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肢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

    小腿和踝足部的损伤临床十分多见,尽管目前有多种修复方法,但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组织瓣能将近侧的供区组织带蒂转移至远侧受区,极大地改变了踝足创伤的修复重建模式[1~3].

  • 上肢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

    以肢体皮神经营养血管为供血基础的新型皮瓣是由Bertelli等于1991年首先报道.目前,在有皮神经,或有皮神经-浅静脉的部位,都可以切取相应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手足肢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特别适用.

  • 前臂桡侧头静脉-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的解剖学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张国栋;林永绥

    目的:为前臂桡侧头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下1/3段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其与桡骨膜血管的关系.结果: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下1/3段的营养血管来自:桡动脉皮支,掌浅支皮支,桡骨茎突返支皮支和桡动脉肌间隙骨皮支.上述诸支血管发皮支、筋膜支、骨膜支、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头静脉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桡侧缘头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以桡骨茎突返支为蒂的远端蒂复合瓣,旋转轴点在腕关节平面,可用于手部远处组织缺损修复.

  • 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田万成;宋一平;岳素琴

    目的: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前臂外侧皮神经下1/3段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其与桡骨膜血管的关系.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下l/3段的营养血管来自:桡动脉皮支6~11支,外径(0.7±0.3)mrn;掌浅支皮支2~6支,外径(0.5±0.3)mm;桡骨茎突返支皮支1~2支,外径(0.8±0.1)mm;鼻烟壶皮支1~2支,外径(0.6±0.2)mm.在桡骨茎突上8.0~15.0 cm之间,桡动脉肌间隙骨皮支1~3支,外径(1.1±0.2)mm,骨膜支分布桡骨体部中下段的裸露区,皮支外径(0.8±0.2)mm.上述穿支血管发皮支、筋膜支、骨膜支、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头静脉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以桡动脉皮支为蒂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旋转轴点在腕关节平面,可用于手部远处组织缺损修复.

  •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宋一平;张春;田万成

    目的: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出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腓肠外侧动脉肌皮穿支与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以及腓骨营养血管的关系;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结果:腓动脉肌间隔穿支6~10支,外径0.5~1.6 mm,远的动脉穿支距外踝尖上(1.0±1.3)cm,外径(0.6±0.2)mm.穿支分出骨膜动脉、肌支,营养腓骨和比目鱼肌外侧半.穿支穿深筋膜时,发深筋膜支、皮支、皮神经浅静脉血管,构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腓肠外侧动脉发2~5支外径0.2~1.2 mm肌皮穿支,营养腓肠肌外侧头及相应区域皮肤.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距外踝尖上(3.4±0.9)cm,外径(1.7±0.5)mm.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以腓动脉的肌间隔动脉终末穿支远端蒂复合瓣,旋转点近外踝尖平面,可覆盖前足创面.

  •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

    作者:宋一平;张发惠;刘宏滨;雷会宁;童讯;张传开;刘英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伤6例,砸伤6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有骨与肌腱外露或在足跟负重区,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创面3例,前足背4例,胫前创面2例,小腿远段创面伴胫骨缺损1例.皮瓣修复方式:低旋转点远端蒂皮瓣13例,远端蒂腓骨皮瓣1例,远端蒂腓肠肌皮瓣1例.结果:临床15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2例皮瓣边缘皮肤坏死,大占皮瓣总面积的1/10,脱痂后自行愈合.经1月至8月的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颜色一致,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邻近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临床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和大的死腔,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是理想的选择.

  •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田万成;宋一平;岳素琴

    目的探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结构,为临床手术提供依据. 方法对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并观察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胫骨、比目鱼肌血供的关系. 结果由近及远,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来自:隐动脉3~5支,外径0.7±0.4 mm;膝下内动脉皮支,外径0.7±0.2 mm;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7支,外径1.0±0.2 mm,其肌支营养比目鱼肌内侧半;骨皮穿支1~2支,外径1.3±0.3 mm;踝前内侧穿支,外径0.6±0.2 mm;踝上穿支,外径0.8±0.3 mm.各穿支穿深筋膜时,发出深筋膜支、骨膜支、皮支和神经静脉血管,构成骨膜、深筋膜和皮神经浅静脉3个层面的血管丛. 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及皮营养血管同源,是构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

  • 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皮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张发惠;郑和平;宋一平;田万成

    目的为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下1/3段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其与尺骨膜血管的关系.结果下1/3段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来自:尺动脉皮支5~9支,外径(0.7±0.3)mm,尺动脉腕上皮支外径(0.7±0.2)mm.在尺骨茎突上(6.0~16.0)cm,骨间前动脉骨皮穿支2~3支,外径(0.7±0.2)mm;骨间后动脉骨皮穿支1~3支,外径(0.6±0.2)mm.二者分布尺骨中下段骨膜及相应区域的皮肤.上述穿支发皮支、筋膜支、骨膜支、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干血管链和贵要静脉旁营养血管链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与骨、皮营养血管同源,其远端蒂复合瓣的旋转轴点在腕关节平面,可用于转位修复手部远处组织缺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