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输血病历持续质量改进对安全有效科学输血的意义

    作者:马娜;王高伟;王燕;和苗

    目的 找出本院输血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方法 在院内建立输血病历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统一输血病历质量指标,通过分析实行CQI前输血病历质量,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及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并实行CQI,保障输血病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 实行CQI后,本院输血病历各项质量指标缺陷率均下降(P<0.05),其中输血后疗效评价不合格率由实行前的94.28% (198/210)下降为实行后的10.95% (23/210).结论 CQI能有效地降低输血病历质量指标的缺陷率,提高医生输血病历对书写质量,对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 36例疑难配血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作者:董兴华;林正明;江建锋;杨园园

    输血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特别适用于急性大出血,出血性疾病,慢性贫血等疾病的治疗.输血前的交叉配血是临床安全输血的重要保障,而疑难配血病案是干扰输血科正常配发血的主要因素.我们将本科室2007年5月~2011年3月36例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 血浆输注前常规次侧配血以提高输血安全的实践

    作者:张朝云;俞丽丹;吴华平

    目前,血浆输注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为了提高本院输血服务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我们对临床血浆输注前,配血试验发现的供者血浆不规则抗体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 一家三甲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评估

    作者:赵小燕;贺小艳;粟兵;双滟琦;陈龙;肖潇;邓文斌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其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本院2015-2017年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49 212人次输血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39人次,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9%,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过敏不良反应高,占0.43%.血液成分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类高,占2.75%,红细胞类低,占0.86%.其中都以过敏不良反应占比高.临床科室中以血液内科和消化内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例数多,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41%和13.67%.其主要疾病为白血病和消化道出血.结论 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成分输血以血小板发生率高.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适应症,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533份临床输血病历质量调查分析

    作者:庞洁如

    目的 通过对临床输血病历进行抽查评估分析,改进临床输血病历质量,以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血意识,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随机抽查本院2015-2017年输血患者病历533份进行关于输血前评估、用血申请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前5项检测、交叉配血标本采集、配血和输血实施、护理记录、输血后评估、医生输血记录完整性、输血反应这10项检查项目有关内容的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 2015-2017年抽查的533份输血患者病历中不合格的有133份(占25.0%),其中2015年不合格率为26.1%(37/142),2016年为30.0%(52/173),2017年为20.2%(44/218),2017年与2016年的不合格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抽查临床输血病历,运用PDCA循环原理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不断地与临床科室及医生进行反馈沟通,以期提高临床输血病历质量.

  • 四川省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服务能力调查分析

    作者:张容;吴钊;刘凤娟;王宗奎;叶生亮;李长清;卢丽;杨春晖;饶绍琴

    目的 准确掌握四川省级医院临床输血服务能力,为提高临床用血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6月25日-7月31日,四川省临床输血质控中心(简称省输血质控中心)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四川省医管局在册的650家医院发放并回收了电子版调查问卷,对各医院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医院基本情况(医院级别及性质、门诊人数、住院人数及手术台次),临床输血的基本条件[独立输血科(血库)设置、输血科人员数量及教育背景、实验室仪器设备、输血前必须检测项目的开展],临床输血实践情况(不同类型血液成分的使用、自体输血)和临床输血管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设置及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回收问卷由经省输血质控中心培训合格的2名研究人员做完整性和有效性判定,并用统计软件SPSS Statistics 17.0的Kolmogorov-Smirnow检验通过对数据的正态分布分析、Student'st检验和KW秩检验分析不同类型医院变量.结果 在有效调查期内问卷回收率为92.8%(603/650),其中三级医院为88.7%(133/150),二级医院为95.3% (286/300),二级以下医院为92.0% (184/200),此次调查的问卷完整有效率为76.2% (495/650).65.69%三级医院(35/102)、28.96%(75/259)二级医院及25.37%(34/134)二级以下医院设置了独立输血科(血库),甘孜地区该设置率仅8.33%(1/12);三级医院输血科(血库)本科及以上员工数占比明显高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60.76% vs 42.39% vs 25.71%(P<0.01)];血小板恒温震荡箱配置率二级以下医院仅14.93% (20/134),阿坝地区医院配置率为0;二级以下医院抗体筛查试验开展率为41.79%(56/134),阿坝地区开展率为30.76%(4/13),甘孜地区开展率为25.00%(3/12);三级医院、二级及二级以下医院自体输血开展率分别为37.25%(38/102),3.47%(9/259)和1.49% (2/134)(P<0.001),甘孜、阿坝、巴中、达州、眉山、雅安和南充均未开展自体输血业务.结论 四川省各类医院临床输血服务能力存在差异,二级以下医院及少数民族地区医院输血服务能力较差.必要的实验设备配置不足、独立输血科(血库)设置率低、输血前基本检测未充分实施、自体输血率低等制约了四川省整体临床输血水平的发展.因此,增加对二级以下医院及少数民族地区医院输血科(血库)投入、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对提高全省临床输血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 720份输血病历督查及分析

    作者:董文;华晓莹;徐茵;王婷玉;屈晨虹;上官志敏

    目的 通过输血病历质量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以规范病历书写.方法 本院2015-2016年输血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30份,从用血医嘱、输血病程记录、相关文书、用血管理及审批、输血前检测、输血前后评估等6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经x2检验,2016年度抽查的输血病历中,用血医嘱、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前检测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4%、68%、13%,与2015年度的19%、72%、16%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临床用血管理及审批、总评的不合格率分别为3%、34%,与2015年的2%、33%相比有所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前后评估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3%、51%,与2015年的50%、44%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问题查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本院输血病历书写质量.

  • 临床输血病历质量精准评估与分析

    作者:王晓平;杨君青

    目的 通过规范严格的输血病例管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制订输血病历检查量化评分标准,对1 009份临床输血输血病历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1009份临床输血病史中缺陷病历数为179份(占17.7%).随着每季度检查深入,总缺陷病历、一级缺陷病历与二级缺陷病历出现率逐渐下降,直至2015年第二季度分别降至14.2%、2.1%、1.6%(P<0.05).然而,三级缺陷病历出现率下降不明显(P>0.05).临床输血病历的病程记录输血指征不合理35份(占19.6%),无输注过程情况描述23份(占12.8),无临床症状描述或输血后疗效评17份(占9.5%).结论 临床输血病历检查与督导以及培训相关人员是提 高输血病历质量,保障输血安全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临床输血 病历 检查
  • 临床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调查

    作者:滕方;赵富海;周榆;陈伟;林辉;余泽波;唐海平;文爱清;熊鸿燕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需求的现况,为开展医护人员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的临床主要用血科室(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外科、创伤外科、关节外科、肝胆外科、血液内科、消化科等年用血量较多的科室)全部1 903名医护人员,对其输血不良反应知识做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本组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是51.31 (976/1 903);不同学历者得分(分):专科15.98±3.79、本科16.41±3.95、硕士15.72±4.19、博士16.82±3.98(P<0.01);不同职称者得分(分):初级16.06±3.96、中级16.87±3.95、高级16.99±3.73(P <0.01);不同工作年限者得分(分):<5年15.82±3.93、5-10年16.62±4.04、>10年16.92±3.69(P <0.01);不同培训次数者得分(分):0次16.26±3.72、1-3次16.30±3.79、≥4次16.71±3.65(P<0.01);38.26%(728/1 903)的医护人员认为目前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认为存在漏报,96.42%(1 835/1 903)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输血不良反应继续教育.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欠缺,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继续教育来提高医护人员认识水平,以保证用血安全.

  • 1941份临床输血病历持续改进调查分析

    作者:李晶晶;许桂平;高琦;刘志东;胡小梅;李杰;张娟

    目的 通过对输血病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和输血病历质量.方法 对本院2012-2014年输血患者出院病历的抽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 抽查的1 941份输血患者病历,2012-2014年临床合理用血率分别为80.7% (381/472)、98.0% (765/781)及98.7%(679/688),2013年与2012年相比显著提高(x2=111.840,P<0.05).2012-2014年临床输血病历中输血病程记录合格率分别为30.1%(142/472)、57.6%(450/781)及76.7%(528/688),2013年与2012年、2014年与2013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x2分别为89.485、60.128,P<0.05).结论 定期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抽查临床输血病历合理性、规范性,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及临床医师的考核,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合理用血水平及输血病历质量,保障科学、合理、安全及有效输血.

  • 2001~2013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钟发德;庄立;周建霖

    目的 了解2001 ~2013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开展情况,为全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用血管理系统软件自体输血统计报表模块及浙江血液管理系统软件宁波市中心血站出库单位统计报表和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月度、年度统计报表.结果 14年来宁波市39家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累计开展自体输血34 330例,回输自体血量18.2吨,自体输血率从0.1%增长至16.5%;自体输血方式以回收式(57.7%)和稀释式(39.4%)为主,贮存式比例较低(2.9%);三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25 708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74.9%,二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7 867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22.9%,三级与二级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占全市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31 468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91.7%,专科性医疗机构开展自体输血2 862例,占全市自体输血例数的8.3%,综合性与专科性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占全市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率逐年增长,为临床输血安全和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提供了重要保障.

  • AB型红细胞库存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杨义中

    目的 通过统计医院AB型红细胞使用情况,合理贮发血,大限度地减少血液的过期报废.方法 按本院2012年AB型红细胞出库记录本,统计出每U红细胞采血时间、入库时间、用血时间,再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库存统计数据.结果平均入库效期为17.3 d,平均库存周转为4.5d;调剂红细胞65 U,占10.3%.结论 AB型红细胞库存合理、周转较快,但结合血液效期情况,为减少血液的过期浪费,进行血液调剂是必要的.

  • 顺德地区患者不规则抗体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夏传友;刘志泉;梁丽雯;叶汉泉

    目的 了解佛山市顺德地区各医院患者中检出不规则抗体的情况.方法 应用盐水法、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法、聚凝胺法对本地区各医院送检的免疫血液学标本338例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 338例送检标本中,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41例,阳性率12.1%,其中确认同种特异性抗体22例,其中Rh抗体系统18例(占81.8%),MNSs系统3例(占13.6%),混合抗体1例(占4.6%).结论 本地区的同种特异性抗体以Rh系统血型抗体为主,建立ABO、RH血型分型资料库对确保及时为输血患者提供安全血液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 阜宁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情况分析

    作者:杨义中

    目的 了解阜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现状与规律,为合理储发血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阜宁县2009~2011年临床输血总量、全血和成分用血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分输血率、红细胞输血率、血浆输注率分别为99.57%、51.82%和45.05%;县级医院临床用血(红细胞)占总用血量的89.2%,乡镇医院、民营医院分别占5.26%、5.50%;急救、手术用血为本县临床用血的大部分,占58.46%;临床用血O∶A∶B∶AB为3.2∶2.8∶2.7∶1,每年3季度用量多于其它季度,但各季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县医院在全县临床用血中占主导地位,由其输血科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储供任务是切实可行的.

  • 平顶山市综合医院输血科建设与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赵民霞;兰炯采;杜红梅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的现状,以加强对其建设的指导和临床用血管理.方法 通过查资料和现场检查,对本市10家医疗机构输血科的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房屋面积和仪器设备、临床输血管理和科学合理用血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 10家医疗机构中有9家成立了独立的输血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6.7% (4/60);中级职称占41.7% (25/60);初级职称占51.7% (31/60);10个输血科(供血库)的房屋面积有7家达标,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者6家;输血科基本设备齐全,均未配置血小板恒温震荡箱;临床输血管理和合理输血合格率80%(8/10).结论 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供血库)建设和临床输血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但房屋建设相对薄弱,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估有待加强.

  • 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

    作者:肖文海;朱红梅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与其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间21 418名(次)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 在21 418名(次)输血患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0.25%,分别为抗-D4例,抗-E24例,抗-c6例,抗-C 2例,抗-cE 8例,抗-Mur 4例,抗-M 2例,抗-Le.1例,抗-P12例.其中男21例、女32例,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检出48例,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5例).结论 Rh血型系统抗体特别是抗-E是目前临床常见、有意义的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且几乎都出现在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中.

  • 济源市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晓雪;吉素清;葛云萍;齐涛

    目的 分析本市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 对2010年本市24家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开出的临床输血申请单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5 862份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情况为红细胞类3 693例,血浆类2 169例,其中合并输血1074例,占18.32%;按临床输血申请单中输血目的情况分类:红细胞类用血不合理1 295例,占35.07%,血浆类不合理1 132例,占52.19%;外科系统、内科系统红细胞申请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2.7%、9.04%;血浆输注目的不合理率分别为55.92%、46.61%.结论 血浆类不合理使用较多,内科系统对除血浆外的血液成分输注适应症掌握较好,而外科系统对输血指征掌握欠佳.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对科学合理用血知识的培训,制定本市临床用血规程,严格临床输血指征,严格审批,提高血液保护技术,对临床输血进行评价.

  • 临床输血病历质量调查分析

    作者:郑萍;张静;蔡莉;易婷婷;周丽;贾蓓

    目的 通过调查临床输血病历,以指导临床规范输血病历,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内科、外科(手术及创伤)患者输血病历2 000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2 000份输血病历中,合格输血病历1528例,占检查输血病历的76.4%,不合格输血病历472例,占检查输血病历的23.6%.结论 输血病历书写的不够规范,临床医师输血指证不明确,应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宣传.

  • 输血质量查房是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章金灿;何淦生;许洁;黄育文;张楚端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质量查房在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2009年上半年将临床输血纳入医院医疗质量查房体系,对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医嘱、合理输血、护理输血操作流程、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后血袋管理等内容进行督查,并现场反馈,提出整改意见.2009年下半年查房结合上半年存在问题进行督查,监督整改措施及效果.结果 临床输血质量查房各项内容不规范情况明显下降,临床医师输血知识和风险意识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临床输血质量查房对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意义重大,是提高输血质量和防范输血医疗安全的有效方法.

  • 电子配血系统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

    作者:刘赴平;叶长钦;吴远军;何子毅;韩忠朝

    目的 评估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临床应用效果,为下一步推广电子配血提供试验数据.方法 设计《电子配血调查表》,将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安装到2家医院,使用前对医院输血科相关人员做电子配血系统的操作培训;在为期1个月的试用期里,输血科按照所制定的电子配血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对采用电子配血“出库”的血液,再作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根据血清学试验结果发放血液到临床.结果 试用电子配血系统1个月,2家医院共有112名受血者接受了258次电子配血和血清学交叉配血试验,2种配血方法结果一致,均未导致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采用电子配血明显降低血液出库时间,C/T率从1.6降低到1.3.结论 该自行开发的电子配血系统模拟临床应用效果安全,不仅可以缩短血液出库时间,还可因减少血清学交叉配血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853 条记录 32/43 页 « 12...29303132333435...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