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8例药源性恶性综合征的处理对策及再用药分析

    作者:杨福收;李玉凤;马振武

    目的探讨药源性恶性综合征处理对象、转归以及再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收集1984~2001年期间38例精神药物引起的恶性综合征,分析了用药情况、临床症状特点、处理措施以及再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结果 32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经抢救症状缓解,6例死亡.其中20例患者再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精神疾病痊愈.结论对有恶性综合征病史的病人,安全的用药是在症状缓解2周后选用低效价、小剂量的抗精神药物如氯氮平、舒必利以及甲硫达嗪.

  • 恶性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耿淑霞;林琳;王惠娟;马莉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是一种致命性并发症,通常由服用精神病药物诱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肌强直、意识障碍、椎体外系症状、自主功能紊乱为特征,实验室检查特点是血激酸激酶升高和白细胞增多[1].

  • 恶性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

    作者:王晔

    恶性综合征是一种由使用神经阻滞剂治疗时所产生的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对该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作以综述.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是一种由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时所产生的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热和严重的锥体外系症状,肌肉强直、构音及吞咽困难、运动不能、木僵;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汗、流涎、心动过速、血压不稳;意识障碍,急性肾衰,循环衰竭[1].

  • 关于抗精神病药致恶性综合征的2例病例讨论及分析

    作者:沈学谦

    目的:笔者主要是通过收集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后出现恶性综合征的病历,并对该不良反应做出处理和分析。探讨恶性综合征的诱发因素及发病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跟踪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出现恶性综合征的2例病历,分析恶性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发病过程,制定给药方案。结果:通过合理治疗,两例患者均能康复出院。结论:恶性综合征是一种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早期发现、立即停用抗精神病药物,及时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加强护理。

  • 奥氮平联用氟伏沙明致恶性综合征

    作者:孙振晓;李景君

    1例72岁男性抑郁症患者应用奥氮平(7.5 mg/ d)合并氟伏沙明(125 mg/ d)口服治疗2个月后出现发热、意识障碍、肌强直、多汗、心动过速,WBC 12.3×109/ L,血清 CK 737 U/ L。停用所有口服药物,给予持续吸氧、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控制感染等处置,并静脉滴注氯硝西泮1 mg/ d,口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吡贝地尔100 mg/ d。3 d 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意识转清,5 d 后肌张力及血常规各项指标和血清 CK 恢复正常。

  • 循证护理在恶性综合征患者降温护理中的实践

    作者:李桂华

    目的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恶性综合征,患者降温护理实践中,旨在提高护理疗效.方法 对6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综述,对急需解决的问题,寻找循证支持,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6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经循证降温护理,均及时有效地控制了高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 循证护理能更好发挥护理的独立功能,更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

  •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振晓;于相芬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恶性综合征(NMS)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NMS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NMS发病前表现精神运动性兴奋7例(70%),进食差9例(90%);60%的患者发病于夏季;合并用药8例(80%),且多合并高效价药物,其中4例为长效药物;发生于用药后1周内4例(40%),1月内9例(90%)。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肌强直、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不稳、多汗等。实验室检查表现白细胞增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等。经停用致病药物、提供支持和对症治疗、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苯二氮类药物等治疗,均获痊愈。结论:恶性综合征是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合理治疗。

  • 利培酮致恶性综合征1例

    作者:孙振晓;孙宇新;于相芬

    1例66岁女性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应用利培酮0.5 mg,bid,7天后增至3 mg/d,108天后出现发热,意识模糊,肌强直、多汗、心动过速、尿潴留、呼吸加快,血压波动性大,血清肌酸激酶949.4 U/L。经停用利培酮,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导尿,给予营养支持,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治疗,14天后症状缓解。

  • 恶性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尹变利;任向阳;马聪敏

    目的:分析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0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8例有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2例不规律服用美多芭,临床表现为发热、肌强直、肌酶增高、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综合治疗有效。结论恶性综合征临床少见,多有抗精神病药物服药史,主要与药物影响脑内递质有关,临床表现及肌酶增高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抗精神病药致恶性综合征临床分析与治疗探讨

    作者:鲁玲;陈敏;李竞艳;刘稀金;龙建庭;游咏

    目的 探讨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本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对18例NMS患者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①18例患者均有肌强直、高热、意识障碍、肌酸激酶值增高②发病3 d 内确诊并及时治疗者10例,全部存活,1周内未得到确诊者2例 ,全部死亡.结论 NMS以肌强直、发热、意识障碍、肌酸激酶值增高为主要特征. 避免误诊、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 恶性综合征诊治现状

    作者:张春梅;冉宇

    恶性综合征(NMS)是一种少见的有潜在致命性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的特异质反应,所有年龄均可发病,一般好发于年轻患者,往往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以意识状态改变、高热、肌强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肌酸激酶增高及白细胞增多,可出现肌红蛋白尿肾衰、心衰、肺感染、肺栓塞、呼吸衰竭、DIC、永久的认知障碍及长时间的发热等多种并发症,其中呼吸衰竭与预后明确相关.对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要时刻警惕NMS发生的可能,早期发现并且及时将危重患者收住ICU能够降低死亡率.治疗主要为立即停用致病药物,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

  • 一例重症恶性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杨富英;杜淑华;邓丽芬;邹志军

    恶性综合征(NP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少见但可致命的不良反应,发病率0.02%~3.23%[1,3]它的发生与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有关,尤其是高效价或联合用药时更易发生.

  • 有机磷农药及抗抑郁药混合中毒致恶性综合征1例

    作者:李振富;甄国栋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危重病,常规药物对抗疗法难以取得疗效,病死率高.

  • 利培酮与氯氮平合用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恶性综合征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冯月霞;臧红敏;李莉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恶性综合征发病率在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的住院患者中为0.02%~3.23%,病死率却很高,1984年前为25%,而1984年后为11.6%,各种年龄均可发生,用药后快的在45min发生,迟的65d之后,以治疗1周内发生居多,常发生在抗精神病药物增加剂量过程中[1].

  • 恶性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李素琴

    精神药物常可发生不良反应,其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使用高效价精神药物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引起罕见的恶性综合征.患者可出现发热,严重时体温可骤增至40 ℃以上,高热持续不退,大汗淋漓,脱水,心动过速,尿潴留,意识障碍,呼吸循环衰竭,血压下降等.如处理不当,可致死亡.我院自建院后共收治32例确诊的恶性综合征患者,其中26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利培酮长期服用致恶性综合征

    作者:肖展翅;郑操;王洲羿;倪小红;饶伟华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NMS)的诊治要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误诊为颅内感染的NM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意识不清2 d入院。曾因精神异常应用利培酮治疗2年。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颅内感染?收入院。经实验室、头颅CT检查诊断为颅内感染?阿尔茨海默病及肝损害,予吸氧、抗感染、降温、补液、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仍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转上级医院,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行心肌酶、痰培养、腰椎穿刺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依据用药史诊断为NMS,立即停用利培酮,并予控制锥体外系症状、营养神经及心肌治疗,症状逐渐好转出院。结论 NMS较少见,易误诊,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其与颅内感染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治水平。

  • 帕金森病患者停用美多巴致恶性综合征2例

    作者:李月惠;王婷;袁忠孝

    例1.女,62岁.因"左下肢进行性肿胀20余天,伴神智模糊2 d"于2011年5月4日收住我院老年科.2010年6月诊断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长期服用美多巴,患者活动障碍、认知能力进行性减退,逐渐出现言语障碍、四肢僵硬、卧床不起.入院前2 d停服美多巴.

  • 利培酮联合氟奋乃静长效针剂致恶性综合征1例

    作者:方永修

    患者,男,49岁.主因行为异常、语无伦次1周入院.入院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可,接触合作,表情激动,思维缓漫,有言语性幻听,继发被害妄想,情感淡漠,智能可,自知力无.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糖尿病.既往3次因精神分裂症入院,经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维持氟奋乃静癸酸酯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每2周1次;氯丙嗪20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症状有所缓解,无不良反应.既往糖尿病史12年,口服格列齐特治疗,服药不规则,平时亦未监测血糖;高血压病史12年,口服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平时未监测血压;左足第一、二趾因糖尿病足已截除;无脑外伤及癫痫史.

  • 1例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作者:杨天婷;叶向红

    恶性综合征(NMS)[1]是抗精神病药物严重的副作用.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肌强直、意识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1981年Toru等[2]先报道在帕金森病(PD)治疗过程中也可出现NMS.且PD相关的NMS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易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急性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的并发症.帕金森撤药导致恶性综合征经常被国外文献报道,国内鲜有报道.我院近日收治1例病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抗精神病药物致恶性综合征1例并诊治体会

    作者:王小红;张晖;严文娟;王银芝

    目的:回顾学习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及病死率。方法:采用 Levenson 的恶性综合征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1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联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肌酶升高症状,排除其他疾病后予以补液、降温对症治疗,治愈。结论:早起诊断并及时对症治疗至关重要。

8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