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者社会距离与社交限制的研究

    作者:王我;艾明;况利;陈建梅;甘窈;曾妍;楼丹丹;刘婉婷;牛雅娟;费立鹏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中有无自杀未遂者对10种不同特征人群的社会距离和接纳程度的异同点.方法 采用<自杀态度与心理健康状况问卷>,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9808名大学生,通过统计描述、t检验分析比较有无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对10种不同特征人群(曾犯罪入狱、患高血压病、有过自杀行为、是同性恋、有过严重抑郁症、感染艾滋病毒、家人自杀死亡、有过吸毒、住过精神病院及曾酗酒)的社会距离和接纳程度.结果 在抽取的9808名大学生中有自杀未遂者169例,自杀未遂报告率为1.7%.有无自杀未遂大学生对于10种不同特征陌生人的社会距离,有9项均分高于50分,前三位均是感染艾滋病毒、有过吸毒、住过精神病院.有无自杀未遂大学生在对有过吸毒(有自杀83.38±21.82,无自杀78.55±21.55,t=2.88,下同)、住过精神病院(79.27±21.23,75.67±21.31,t=2.17)、同性恋(66.87±24.77,74.14±21.94,t=-4.25)、曾酗酒(66.72±21.80,61.00±22.80,t=3.23)及患高血压(56.65±20.40,53.36±21.05,t=2.01)的陌生人社会距离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自杀未遂大学生对处于10种不同特征已认识的人的社会距离,有7项均分高于50分,前三位均是住过精神病院、有过吸毒及曾酗酒.有无自杀未遂大学生在对同性恋(35.28±30.38,42.83±30.76,t=-3.14)、有过严重抑郁(56.59±28.49,61.64±25.56,t=-2.53)及有过自杀行为(51.46±28.19,56.56±26.35,t=-2.48)的已认识人群的社会距离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大学生对10种不同特征人群总体的社会距离和社交限制较大,自杀未遂大学生对某些人群的社会距离和社交限制较无自杀未遂者要小,可据此对自杀未遂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 系统式家庭治疗移植到学校情景的可行性

    作者:李文权;李辉;赵旭东

    背景:系统式家庭治疗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作用,而团体咨询有利于改进人际关系.把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引入到学校情景中,对改善班级中嫌弃儿的同伴关系很有必要.目的: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引入到学校情景中改善同伴关系的可行性.设计: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设计.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对象:实验于2000-09/2001-04在昆明市第一小学完成.选择昆明市第一小学六年级的三个普通班中学习成绩、班级规模和构成上一致的两个班参加实验.随机确定六年级3班(n=46)为实验班,六年级1班(n=41)成为对照班.对两个班级同时进行"儿童社会距离量表"测量,该量表分5种等级描述,让每个儿童对名单中的同班同学进行等级评价.以下五个等级相应按5,4,3,2,1记分:愿意和他(她)做好的朋友、愿意他(她)在我们班但不是好的朋友、愿意和他(她)在一起但不愿次数太多或时间太久、他(她)可以在我们班但不愿和他(她)有来往、希望他(她)不在我们班.将评定结果进行统计,所得均分越高表明该儿童越受同伴欢迎.以儿童社会距离量表的得分选出该班同伴关系疏远的5名儿童(均为男生)为实验组,年龄12~13岁,平均12.7岁;以相同的量表在六年1班班选出同伴关系疏远的5名儿童(均为男生)为对照组,年龄12~13岁,平均12.5岁.方法:对实验组及其所在班级学生进行引入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念进行干预,包括进行团体咨询活动10次,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讨论和头脑风暴等方式进行.仿照系统式家庭治疗技术的要求布置"平时作业",如"记秘密红帐"等让实验组与同伴和教师产生新的良性互动.对照组及所在对照班不给予干预措施.使用儿童社会距离量表在实验中、后分别测量社会距离,评估两个组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实验组学生还进行团体活动观点调查表的填写.主要观察指标:儿童社会距离量表中反映的同伴关系干预前、中、后测比较,实验组团体活动观点调查.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共10名学生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学生在干预前和干预中社会距离量表结果无明显差异(t=0.232,1.089,P<0.05),在实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社会距离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t=3.169,P<0.05);实验组儿童对团体活动效果有非常明确和积极的评价.结论: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思想和技术移植到学校情景改善同伴关系是有效的、可行的.

  • 社会距离与医患之间的不满情绪--基于鲁西北某乡镇中心卫生院的考察

    作者:邢朝国;汤珍珍

    患者对医院的不满情绪是当下中国社会亟需关注的一个问题。基于在鲁西北某乡镇中心卫生院的实地观察和个案访谈,发现新病户对医院的不满情绪明显高于老病户。研究指出,相较于新病户,老病户与医护人员互动的次数更多、打交道的时间更长,这有利于缩小老病户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社会关系距离,增进双方之间的亲密感、理解和信任,呈现出社会心理学上经典的单纯接触效应。据此,在医疗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增加医护人员与病患之间的接触互动来增强双方之间的亲密感和积极评价,进而促进医患良性互动。

  •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生社会融入度调查

    作者:张持晨;苏天照;米玉倩;郭丹;张妍;郝聪颖

    目的 通过大学生社会融入度调查,分析学生入学后因校区不同及时间变化对社会融入度产生的影响,进而探寻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时间与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校中隶属于3所不同校区的750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社会融入度调查问卷,分别在入学6个月及入学12个月时进行2次问卷调查.结果 在首次调查中,A校区得分(80.20±5.41)高于B、C2校区的得分(77.49±5.71)与(76.41±6.03).在第2次调查中,A校区得分依然高(84.15±5.03),2次调查总体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C校区得分在第2次调查时则趋于一致(81.51±4.72)与(81.18±5.19),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调查对象前后2次的问卷得分进行比较,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各校区结果均呈现出后者高于前者的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因各校区内、外部环境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社会融入度产生了一定影响,且这种影响随学生入学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学校应依据校区所处的位置及环境,准确把握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开展的时间与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消除因校区不同给学生带来的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扰,缩短其适应大学新环境的周期,促使其尽快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 抑郁症污名与社会距离:群际焦虑和交往自我效能的多重中介作用

    作者:艾娟;周迪

    目的:考察抑郁症污名与社会距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群际焦虑和交往自我效能在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抑郁症病耻感量表、社会距离量表、交往自我效能量表以及群际焦虑量表对582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①抑郁症污名与社会距离显著正相关(r=0.384,P<0.01),与群际焦虑显著正相关(r=0.336,P<0.01),与交往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r=-0.294,P<0.01);②群际焦虑与社会距离显著正关(r=0.358,P<0.01);③交往自我效能与社会距离显著负相关(r=-0.362,P<0.01);④路径分析发现,抑郁症污名对社会距离存在直接影响效应为0.23,95%的置信区间为0.077~0.259,抑郁症污名通过群际焦虑和交往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影响社会距离,Bootstrap检验结果显示两个中介效应分别为0.082和0.075,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48~0.120,0.044~0.114.结论:抑郁症污名直接影响社会距离,群际焦虑和交往自我效能在抑郁症污名与社会距离间起到多重中介作用.

  • 不同情绪状态下心理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作者:闫春平;申鲁军;杨世昌;吕欣;张亚茹

    目的:探讨不同情绪状态、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7名大学生被试,分成高兴、悲伤、愤怒和平静情绪组,让被试分别观看不同视频诱发相应情绪,然后回答有关道德判断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涉及不同的时间距离(一年前、现在和一年后)和社会距离(自己和旁观者).结果:有关医生困境道德判断的研究结果显示,情绪类型、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三者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悲伤的情绪状态下,被试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被试以旁观者的角度分析道德问题时,平静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悲伤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且一年前时间点上,平静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高于快乐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而愤怒状态的道德决策分数高于悲伤状态下的道德决策分数.对其它道德决策分数统计分析表明,情绪状态和社会距离之间及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之间的交互作用均显著,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愤怒和平静的情绪状态下,被试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道德两难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低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时的道德决策水平;被试从自己角度分析问题时,其一年后的道德决策水平高于一年前的道德决策水平.结论:情绪状态、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共同对个体的道德决策产生影响.

  • 自我-他人医疗决策差异研究

    作者:彭嘉熙;张石磊;肖玮;苗丹民

    目的:考察医疗情境中,自我决策与为他人提供建议是否存在决策偏差,并基于解释水平的理论,解释这种偏差的由来.方法:改编Ficchhoff等使用过的医疗决策问题,分别以正/负框架(2)×自我/他人(2)进行描述.355名临床专业大学生被随机分为四组完成决策任务.结果:社会距离对医疗决策影响显著(x2=8.636,P=0.003),自我决策与向他人建议相比,被试更倾向短期获益,长期受损的保守方案.框架效应对医疗决策影响显著(x2=9.804,P=0.002),正性框架相比负性框架,被试更倾向短期受损,长期获益的手术方案.解释水平与框架效应交互作用显著:正性框架中,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显著(x2=12.309,P<0.001),自我决策更倾向手术方案,负性框架中,自我-他人决策无显著差异(x2=2=0.706,P=0.401);自我决策中,框架效应不显著(x2=0.91,P=0.340),向他人建议,框架效应显著(x2=13.256,P<0.001).结论:社会距离与框架描述对医疗决策存在影响.

  • 中国北方城乡两地居民对10种特殊人群社会距离及社交限制的调查

    作者:赵荣江;牛雅娟;杨少杰;王志青;杜宝成;吴承京;徐东;梁红;王绍礼;张亚利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两地城乡居民对10种特殊人群的社会距离和接纳程度。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系统抽样,调查北京市区10个居委会(n=503)和河北省武安县10个村庄(n=504)18岁及以上居民1007人。采用自行编制的社会距离及社交限制量表,评估城乡居民对10种特殊人群(曾犯罪入狱、患高血压病、有过自杀行为、是同性恋、有过严重抑郁症、感染艾滋病病毒、家人自杀死亡、有吸毒史、住过精神病院及曾酗酒)的社会距离和接纳程度。结果城市居民对熟悉人患高血压、有过自杀行为、是同性恋特殊人群的社会距离及社交限制得分高于农村(P<0.05);农村居民对熟悉人曾犯罪入狱、有吸毒史的社会距离及社交限制得分高于城市(P<0.01)。农村居民对陌生人有吸毒史、曾酗酒特殊人群的社会距离及社交限制得分高于城市(P<0.05)。女性对陌生人患高血压、有过自杀行为、是同性恋、有过严重抑郁症、感染艾滋病病毒、家人自杀死亡、住过精神病院及曾酗酒特殊人群的社会距离及社交限制得分均高于男性(P<0.01)。结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对曾犯罪入狱、曾酗酒及有吸毒史特殊人群的社会距离更远,接纳程度更差。女性对特殊人群的社会距离更远、接纳程度更差。

  • 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熊峰;朱长才;李国栋;杨浩;朱可;许珊丹

    目的:探讨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和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调查分析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得分为20.23±5.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执业现况、对于工作环境满意度、毒品危害减轻知识知晓情况、毒品复吸原因评价的戒毒工作人员的组间社会距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戒毒工作人员社会距离得分较高,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的社会距离较大;影响戒毒工作人员与吸毒者社会距离的因素有:执业现况、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毒品危害减轻知识知晓情况、毒品复吸原因评价;应进一步加强培训戒毒工作人员的执业能力,提高其对毒品认知和降低对吸毒者的偏见歧视.

  • 河南大学生对艾滋病社会排斥研究

    作者:姚曙光

    目的:通过在与其他9种常见疾病受到的社会排斥相比较的基础上了解河南省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社会排斥状况,以及影响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距离量表和自编疾病因素问卷,对9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艾滋病的社会距离和疾病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社会排斤并不严重,与其他9种疾病相比只是处于中等水平;(2)男女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社会排斤情况没有区别;(3)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艾滋病有着更严重的社会排斥;(4)在给出的12种因素中,传染性是影响艾滋病社会排斥程度的重要因素,偏相关系数为0.51,其次是患者对自己感染艾滋病的责任和被调查者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偏相关系数分别是0.38和0.26.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社会排斤并不严重,而且主要受到艾滋病传染性、患者对自己感染艾滋病的责任以及被调查者有关艾滋病的知识这三者的影响.

  • 权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因素

    作者:蔡頠;吴嵩;寇彧

    权力,作为一种不对等的资源掌控,受到个体当前目标的影响,既可能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发生,也可能抑制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其中,选择性注意与社会距离在该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实际中,可以从个人、制度及文化三个层面提升高权力个体的亲社会导向目标以增加其亲社会行为.未来研究应探讨不同权力类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重视区分权力与地位的不同作用,加强对文化等因素的关注与研究,并进一步从群际角度探讨权力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

  • 自我-他人决策差异:问题、研究与思考

    作者:刘永芳;王鹏;庄锦英;钟俊;孙庆洲;刘毅

    目前关于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研究在采用的任务、得到的发现及理论解释上均存在诸多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且缺乏对此种现象深层心理机制的探讨.虽然一些研究者试图用心理距离假设来解释相关结果,但由于对心理距离的实验操纵过于简单,难以形成解释力较强的理论模型.近年来我们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得失情境下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存在不对称性;直接操纵心理距离比操纵决策者角色和社会距离对诱发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更有效;决策者个体的自尊水平影响自我-他人决策差异.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自我-他人心理距离的本质、决策者角色转换引起的心理距离变化及自我-他人决策差异的脑机制等问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