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胃炎类型及病理学的关系研究

    作者:曹志军

    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以及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等均为胃上皮黏膜的一组连续性病变,临床上慢性胃炎的发生率较高,5.7%的年龄≥50岁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慢性萎缩性或者非萎缩性胃炎[1],不仅导致患者出现长期反复的胃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疾病长期的发展可导致胃黏膜原位癌的发生,临床预后不佳。

  • 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陈志勇

    [目的]观察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早晚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次,早晚口服.替硝唑片,200mg/次,早晚口服.胃胀、胃酸、恶心、干呕可加多潘立酮片,10mg/次,早晚口服;铝碳酸镁咀嚼片,1.0g/次,早晚口服.治疗组50例胃炎方(高良姜、小茴香各10g,香附、木香、吴茱萸、降香各12g,甘草、乌药各15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30d,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清热和胃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张红才

    目的:分析清热和胃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脾胃湿热证的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以及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和胃法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脘腹痞满(0.2±0.4)、食少纳呆(0.1±0.2)、口干口苦(0.2±0.1)、身重困倦(0.3±0.1)、小便短黄(0.3±0.)、恶心呕吐(0.1±0.2)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和胃法能够明显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症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两种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任爱彦

    目的:为了提高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探讨两种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总结了本院消化内科6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照组应用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分别给予三联疗法2周,疗程结束2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及复查尿素14C呼气试验,查看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0.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治疗组清除率为86.67%,对照组为70.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明显,奥美拉唑组三联疗法的近期疗效优于胶体果胶铋组三联疗法.

  • 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荣源

    目的 探讨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拉美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等治疗,研究组给予胃炎方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替普瑞酮与硫糖铝治疗浅表性胃炎伴糜烂40例临床观察

    作者:曹华;付华运;王善中;胡秀云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与硫糖铝治疗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50 mg替普瑞酮口服,3次/d,共4周;对照组给予硫糖铝片(1.0 g)口服。治疗结束后行内镜检查,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有效率90%,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评分比较,观察组(0.9±0.5)分,对照组(2.1±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结论: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具有一定的疗效。

  •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作者:孙明沅

    目的:探讨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为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科学统计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超声脉冲电导穴位给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慢性胃炎时有利于改善其状况,可以明显提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改良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176例

    作者:黄停停;崔倩倩

    目的 观察改良半夏泻心汤联合新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10月我院自诊收治的176例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新四联疗法,观察组加用改良半夏泻心汤联合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对2组治疗前、后2周及治疗后4周随访,对主要中医症状、DOB下降情况、胃黏膜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主要中医症状、DOB下降情况、胃黏膜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改良半夏心汤联合新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情况,提高四联疗法抗Hp的疗效.

  • 当归四逆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尚福林

    目的 评价当归四逆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变化.结果 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2组胃脘胀痛、胃脘痞满、食少纳呆等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给予比较发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有利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借鉴价值.

  • 从肝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作者:康宜兵

    慢性胃炎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胃镜检出率为71%~90%;萎缩性胃炎检出率为3.7%~19.07%,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中医学认为,此病属于胃脘痛、痞满、胃痞等范畴。

  • 复方台乌片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作者:黄振鹏;梁仲惠;李锦丽;刘涛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中医辨证论治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本科采用复方台乌片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辛开苦降法合“标准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作者:巩阳;魏玮

    目的 研究辛开苦降法合西药“标准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Hp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应用加味半夏泻心汤合抗Hp的西药“标准三联”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应用“标准三联”治疗.两组均分别治疗14 d,停药30 d后,复查Hp并判断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变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Hp根除率为76.2%,治疗组为9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整体积分疗效中,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治疗组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开苦降法合“标准三联”治疗Hp阳性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比单纯应用西药,可更好的根除Hp和改善临床症状.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

    作者:万信;梁丽丽;郭森仁;林雪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Hp阳性组161例,Hp阴性组247例,采用证素辨证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比较2组中常见的病位病性,探讨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特点。结果:1)Hp阳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气滞、热、湿、阴虚、痰、阳虚、气虚。 Hp阴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热、气滞、湿、阴虚、痰、气虚、阳虚。2)2组证素频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组湿证素积分高于Hp阳性组(P=0.036<0.05),其余各证素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位主要在胃、脾、肝;病性上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主,病性气滞与湿热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理因素。2)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异,证素分布与Hp感染无明显关系。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及其与HP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余妍;张厂;陈润花

    为了明确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主要的中医证型包括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亏虚型;并认为实证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较高,虚证患者HP感染率较低.

  • 李合国教授运用香砂六君子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经验

    作者:李亚南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该病症状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胃炎根据病理结果不同,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其治疗原则及疗程区别明显.本文主要总结李合国教授运用香砂六君子加减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李合国教授在临床上以香砂六君子灵活加减,用药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寒热同调,虚实同理,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黏膜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腾;王伟明

    目的 通过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内镜下黏膜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规律,使内镜下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拓展中医四诊合参内涵,更好地明确疾病分型,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指导临床治疗用药.方法 临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CNAG患者275例,记录患者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临床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在各中医证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的275例患者主要以脾胃虚弱证患者多,其次为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证患者少.脾胃虚弱证以胃镜下粘膜水肿为主要表现,肝郁气滞证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则以充血及出血点或糜烂为主,胃阴不足证以黏膜粗糙为主.结论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胃黏膜表现与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规律性.

  • 参芪和胃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作者:郑毅

    目的:研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参芪和胃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治疗组(42例,参芪和胃散口服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胃肠动力药等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积分、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痞胀、胃脘疼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经1年时间随访,治疗组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4例患者复发,治疗组患者复发率(2.4%)显著低于对照组(10.0%).结论:参芪和胃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胃炎的不适症状,且副作用少,对改善患者预后治疗,减少复发率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自拟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忠毅;刘贵阳;李晓玲;杨香荣

    目的:观察、验证自拟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一定时段门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人进行调查,让其对自拟胃炎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根据病人的评价结果对自拟胃炎方的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自拟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痊愈率为16.9%,总有效率达到86.3%.结论:自拟胃炎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肯定,制方思路具有创新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 清利化浊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40例临床观察

    作者:邱新萍;王洪;邹济源;刘畅

    目的 观察清利化浊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80例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铋剂四联治疗(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 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每次914 mg;甲硝唑,每次200 mg;胶体果胶铋胶囊,每次200 mg,均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利化浊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胃镜下胃黏膜改变及病理变化、中医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痛、上腹胀满、口苦、反酸、大便黏滞)积分及Hp根除率,判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各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治疗组Hp根除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清利化浊方联合铋剂四联治疗Hp相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较好.

  • 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孝明;黄宣

    目的 观察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目的 选取196例H.pylor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99例和对照组(四联疗法)9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胃镜改善情况以及H.pylori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症状总有效率、胃镜总有效率和H.pylori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93.9% vs85.6%,91.9% vs 84.5%,92.9% vs 83.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四联疗法,可提高H.pylori根除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21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