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活性炭负载丁二肟分离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镍

    作者:高俊杰;余萍;宋恩军

    通过对负载了丁二肟的活性炭对镍的吸附和富集行为的研究,确立了活性炭负载丁二肟和其对镍的吸附洗脱条件.建立了负载丁二肟活性炭对镍富集、分离,再用原子吸收测定的分析方法.方法的富集倍率为40倍.对地表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2-羟基-4-磺酰氨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的合成及与镍的显色反应

    作者:顾勇冰;张春牛;郑云法

    合成了新的三氮烯试剂2-羟基-4-磺酰氨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HSNPT),并研究了在 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镍的显色反应.在 pH 10~12.0的 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镍形成配合比为3∶1型淡黄色配合物.配合物大负吸收峰位于λ=54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18×105 L·mol-1·cm-1.Ni2+的质量浓度在0~480 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合金钢样品中的微量镍,结果满意.

  • 微乳液增敏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微量镍和钴

    作者:黄美珍;王新平;陈喜

    研究了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四组分构成的微乳液对镍钴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在仪器佳工作条件和合适酸度下,含水70%微乳液使火焰原子吸收法测镍钴的吸光度分别增敏61.1%、23.3%,使测定的灵敏度有较大的提高,用于饲料中镍钴的测定,回收率为96.4%~10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5.6%,结果满意.

  • 浊点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痕量镍

    作者:谢夏丰

    以TAN为衍生试剂,用Triton X-11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富集镍(Ⅱ),于ODS柱上,用内含4.5 m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MTAB)和pH 5.5 HAc-NaAc缓冲溶液的甲醇-水溶液[V(CH3OH)+V(H2O)=70+30]作流动相,并用分光光度计于590 nm处测量,发展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镍(Ⅱ)的方法.在选定条件下,大多数离子不干扰测定,镍的检测限为0.1 μg·L-1.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镍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 镍激活EB病毒的研究

    作者:罗慧玲;李满枝;汪慧民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抗补体免疫荧光技术研究,证实在试管内1~40mg/L NiSO4.6H2O(Ni)显著增强携带Epstein-Barr Virus(EBV)基因组的三株类淋巴母细胞株的VCA、MA、EA、EBNA-2抗原表达.此外还发现1~20mg/L Ni能明显促进EBV转化人脐血B淋巴细胞的作用,当多次加Ni时促进效应更强,前者转化促进率为13.31%~46.6 1%,后者达22.70%~57.04%.以上结果表明,Ni具有激活 EBV的作用.EBV与鼻咽癌(NPC) 密切相关,广东 NPC高发区大米和饮水中 Ni的含量偏高,NPC患者血和头发中 Ni 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研究结果提示,EBV与 Ni相互作用可能是 NP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协同因素.

    关键词: 激活作用 EB病毒
  • 液膜预富集水相痕量镍的分析研究

    作者:董顺福;朱志国;刘伟明

    研究了液膜体系对水相中痕量镍离子的富集方法,镍离子从外相水溶液被膜相载体通过液膜运进含有反萃取剂的内相,从而达到富集效果.液膜富集一次回收率达98%,二次富集倍数250倍.试验了载体、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膜与内相水的水/油比、乳化液与外相水的乳/水比、内相酸度、外相pH值、富集时间和破乳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正交分析试验选出了佳试验条件,并比较了在相同条件下液膜法与萃取法提取镍的效果.通过液膜富集,使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镍达到了10-9级.

    关键词: 液膜 富集 方法
  • 微量元素镍概论

    作者:曹宏梅;赖红伟;董树国;朱志国

    阐述了镍的基本概况,包括镍的发现史、来源及性质,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学补镍和防止镍中毒的方法.

    关键词: 健康 微量元素
  • 镍与生物

    作者:吕维莉;邓智年;魏源文

    镍是一种稀有金属元素,也是动植物和人的必需营养微量元素.本文对镍的生物学功能及对有机体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 采用有机进样系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进样测定食用油中铅、砷、铜、铝、镍

    作者:林舒忆;贾彦博;李燕;凌程江

    目的 采用加氧附件-有机进样系统建立了ICP-MS直接进样测定食用油中铅、砷、铜、镍、铝等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航空煤油为稀释剂,按照油/溶剂(质量比)1/9加以稀释后直接进入ICP-MS仪器分析,采用钇、铍混合内标来补偿仪器信号漂移和基体效应.结果 方法检出限:铅为0.09 μg/kg、砷为0.07μg/kg、铜为0.1μg/kg、镍为0.11μg/kg、铝为0.55μg/kg;相对标准偏差<5%;加标回收率在95% ~ 105%之间.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食用油等有机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分析.

  • 硫酸镍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癌变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分析

    作者:陈传德;吴中亮;陈家堃

    目的检测硫酸镍对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经硫酸镍在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的恶变细胞中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本实验所选用的7条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在1~6条之间.7条引物中第1、4、7的3条引物扩增的片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其余4条引物均有明显差异,对于同一随机引物它们都具有特异的带型.结论硫酸镍能诱发16HBE细胞基因组不稳定.

  • 扶正解毒颗粒改善镍暴露者肝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赵健雄;吕晓云;王学习;朱玉真;王秋英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解毒颗粒(FJK)对镍暴露者肝损伤的临床疗效及改善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采用中药FJK合用保肝西药治疗;B组29例,仅用西药保肝疗法.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的疗效,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血清胆碱酯酶(SChE)、血清镍、红细胞膜Na+-K+-ATP酶及Ca2+-ATP酶变化.结果与B组比较,A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ALT、AST、血镍水平及SChE、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的改善均优于B组(P<0.05~0.01).结论 FJK具有降镍,恢复ATP酶活性,改善肝功能作用,临床疗效肯定.

  • 广州市蓄电池行业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分析

    作者:麦剑平;舒友梅;郭冠浩;刘移民

    目的 调查广州市蓄电池行业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方法 抽取广州市4种类型的蓄电池生产企业24家,对其工作场所空气中铅、二氧化锰、镉和镍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 结果 铅是4种类型蓄电池生产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铅酸蓄电池厂铅污染程度十分严重,铅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CTWA )超标率为97.2%,短时间接触浓度( CSTEL )超标率为81.9%. 镉镍电池厂重金属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且超标严重,铅、镍和镉的CTWA和CSTEL超标率均分别为100.0%、50.0%和100.0%. 锌锰电池厂二氧化锰和铅CTWA超标率分别为10.5%和5.9%,CSTEL超标率分别为10.5%和0.0%;镍氢电池厂镍和铅的CTWA超标率分别为5.9%和11.1%, CSTEL超标率分别为0.0%和11.1%. 结论 应加强对蓄电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督管理,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重金属水平.

  • 复合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镍

    作者:蔡小璇;张凤华;叶立和;唐斯;钟苑琴;庄小舟

    目的:建立以复合基体改进剂稀释血样的改良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直接测定血镍的方法。方法取100.00μL血样以质量浓度为0.12 g/L氯化钯-体积分数为1.00%曲拉通X-100-体积分数为0.10%硝酸的复合基体改进剂5倍稀释后,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镍。结果血镍质量浓度在0.30~25.00μg/L时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检出限为0.30μg/L,低检出浓度为1.50μg/L;加标回收率为99.00%~102.75%,批内、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3%~3.70%和2.20%~5.03%。血样在4℃下至少可保存7 d。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精密度较高,适用于正常人及职业性镍接触人群血镍的测定。

  • 86例镍接触性皮炎临床观察

    作者:张其鹏;黄庆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金属制品的使用日益广泛,由其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亦日益多见.为了解其临床特点,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观察86例镍接触性皮炎患者,现临床分析如下: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氢化蓖麻油中的镍含量

    作者:梁蔚阳;李文仲

    目的 建立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药用辅料氢化蓖麻油中镍含量的方法,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照国内外药典及相关的文献资料,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塞曼背景校正,标准加入法对氢化蓖麻油进行镍含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标准加入法线性范围0~30 μg/L(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70%,相对标准偏差值(RSD)为1.98%,n=9,验证方法可行,建立了氢化蓖麻油的镍含量标准.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而且准确,灵敏度高,可对药用辅料进行有效的控制.

  • 扶正解毒颗粒治疗长期镍接触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文远

    目的 研究扶正解毒颗粒治疗长期接触镍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长期接触镍的100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美托洛尔实施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扶正解毒颗粒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镍水平与肌酸激酶等指标水平明显的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扶正解毒颗粒治疗长期接触镍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 茯苓等10种药食同源药材中重金属镍含量测定及评价

    作者:金波;马辰

    目的 建立药食同源药材中镍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评价茯苓等10种药材中镍的污染状况.方法 前处理采用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两种方式,优化石墨炉升温程序,测定市售药食同源药材中镍的含量.结果 镍的检出限为0.75 ng/mL,精密度RSD为0.90%,微波消解法的回收率在92.7 %~100.9%之间,湿法消解的回收率在90.5%~99.4%之间.以3 mg/kg为限量值,药食同源茯苓等10种药材中镍超标23.5%,药材中镍的每日摄取量是WHO准则规定的耐受摄入量的11.5%.结论 所建方法快速准确,适合于药材中镍的检测.市售药食同源茯苓等10种药材中镍含量偏高,需引起重视.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氢化大豆油中镍的含量

    作者:薛巧如;梁蔚阳;陈宇堃

    目的 建立测定氢化大豆油中镍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塞曼背景校正,标准加入法测定.结果 标准加入法所得相关系数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4%~97.0%.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控制该药用辅料的质量.

  • 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标准加入校正法测定血清镍

    作者:黄晋荣;郑桂娜;徐锡金;霍霞

    目的: 建立简便、可靠的血清镍测定方法,用于人群血清样品的批量检测.方法: 血清用体积分数0.5%的硝酸稀释,用石墨炉标准加入校正法、塞曼背景校正,进行血清镍检测.结果: 该法相对标准偏差5.97%~9.27%,加标回收率93.41%~111.33%.结论: 本法准确、高效,适于人群血清样品的大批量检测.

  • 应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修复腭裂骨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冉炜;郭冰;舒大龙;李佚;田智慧;王立超

    [目的]研究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制成牵张器,利用NiTiSMA的超弹性产生的恒定的张力进行硬腭牵张成骨,达到治疗腭裂骨质缺损,封闭腭部裂隙的目的;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12只8周龄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手术形成硬腭中部裂隙,建立腭裂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组动物同时放置NiTiSMA牵张器.待硬腭裂隙闭合时及4、8周时分别处死每组两只动物,取标本,组织切片观察.所有动物手术前后及处死前取上、下颌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对照分析各时期的咬(牙合)关系变化.[结果]对照组动物腭部裂隙较原裂隙稍增宽,实验组动物腭部裂隙于手术后10~14d闭合,组织学分析实验组腭上颌缝区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牵张成骨对(牙合)关系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牵张器可产生恒定的牵引力,刺激新骨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牵张成骨用的生物材料.

252 条记录 10/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