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男男性接触者中异性爱者与素质性同性爱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比较

    作者:廖留妹;张北川;李秀芳;刘明华;李辉;汪宁;安全平;于增照

    目的 探讨中国男男性接触者(MSM)中异性爱者与素质性同性爱者(gay)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方法,对9城市2250例MSM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比较其中异性爱组与gay组的高危性行为.结果 异性爱组累计同性性伴数(平均13.8个)、近6个月同性性伴数(平均3.8个)、累计同性口交性伴数(平均10.5个)和同性肛交性伴数(平均12.4个),均低于gay组;在婚异性爱组累计女性性伴数(平均4.9个)、近6个月女性性伴数(平均1.7个),均高于在婚gay组.异性爱组同性性交安全套使用率(68.8%)低于gay组;但近1次同性肛交安全套使用率(91.3%)、与女性性交安全套使用率(63.7%)均高于gay组;两组近1次同性肛交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1.3%、71.0%)均高于近1次同性口交安全套使用率.异性爱组近1年曾参加群交百分率(9.9%)、性交时自己或对方出血过百分率(16.7%)、到外地并与当地男性性交百分率(11.4%),曾向同性买性百分率(4.6%)、16岁前遭遇过成年男性实施的强迫性交百分率(4.2%),均低于gay组.结论 MSM中异性爱者与gay的高危性行为存在诸多差异,为有效阻断HIV传播,干预工作应选择重点亚人群进行.

  • 有自杀意念的男同性爱者/双性爱者滋病高危行为研究

    作者:陈宏泉;李洋;张北川;李秀芳

    目的 探讨男同性爱者(gay)与双性爱者(Bi)中有自杀意念者的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并分析其与自杀意念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定向抽样法对gay/Bi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从有效问卷中获取有自杀意念者,并依照自杀意念组的年龄情况在无此意念者中选取比较组进行比较.结果 调查的gay/Bi中有自杀意念者占20.2%.自杀意念组性向为同性、婚姻状况为未婚者多于比较组(P<0.05).自杀意念组在曾经向同性买性、近一年性交时曾出过血、曾去外地与陌生同性性交、16岁前曾遭受成年同性性虐待、有性施虐与受虐行为、有过主动或被动吻肛行为、有过主动或被动指交行为、每周饮酒至少一次或更多、曾因性向和/或同性性活动受到gay伤害、曾因性向和/或同性性活动受到异性爱者伤害等方面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曾因性向和/或同性性活动受到gay( Waldx2=6.637,P=0.010)及异性爱者(Waldx2=5.835,P=0.016)伤害是导致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自杀意念的gay/Bi与艾滋病相关的高危性行为显著多于无此意念者.减少社会对gay与Bi人群的歧视及伤害可能对遏制艾滋病的流行有一定作用.

  • 对同性爱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作者:刘惠

    阐述了近年来对同性爱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工作所得出的认识和体会.认为应客观地认识同性爱人群并借鉴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服务.特别是应为同性爱中的志愿者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强调应加强多部门的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多渠道筹集经费.建议开发适合同性爱人群使用的安全套和润滑剂,为干预工作服务.

    关键词: 同性爱 体会
  • 性爱有度——兼谈同性爱的几个度及艾滋

    作者:秦士德

    编者说明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属于少数人的心理倾向.大量科研调查证实,同性恋现象存在于各种社会所处的不同历史阶段.有这一心理倾向的成年男性和女性占全社会人口的比例,在经济、文化不同的社会里相对恒定,大约占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因此可以推断,我国是同性恋者人口数值较多的国家之一.

  • 同性爱、艾滋政治与人权建设

    作者:张北川

    本文阐述了同性爱现象在近年引起关注的原因和男男性接触者中艾滋流行的背景.从政治学和"三个代表"理论的角度,讨论了解决男男性触者/艾滋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的重点是结合我国当今的主流人权理论,论述了推进有关同性爱的人权建设对艾滋防治的积极意义.此外,还介绍了卫生界异性爱人士对同性爱志愿者在联合开展艾滋干预时应建立的理念和具体工作经验.

  • 恋、爱,抑或欲——对一组与性有关的学术词汇的推敲

    作者:朱琪

    心理学和性科学界长期以来,对于一直沿用的异性恋、双性恋、同性恋、童恋(恋童癖、恋童症)、物恋(恋物癖、恋物症)、兽恋(恋兽癖、恋兽症)、以及尸恋(恋尸癖、恋尸症)等词汇中的"恋"字,从未有过是否用之恰当的讨论.近几年来还有人把同性恋改称同性爱,这一改变又是否恰当.

  • 关于"同性恋者"一词使用的思考——读"从语源学和语义学看'Homosexuality'的中译谬误"一文

    作者:邵长庚

    阅读"从语源学和语义学看'Homosexuality'的中译谬误"一文(见《中国性科学》2004年第2期)后受益颇多.该文作者强调了homosexuality一词无"恋爱"之意,而主要指"性"或"性行为",因此译为同性恋或同性爱是谬误的,笔者对此很赞同.

  • 从语源学和语义学看"Homosexuality"的中译谬误

    作者:潘国森

    名词翻译牵涉到两个语言体系不同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若不从语源学(etymology)和语义学(semantics)入手,就难以满足"信雅达"三大要求.设若不信不达,必会造成种种误解.Homosexuality一词通常被译为"同性恋",近年亦有译作"同性爱",两个译法都未能充分表达homosexuality一词的全部内容.现今有许多性教育工作者对"同性恋"一词习以为常,忽略原词当中并无"恋"(love)或"爱"(love,affection)的意义,遂未能认清homosexuality的真相本貌,及其对当事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个别性学工作者更因不明白"男风"或"男色"的实际情况,及其与当代"男同性恋活动家"(gay activist)所宣扬美化的"男同性恋"(homosexuality或male homosexuality)之间存在的重大差别,常有误以为中国古代已有"男同性恋",甚或歌颂"男同性恋".从语源学视之,homosexuality实由sexuality再加词头homo合成,若要理解其全部含义,须从语义学的角度检视sex,sexual和sexuality 三词的全部意义.此三词在实际应用时,每多表示"性交行为",只后二者间中用作表示一些与"恋爱"相关的概念.而homosexuality一词亦以用作表示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进行"同性性交"(same-sex intercourse,或同性性行为)为主,甚少用作表示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谈"同性恋爱"(same-sex love).因此,homosexuality一词适宜译作"同性性爱行为",以表达其包含"同性性行为"与及"同性恋爱"两种不同的行为.凭此,广大民众才可以不致于被受误导,以为凡是进行"同性性交"的人都必定有恋爱关系.

  • 男男性接触者HIV、STD血清及行为学调查

    作者:王继学;佟伟;李瑞;赵志杰;熊帮洁;刚军;司晓明

    男男性接触者(MSM)在国内约占人口总数3%~4%,MSM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核心人群之一,中国MSM中普遍存在感染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的高危险行为[1],MSM的不安全性行为使他们成为感染STD、HIV的高危人群,并将这一危险扩散到一般人群[2].为了解大连市该人群性病、艾滋病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知识了解情况,为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4~5月在大连市同性爱人群活动场所对160名MSM进行了HIV、STD血清学检测及行为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如何自我判断挂取向的程度

    作者:马晓年

    "我今年25岁,令我感到苦恼的是,我对于同性和异性没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大学期间的室友们总是津津乐道于校内出众的女性,我知道这是一种生物本能,但我似乎天生就缺少这样的本能.我始终如同一个色盲分不清色彩一样,在性问题上迷迷糊糊.漂亮女性也好,英俊男性也好,在我看来都是一种美,我会欣赏他们,但并无非分之想,‘阴柔之美'甚至还不如‘阳刚之美'更能使我神往,但我也不像同性爱慕者那样对男性迷恋得不能自拔.我对异性大概过于麻木,我希望能像正常男性那样能对异性有爱慕之心.我的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完全正常,但性心理何以这般麻木不仁,远远不如同龄人呢?"

  • 对男性同性爱人群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调查及其干预模式探索

    作者:张北川;李秀芳;史同新;胡铁中;刘殿昌

    目的:调查我国男男性接触者(MSM)性病艾滋病(STD/AIDS)的高危行为,并探讨一种遏制我国MSM,特别是同性爱者中STD/AIDS流行的模式.方法: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对MSM的高危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等的调查结果,分析干预效果.结果:我国的MSM普遍存在易感染STD/AIDS的高危行为.根据国情设计的多种医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权威学者和同性爱人群参与的这一干预模式,可以有效地减少MSM的高危行为并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结论:本文提出的对MSM的干预模式,不仅有利于我国MSM的STD/AIDS控制,而且在多个层面上有利于社会发展.

  • 美国人的同性恋

    作者:吴炽煦

    国际上对同性恋(同性爱)的研究始于19世纪后叶,早期研究认定同性恋是性心理障碍(性变态),20世纪50年代这一观念被国际学术界普遍确认.

  • 同性间的性与健康

    作者:储全胜;张北川

    1概述同性爱又称同性恋,是人际间性取向的一种.性取向指个体或群体的性欲持续地指向何方.其归类方法不一,一般分成同性爱、双性爱和异性爱(同/双/异性爱),并将不同性取向者命名为同/双、异性爱者.

  • 西南某大城市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及对艾滋病认识分析

    作者:魏莎莉;周生建;张北川;曾毅;许华;陈乐

    目的:通过对西南某大城市男男性接触者性病艾滋病及高危行为分析,探讨男男性接触者中的高危行为及STI/AIDS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匿名填写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采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267名MSM中普遍存在多性伴现象及高比例的无保护性插入性行为.近一年STI患病率为21.35%.结论:在MSM中存在STI的高水平的流行及艾滋病相关的危险性行为,提示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STI/AIDS有可能在男男性接触者及其他相关人群中流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