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任坤岭;崔秀华;王晓琼;刘中芹;王明儒;崔佳;李建志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探讨母婴阻断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山东省寿光市2005-2015年HBV感染者母亲及所生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和血清采集,应用ELISA检测HBV血清学5项指标,母亲及儿童的感染状况以随访检测结果为准.检测结果判定以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为阻断失败.结果 共调查儿童1 372名,母婴阻断失败率2.92%.其中,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失败率2.23%,单用乙肝疫苗阻断失败率6.67%;10 μg酵母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失败率1.77%,5μg酵母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失败率4.41%.母亲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生育年龄、生育方式等是阻断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儿童性别、喂养方式、孕晚期母亲是否接种HBIG、儿童出生后接种HBIG的次数等与阻断失败率无相关性.结论 HBV母婴阻断效果,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优于未联合免疫,10μg酵母乙肝疫苗优于5 μg乙肝疫苗,建议进一步开展大剂量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免疫研究.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方案的保护效果评价

    作者:夏国良;龚健;王继杰;孟宗达;贾志远;曹惠霖;刘崇柏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及其与中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应用母婴阻断方案的保护效果.方法在广西等3个地区,对乙肝病毒双阳性母亲新生儿,应用重组乙肝疫苗和重组乙肝疫苗加50 IU HBIG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共随访单纯重组乙肝疫苗母婴阻断儿289例,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阻断儿186例.结果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的母婴阻断效果为87.8%(95%CI:83.6~91.9),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的阻断效果为91.2%(95%CI:86.7~95.6),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间(P=0.707 2)、两种母婴阻断方案间(P=0.295 5)及各地免疫人群间(P=0.998 7)的母婴阻断效果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种母婴阻断方案免疫新生儿间抗-HBs的阳转率(P=0.318 8)和抗体滴度(GMT)间(P=0.892 5)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首剂免疫后1年,抗-HBs阳性率在单纯重组乙肝疫苗组和重组乙肝疫苗加HBIG组分别为91.1%和93.5%,GMT分别为153 mIU/ml和164 mIU/ml,以后逐年显著下降(线性趋势检验χ2=60.47,P=0.000 1),至免疫后第4年,阳性率分别降为65.0%和66.6%,GMT仅为第一年的1/3.结论重组乙肝疫苗加中效价HBIG的母婴阻断效果可达90%以上,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的血源疫苗.中国现行重组乙肝疫苗抗-HBs的免疫检测技术方法有待改进.

  • 江苏省2010-2015年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效果的随访研究

    作者:姜洁;戴生龙;徐建芳;邹艳;朱立国;彭红;朱凤才;翟祥军

    目的 观察江苏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效果,探讨HBsAg阳性母亲生产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2015年江苏省张家港、丹阳、泰兴3个市HBsAg阳性母亲及其分娩的儿童为研究对象,新生儿在出生后24h内接种10μg乙肝疫苗和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于7月龄后采血并用Abbott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其HBsAg、抗-HBs、抗-HBc的水平.结果 共调查2 099名7~52月龄的儿童,其中34名(1.62%)儿童为慢性HBV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HBeAg和分娩年龄是HBV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BeAg阴性母亲的儿童相比,HBeAg阳性母亲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RR=4.997,95%CI:2.408~ 10.370);与低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相比,高年龄组母亲分娩的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的风险显著降低(RR=0.264,95%CI:0.101~0.691).除慢性HBV感染者外,其余2 065名儿童中,9.7%抗-HBs< 10 mIU/ml,35.4%抗-HBs为10 ~ 100 mIU/ml,54.9%抗-HBs≥100 mIU/ml,抗-HBs的阳性率为90.3%,抗-HBc的阳性率为13.7%.抗-HBs阳性率和GMT均在7~12个月达到高峰,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结论 江苏省现行乙肝母婴阻断策略实施效果理想,母亲HBeAg阳性是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有效阻断后仍需进行抗HBs监测,必要时需加强免疫接种.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婴儿乙型肝炎疫苗单独及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后的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王建设;朱启镕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将624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随机分组,一组是0、1、6月龄单用乙肝疫苗免疫,每次20μg;另一组是出生时先注射HBIG 100IU,然后在1、2、7月龄再接种乙肝疫苗,每次20μg。两组婴儿分别于1、3、6、12、18、24月龄及以后每岁静脉采血用酶免疫法检测HBsAg,同时随访,平均随访6.34±1.71年。结果显示:有89例儿童发生慢性HBV感染,其中82%在6月龄前初次出现HBsAg阳性,主要是宫内感染。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双阳性母亲的婴儿,其慢性HBV感染率高于单阳性母亲的婴儿(单用疫苗,24.5%和10.7%,P<0.005;HBIG+疫苗,10.6%和3.8%,P<0.05),而且在6月龄内初现HBsAg阳性的婴儿中,双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慢性化率也高于单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单用疫苗,68%和40%,P<0.025)。同单用疫苗相比较,HBIG联合免疫组使1岁时的慢性HBV感染率由17.6%降为5.0%;总慢性HBV感染率双阳性组由24.5%降至10.6%(P<0.005),单阳性组由10.7%降至3.8%(P<0.025)。双阳性母亲婴儿中初现HBsAg阳性婴儿的慢性化率也降低了,而出生时HBsAg阴性、1~6月初现HBsAg阳性的婴儿,慢性化率由40.9%降至0(P=0.0315)。出生时HBsAg阳性的婴儿,1月龄HBsAg阴转率由26.4%提高至58.8%(P<0.025)。说明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仍呈慢性HBV感染者,主要始于宫内感染;双阳性母亲的婴儿更易形成慢性HBV感染。单用疫苗对产时感染的阻断不完全,HBIG联合乙肝疫苗可明显提高产时感染的阻断效果,对宫内感染的慢性化也有一定阻断作用。

  • 2014年中国六省份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筛查及新生儿免疫预防调查分析

    作者:孙校金;王富珍;郑徽;缪宁;吴振华;杜飞;张国民;崔富强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地区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筛查及新生儿免疫预防实施情况,为完善HBV母婴传播阻断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东、中、西部地区共选取6个省份的18家医院,调查医院孕产妇产前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筛查、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Vaccine,HepB)及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接种等情况.结果 18家调查医院均已开展HBV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孕产妇产前HBsAg总筛查率为99.36%,西部地区、县级医院筛查率较低,分别为98.14%和98.10%.18家医院自行采购检测试剂来自11家企业.调查医院的HepB首剂次(HepB1)及时接种率为93.56%,其中西部地区、省级医院分别为92.26%、93.14%.HBsAg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和HBIG接种率分别为98.66%和99.28%.结论 调查地区HBV携带传播母婴阻断措施实施总体良好,但需进一步关注西部地区孕产妇HBsAg筛查和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工作,促进基层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产妇新生儿联合接种HBIG,并对HBsAg检测试剂开展评价.

  • 8个省(自治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产妇筛查及新生儿免疫预防措施的调查

    作者:王富珍;郑徽;张国民;缪宁;陈园生;吴振华;孙校金;李黎;梁晓峰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产妇筛查及新生儿母婴阻断措施开展情况.方法 在云南、湖南、广西、安徽、甘肃、贵州、内蒙古、四川8个省(自治区,下同),选取201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及时接种率(Timely Birth Dose Rate,TBD) <75%的设区的市(地区、州),以2011年产前筛查出的HBsAg阳性住院分娩产妇及其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情况,孕期是否采取阻断措施,新生儿首剂(First Dose) HepB(HepB1)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lin,HBIG)接种情况等.产妇在分娩前采集静脉血5毫升(ml),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DC)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Ag,Anti-HBe)进行复核检测.结果 调查地区医疗机构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多采用国产ELISA试剂.经省级CDC实验室复核检测,初筛HBsAg阳性产妇HBsAg、HBeAg、Anti-HBe复核一致率分别为95.93%、83.28%、75.44%.调查9999名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全部接种了HepB1,79.58%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μg)重组HepB(酵母);TBD为97.05%,早产儿、低体重儿TBD低于足月儿(x2=80.72,P<0.05)、正常体重儿(,=175.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婴儿HepB1和HBIG联合接种率为67.17%,产妇HBeAg阳性、阴性或未检测者,其新生儿联合接种HepB和HBIG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2,P>0.05).结论 需继续加强HBsAg阳性母亲的早产儿、低体重儿HepB1及时接种,以及HBsAg和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epB1和HBIG联合接种.

  • 富源县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现况调查

    作者:孙校金;崔富强;龚晓红;王富珍;陈园生;郑徽;吴振华;缪宁;马汉平;罗梅;余文;速存芬;钱晏飞;杨政;莫峰;罗会明;梁晓峰

    目的 了解富源县阻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的现状.方法 通过查阅富源县所有医院产科住院病历及登记册,筛选2007~2010年住院分娩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产妇进行现场调查,了解阻断HBV母婴传播措施的实施情况.结果 139例HBsAg阳性孕产妇的婴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剂(HepB1)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4.24%和96.40%;主、被动联合免疫[及时接种HepB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接种率为46.76%,影响联合免疫的因素为配偶文化程度和分娩地点;阳性孕产妇的婴儿全程免疫接种后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率为7.48%.结论富源县在医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产妇的婴儿,HepB1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尚需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提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需加强对孕妇的宣传,并提高医院采购HBIG的能力,提高HepB和HGIG联合免疫接种率及HepB全程免疫后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率.

  •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富珍;崔富强;郑徽;陈园生;李继军;龚晓红;方挺;高丽;张勇;梁晓峰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酵母)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在北京市、甘肃省和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5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采用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固相放射免疫)方法,比较不同剂量(10μg×3和5μg×3)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结果 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无论是否与HBIG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0.474,P>0.05),儿童HBsAg阳性率为2.1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97.47%.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的儿童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未联合免疫儿童(x2=4.391,P<0.05),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8.5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9.94%;未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16.55%,HBV母婴传播阻断率为80.52%.其中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sAg)同时阳性(双阳性,下同)的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为8.82%,非常明显的低于未联合免疫儿童(34.00%)(x2=7.071,P<0.01);母亲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8.43%,未联合免疫儿童,HBsAg阳性率13.01%,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243,P>0.05).结论 对母亲HBsAg阳性的儿童,重组HepB(酵母)与HBIG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较未联合HBIG免疫者更佳,但接种10μg×3重组HepB(酵母)未联合HBIG免疫也能取得相同的保护效果,而接种5μg×3重组HepB(酵母)的儿童,尤其是母亲双阳性儿童,与HBIG联合免疫还是有必要的.

  • 10μg和5μg乙型肝炎疫苗与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晓霞;杨安华;王晓琼;任坤岭;刘中芹

    目的 观察10μg与5μg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 (HepB) 与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联合免疫阻断乙肝病毒 (HBV) 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以山东省寿光市5个街道2005-2015年住院分娩的HBV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的母亲及所生儿童 (2-12岁) 为研究对象, 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血清, 用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 分析5μg和10μg HepB与HBIG联合免疫后的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696人, 其中5μg组245人、10μg组451人.Hep B与HBIG联合免疫后, HBsAg阳性19人, 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为2.73%, 其中5μg组、10μg组分别为4.49%、1.77% (χ2=5.98, P=0.014).HBVe抗原 (HBeAg) 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阻断失败率以5μg组 (20.00%) 显著高于10μg组 (5.22%) (χ2=6.85, P=0.009).结论 10μg HepB的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优于5μg HepB.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效果评价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作者:杨思嘉;董红军

    目的 了解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亲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后,其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Surface Antigen,Anti-HBs)的阳转率.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维普和医学文献检索系统(Pubmed)中公开发表的期刊,利用广义倒方差模型对各文献的Anti-HBs阳转率合并.结果 共检索文献392篇,终保留8篇.合并后Anti-HBs阳转率为90.42%(95%可信区间:85.44%~95.69%),I2为93.58% (P<0.0001).结论 HBIG和HepB联合应用Meta分析的Anti-HBs阳转率可信度较高.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预防围产期乙型肝炎病毒传播

    作者:朱冰;梁晓峰

    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发地区,乙肝病毒(HBV)的感染对人群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而母婴传播是HBV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途径.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HepB)被广泛用于阻断围产期HBV母婴传播.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表明,联合免疫的阻断效果要强于单独使用HepB,同时随着流行情况及人群流行病学特征的差异以及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不同,联合免疫的效果也会有相应的差异.

  • 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忆兰

    目的 探讨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组50例,分别在孕28、32、36周各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一次;对照组50例,未予用药.分娩后采集两组新生儿脐血,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结果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组和对照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10%、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产前多次肌内注射HBIG可以有效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 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研究

    作者:刘婧

    目的 探讨孕晚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阻断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鞍山市714例阳性孕妇分成两组,预防组614例,自孕30周起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每4周一次,共3次;对照组60例,不用药仅定期产检,生后两组婴儿均正规接种乙肝疫苗.6个月后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A-HBs)对比调研.结果 预防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98.70%,失败率1.30%.对照组:阻断乙肝病毒垂直传播成功率68.33%,失败率31.67%.阻断组与非阻断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孕晚期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有显著疗效.

  • 被动-主动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作者:兰晓青;哈丽旦·阿西;仇红卫;李岱

    目的 重点探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在母婴组和婴儿组应用对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母婴组从产前3个月,即妊娠28周起每隔4周注射HBIG,HBeAg(-)/HbeAb(+)者注射200IU,HBeAg(+)/HBeAb(-)者注射400 IU,直至临产共3次;婴儿出生后24 h内(好在出生后6 h内)注射HBIG 200 IU,2周后再加强1次,剂量200 IU;按0、1、6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BVac).婴儿组婴儿出生后即按上述程序注射HBIG和HBVac.结果 母婴组与婴儿组虽免疫程序不同,但2组婴儿抗HBs阳转率比较,x2=0.00049,P>0.05,无差异显著性.初步尝试了1例HBeAg(+)、HBV DNA(PCR)7.9×108copies/ml孕妇,在妊娠第36周至分娩前口服拉米夫定,婴儿出生后按程序接种HBIG和HBVac而阻断成功.结论 本文免疫结果表明,母婴组与婴儿组虽免疫程序不同,但2组婴儿抗HBs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中母亲HBeAg(+)/HBeAb(-)者,HBV DNA(PCR)亦为阳性时,病毒载量≥1.0×107~9 copies/ml者,易出现免疫失败.

  • 抗体可以作为半抗原二硝基氟苯免疫靶向治疗的载体

    作者:何晓俊;储艳秋;蒋公羽;戴兆云

    目的:了解半抗原二硝基氟苯(DNFB)结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后对其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常温下把HBIG(13 mg/500 μL PBS)水溶液分别与不同剂量(2、4、8 mg)的DNFB混合, 组成2、4、8 mg管, 混匀过夜后离心. 取2、4 mg管及未加DNFB的HBIG水溶液对照管, 各取半量对半稀释, 以HiTrap分子筛柱脱盐, 3个洗脱液再分别作对半系列稀释11次, 3组共组成36个标本. 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效价. 取2、4 mg管的另一半分别予饱和硫酸铵沉淀后取上清, 以紫外光光度分析仪测定A340, 与加入不同剂量DNFB的5个系列浓度作内标的对照管上清相比较, 计算相应管中HBIG结合掉的DNFB量.结果:2、4 mg管及对照组, 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 三组间同稀释度间吸光差值( A450- A630)无差异, 而各稀释度间则有非常显著差异( P<0.01). 饱和硫酸铵沉淀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证实2、4 mg管中6.5 mg HBIG分别结合DNFB 0.67 mg和0.86 mg, 即每一个HBIG分子分别结合88.72及113.48个DNFB半抗原分子, 约占HBIG氨基酸残基的6.12%和7.86%.结论: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作为半抗原DNFB免疫靶向治疗慢性病毒感染或肿瘤的一种有效载体.

  • 成人原位肝移植(附18例报告)

    作者:谷川;郝明利;刘振文;何玉中;朱志军;潘澄;沈中阳

    目的 研究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5年内为18例终末期肝病病人实施原位肝移植手术,其中肝炎肝硬化15例,肝癌3例.结果 手术死亡5例,病死率27.2%.围手术期存活13例(77.8%).术后并发症:腹腔出血4例;胆瘘2例.随访期间2例胆瘘病人死亡(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8个月),现存活11例(61.1%)生存时间均超过5个月,长1例生存时间已5年半.结论 肝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减少手术并发症,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再感染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长期生存的关键.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王垒;范林;彭贵主;叶啟发

    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是接受肝移植(LT)治疗的主要群体,而LT术后HBV复发则是LT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因其价格昂贵以及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现在已很少单独用于临床.目前,LT术后预防HBV复发的标准方案是低剂量HBIG联合核苷酸类似药物(Nas).近年来,人们开始质疑HBIG在预防HBV复发中的作用,为此一些移植中心相继开展了HBIG-withdrawn和HBIG-free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就HBIG在LT术后预防HBV复发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并对HBIG-withdrawn和HBIG-free预防方案的研究前景做一分析.

  • 关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名称缩写的看法

    作者:张晓宁;牛玉坚

    来信编辑同志:近13阅读<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7年第13卷第2期牛玉坚等[1]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同给予方式对肝移植病人血清HBsAg和HBsAb水平的影响"一文,该文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有许多学习借鉴的地方,然而笔者认为原文作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名称缩写为HbsAb是不正确的.

  • 原位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建芸;张英;谢仕斌;曾丽娇;马超;陆敏强;高志良

    目的 分析原位肝移植(OLT)术后HBV再感染的相关因素,评价联合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核苷(酸)类似物预防HBV再感染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年10月-2007年8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OLT治疗的160例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117例患者术前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所有患者术后长期肌肉注射HBIG,并联合服用核苷(酸)类似物,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患者术前资料,并前瞻性长期随访OLT术后HBV再感染情况.正态分布计量资料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60例患者中,19例患者出现HBV再感染,再感染率为11.88%(19/160).患者术前HBV DNA载量、HBeAg状态及抗病毒治疗时间与OLT术后HBV再感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108、0.127和0.033,P值均>0.05).19例HBV再感染患者中有17例是长期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其中8例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YMDD)变异株阳性,其HBV DNA载量为(7.0±2.0)log拷贝/mL,而YMDD变异阴性组为(3.2±2.5)log拷贝/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1,P=0.003).17例长期服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中,12例加用阿德福韦酯,3例改用恩替卡韦,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OLT术后长期小剂量肌肉注射HBIG,并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可有效预防HBV再感染.OLT术后使用拉米夫定易出现YMDD变异,而YMDD变异是HBV再感染的重要因素,临床上要予以重视.

  • 探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作者:黄敏;周海新;郑粼

    目的 探讨免疫预防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来疾控中心门诊注射疫苗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共计101例,在新生儿8~12月龄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随访101例HBsAg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发现HBsAg阳性8例,免疫阻断失败率为7.92%;HBsAb阳性61例,HbsAb阳性率为60.40%;HBeAg阳性孕妇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5.38%,高于HBeAg阴性孕妇(χ2=6.213,P=0.013);HBV DNA阳性孕妇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0.39%,高于HBV DNA阴性孕妇(χ2=4.041,P=0.044);新生儿仅疫苗预防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23.33%,高于免疫方式为疫苗+HBIG的新生儿(χ2=11.05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HBeAg状态 、新生儿免疫方式是免疫阻断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OR=1.988,1.706;P=0.002,0.004).结论 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较好,其中孕妇HBeAg状态及新生儿免疫方式对免疫阻断效果有一定影响.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