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对膀胱功能重建的影响

    作者:韩野;杨玉辉;孙绍骞;董宏飞;刘继平;班琦;斯钦图

    目的:探讨了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对膀胱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膀胱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指标和膀胱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 <0.05;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训练和改善与膀胱功能的改善没有相关性,膀胱功能的改善和恢复主要依赖于有针对性的膀胱功能训练。

  •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房龙;何帆

    中枢性疼痛(C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脑干、脊髓)的原发性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临床常见病因有卒中、多发性硬化、肿瘤、癫痫、脑或脊髓损伤.目前科学的发展已进入相当高的程度,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大踏步的进展,但是对于CP的治疗,仍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来280例脊髓损伤(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P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节段、疼痛性质、治疗措施等方面的差异;并与同期脊髓损伤患者比较,以期找出双方存在的差异,总结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 社区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研究

    作者:沈玲花

    目的:探讨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对脊髓损伤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经上级医院确诊和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回归我社区的脊髓损伤患者70例,根据回归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出院前遗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出院后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痉挛、泌尿系感染、褥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SF-36总分显著升高,SCL-90总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F-36总分显著升高(P<0.05),Barthel指数和SCL-90总分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SF-36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SCL-90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及家庭康复指导可以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改进USS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高吉昌;贾全章

    目的:研究改进USS系统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复位内固定疗效.方法:应用改进USS系统复位、内固定,对术前、术后爆裂椎体前缘高度、后缘高度、椎管横截面积和瘫痪程度对比统计.结果: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平均为94.5%,椎体后缘高度恢复平均为91.4%.脊柱后凸角纠正至生理弧度.椎管面积平均恢复85.1%.32例平均随访12个月,无1例发生内固定松脱、断钉、拔钉及断棒,截瘫除4例A级(Frandel)的无恢复外,19例平均恢复3个级别(2-5),9例完全恢复,无1例发生感染和死亡.结论:改进U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在矫形棒上套加聚乙烯套管,增加对爆裂椎体向前的顶压力,使后凸角和椎体高度得到恢复;利用L型凿将后凸的椎管前壁向前凿回,使椎管横截面积复位满意.

  • 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亚平;蔡瑜玮;蔡燕萍;陈亚利

    目的: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并分析其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择取于2016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到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成功接收诊治的8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40例.研究组患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普通护理.将两组患者膀胱康复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促进膀胱康复,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 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治

    作者:何贵山;夏伟;李志华;彭付学;蔡曙洲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颅脑损伤合并颈髓损伤的受伤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与转归.结果临床治愈10例,轻度颈髓功能障碍3例,高位截瘫放弃治疗、死亡各2例.结论头颈坠落伤或交通伤患者出现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感觉异常、或完全弛缓性瘫痪都应高度怀疑有颈髓损伤的可能.

  • 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与护理

    作者:李嫣

    目的:评估脊髓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提出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主动配合治疗护理.结论:正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康复.

  • 康复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

    作者:郑彩娥;王元姣;王雅莉

    目的:探讨康复健康教育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57例脊髓损伤患者在入院后、康复全过程中、出院前进行康复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入院时、出院前疾病康复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ADL各项目评分比较.结果:患者出院前疾病康复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均高于入院时;ADL各项目评分比较均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健康教育对提高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疗效有较大影响;对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社区康复指导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汝再华;吴华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指导对脊髓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对24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化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康复组进行指导性社区康复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社区康复指导12个月后,分别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2个月的社区康复指导后,康复组在褥疮、泌尿系感染、肌肉萎缩、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QOL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康复组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社区康复指导对脊髓损伤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生存质量.

  • 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

    作者:唐春阳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4年11月的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5例(均为高能或者复合能量损伤),采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进行分级,A级4例,C级1例.左下肢截肢3例,右下肢截肢1例,左上肢截肢1例,右上肢截肢1例.所有受试者均佩戴假肢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1例患者的感觉评分和运动评分得到较大改善,残存分级也从C级降为D级;测试坐骨结节承重压力安全范围,压力< 110mmHg.经过佩戴假肢矫形器和康复训练,下肢截肢者的转移能力、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损伤合并截肢患者佩截假肢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陈瑶;张达慧;吴淑卿;曾凡彬

    目的:本次针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间歇导尿,共有患者28例,实施过程中依据患者的残余尿量对导尿次数进行了调整.结果:对本次所有的患者实施了间歇导尿,患者的排尿功能得到改善.结论:通过对间歇导尿的实施,泌尿系统的感染症状减少了,保护肾脏功能.对脊髓损伤患来讲,护理效果非常理想.

  • 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

    作者:左太熊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进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神经功能恢复达到优47例,达到良15例,优良率91.18%;脊髓完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61.54%,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恢复优良率98.18%,不完全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完全损伤患者(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能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而且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质量更高.

  • 脊髓损伤患者综合康复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宁;闫东艳;王艳;蔡琛;车文生;孙晓东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康复教育合并康复治疗的手段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后运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躯干净值能力评分(Sheikh)评定躯干活动能力等.结果:46例患者在经过综合康复的治疗后,FMA、Barthel指数以及Sheikh等各项指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升高,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的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的临床分析

    作者:项桂芬

    目的:观察和分析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的临床效暴.方法:将80例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的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功能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评分与感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采用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

    作者:邓科峰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三组,每组40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从三组患者治疗后平均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前后联合入路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发现,联合组患者术后平均Cobb角、椎体间滑移距离、JOA评分等方面与前路组和后路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行不同的手术治疗,前后联合入路能够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颈椎序列,解除前后压迫的情况,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效果

    作者:吴淑卿;刘静;张达慧;曾凡彬;刘艳雨;陈瑶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 :将74例脊髓损伤康复训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BI指数及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训练中效果良好,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行为,改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

    作者:杨经慧

    目的 研究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2例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脊柱损伤程度,其中12例为A级,22例为B级,15例为C级,其余23例为D级,所有患者早期均予以针对性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该次研究中72例患者均进行了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76±1.49)个月,再次采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以恢复至E级(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为优,该次研究中有42例符合E级标准,占58.33%,以A、B、C级升高至D级为良,该次研究中有18例符合良标准,占25.00%,以神经功能升高1级为可,该次研究中有8例符合可标准,占11.11%,其余4例不符合上述标准为无效,占5.56%,统计可知,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了83.33%.结论 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应予以脊髓减压术治疗,并结合应用大剂量激素,尽早实施手术治疗,以促进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 电针关元穴治疗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疗效分析

    作者:耿丹;钟丹

    目的:探讨电针关元穴治疗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DH)的疗效.方法:收治SCI后DH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关元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加膀胱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尿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膀胱顺应性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大尿流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膀胱顺应性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关元穴治疗SCI神经源性膀胱DH优于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加膀胱训练.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脊髓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更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恢复时间.

  • 脊髓损伤康复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作者:朱梦真;张淑卿;黄衠

    目的 调查分析脊髓损伤康复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明确提升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措施.方法 此次研究试验在医院内部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康复患者进行研究,电脑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分别为(17.28±2.44)分、(16.89±2.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724,P=0.233)两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管理5个月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分别为(21.28±2.56)分、(32.89±3.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8,P=0.036).干预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实施干预管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208.46±16.44)分、(167.49±17.46)分,(t=6.347,P=0.012),管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脊髓损伤康复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相对较低,患者功能锻炼质量有待提升,针对患者的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家庭护理管理方案,是促进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8784 条记录 3/440 页 « 12345678...43944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