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椎旁肌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椎骨折手术应用

    作者:钟小兵;李义强;方晔;何国雄

    目的:分析经椎旁肌入路微创小切口在胸腰椎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胸腰椎骨折手术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选择椎旁肌入路,对照组选择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虽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不大(P>0.05).就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及疼痛指数而言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入路微创小切口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手术中,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缩短手术时间,还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指数,值得推广应用.

  • 椎旁肌入路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陈志伸;林哲辉;叶臻;欧清彬

    目的 探讨椎旁肌入路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技术优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该方法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17例.结果 17例手术时间(66.1±14.5)min,术中出血量(130.7±18.8)ml,术后3dX线片复查Cobb法局部后凸角平均为(0.8±0.5)°,术后10个月随访局部后凸角平均(0.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入路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好方法.

  • Dynesys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景峰;徐振华

    目的 评估Dynesys内固定系统作为非融合器械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1-09行腰椎管开窗减压+椎旁肌人路Dynesys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26例,所有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无明显骨质疏松.术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并通过动态侧位X线片评估非融合节段的椎间活动度及椎间隙高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6~66个月,平均45.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无切口感染;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加重,无内置物松动、移位、断裂.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ODI指数、椎间活动度、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融合节段均保留了一定的椎间活动度,活动范围2°~6°,平均4.1°.非融合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由术前(6.32±0.43)mm恢复为末次随访时(8.55±0.28)mm,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Dynesys内固定系统联合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长期随访疗效满意.

  • 椎旁肌入路联合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作者:李景峰;徐振华;陈廖斌;王建平;张树威

    目的 通过对椎旁肌入路联合后正中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的比较,评价经椎旁肌入路联合后正中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2-02诊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52例,分为2组,后正中入路手术组24例,椎旁肌入路联合后正中入路手术组28例.结果 52例获得18~36(26±4.5)个月的随访,椎旁肌入路联合后正中入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1周VAS评分评定疼痛改善情况方面优于后正中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Cobb角矫正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旁肌入路联合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具有与后正中入路手术具有相同的疗效,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 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海翔;刘丙科;邱春云;苏中南

    目的 研究经椎旁肌入路胸腰椎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其病房号码的单双数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给予治疗组经椎旁肌入路治疗,给予对照组行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种手术指标、随访结果 以及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时间、腰背肌锻炼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29.25、4.62、21.84、12.04,P<0.05).手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经过X线检查,均未产生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椎体高度丢失等并发症.治疗组术前VAS评分为(5.34±1.23)分,对照组为(5.45±1.34)分;治疗组术后7 d VAS评分为(3.12±1.01)分,对照组为(4.65±1.98)分;治疗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为(1.27±1.03)分,对照组为(2.69±1.32)分.治疗组术后7 d及1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能够优化各种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降低其术后VAS评分.

  • 椎旁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疗效探讨

    作者:邬亚明;尹毅;单辉强;黄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经椎旁肌入路手术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本院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57例,随机选取22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35例接受结合椎旁肌入路的手术治疗,临床随访2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围术期疗效观察,发现经椎旁肌入路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射线暴露次数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截至2012年6月,共55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9个月(24~36个月),随访患者的骨折椎体均获得良好愈合,未发生椎体高度进行性丢失,无骨水泥的移位,两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结合椎旁肌入路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为椎体成形技术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 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作者:袁贤赟;吴骏;刘伟;赖蔚文

    目的 比较经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手术的佳显露方式. 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从Cobb角矫正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觉程度等方面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 术后及未次随访显示,两组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 两组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腰背肌锻炼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 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压缩骨折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小切口利用 Uss 内固定系统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压缩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传统后正中切口手术方法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单纯腰椎压缩骨折患者44例,其中21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一组),23例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二组)。结果一组与二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比、受伤阶段及 Vas 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 Vas 评价术后腰部疼痛情况。两组 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Uss 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腰椎压缩骨折,具有对椎旁软组织损伤小,操作安全、简单,费用低,手术效果满意等优点。

  • 三维微创拉钩在腰椎后路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陈宣煌;林海滨;吴献伟;李荣议

    目的:探讨三维可调微创拉钩手术系统(3D-Viewer)辅助进行直视下腰椎后路微创手术的方法和初期临床效果,期待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3D-Viewer辅助直视下腰椎后路微创手术患者42例,腰椎骨折19例,腰椎滑脱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采用腰椎椎旁肌手术入路,借助三维可调微创拉钩手术系统,直视下手术.结果:42例手术顺利,切口均呈Ⅰ/甲愈合.42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4个月,疗效评定按Nakai标准,分优、良、可、差.其中,优23例,良17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结论:3D-Viewer技术操作使腰椎后路手术微创化,适应证较广,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理想的微创新术式.

  • 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李东生;汤晓正;熊龙;凌蒙;李经党;严亮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无须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其中经椎旁肌入路16例(经椎旁肌入路组),传统正中后入路22例(传统后正中入路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前后相关影像指标(Cobb角改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手术均顺利,所有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良好,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融合.椎旁肌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均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3 d椎旁肌入路组疼痛程度低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均P<0.05),术后1周2组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入路具有入路简单、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小切口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26例

    作者:徐建军;张立岩;王济纬;魏尧森;陈日勇;徐成;刘斌

    随着现代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创伤日趋增多.胸腰椎损伤是常见的脊柱损伤,根据损伤严重程度可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自2005年2月至2007年4月,笔者采用小切口经椎旁肌入路、保留多裂肌起止点、直视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共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8例疗效观察

    作者:符进卿;刘秋杰;张书鑫;马广雷;李金歌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治疗术,观察术后椎体恢复情况及有无慢性腰背部疼痛.结果 术后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无腰背部疼痛症状,功能良好.结论 经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术治疗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段椎体骨折疗效满意.

  • 椎旁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并不全脊髓损伤的疗效

    作者:张华;母心灵;陈金华;潘玉林;郭小伟

    目的 探讨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经椎旁肌入路后路内固定术与术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对2007-01~2009-12收治的25 例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手术及术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发现椎体高度、椎间隙宽度恢复大于90%,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2个级别.1 a随访结果表明,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高度、椎间隙宽度丢失小于10%.结论 后路经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后方韧带结构完整的胸腰段爆裂骨折并不全神经损伤,术后患者恢复效果满意.

  • 椎旁肌及后正中椎板剥离联合入路在合并脊髓损伤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张哉炯;张敬良;张雷;韦振兑

    目的 探讨椎旁肌入路置钉及后正中入路单节段椎板剥离椎管减压治疗合并脊髓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21例合并脊髓损伤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6例;年龄20~54岁,平均33.2岁;损伤部位:T112例,T126例,T12合并L11例,L17例,L25例.脊髓损伤情况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8例,D级9例.所有患者在采用椎旁肌入路置钉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入路单节段椎板剥离椎管减压的方法.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16.1±2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80.7±80.8) mL;术后3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率:优12例,良6例,可3例.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6例,E级12例. 结论 椎旁肌入路置钉及后正中入路单节段椎板剥离椎管减压治疗合并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复位优良,固定可靠、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好方法.

  • 微创椎旁肌间隙入路在手术治疗腰椎疾患的应用体会

    作者:李洪权;岳云亮;赵不仁;孟和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治疗腰椎疾患的手术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自2009年1月~2013年2月期间,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方式治疗腰椎疾患28例,记录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汉化的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术后参照Nakai评分标准评定疗效,28例中优18例,良8例,可2例。术后随访时的ODI、VAS 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治疗腰椎疾患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肯定等优点,该入路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实用手术入路。

  • 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爱平;程燕洁;杨霞;陈向阳

    脊柱后正中入路是迄今广泛采用的传统入路,临床常见的问题是由于这一入路需要广泛剥离椎旁肌群,较长时间向两侧强力牵拉被剥离的椎旁肌群,而椎旁肌的广泛牵拉剥离会形成瘢痕组织,容易发生腰椎术后综合(FBSS),导致术后顽固性腰痛,这已成为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因此我们从2012年4月-2012年6月对20例无需减压的胸腰椎骨折病例采用椎旁肌入路手术显露和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