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01 伤害疾病负担评价指标的应用进展

    作者:李中杰;熊光魁;吴宜群

    本文从伤害疾病负担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进程、各指标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目前全球常用的疾病负担评价指标--DALYs的应用条件及优缺点.

  • 1990~1994年福建省疾病监测点劳动力人口意外死亡分析

    作者:洪荣涛;黄文龙;林晖;欧剑鸣

    目的探讨福建省劳动力人口意外死亡的态势.方法选择标化死亡率和标化PYLL率指标对1990~1994年福建省疾病监测点劳动力人口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1994年福建省监测点劳动力人口标化意外死亡率为39.9/10万~68.8/10万,标化PYLL率为11.5%~29.6‰;意外死亡的"早死"现象较其他死因突出;平均标化PYLL率死因排位:自杀居首位(占27.8%),淹死第二(占19.9%),交通事故第三(占14.5%);农村各类劳动力PYLL率均明显高于城市,潜在劳力的淹死、农村青年女性的自杀、男性的交通事故等因素已成为目前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意外死亡是福建省劳动力人口的主要死因,并以自杀、淹死、交通事故为主要危害死因,研究这些死因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已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重要课题.

  • 2002-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寿钧

    目的 分析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主要死因.方法 系统收集2002-2006年全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全死因分析和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分析.结果 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死亡率前7位的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内分泌代谢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占伞死因构成的89.86%;引起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PYLL合计为33 696.5人年.结论 杭州市下城区人群的死亡以慢性病和伤害为主,加强慢性病防制,减少死亡和伤残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2003-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趋势及死亡负担分析

    作者:邵永强;钱合笑;陈祎;张孝和;张娜;谢海滨

    目的 分析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负担变化趋势.方法 按照ICD-10编码对温州市居民2003-2007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出生率、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用Death Reg_2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州市2003-2007年出生率、婴儿死亡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各为896.69/10万、510.06/10万、538.66/10万、424.27/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和中毒,前5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8.41%.潜在寿命损失前8位分别为恶性肿瘤、伤害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先天畸形、源于围生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平均减寿率分别为1.26%、0.94%、0.23%、0.21%、0.17%、0.13%、0.08%、0.08%.结论 慢性病和伤害为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 1996-2000年麻城市15~59岁人群伤害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沈敏;刘筱娴

    目的探讨15~59岁人群伤害死因分布的特点,评价伤害对该人群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方法数据来源于麻城市1996-2000年死亡报告系统,通过描述伤害死亡率,制定男女性全死因寿命表及去伤害死因寿命表,分析伤害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结果男、女性死因顺位中损伤和中毒均为第二位,男女性伤害死亡率分别为75.60/10万和87.30/10万,分别占总构成的23.14%和31.37%.自杀是男女性第1位伤害死因,自杀死亡分别占男女性伤害死亡的49.9%和80.0%,死亡率分别为37.72/10万和69.84/10万.去除伤害死因后期望寿命达70.35岁和74.33岁.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女性和男性分别为52 860年和59 065年,潜在寿命损失率分别为27.97‰和33.48‰.结论15~59岁人群伤害死亡情况严重,其中自杀是造成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对该人群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失,应采取干预措施控制15~59岁人群伤害死亡.

  • 兖州市2012年居民死因和减寿分析

    作者:郭立燕;索贞;袁瑞;宋爱芹

    目的 了解兖州市居民2012年主要死亡原因和减寿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用死亡率、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对2012年兖州市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兖州市报告死亡总数为3 614例,年粗死亡率为567.53/10万,标化死亡率为512.09/10万,男性高于女性(x2=66.77,P<0.01);期望寿命为79.44岁,前五位死因为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去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47岁、2.21岁和2.12岁;恶性肿瘤前四位死因为肺癌、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男性高于女性;以减寿年数(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YPLL)率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是伤害、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造成兖州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做好慢性病三级预防保健网,早期防治,并预防和减少损伤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 燕山地区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

    作者:游良雅

    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是衡量不同年龄死亡对寿命损失大小影响的指标,在反映死亡对劳动力人口影响方面有特殊意义.为了解本地区潜在寿命损失年及其变化,从保护劳动力的角度来估计各类死因对1~65岁人口健康的相对危害,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90~2000年间北京市燕山地区的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汪云;吴继荣

    本文按ICD-10方法分类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死因及1~69岁居民潜在寿命损失,了解其死亡特点.结果显示,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总死亡率579.43/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46.77/10万,女性为506.6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63,P<0.05).居民死因前5位为恶性肿瘤(死亡率185.77/10万)、心脏病(120.20/10万)、脑血管病(108.15/10万)、呼吸系统疾病(58.00/10万)、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24.94/10万).潜在寿命损失年分析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是导致居民早死的前5位原因.201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这类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其防治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南京市1997-2005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徐斐;梁亚琼;沈洪兵;徐耀初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我们对南京市10城区近十年的COPD死亡情况、寿命损失情况进行了分析.

  • 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

    作者:杨功焕;周脉耕;黄正京;王黎君

    目的了解1991~2000年中国人群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地区特点和疾病负担.方法使用全国疾病监测资料,经漏报调查结果进行调整,描述伤害的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并计算伤害导致的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以及伤害死亡、寿命损失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占总死亡的比例.结果 1991~2000年伤害死亡基本维持在恒定水平,经漏报率调整后10年平均伤害死亡率为66.56/10万,男性为81.41/10万,女性为51.17/10万.城市和农村人群的10年平均伤害死亡率分别为38.68/10万和74.63/10万.西部农村伤害的死亡率为81.02/10万,东、中、西部农村地区伤害死亡率之比为1∶1.14∶1.21.伤害是儿童和青年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自杀、淹溺、意外中毒、意外坠落是伤害的主要死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事故死亡率上升明显,至2000年已成为第一位死因.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是2132年/10万,导致的工作减寿年数为1587年/10万,分别占总死亡减寿年数的24.56%和26.51%.结论伤害带来的疾病负担是严重的,由于"早死",使伤害死亡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损失,特别是交通伤害死亡率的上升应该引起更多重视,不同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重要伤害死亡谱和目标人群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

  • 四川省五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分析

    作者:赵梓伶;吴方银;唐洁;蒋迎佳

    目的 分析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情况,评价伤害死亡对该人群造成的疾病负担.方法 对2012年四川省上报的1 502例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报告卡进行分析,计算潜在寿命和工作损失年,评价疾病负担.结果 2012年四川省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数的22.87%(1 502/6 567),伤害病死率为4.13‰,死亡年龄以1~4岁组儿童为主(63.45%),死亡地点多在家中及途中.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意外分列死亡原因前3位.伤害死亡致儿童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及工作寿命损失年分别为73.05年、58.30年.结论 伤害是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

  • 我国口腔颌面创伤外科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张益;顾晓明

    全国第二次口腔颌面创伤专题研讨会于2000年4月21~25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召开,这是继1987年全国第一次口腔颌面创伤专题研讨会后,对我国口腔颌面创伤外科专业发展的又一次全面总结。会议期间成立了创伤专业学组,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重要领域进入到有组织、有系统研究的新时期,会议对今后发展寄予了期望。 一、创伤逐年增多,应加强流行病学研究 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交通及工业事故伤逐年增多,已成为社会第一公害。创伤作为“发达社会疾病”日趋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以致影响到人口素质及其生存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在人类前5种寿命损失原因中,创伤高居榜首,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YPLL)达17.09%。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从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增加了20%,达30多万次,直接死亡人数7.3万,伤19万。因伤致死或致残不仅严重危害个人和家庭,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民事或医疗纠纷、法医鉴定、保险与赔偿等[1]。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创伤的防治与救护,已将相关研究(严重创伤损害机理与救治的基础研究)列入“973计划”。

  • 现代颌面创伤救治的基本原则

    作者:周树夏;顾晓明

    创伤伴随着人类的诞生、生存、劳动和社会活动。现代社会赋予创伤以全新的含义,已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和“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存在着许多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成为影响人类健康、人口素质和生存质量的突出问题。 创伤是人类减寿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人类前5种死亡原因中潜在寿命损失年(years of potential life lost, YPLL)比较中,创伤高居榜首,达17.09‰(肿瘤为6.02‰、呼吸系统病为5.19‰、感染性疾病为3.78‰、心血管病为2.33‰)[1]。另据统计,创伤在我国死因构成排序中的位置从1957年的第9位(19.0人/10万)上升为1991年的第4位(57.2人/10万)。死因构成比中的位置:发展中国家意外死亡为5%,发达国家为7%,我国城市意外死亡为8%,农村意外死亡为12%。 创伤对社会劳动人群构成的威胁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唐山大地震直接造成24万人丧生;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增加了1/5,达到30余万次,直接死亡人数达7.3万,伤19万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因伤致死或因伤致残对家庭生活、社会心理和生产活动的破坏作用也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全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创伤的防护与救治,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已将严重创伤损害机理与救治的基础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 1986~2005年唐河县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年趋势分析

    作者:底秀娟;轩水丽;朱谦;冯子健

    目的:了解造成唐河县居民1986~2005年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的主要疾病及其演变过程。方法应用SPSS 11.5软件对唐河县居民1986~2005年监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1984年唐河县居民YPLL为7597人年,其中男性、女性YPLL分别为4222人年和3375人年,2005年YPLL下降为3544人,1984年和2005年YPLL率分别为73.6‰和29.0‰,YPLL和YPLL率分别下降了53.4%和60.6%。2001~2005年造成居民寿命损失前5位疾病为伤害、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1984~2005年唐河点居民的YPLL和YPLL率呈下降趋势;慢性病是造成寿命减少的主要原因。

  • 2000~2009年启东市居民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张永辉;朱健;陈建国

    目的 分析启东市2000~2009年居民死亡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干预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伤害死因分类按ICD - 10编码进行.采用计算粗病死率、标化病死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减寿率(PYLLR)来描述伤害死亡状况.标化病死率用2000年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计算.结果 伤害总病死率为48.45/10万,标化病死率为46.72/10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比例为6.37%,在全死因死亡中位居第5位,在减寿顺位中居第2位.伤害年龄别病死率自35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高病死率在80岁年龄组;35~85岁年龄段伤害死亡比例为84.23%.人均减寿年数(AYLL)为17.55岁,减寿率( PYLLR)为8.50%.结论 启东居民的意外伤害已对中青年劳动力寿命损失产生重大影响,需加强对意外伤害的综合防护.

  • 郑州市2005年居民死亡监测分析

    作者:武恩平;刘灵芝;梁士杰

    目的 动态地监测人群死亡模式的变化, 指导主要疾病的防治,减少死亡,提高生命质量.方法 运用全死因和PYLL分析方法对郑州市2005年死亡回顾调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 引起当地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其中损伤和中毒占死亡率构成为11.59%,占总PYLL的33.71%;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这几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累计构成为67.77%,PYLL累计构成为54.73%.结论 郑州市监测人群的死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 这类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其防制,减少死亡和残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 1997年沈阳市居民死亡原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张吉慧;林刚;祝军;朗爽;张守平;韩松;王恩玲;叶国玲;郭炳红;周姝;郭明武

    对沈阳市居民1997年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男性的全死因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均高于女性.男性死亡率死因顺位依次为:循环系、肿瘤、呼吸系、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疾病;女性死亡率死因顺位依次为:循环系、肿瘤、呼吸系、内分泌及损伤和中毒.与死亡率死因顺位相比,男性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疾病的PYLL顺位均较之提前一个位次;女性的先天性异常、损伤和中毒则分别提前6个位次和1个位次.该结果提示,循环系、肿瘤和呼吸系疾病仍是沈阳市居民的三大主要死因,但引起"早死"的疾病则是先天性异常、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疾病.

  • 2002年我国高血压的疾病负担分析

    作者:王建生;姜垣;金水高

    目的 了解2002年我国高血压的疾病负担状况.方法 通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对高血压的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了高血压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 我国2002年至少有1.74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大约22万人死于高血压.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高血压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男性为0.363岁,女性为0.359岁,全国合计为0.36岁.高血压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约为254万寿命年;平均每个高血压病人死亡,将会导致11.4年的"早死".每年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用为318.9亿元.结论 无论是健康损失还是经济损失,高血压导致的疾病负担都是非常巨大的.

  • 1996~1998年苏北四县(市)居民主要死因及PYLL分析

    作者:武鸣;赵金扣;胡静;王培桦;陆应昶

    目的分析苏北四县(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及PYLL。方法运用全死因和PYLL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北部地区赣榆、铜山、新沂和邳州四县(市)1996~1998年死亡回顾调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引起当地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消化系病。其中损伤和中毒占死亡率构成的14.18%,占总PYLL的45.56%;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和COPD这几种主要慢性病的死亡率累计构成为68.37%,PYLL累计构成为36.05%。结论这些疾病应成为当前疾病控制工作的重点。

  • 海门市1999~200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PYLL与AYLL分析

    作者:王寒松;陆卫根;朱国华;倪倬健

    目的较全面反映江苏省海门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评价恶性肿瘤防治对策、措施效果,提供客观而科学的信息.方法 对该市1999~2000年死亡的3 857例恶性肿瘤进行死亡特征、趋势及PYLL与AYLL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86.06/10万(男250.31/10万、女122.86/10万)、标化死亡率119.93/10万(男165.14/10万、女76.75/10万);累积率为17.10%(男24.65%、女10.29%);PYLL率18.66‰(男25.53‰、女11.70‰)、PYLL标化率14.96‰(男20.32‰、女9.63‰);AYLL为14.48年/人(男14.38年/人、女14.72年/人).结论 恶性肿瘤中引起当地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癌种为肝癌、肺癌、胃癌、白血病和脑肿瘤.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