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建华;祁勇军;叶湘湘;许懋

    目的:探讨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为白内障复明工程提供更佳的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眼科住院部确诊为白内障且具有明确手术摘除指征的患者100例、100眼,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50眼,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采用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视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与对照组视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对照组各级别晶状体核硬度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较观察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比,尖峰撕囊碎核镊辅助预劈核技术改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显著,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简单,手术器械投入少,在我国复明工程中可推广使用.

  • 预劈核辅助的白内障手术

    作者:宋晨捷;赵阳;朱思泉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手术技巧愈加丰富,主要体现在核的处理技巧上,如乳化劈核、拦截劈核等,但这些方法操作要求高,初学者难掌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眼内其他组织的损伤.为此,预劈核概念被提出.预劈核技术包括手工预劈核和飞秒激光预劈核.此技术可明显降低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降低手术对眼内组织的损伤,缩短操作者学习曲线、提高手术普及率.但现阶段对于复杂白内障手术此项技术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

    作者:向琎琎;于爱民

    目的 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视力恢复、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依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传统超乳组(19例)和超乳预劈核组(21例).传统超乳组采用传统超乳手术,超乳预劈核组在传统超乳手术基础上采用预劈核技术,两组术后1、3、7d开展随访,并于治疗后1个月回院复查.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结果 两组术前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佳视力高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眼压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眼压数值低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六角形细胞比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超乳预劈核组六角形细胞比例高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乳预劈核组术后1个月门诊复诊用降眼压药物种类少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预劈核技术超声乳化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减轻传统超乳手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预劈核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作者:孙云玲;叶婉霞;钟达均;涂秋映;汪叶丽;谬伟华

    目的 探讨预劈核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在我院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70例白内障(70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患病.以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为依据进行分组,35例(35眼)/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预劈核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超声能量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角膜水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晶体状后囊膜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中应用预劈核技术,可减少超声能量的使用,缩短超声时间,减少对眼内组织的损伤,术后早期视力更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预劈核与拦截劈核技术的比较

    作者:陈冬斌;董万江;廖文勇;颜瑞

    目的 采用预劈核技术或拦截劈核技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4~5级硬核白内障患者,比较两者手术疗效.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将160例(16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劈核技术,用劈核钩与撕囊镊在囊袋内将核块劈为4~6块后,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照组采用拦截劈核技术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组病例术后均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观察2组患者平均超声乳化时间(US/TIME),累计释放能量(CDE),术后1、7d视力及术后1d角膜水肿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US/TIME、CDE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9、-7.49,P<0.01);2组间术后1d角膜水肿程度(Z=-3.117,P<0.01)和视力提高比例(C2=18.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7d视力提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采用预劈核技术,可有效减少刻槽及劈核所用的超声乳化能量,缩短超声乳化时间,患者角膜水肿程度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迅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 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与常规超声乳化劈核技术在超高度近视合并核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杨珂;朱思泉;赵阳

    背景 白内障手术中劈核操作是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的不断革新有助于缩短超声乳化的耗时,减小超声能量,避免对眼内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 目的 评价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用于超高度近视伴核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法进行比较.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于2016年3-9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眼轴长度>27.0 mm、屈光度>-10.0D,患眼晶状体核为Ⅲ~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眼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中分别选择反式劈核钩预劈核及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角膜内皮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的差异,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安全性,比较2种方法的有效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差异,测定术眼术后佳矫正视力(BCVA)(对数视力表)变化,以评价预劈核技术的临床效果. 结果 2个组术眼手术均顺利.预劈核组术眼平均有效超声时间为(47.30±11.29)s,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为(57.70±14.5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0,P=0.016).术后7d,预劈核组和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术眼BCVA分别为4.75±0.11和4.6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7,P=0.038).术后1个月,预劈核组术眼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0.82±3.77)%,低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的(16.11±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8,P=0.001).术后7d,预劈核组术眼的2级和3级角膜水肿眼数明显少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822,P=0.008).结论 与传统超声乳化劈核操作比较,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用于超高度近视伴Ⅲ~Ⅳ级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效果好,对组织创伤小.

  • 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Ⅳ级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赵阳;朱思泉

    背景 晶状体核的劈核操作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关键环节,手工预劈核技术可以减少术中超声乳化的能量和时间,减轻对眼内组织的损伤.目前常用的预劈核法对于硬核的效果较差.近年来我们采用自制的反式劈核钩进行硬核白内障手术,此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法的疗效尚未公开报道. 目的 比较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Ⅳ级硬核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干预性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确诊的Ⅳ级晶状体核的白内障患者32例3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术中分别采用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法和拦截劈裂法进行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所用的有效超声时间和术眼术后角膜内皮细胞(CECs)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佳矫正视力(BCVA)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分别为42.56(39.31,45.81)s和78.63(73.85,83.4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37,P=0.000).术后1d和3d,2个组不同等级BCVA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33).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术后1个月术眼CECs计数分别为(2 026.05±154.03)/mm2和(1 866.50±117.16)/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8,P=0.003);预劈核组和拦截劈裂组术后1个月CECs丢失率分别为(13.36±2.85)%和(25.7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96,P=0.000).术后1d和3d,预劈核组严重角膜水肿的眼数均明显少于拦截劈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结论 在Ⅳ级硬核白内障患者Phaco过程中,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比较,自制反式劈核钩预劈核技术可明显减少CECs的损伤,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