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可吸收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与体会

    作者:康健;冯万立;程蕾;王小明;卫建民

    目的:了解可吸收生物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这一年间行单节段腰椎后路手术的87名患者划分为两组,试验组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可吸收止血膜止血,对照组应用明胶海绵止血,然后对术后24小时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总出血量、术后1d、3d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D-二聚体)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患者术后24小时出血量、术后总出血量、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d、3d各项凝血指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吸收生物止血膜在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较安全,不影响全身凝血系统.

  • 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植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分析

    作者:何新;丁洪忠;由宏博;王立民;杨鹏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植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腰椎结核患者共36例,对本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植入、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观察并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椎体融合、神经功能改善以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8~22个月,所有患者均平安渡过手术期,无出现脑脊液漏和切口感染情况,无死亡.随访期间无1例出现结核病复发情况,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和脱出现象.根据Macnab法判定疗效,优良率为91.67%;36例患者中33例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植骨融合,植骨融合率为91.67%,3例患者植骨融合欠佳,表现为植骨块吸收.结论:腰椎后路椎弓根钉植入并自体颗粒骨打压植骨是治疗下腰椎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术后复杂深部感染一例报道

    作者:李晔;赵宇;王以朋

    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快速发展,内固定物广泛应用,而由此引发的脊柱后路手术后的深部感染也逐渐成为临床面对的重要问题.由于脊柱后路手术创伤大,位置深,相应解剖结构不利于感染控制,使得脊柱后路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临床处理较为棘手,严重时需要取出内固定,导致手术失败.Mehbod、Vicario、Ploumis等[1-3]许多学者在临床上采取了各种措施治疗脊柱后路术后深部感染,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成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一例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及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现将治疗经过报道如下.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罗平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腰椎后路手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患者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并与30例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患者比较,在治疗后1、5、7 d两组MMSE量表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治疗后7 d患者的主要精神症状.结果 两组术后1 d时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5 d和7 d,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7 d,观察组存在定向障碍、语言障碍、记忆障碍以及精神萎靡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老年实施腰椎后路手术后的患者,较易出现术后脑功能障碍,使用双侧的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 腰椎后路Cosmic非融合固定与Coflex非融合固定的疗效对比

    作者:周少波

    目的 比较Cosmic非融合固定与Coflex非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8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6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Cosmic组和Coflex组,每组3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疗效、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进行比较.结果 Cosmic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Coflex组(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smic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Coflex组,ODI指数显著低于Coflex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120,2.104,P<0.05).结论 Cosmic非融合固定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疾病的综合疗效优于Coflex非融合固定.

  • 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11例分析

    作者:张振伟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2005 ~ 2010 年笔者所在医院共行腰椎后路手术326 例,发生脑脊液漏11 例.其中6 例为腰椎管狭窄症,3 例为腰5 椎体滑脱症,2 例为腰椎压缩骨折(腰2 椎体压缩骨折1例,腰3椎体压缩骨折1例);9例患者术中发现脑脊液漏,2例术后发现.术中发现的9例采用直接缝合、筋膜覆盖,使用可吸收明胶海绵.1例患者再次修补.全部病例术后体位限制、预防感染、补足液体、加强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结果 经上述处理后10 例患者3 ~ 5 d 拔出引流,切口愈合良好.1 例患者切口31 d 愈合.全部病例无椎管内感染、颅内感染、脊髓和神经根症状、脑脊液囊肿形成.结论 对腰椎术后路发生的CSFL 患者术中尽量修补破损的硬脊膜,术后处理恰当可有效治疗脑脊液漏.长期不愈的再次修补也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 自制带压力感受器神经根安全拉钩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中的应用

    作者:崔志明;保国锋;李卫东;徐冠华;张金波

    目的:确立患者腰骶神经根可以耐受的单次大拉力,制定神经根耐受牵拉的安全阈值,是自行设计神经根安全拉钩的终意义.方法:于2004-10/2006-12选择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应用自制神经根安全拉钩完成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患者共56例,其中L4~5 32例,L5/S1 24例.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术中应用Keypoint型诱发肌电仪进行节段性皮神经刺激体感诱发电位的监测,同时记录牵拉神经根的力和牵拉时间.结果:术中出血50~320 mL,平均约120 mL;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30 min;术中12例患者出现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此时神经根拉力为(4.10±0.25)N.术后有11例患者出现下肢麻木,随访结束时仍有8例下肢残留麻木.其余44例患者术中监护波形稳定,术后有16例患者出现下肢麻木,随访结束时仍有5例下肢残留麻木.结论:应用自制神经根安全拉钩可以大程度牵拉神经根,更精确的计算需暴露的手术野,降低神经根牵拉性损伤的概率,提高治疗质量.

  • 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三天功能锻炼指导

    作者:孟萍;高姗

    1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6月我科室完成腰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共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经术后系统功能锻炼指导康复的42例,仍有下肢麻木的8例,仍有疼痛的2例.无肺部并发症、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切口感染2例.

  • 不同手术入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作者:侯海林

    目的 对比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手术,B组60例患者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损伤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12.5±25.6)ml、(121.6±35.4) min,B组分别为(108.7±27.6) ml、(118.4 ±34.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6.7±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0)分(t =2.7528,P=0.0068);神经损伤A组发生5例,B组0例,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 vs 0,x2 =3.3391,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价治疗效果,A组优良率为63.33%,明显低于B组的85.00%(x2=7.3505,P=0.0067).结论 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疗效更满意,能减少术后疼痛和神经损伤.

  • 组合式腰椎后路撑开器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刘社庭;童杰;胡文军;兰图;房佐忠

    随着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精细化、有限性、快捷的手术是脊柱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1].在腰椎后路手术中,如何有效清晰地显露手术视野、减少医源性损伤,是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腰椎后路手术中,虽然以往有各式各样的手术辅助暴露器械,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特研制了这套组合式腰椎撑开器.

  • 介绍一种可固定神经拉钩

    作者:刘梦扬;刘兰泽

    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神经根及硬膜囊的牵开和保护很重要,笔者提供一个带定位齿的神经拉钩,操作时位置准确、固定可靠、省力安全.该器械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13 2 0140940.1).

  • 两种冲洗方法在腰椎后路手术中临床效果的观察

    作者:郑振阳;孙兆忠;任佳彬;李瑞;刘鑫;刘康

    目的 探讨脉冲和常规倾倒两种冲洗方法在腰椎后路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某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行单节段后路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186例,其中应用脉冲冲洗器冲洗者104例(实验组),应用常规倾倒冲洗者82例(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冲洗时间 、术后引流总量 、术后第2天引流液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术后第5天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SR及CRP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伤口引流总量方面,脉冲冲洗组明显高于常规冲洗组.术后早期患者伤口引流液炎性因子脉冲冲洗组显著低于常规冲洗组.结论 脉冲冲洗是一种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内局部炎性反应 、安全有效的切口清理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腰椎后路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作者:闫国富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鹿邑县人民医院2015-09-2017-10间收治的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取腰椎后路正中入路,观察组(49例)以腰椎后路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比较2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腰腿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ODI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后路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术中失血量、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康复.

  • K-Rod椎弓根钉-弹性棒动态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母心灵;郭小伟;潘玉林;张华;孟庆勇;张秀珍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对26例腰椎退行性变疾病患者行手术减压、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固定.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评价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测量术前术后动态固定节段及相邻节段节段间活动度(ROM),测量手术节段椎间cobb角.结果 26例患者均随访,Oswestry评分由术前平均65分,改善到平均28分,手术节段cobb角改善,并保留了一定活动度,治疗优良率为88.5%.结论 腰椎后路动态钉棒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良好,可预防和减少融合相邻节段的退变,近期效果满意.

  • 微动棒固定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赵廷虎

    1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5例,女6例,年龄44岁~82岁,平均年龄55.8岁,均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经CT、MRI检查证实其中9例为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邻近椎间盘有退变信号,2例为L5、S1椎体间1度滑脱合并L4~5椎间盘退变信号.主要症状为腰痛伴下肢麻木疼痛数年,行走时加重.9例均行后侧入路突出椎间盘摘除,全椎板切除减压,病变节段刚性固定,后外侧植骨,邻近节段用微动棒固定,不做植骨融合.2例滑脱行L5S1间盘摘除,提拉复位,用cage融合,后外侧植骨,邻近节段用微动棒固定,不做植骨融合.

  • 臭氧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体会

    作者:刘永光;旷甫国;颜屈伦;徐頔;何勇;张建;叶西

    目的:观察臭氧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患者7例,采用臭氧等方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臭氧治疗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临床疗效显著,比单纯置管冲洗引流的处理方式,创口愈合提前了7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在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满意,避免了取出内固定,治疗时间较短,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志成;陈晓梅;郑春晖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行腰椎后路手术全身麻醉中静脉辅助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腰椎后路手术的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血压均控制良好,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大出血;吸毒;有癫痫病史和精神病史以及右美托咪定过敏者。共入选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20)和试验组(n =20)。2组患者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试验组在麻醉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0.5ug·kg -1·h -1静脉泵注,对照组则给予同剂量、同速率的生理盐水静脉泵注。记录并比较 2组患者苏醒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2组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手术持续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拔管即时、拔管后30 min 的 SBP、DBP、MAP 及心率(HR)均明显下降(P <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辅助用于行腰椎后路手术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提高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心血管稳定性。

  • 丙帕他莫在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切口镇痛方面的效果及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郑铁刚;杨瑞

    目的评价腰椎后路手术术后切口镇痛使用丙帕他莫联合PICA(舒芬太尼和昂丹司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14年3月~2015年1月共180例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90例。 A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出手术室之前由麻醉师开始给予PICA(舒芬太尼2μg+昂丹司琼8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镇痛;B组给予PICA镇痛的同时术后2h内给予丙帕他莫,丙帕他莫的剂量为2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2次/d;记录术后3、6、9、12、24h及48h疼痛强度VAS评分及PICA有效按压次数,同时比较两组术后48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表现出在术后3、6、9、12、24、48h疼痛评分明显小于A组患者(<0.05);术后3、6、12、24h及48h的PICA有效次数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术后镇痛丙帕他莫联合PICA(舒芬太尼和昂丹司琼)安全有效,且丙帕他莫能显著改善PICA的术后镇痛效果。

  • 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凡;孔新兴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技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68例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治疗,给予观察组腰椎后路楔形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Cobb角矫正、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Frankle分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ODI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Frankle分级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Frankle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Uc=2.097,P=0.036).对照组中有1例因出血量大,术后转入ICU病房急救观察1周后转入普通病房.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病例.结论 经椎间隙楔形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腰椎功能和Frankle分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