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成药超量应用的分析与管理

    作者:郭景仙;王育琴

    目的 通过对中药师记录医师超量用药情况分析,加强对中药超量用药管理,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规范医院质量管理工作.方法 回顾性对某院2007年-2013年中药师记录中成药处方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超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2007年-2013年中成药处方中医师处方用药失误30052例,占处方总数的0.57%,呈上升趋势.在医师处方用药失误中用药超量12147例,占医师处方用药失误40.42%,排在第一位;用药超量由2007年少时235例,到2010年多时3032例,增长了1190%;2010年-2013医师用药超量10221例,药师干预请医师签字确认或更改的为7412例,占超量处方的72.51%;在用量超量处方中,医师大多签字确认,只有严重超量或超极量的方更改处方用量.结论 医师处方用药超量现象逐年增长,造成中药不良反应逐年增加.应完善医院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含西药成分中药、毒性药物及其复方制剂的管理和合理用药的宣传与指导,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隋唐间影响药物使用剂量的医学因素分析

    作者:张卫;张瑞贤;韩垚

    本文通过对隋唐期间中医药学相关著作的研究,探讨了这一时期医籍中药物的产地、药物的采摘时节、发病季节、药物的使用剂型、患者的体质与年龄、药物的毒性等对药物所用剂量大小的影响,为现代中药剂昔的灵活应用提供借鉴.

  • 中药剂量大小与疗效的关系分析

    作者:谢蓉丽;涂凡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其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其各具特性的群药物连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使其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适应病证的治疗需要.此即所谓"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伤寒论》非衡量器药物剂量研究

    作者:汤尔群;任廷革;陈明;刘晓峰;张帆;孙燕

    关于<伤寒论>中的剂量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特别是其中非衡量器药物的剂量,因时移物换,原貌不可得窥,是以争论颇大.尽管多个医家进行过实物测量,但测量结果相差较大,至今没有定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目前查到的各家已测量过的药物剂量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伤寒论>中非衡量器药物剂量进行探讨,试图找到一个符合方义且相对较为恰当的剂量,规范原方比例,以提高经方的应用效率.

  • 中药处方药物剂量调查

    作者:袁惠;李亚琼;廖明娟;富晓旭;邹剑;王荣;李凯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中药剂量范围为标准,筛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20种中药,同时与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相比较.就超量严重的5味药进行统计,结果当前中药处方普遍存在用药剂量与《中国药典》规定剂量不符,临床用量普遍偏大.《中国药典》宜根据临床实际进行合理的规定与指导.

  • 论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

    作者:傅延龄;王倩;王振宇

    提出了中药临床用量控制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即缺乏对用量控制相关基础知识的总结与研究、药物有效用量范围模糊、药物用量控制策略匮乏;阐述了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总结提出了用量控制的“二纲”即随症施量原则和三因施量原则和“十五策”,并以“君药宜重”和“叠加药量”策略为例作了阐释.

  • 中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张有新

    方剂中中药饮片的用药量称之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物的成人日用量及方剂中各药的相对用量.用药量的大小,对疗效有直接影响.尽管中药用量没有西药那样精确,但合理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病的安全、有效,准确掌握中药用量,不可忽视.那么,中药剂量大小的依据是什么呢?本文对其互相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 中药加工炮制对剂量的影响和分析

    作者:李吉花

    通过我国劳动人民5000年来与各种疾病的斗争、实践过程,不断积累大量丰富的医学知识,使得中医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极其重要、无可取代的地位。其中对采收后的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是我国中医学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收后的药材基本都是半成品,要通过必要的加工炮制手段,对其药材成分进行提炼、加工处理,才能使药材达到规定的合理用药标准,保证了药材的针对性药性,充分发挥中药对人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 中药用量变化对方剂配伍的影响

    作者:常惟智

    中药剂量的准确调配是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相当关键的一个环节,如产生误差,则会打乱中药配伍的严谨法度,降低整体疗效.很多情况下单味药的剂量调配稍有变化,就使方剂的功用主治迥然有别,这从历代医家的众多名方分析皆可得到验证.因此,对中药的剂量调配切不可等闲视之,所谓"中医秘而不传在剂量".单味中药的应用剂量大小,与病证密切相关,其中自有一定的规律,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增减.从方中各组成药物的用量比例来看,也有其一定的法度,而不是简单任意的堆砌.对于中药剂量的运用,必需要思考严谨缜密,毫分缕析,容不得半点疏漏,否则便会误一药而毁全方.

  • 中药剂量的双向性调节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熊敏

    中药的双向性调节作用,是临床应用中的一大特点,在选择药材的过程中,剂量的多少,一定要结合病人,季节特征以及药物等因素来确定药物具体使用量.探讨中药剂量的双向性调节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 从四君子汤中各药用量思考中药剂量的规范化

    作者:鞠少斌;谭丽蓉;刘雪梅;冯小芸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追求,中医、中药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所接受.但由于中医药理论的特殊性和研究的困难性,缺乏有效的疗效评价体系和科学监测指标系统,使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受到很大的阻挠.

  • 中药剂量的双向性调节对临床疗效影响的探讨

    作者:王磊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中药剂量对其药性发挥的作用用着重要的作用,单味中药的剂量、组方中主药的剂量变化、以及中药剂量的双向性调节等都对药效的发挥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中药质量,煎熬方法、调剂的称量器具等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树立整体观念,辩证用药,取其精华,发挥药物本身大的作用.因此,在选定药剂量的时候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需要、药物性质、季节变化以及药物本身的性质等相关因素来确定.

  • 从处方的中药剂量看中医药立法的紧迫性

    作者:王晓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配处方……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者重新签字,方可调配,”这从法律上免除了药剂人员的处方否决权,同时也赋予了处方医师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处方的自由裁量权:由此造成的医疗损害时有发生.为保证中医药的有序发展、医师合法处方及患者安全用药,中医药立法迫在眉睫.

  •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历史及现状

    作者:程先宽;韩振蕴;范吉平;陈志刚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是一种常见现象.从中药剂量应用历史及现状探讨中药剂量超大剂量应用的缘由,思考当今中医处方用药剂量的原则.

    关键词: 中药剂量 药典 处方
  • 古今中药剂量换算的考证

    作者:许国振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度量衡的考证,中药剂量的历史演变考证,初步提出不同年代的古今中药剂量换算的五种换算关系,希望借此统一古今中药剂量换算关系,为学术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 经方的魅力与学习的方法

    作者:黄煌

    经方是以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为代表的汉唐以前的经典配方,其结构严谨,主治明确,疗效可靠,久经实践检验,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经方与时方的区别,分析了现在经方不流行的原因,并指出学习经方要善于抓药证、配伍以及剂量在大关键.还就目前在经方学习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认识提出了看法.

  • 中药量效关系理论及临床应用初探

    作者:陶有青;边玉麟

    中医临床是以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分析四诊所收集的临床资料,确立治则治法,选方用药.其临床疗效主要是指所选方剂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效应.而决定所选方剂疗效的因素除了所包括的药物以外,还与药物的剂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 重剂中药治顽疾现状

    作者:刘呈艳;阮时宝

    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现代名医岳美中谓“中医治病的巧处在分量上”,可知剂量在临床用药中至关重要.药典中规定的剂量为安全剂量范围,并非临床有效的剂量,更何况人有虚实强弱之分,疾病有轻重缓急之别,故合理运用中药剂量以取得满意疗效是临床医生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过程.本文将从肺系、心脑系、脾胃系、肝胆系、肾系五个系统论述近5年临床中重剂中药治顽疾的现状,对临床治疗顽疾有重要参考.

  • 基于整体观探讨《伤寒杂病论》中杏仁的用法

    作者:赵昌林;李敏瑶;陈孝银;张罡瑜

    目的:从整体观的角度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杏仁的用法.方法: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使用杏仁的方剂,通过研究其不同的配伍、剂量和炮制方法,探讨方剂中杏仁的作用.结果:杏仁配麻黄以治卫阳被郁,杏仁配茯苓以治水饮内停,杏仁配厚朴以治肺气上逆,杏仁配麻子仁以治腑气不通;根据功效选用合适的炮制法;根据病性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结论:仲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杏仁,使杏仁可表可里,可气可血,活用精当,组方严谨,可指导临床用药组方.

  • 从附子的应用谈中药的剂量问题

    作者:李宁

    按照古法运用中药,并不是鼓励对中药全部超常规运用,应通过药物的炮制、配伍、煎煮、剂量以及准确的辨证论治等多方面配合,依据病机病势,审时度势,临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把握好运用中药剂量的"火候".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