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1-2014年中国间日疟流行特征及病例住院治疗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中杰;张子科;周升;耿启彬;孙军玲;周晓农;杨维中

    目的:分析2011—2014年中国进入间日疟消除阶段后疾病流行特征,以及间日疟病例住院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2011—2014年的间日疟个案(临床与实验室病例)和人口数据,从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2011—2014年间日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含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等信息)(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外籍病例)。采用多因素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间日疟病例住院的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4年,5656例全国间日疟病例中,输入病例占69.9%(3951例),本地病例占30.1%(1705例);男性占82.7%(4680例),女性占17.3%(976例)。本地病例中,535例(31.4%)分布在边境县(区),577例(33.8%)分布在省际交接地区;病例数从2011年的1363例降至2014年53例;2011年存在本地病例的县(区)共有185个,2014年为10个;本省外县(区)感染和省外感染的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至2014年分别达到32.1%(17/53)和9.4%(5/53)。输入病例分布在30个省份的614个县(区),来自全球4个洲共57个国家,其中来自东南亚的病例较多,占70.2%(2772例)。住院治疗的病例占26.4%(1494例)。与女性、≥65岁或本地病例相比,男性、≤14岁或输入感染会增加病例住院治疗的可能性,其OR (95%CI)分别为1.41(1.16~1.71)、2.26(1.44~3.56)和2.73(2.30~3.25)。结论进入消除阶段后,我国间日疟本地病例的数量和发生范围大幅下降,持续发生本地感染病例的地区相当局限;境外输入与国内人口流动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需引起关注。

  • 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作者:高世同;吴少庭;张仁利;袁仕善;黄达娜

    目的克隆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 方法根据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从深圳间日疟患者血样(编号为PvSZ1)的核酸提取物中扩增出MSP1 C端编码基因,回收纯化后,与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子pMD/MSP1,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以限制性酶切分析与PCR法鉴定后,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双向测定序列并分析. 结果从间日疟血样提取的DNA中扩增出1 119 bp的基因片段,所构建的pMD/MSP1阳性克隆重组子经双酶切和PCR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所测定的间日疟原虫PvSZ1 C端基因序列与国外Sal-1株比较,碱基数相同,未发现碱基缺失,相同的核苷酸占96.7%,序列中第542位碱基变化为同义突变(GTC→GTT,均编码缬氨酸),第375~542区间的碱基变化数占整个序列变化碱基总数的92.9%(34/37).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Sal-1株比较,同源性为92.5%. 结论成功克隆了间日疟原虫PvSZ1株 MSP1 C端编码基因,该基因在不同间日疟原虫地理株间相对保守,所克隆基因序列的第375~542核苷酸区域为高频变化区.

  • 间日疟原虫MSP-1 和 CSP 基因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作者:张山鹰;许龙善;黄天谊;谢汉国;黄江宏;陆惠民

    目的比较间日疟原虫两种主要分子标志(MSP-1 和 CSP)的遗传多样性. 方法分别用MSP-1和C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间日疟原虫现场分离株,并进行基因多态性比较和分析. 结果共检测32份海南省现场确诊的间日疟病人血样,MSP-1等位基因型混合感染率为18.75%,平均克隆数1.16;CSP基因型混合感染率为35.29%,平均克隆数为1.47.如果同时考虑两种基因型,混合感染率则为50.00%.空间对应分析发现,热带族与Sal-1型关系密切,PvⅡ型与重组Ⅲ型分布靠近,其他基因型则较分散. 结论同时用MSP-1和CSP两种分子标志检测间日疟原虫,其基因型混合感染率高于用单一标志检测,两种标志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 辽宁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分析

    作者:耿英芝;田疆;腾聪;毛玲玲;王博;姚文清

    目的 探讨辽宁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的基因型与地理分布.方法 采集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血样15份,Chelex-100离子交换法提取DNA,进行单管一套式PCR扩增,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判定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型别.结果 12份本地感染间日疟血液标本中6份鉴定为PV-Ⅰ型温带族虫株)(占50.00%),6份鉴定为PV-Ⅰ型温带族和PV-Ⅱ型混合虫株(占50.00%);3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中PV-Ⅰ型热带族和温带族各1例,PV-Ⅰ型温带族和PV-Ⅱ型虫株混合感染1例.结论 目前辽宁省间日疟原虫存在2种CSP基因型,即PV-Ⅰ型温带族虫株和温带族、PV-Ⅱ型混合感染虫株,无热带族虫株.

  • 套式PCR扩增SSU rDNA特定片段检测云南金平县疟原虫感染的研究

    作者:姜素华;刘佩娜;付云朝;刘庆

    目的采用套式PCR系统诊断、鉴别人体疟原虫感染. 方法采用已建立的套式PCR系统扩增SSU rDNA特定片段检测云南金平县恶性疟镜检阳性患者的6份血样,并设阳性与阴性对照. 结果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104 bp、102 bp和115 bp预期大小的特定扩增带.正常人血、人源弓形虫、杜氏利什曼原虫DNA及灭菌双蒸水均未产生特异扩增带.6份血样中检出4份P.v.、P.f.和P.m.的混合感染,1份P.v.和P.f.及1份P.f.和P.m.的混合感染. 结论该系统特异、灵敏、稳定,在诊断疟疾的同时可准确地判定混合感染,对疟疾的诊断、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及疫情监控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广西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型的初步研究

    作者:郭传坤;黎学铭;林睿;林珍;李锦辉;黄亚铭;黄天谊;许洪波

    目的了解广西间日疟原虫种群的基因型组成及其地理分布. 方法用滤纸法采集经镜检确诊的间日疟原虫阳性病人血样31份, Chelex-100离子交换法用于提取滤纸血样中的DNA,改进的套式-等位特异-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鉴别性片段的扩增、分析和鉴定. 结果在19份广西当地间日疟病例血样中17份鉴定为温带族虫株(89.5%),2份为热带族虫株(10.5%);12份输入病例血样中,温带族8份(66.7%),热带型3份(25.0%),PV-2型1份(8.3%). 结论目前广西当地流行的间日疟以温带族虫株为主,少数热带族病例出现在环江和防城县;但输入间日疟病例中热带族虫株感染占较大比例.

  • 间日疟原虫MSP1C端基因亚克隆及在肠埃希菌中的融合表达

    作者:高世同;吴少庭;张仁利;袁仕善;黄达娜;雷明军;秦莉;潘晖榕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融合表达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以获得能作为检测抗原的重组蛋白GST-PvMSP1 C. 方法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获得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片段,柱纯化后,插入表达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体pGEX-4T-2/PvMSP1C,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阳性克隆以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SDS-PAGE电泳与免疫印迹分析. 结果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获得1 119 bp的 PvMSP1 C编码基因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所构建的pGEX-4T-2/PvMSP1C重组体阳性克隆经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显示,GST-PvMSP1C融合表达蛋白的大小约63 ku,且能够分别被GST抗体与间日疟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结论成功亚克隆并构建了间日疟原虫MSP1 C 端编码基因pGEX-4T-2/PvMSP1C表达质粒,诱导表达了GST-PvMSP1C融合蛋白,表达蛋白具有一定免疫活性.

  • 海南省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基因分型及地理分布

    作者:王光泽;华德;王善青;林翠芬;林世干;蓝秀汉;李才旭;黄天谊;司有忠

    目的确定海南省疟区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型及地理分布,为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套式等位特异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在海南省疟区内感染的间日疟病人滤纸血滴样本.结果在99份受检血样中,有54份显示约700 bp和约180 bp二条扩增带,为温带族虫株,占54.54%;33份显示约700bp扩增带,为热带族虫株,占33.33%;12份显示约700 bp和588 bp两条扩增带,为PV-2型虫株,占1 2.1 2%.结论海南省流行的间日疟原虫CSP呈多态性,且存在地理分布差异.

  • 间日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基因多态性分析

    作者:周银发;张山鹰;杨发柱;谢汉国;林耀莹;肖方震

    目的 研究不同地理株间日疟原虫(Pv)裂殖子顶端膜抗原1(AMA-1)基因多态性. 方法 采集镜检确诊的间日疟患者滤纸血 3滴,煮沸法提取滤纸血中pv DNA,套式PCR扩增包含PvAMA-1Ⅱ区(793 bp)DNA片段,扩增产物经电泳鉴定后纯化并测序,利用生物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 结果 17例患者感染的间日疟原虫分为9种单倍型,只有1种(V3)在基因库中未发现100%吻合的序列;含9个多态位点(s-9),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0859±0.00093,非同义突变率1引同义突变率差值(dN-dS)为-0.00230±0.00539,但Z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事件的低数量(Rm)为2,在整个411 bp序列中R2随着核苷酸遗传距离增加呈下降趋势不明显. 结论 间日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AMA-1)Ⅱ区基因序列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

  • 鲁西南地区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分型及序列同源性研究

    作者:宋观波;徐超;王利磊;魏庆宽;李瑾;尹昆;肖婷;孙慧;黄炳成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鲁西南地区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分型及序列同源性特征. 方法 收集不同时期采制的鲁西南地区间日疟患者厚、薄血膜标本,用巢式PCR方法扩增间日疟Pvmsp-1基因icb5~icb6片段,对产物进行 PvuⅡ酶切鉴定和序列比对分析及系统进化分析. 结果 25份间日疟样品巢式PCR产物大小均为470bp,经PvuⅡ酶切均获得350bp和120bp两条片段,为Sal-1型.进化树分析25个样品株处于同一个大分支,且与Sal-1型标准株株同属一个总分枝,而与Belem型标准株遗传距离较远. 结论 鲁西南地区不同时期流行株间日疟原虫Pvmsp-1基因均为Sal-1型,株间序列同源性较高.

  • 间日疟原虫多表位疫苗基因的表达、纯化与初步鉴定

    作者:王萍;李明;董文其;陈白虹

    目的 构建和筛选间日疟原虫多表位疫苗基因高拷贝Pichia pastoris菌株,研究多表位疫苗基因在酵母菌中的表达,纯化目的 产物,为进一步的多表位肽免疫原性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筛选间日疟原虫有效保护性抗原表位,人工合成多表位基因PvDBW,经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构建酵母表达载体pPIC9K-PvDBW,转化大肠埃希菌ToP10;鉴定后转化P. pastoris GS115,构建酵母表达菌株;通过G418压力筛选筛出目的 基因高拷贝克隆,用甲醇诱导多表位肽基因表达,分别以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用50%饱和硫酸铵沉淀和分子筛凝胶层析分离、纯化目的 产物. 结果 重组质粒用EcoRⅠ和NotⅠ双酶切后可得到786 bp DNA片段;经G418压力筛选筛出两个高拷贝菌株,以α-Factor和3′AOX1为引物、重组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出约960 bp的目的 片段;SDS-PAGE显示,在GS115细胞内多表位肽呈分泌性表达,表达量为80 mg/L;分离、纯化后,纯度达90%以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表达的多表位肽可被间日疟病人血清识别. 结论 间日疟原虫多期多阶段多表位疫苗基因在酵母菌中表达成功.

  • 磷酸咯萘啶及其合并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观察

    作者:尚乐园;韩庆霞

    目的观察国产抗疟药磷酸咯萘啶单方和磷酸咯萘啶合并双氢青蒿素在厄利特里亚治疗疟疾的近期疗效.方法以显微镜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为观察对象,服药后逐日血检疟原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单方治疗间日疟与恶性疟的原虫平均转阴时间分别为32.00 h和50.18 h;联合治疗间日疟与恶性疟的原虫平均转阴时间分别为24.00 h和27.69 h;联合治疗抗氯喹恶性疟平均转阴时间为24.00h.两组药物治疗的病人均于治疗结束前体温恢复正常.未见明显副反应.首次治疗后7 d,单方组有55.56%的恶性疟病例携带配子体,高于联合用药的18.18%.结论联合用药优于单用,但两组药物对当地疟疾均100%临床治愈,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与镜检法诊断间日疟的对比研究

    作者:钱嘉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间日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检测"四热"病人血样中间日疟原虫DNA;同时作厚血膜镜检疟原虫. 结果从间日疟患者血样中扩增出341 bp的DNA片段,与预期的扩增片段大小相符,而正常人血样及空白对照无特异性条带;对于234份"四热"病人血样,PCR法检出16份阳性,阳性率为6.8%;厚血膜镜检13份阳性,阳性率为5.6%;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3份PCR阳性而镜检法阴性的血样,重新作PCR,结果仍然为阳性.以镜检法为标准,PCR法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6%. 结论 PCR技术灵敏特异,可替代镜检法用于间日疟感染的临床及现场检测.

  • 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治疗疟疾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恒林;杨品芳;李春富;李兴亮;李丽;杨沧江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对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的疗效. 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病人,用青蒿琥酯(50 mg/次, 2次/d×3 d)与萘酚喹(100 m/次,2次/d×3 d)联用, 进行治疗与观察. 结果共治疗间日44例,平均退热时间为(23.7±8.3) h, 平均疟原虫无性体阴转时间为(27.5±7.3) h, 治疗后30、150、180 d累计复发率依次为2.5%、10.8%和17.2 %.治疗恶性疟57例, 平均退热时间为(27.4±6.7) h,平均疟原虫无性体阴转时间为(33.6±10.9) h,28 d复发率为5.6%. 结论青蒿琥酯与萘酚喹联用治疗间日疟及抗药性恶性疟病人具有显效快、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疗程短和依从性高等优点.

  • 基于SSUrRNA基因序列的间日疟原虫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作者:高世同;张仁利;黄达娜;张荣锦;耿艺介;李晓恒;吴少庭

    目的:克隆分析间日疟原虫小亚基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SSUrRNA)特异性基因序列,建立间日疟原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技术.方法:针对间日疟原虫SSUrRNA种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血样核酸提取物中扩增SSUrRNA基因片段,纯化后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PCR与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设计6条寡核苷酸片段,LAMP检测感染血样中间日疟原虫DNA,扩增产物作琼脂糖电泳分析或直接荧光染色肉眼观察.结果:问日疟原虫SSUrRNA基因扩增片段大小约为235 bp;阳性克隆重组质粒插入的SSUrRNA基因扩增片段含有235个核苷酸,与GenBank中的Sal-1株、Belem株间日疟原虫相同序列进行比对,同源性为100%,与PV2008/TR/DEL株、PVK1294株、El Salvador株的同源性均为99%,与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及恶性疟原虫的序列同源性均低于95%,将含有SSUrRNA靶基因的重组质粒以蒸馏水倍比稀释后做LAMP,试验的灵敏度为10copy/μl;特异性检验显示间疟原虫患者血样DNA呈阳性反应,恶性疟原虫、弓形虫、日本血吸虫、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及正常人血DNA为阴性.结论:扩增、克隆的间日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不同地理株间同源性高,以其为靶基因建立的间日疟原虫LAMP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且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PCR检测疟疾混合感染的现场应用研究

    作者:林敏;高世同

    目的评价PCR检测技术在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区诊断疟疾的现场应用价值. 方法采集海南省疟疾混合感染流行区304份滤纸干血滴样本,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条引物,采用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的DNA片段,检测现场所采样本中的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同时与镜检法进行比较. 结果在304份样本中,PCR法阳性15份,其中间日疟7份,恶性疟8份;镜检法阳性11份,其中间日疟6份,恶性疟5份.镜检阳性的样本PCR均为阳性;镜检阴性而PCR阳性的4份样本,其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鉴定,证实为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 结论此PCR检测体系灵敏、特异,对诊断或鉴别诊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实用价值.[关健词] 聚合酶链反应; 疟原虫,间日; 疟原虫,恶性; 混合感染; 检测.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作者:杨秋林;许丽芳;张愉快;王可耕

    目的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检测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P.V). 方法 酚氯仿法提取P. V基因组 DNA,设计4条扩增P.V环子孢子蛋白基因的LAMP引物,以恶性疟原虫、弓形虫、人全血DNA为对照,进行LAMP,LAMP产物经显色、电泳鉴定.将P.V血样用健康人血稀释为1.5×10-3、1.5×10-4、1.5×10-5、1.5×10-6、1.5×10-7、1.5×10-8 6个浓度后进行LAMP,检测其敏感性. 结果 P.V LAMP扩增产物检测管显色后呈阳性,对照组均阴性.P.V LAMP产物电泳后呈LAMP 特征性梯状条带,对照组均无扩增条带.LAMP检测P.V的敏感度为1.5个疟原虫/107RBC. 结论 检测间日疟原虫的LAMP方法敏感、特异,简便.

  • 常用抗间日疟药物抗药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怀鄂;苏品璨;陈熙;李翠英;吴艳瑞;孙乐;杨照青

    东南亚作为间日疟全球为高发的地区,占据了全世界发病总人数的74%.相关研究表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包括氯喹在内的抗间日疟药物已在马来西亚等地区出现了抗药性,给当地的疟疾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针对抗间日疟常用药物抗药性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间日疟原虫抗药性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胡月;蔡文斌;阮永华;杨照青

    疟疾是世界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其中间日疟疾分布广且易复发、难治愈.间日疟原虫对氯喹(Chloroquine/CQ)和其他药物的抗药性严重影响疟疾的有效防治,因此监测间日疟原虫抗药性的基因与表型变化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间日疟原虫抗药性基因的研究进展.

  • 间日疟原虫抗药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作者:冯时;邹俊;杨照青

    疟疾作为一种全球性寄生虫病,因其较高的致死率而备受瞩目.目前,全球约28.5亿人面临感染间日疟的风险,间日疟在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正日趋增加;由于对间日疟的认识较少和研究手段有限,间日疟的消灭将带来更大的技术挑战.间日疟抗药性的不断蔓延情况令人担忧,本文就间日疟原虫基因多样性及目前发现的间日疟原虫抗药基因突变进行概括介绍.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