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全切后对排便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金勇;孙友谦;胡艳蕾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前后排便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照分析48例子宫全切患者子宫切除前后力排相直肠前突深度、肛管位置变化、肛直角大小及骶前间隙宽度判断手术对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 子宫切除后力排时直肠前突加深,肛管位置下移,肛直角增大,骶前间隙增宽.结论 子宫切除后绝大部分患者排便障碍不同程度加重.

  • 患者入院前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与痔病发病的关系探讨

    作者:王立柱;肖斌;于贝贝

    目的 通过对住院痔病患者资料的收集研究,探讨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与痔病发生的相关性,以期通过纠正排便姿势来降低痔病的发生率.方法 抽取300例入院痔病手术患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记录这些患者的排便姿势及排便状况,观察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对痔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300例入院痔病患者的调查分析,痔病的严重程度与排便通畅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不同的排便姿势与排便耗时、排便通畅度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资料显示排便时间大于10 min的痔病患者人数比例明显多于排便时间小于10 min的患者,排便不通畅的痔病患者人数比例明显多于排便通畅的患者,而排便姿势与排便的频次、粪便性状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排便姿势通过排便时间及排便的通畅度来影响痔病的发生,换而言之,通过蹲姿排便或者坐姿排便时身体前倾与地面夹角越小,可明显缩短排便时间并改善排便通畅度,以此减少痔病的发生率.改善排便习惯,对痔病的防治及避免术后复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CT结直肠重建对分析健康人排便机制的作用及其评价

    作者:刘巍;潘卫东;刘晓红;秦明伟;柯美云

    目的 建立CT结直肠三维蕈建评估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方法学,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 对19名健康志愿者(男8名,女11名,平均年龄42.8岁)行排粪造影和CT结直肠重建两项检查,分别在两项检查所得影像上对肛直角等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在健康人中,CT重建技术测得的肛直角(例如ARA-a)均值静息时为(101±13)°,提肛时(83±12)°,力排时(124±13)°;肛上距均值静息时为(10±6)mm,提肛时(中位数)为-2(-8~3)mm,力排时(27 ±11)mm;肛管长度均值静息时为(29±7)mm,提肛时(39 ±8)mm,力排时(22 ±5)mm.上述参数在提肛或力排时的变化趋势与排粪造影相同(均P>0.05).静息、提肛或力排时测得的肛直角、肛管长度,在排粪造影和CT重建两种方法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重建测得的静息、提肛或力排时的肛上距显著小于排粪造影测得的相应数值[(31 ±11)mm、18(-1~26)mm、(50 ±12)mm,均P<0.01].排粪造影和CT重建两种方法在反映同一受试者力排时肛直角变化(r=0.315、0.361,均P>0.05)或盆底下降程度上(r=0.420,P>0.05)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较差.结论 CT结直肠重建可帮助评估排便功能与结构.

  • 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观察

    作者:刘洪洲;张虹芸

    目的:研究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方法:运用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0例患者,随访0.5年~5年,观察其疗效.结果:20例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平均排便1次/d~3次/d,大便成形,恢复排便感觉时间6d~70d,排便功能基本与正常人相同者占40%;能完全控制干便但不能很好控制稀便者占55%;不能很好控制干稀便,便次每日多于6次者占5%.术后随访0.5年~5年,排便总控制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该术式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理想术式,临床应予推广.

  • 数字化X线胃肠测量系统及摄影参数在排粪造影中的应用

    作者:姜文国;姚陡齐;王举;王巍;曲亚罡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胃肠测量系统在排粪造影检测直肠肛门功能性改变中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方法.方法:使用数字化X线胃肠机和排粪造影专用装置为182例排粪障碍者行排粪造影.摄取不同排粪状态下的正侧位像,在随机配置的计算机屏上直接进行各项测量,同时获取长度、深度、宽度、厚度及角度的数值,并将各项测量数据加以记录分析.结果:排粪造影182例,测量异常者179例(98.36%),正常者3例(1.64%).异常项目分别为直肠前突174例(97.20%),会阴下降165例(92.17%),直肠黏膜脱垂29例(16.20%),盆底疝26例(14.52%).异常者中有169例(94.41%)并发数项异常改变.结论:结合造影设备的测量性能和特点所采用的数字化测量方法,使排粪造影异常检测率高达98.36%,各异常项目的测量数据为直肠肛门功能性改变的诊断提供了量化性的影像学依据.

  • 电针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刘锐;李任重

    目的 比较电针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方法 50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生物反馈组,每组25例.电针组取穴八髎、支沟、大肠俞、上巨虚、下巨虚、天枢,连接HANS电针仪,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30 min,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4个疗程.生物反馈组使用生物反馈疗法,在医生指导下,利用生物反馈仪指导患者纠正错误的排便方式,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通过排粪造影测量力排时的肛直角,通过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仪测定患者静息和收缩状态下的肛管压力.结果 电针组与生物反馈组治疗SPFS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与生物反馈组的肛直角和肛管压力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电针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电针能够有效治疗SPFS,治疗效果与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生物反馈疗法相当,但电针对SPFS患者的肛直角和肛管压力的改善更明显.

  • 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建平;张永军;焦旅忠;赵文召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的诊断价值.方法透视下摄取静坐、提肛、强忍和力排时的直肠侧位片及黏膜相片,分别测量肛直角、耻尾线肛上距及前突的深度、长度,计算出前突的面积.结果 1078例中,单纯直肠前突189例,直肠前突合并其它直肠疾病889例,该病是经产妇的常见病.结论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的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

  •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在盆底痉挛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宁;邵广瑞;张新毅;孙艳

    目的 探讨动态直肠排粪造影在盆底痉挛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明确诊断为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及22例排粪造影未见异常者的图像资料,测量静息状态下和力排时的肛直角并计算两组的肛直角差.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 21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合并有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等其他异常;盆底痉挛综合征组静息时和力排时肛直角及其差分别为(103.2±8.62)°、(92.8±7.38)°、(10.4±7.9)°;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7.4± 12.7)°、(137.1±10.4)°、(19.7±12.4)°.两组肛直角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态直肠排粪造影能为诊断盆底痉挛综合征提供可靠的依据.

  •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排粪造影诊断(附86例分析)

    作者:蔡志春;张新毅;刘培喜;吴凡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排粪造影的X线征象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稠钡灌肛,令病人侧坐检查床前排粪桶上,透视下排钡,摄取静坐、提肛、力排及力排后粘膜像,并做多种测量.结果:全部病例不同程度出现下列征象:肛直角不变或变化极小,"搁架"征,钡剂不排或少排,肛管细长.结论:排粪造影可为诊断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提供为客观的主要诊断依据.

  • 排粪造影诊断排粪功能障碍的应用

    作者:辛宏伟;徐启怀;陈高宏;徐晓剑;鲁云峰;吴雪英;张树伟;陈其玲;余先凤

    本文报道对便秘的病因、影像表现及排粪造影对直肠前突的诊断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1年~2012年3月间共87例病例,男性10例,女性77例,年龄16~72岁.病程1~30年.将本组87例分为对照组和异常组.对照组:10例,均无排粪障碍,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4~64岁.异常组:77例,男4例,女73例,年龄16~72岁.主要症状为:便秘、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总有便意,腹胀及肛门部坠胀不适等症状.所有患者均做过钡灌或内窥镜检查而无异常发现.

  • A型肉毒毒素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王宏;刘培喜;杨国卿

    2009年7月~ 2012年12月,我院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6~65岁、平均41.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5.6年.患者均符合功能性便秘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中的PRS诊断[1],肛门指检触及肥厚的耻骨直肠肌环,排粪造影见力排时肛直角≤90°、耻骨直肠肌压迹、直肠肛管结合部后缘呈平板状改变[2],直肠肛管压力测定示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升高[3].

  • 经直肠挂线切开耻骨直肠肌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型便秘30例

    作者:郑勇

    耻骨直肠肌肥厚型便秘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类型之一,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科采用经直肠挂线切开耻骨直肠肌治疗耻骨直肠肌肥厚型便秘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肛肠科耻骨直肠肌肥厚型便秘的患者60例,其诊断依据1999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便秘诊治暂行标准》[1]确诊.病情轻重评估方法,根据病史、体征、排便时间、解便困难程度、排粪造影等指标.将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耻骨直肠肌压迹土丘状,广底,搁架征不明显,肛直角开大角度30°~45°;中度:耻骨直肠肌压迹半球形,底高长度相近,有搁架征,肛直角开大角度15°~30°;重度:耻骨直肠肌压迹嵌入肠腔明显,边缘锐利,搁架征明显,肛直角开大角度不足15°.

  • 排粪造影力排时与提肛时肛直角及其变化诊断盆底失弛缓征的价值

    作者:严金明;刘冬;张兴云;秦波;王波;郭伟

    目的:提高盆底失弛缓征排粪造影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明确诊断为盆底失弛缓征患者及20例排便正常者的排粪造影X线影像,在侧位照片上测量力排时和提肛时的肛直角(ARA),并计算两组的肛直角差.结果:病例组力排时和提肛时肛直角及其差分别为(96.8±3.9)°、(85.3±2.1)°、(9.8±5.1)°,对照组分别为(120.5±7.8)°、(80.2±6.5)°、(41.6±3.9)°,两组肛直角差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27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力排时和提肛时肛直角变化较小,为(7.6±1.8)°,且力排肛直角<90°;15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力排、提肛肛直角变化很小,仅(2.8±1.3)°,且力排肛直角≤90°;3例肛门内括约肌失弛缓综合征患者力排肛直角增大(>100°),肛直角差较大,为(12.6±4.1)°.三者两两比较肛直角差之间差异存在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提肛、力排肛直角及其变化对盆底失弛缓征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联合内括约肌离断术治疗肛管高压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作者:叶辉;刘韦成;钱群;刘志苏;江从庆;郑科焱;秦前波;丁召;龚治林

    目的 探讨耻骨直肠肌(PRM)部分切除联合内括约肌(IAS)离断术治疗肛管高压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对25例肛管高压性PRS患者施行PRM部分切除联合IAS离断术治疗,在缝扎器暴露下触摸确定PRM的位置,用电刀在其表面3~5点之间做一横形切口;在5点方向用血管钳挑起部分PRM,切除长约0.5 cm肌组织.在肛管8~10点方向,电刀切长约1 cm横形切口,用血管钳挑起部分IAS并切断.术前及术后3月常规进行肛管直肠测压和排粪造影,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月进行Wexner便秘评分和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本研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ORB-16007695).结果 25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5岁,平均病程9年.术后3月肛管静息压和肛管大收缩压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分别为(53.56±9.05)mmHg比(92.44±7.06)mmHg和(142.80±20.35)mmHg比(210.88±20.56)mmHg,均P=0.000],静息相和力排相肛直角均显著升高[分别为(102.32±4.96)°比(95.88±4.01)°和(117.88±5.95)°比(89.52±3.25)°,P=0.000].术后3、6、12月Wexner便秘评分分别为(8.28±3.91)、(7.40±3.64)和(8.04±4.74),均较术前(16.00±3.69)显著下降(均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显示,术后6、12月评分均为0.25例手术患者中,有效者20例(80%).结论 PRM部分切除联合IAS离断术能有效降低术后肛管压力,改善出口梗阻症状,是治疗肛管高压性PRS的有效术式.

  • 会阴超声检查女性肛直角探讨角度变化对慢性便秘的诊疗价值

    作者:叶攀

    目的:会阴超声检查女性肛直角,探讨角度变化对慢性便秘的诊疗价值.方法:对有、无慢性便秘临床症状的女性分别57、106例,运用3~5M H z凸阵腹部探头经会阴超声观察后盆腔,静息、提肛状态及乏氏试验时分别测量肛直前、后角的大小.将正常组按年龄分>42y,≤42y两组,静息状态下比较肛直前角及后角的大小.结果:无慢性便秘组肛直前、后角在静息状态、提肛状态、乏氏试验时,肛直角均较慢性便秘组扩大.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提肛状态时前、后角慢性便秘组较无慢性便秘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乏氏试验时前角慢性便秘组较无慢性便秘组小,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后角慢性便秘组较无慢性便秘组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在静息状态下,按年龄比较,前角>42岁者较≤42岁者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角>42岁者较≤42岁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群的肌力变化及相互的协调性可通过经会阴实时超声观察肛直前、后角大小变化间接反应,并预估其功能的变化将导致有无便秘及肛门失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