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陈敏;朱日进;陈锋;王晓萍;柯俊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病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RI)的病原学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于福建省立医院EICU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136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x2线性趋势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统计和分析其CRI发生率、病原学特征以及可能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中心静脉留置导管1363根,导管检出病原菌阳性为147例,CRI发生率为10.79%,每1000导管日发生CRI 3.05次;CRI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革兰阴性杆菌(46.94%)、革兰阳性球菌(40.14%)、真菌(12.9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重复置管、股静脉置管、使用多腔导管、长期留置导管、病情危重和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为CRI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加强CRI危险因素控制,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抗血小板药在治疗长期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晚期功能不良中的应用

    作者:李剑文;刘日光;傅君舟

    ,有效防治长期留置导管晚期功能不良.

  • 头孢唑啉-枸橼酸钠封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兆雄;肖厚勤;费沛

    目的 研究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肾内科使用长期留置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例,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13例,采用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每周3次;对照组12例,全部使用肝素封管,每周3次,治疗6月,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2例次,发生率0.85/1000导管日,导管功能不良发生11例次,发生率1.17%;对照组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5例次,发生率2.29/1000导管日,导管功能不良发生25例次,发生2.87%;试验组导管相关菌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3.969,P=0.047),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739,P=0.009).2组患者观察前及6个月后血清Ca2+、Mg2+、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症状轻可自行缓解.结论 与标准肝素封管相比较,10mg/ml头孢唑啉-30%枸橼酸钠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菌血症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 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治疗与护理分析

    作者:顾圣琴

    目的 针对血液透析病人颈内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的治疗与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选取36例长期进行深静脉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并总结出导管并发症形成的护理经验.结果 36例患者中2例出现导管感染的现象,形成导管血栓12例,导管发生扭曲1例,脱管1例.除了1例患者重新置管之外,其他患者通过相应的治疗处理后均恢复.结论 通过对长期留置导管正确的使用,对并发症进行早期的发现和处理,对患者要加强健康教育.使导管能够长期的使用.

  • 乙醇封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金芳;刘宏;高民;佘丽平;张留平;王越

    目的 研究70%乙醇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长期留置导管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采用70%乙醇每周1次封管,其余采用标准肝素溶液封管,对照组全部使用标准肝素封管,治疗24周,观察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发生率为35.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肝脏转氨酶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标准肝素封管相比,每周1次的70%乙醇封管能有效防止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不增加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安全性好.

  •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口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郭淑玲;张凤;李坤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出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患者共187例,采集发生感染患者样本进行病原菌测定以及药敏测试,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7例长期透析患者中有30例患者发生留置导管出口感染,感染率为16.0%;共检出30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共17株占56.7%;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有较好的药敏性,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有较好的敏感性;30例患者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86.7%;4例患者再继续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根据患者的药敏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并且采用抗菌药物封管能够有效治疗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出口感染。

  • 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作者:王晓梅;潘恬;许晓妹;何慧芬;程亚菲;葛玉英;费晓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以便掌握其动态,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6月医院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出口处分泌物培养阳性者,进行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76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70株占92.1%,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棒杆菌属,占48.7%、31.6%,革兰阴性菌5株占6.6%,真菌1株占1.3%;37株表皮葡萄球菌中,28株为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5.7%;检出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引起出口处感染的多为条件致病菌,感染患者多为免疫力低下人群;建立分泌物细菌监测机制,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多药耐药菌感染或定植,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 长期留置导管在疑难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廖学渊

    目的 分析研究长期留置导管在疑难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60 例行长期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30 例) 采用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透析,对照组(30 例) 采用内瘘透析,对比分析透析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通路使用时间、大血流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EPO 的使用剂量、尿素清除率(Kt/V)、尿素降低率(URR)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留置导管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的充分性等方面与内瘘相似,虽然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内瘘疗法,但是其仍可为无法进行内瘘患者提供充分的血液透析治疗.

  • 低浓度肝素直接封管法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低浓度肝素直接封管法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均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纯肝素封管法,观察组采用低浓度肝素直接封管法,观察2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堵塞率、置管处出血率、导管感染率和其他部位出血率等情况,同时观察2组患者Pt、tt、aPtt及fiB等4项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4例导管堵塞,1例插管插管处出血,1例其他部位出现出血,导管留置时间22.6±12.2d:对照组3例导管堵塞,5例插管处出血,1例其他部位出血,导管留置时间22.4±12.4d。观察组插管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凝血功能检查示两组患者的Pt、aPt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的肝素浓度可以防止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的阻塞,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出血,从而保证了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

  • 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深静脉置管导管的影响

    作者:杨平

    目的:探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深静脉置管导管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血液透析后应用肝素封管,试验组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观察两组封管后相关化验指标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静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两组患者化验指标数据封管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验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肝素加尿激酶混合封管,能够增加患者透析血流量,降低静脉压,安全性较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频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曹礼应;陈志琴;李鹤琴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长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5年2月HD长期导管的患者.将1年内发生2次或以上CRBSI的患者定为频发感染(Ⅰ组),发生1次CRBSI的患者为对照组(Ⅱ组).对比实验室和临床变量,并分析长期导管频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Ⅰ组25例,发生CRBSI 56例次,Ⅱ组51例,发生CRBSI 59例次,Ⅰ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比例、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Ⅱ组;而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低于Ⅱ组;两组患者均以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为主;HD患者长期导管频发CRBSI的危险因素为:CRP、nPCR、低蛋白血症.结论:年龄、微炎症状态、贫血、低蛋白血症、营养状况与HD长期导管频发CRBSI有关,CRP、nPCR、低蛋白血症是HD长期导管频发CRBSI的危险因素.

  • 普通肝素与达肝素在长期留置导管封管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浩雄;刘日光;陈林;陈磊;傅君舟

    目的:对比普通肝素与达肝素在长期留置导管封管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以长期留置导管为血管通路的血透患者16例,透析结束后使用普通肝素(3 125 U/ml)封管,当出现导管功能不良需行尿激酶溶栓达到每周至少1次、连续2周时,改用达肝素(1 562.5 U/ml)封管,收集患者改用达肝素封管前后3个月的资料(改用前视为普通肝素组、改用后视为达肝素组),包括透析总例次、导管功能不良、反接血管通路、尿激酶溶栓、感染、血流量、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拔管、出血、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等情况.结果:普通肝素组与达肝素组对比:均未发生拔管和出血事件;3个月透析总例次分别为626例和629例;发生导管功能不良121例(19.3%)vs 75例(11.9%),P=0.000;反接血管通路49例(7.8%)vs 46例(7.3%),P=1.000;尿激酶溶栓72例(11.5%)vs 29例(4.6%),P=0.000;感染1例vs 1例,P=1.000;血流量(222.9±18.6)ml/min vs(223.4±18.9)ml/min,P=0.940;spKt/V(1.34±0.15)vs(1.33±0.15),P=0.879;INR(1.02±0.14)vs(1.04±0.12),P=0.755;PLT(155.9±45.0)vs(161.4±43.5),P=0.727.结论:达肝素封管可减少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

  • 维持性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

    作者:方韚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我院18例长期颈内留置导管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病人中2例并发感染,用药后控制;5例血栓形成,血流不杨,其中2例后改为人造血管通路,其余均持续使用,寿命10-30个月.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做好导管的日常护理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可有效延长长期导管使用寿命.

  • 复方血栓通预防透析导管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婷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通过长期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来预防或减少导管血栓形成,从而改善导管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置入深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治疗组于血液透析后用常规肝素封管同时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冶疗;对照组血液透析后常规肝素封管,全部患者连续随访6个月.结果:共30名患者入组,对比用药前,加复方血栓通胶囊后尿激酶导管内溶栓治疗次数显著减少,尿激酶总用量显著减少,用药前后凝血功能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后未见出血并发症.结论: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能预防或减少长期留置导管血栓形成,改善CHD患者导管功能.

  • 1620次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护理

    作者:江春红;彭红樱;苏凤珍;王小兵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导管感染,延长导管寿命.方法: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 620次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及护理中的间题作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规范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以及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情况下,2人发生轻度感染,及时控制,元1例拔管,长的已经使用48个月.结论:加强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 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对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疗效观察

    作者:曾雪燕

    目的:探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对长期留置导管封管的疗效观察.方法:18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成混合液组和肝素组,每例患者12次,即混合液组用混合液封管6次,肝素组用肝素封管6次.结果:混合液组堵塞7例,溶栓后全部再通,血流量(268.35±32.18) mL/min,肝素组堵塞22例,溶栓后再通21例,血流量(170.15±34.61) mL/min.结论: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可维持长期留置导管的通畅性,增强透析效果.

  • 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王玲;詹晓晴

    目的 评价一种带绦纶套(cuff)的双腔导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10例患者均使用Quinton permcath带绦纶套双腔导管,应用Seldinger穿刺置管技术.结果 10个病例中有9个一次性置管成功,1例由于静脉压高,进行了第二次插管后也取得成功.护理体会:感染和凝血是影响长期导管使用的两大因素,严格无菌操作是防止感染的关键,导管内肝素封管是防止凝血的主要方法.结论 长期留置导管避免了患者因多次穿刺带来痛苦的同时也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键词: 长期留置导管 护理
  •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应用法华林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张继国;卢正华;彭浩;刘华东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应用法华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及沭阳县其他四家透析中心2008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置管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肝素封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法华林,观察两组留置导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导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8%,观察组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满意度为8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应用法华林的临床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给予法华林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张继国;卢正华;彭浩;刘华东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给予法华林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沭阳仁慈医院和沭阳维康医院透析中心用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规律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素封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片1.875~2.500 mg/次,1次/d,口服,观察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PT、APTT、 IN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平均PT、APTT、 INR值处于正常值区间.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期间口服适量的华法林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形成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

  • 尿激酶在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封管中的应用

    作者:龚爱萍;吉晓静;高波

    随着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老年人、肥胖、糖尿病等人群发病率不断增加,血管通路的建立愈来愈困难[1],而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保证其进行安全、有效透析治疗的重要前提之一.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