;陈先洲;刘继军;方丁;贺志强;郭方;周琴;刘琼

    目的 探讨Neulen钛板用于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10月我科采用C3-7单开门颈椎扩大成形Neulen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3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7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2岁,MRI显示4个节段狭窄43例,3个节段狭窄10例,以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片、CT及MRI测量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100±15)分钟,出血量(250±30) ml,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C5神经根麻痹、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改善率(74±8)%,影像学复查显示术后3天、6个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解除,术后6个月门轴均达骨性融合,无一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伤加重的情况.结论 单开门联合Neulen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简单安全,临床疗效肯定.

  • 责任节段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郭雄飞;徐峰;李涛;熊承杰

    目的 对比广泛式与责任节段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L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接受EOLP治疗的41例MCSM的临床资料.采用广泛式EOLP治疗24例(广泛式组),采用责任节段EOLP治疗17例(责任节段组).结果 广泛式组术后随访(17.63±4.12)个月,责任节段组术后随访(18.15±3.92)个月.责任节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12个月,广泛式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4.78±1.25)分]与责任节段组[(14.57±1.31)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广泛式组JOA评分[(15.01±1.34)分]与责任节段组组[(14.76±1.28)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责任节段组明显轴性症状比例(17.65%,3/17)明显低于广泛式组(50.00%,12/24;P<0.05).结论 广泛式与责任节段EOLP治疗MCSM疗效均肯定,但后者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明显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等优势.

112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