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

    作者:周翠翠;陈莉;赵景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脊柱半椎体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胎经随访证实的胎儿脊柱半椎体的二维及三维超声图像,比较二维超声、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半椎体的准确率.结果 11胎半椎体中,单发9胎,其中6胎为胸椎、2胎为腰椎、1胎为骶尾椎病变,胸腰段多发畸形2胎,其中1胎合并椎体融合.二维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7胎(7/11,63.64%oo),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11胎(11/1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准确定位半椎体9胎(9/11,81.82%o),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准确定位半椎体10胎(10/11,9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三维超声可提高诊断胎儿半椎体准确率,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半椎体.

  • 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判定胎儿脊髓圆锥位置

    作者:翟晶;蔡爱露;董岚;蔡畅;李冬梅

    目的 探讨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定位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38周正常胎儿581胎,以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识别S1椎体,定位脊髓圆锥相应椎体水平,观察各孕周脊髓圆锥位置分布情况;随机选取101胎不同孕周胎儿观察不同医师间及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与三维成像定位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2名医师采用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定位脊髓圆锥的一致性好(Kappa=0.94);腰骶关节两线相交定位与三维成像定位一致性好(Kappa=0.92).530胎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可识别S1椎体并定位脊髓圆锥,脊髓圆锥对应的椎体水平范围为L1~L4,其中对应L1椎体、L12椎间隙、L2椎体、L2-3椎间隙、L3椎体、L34椎间隙和L4椎体分别占4.72%(25/530)、8.68%(46/530)、51.32%(272/530)、19.62%(104/530)、11.89%(63/530)、2.26%(12/530)和1.51%(8/530);脊髓圆锥随孕周呈逐渐上升趋势;≥23孕周时,全部位于L3椎体及以上;≥32孕周时,98.38%(182/185)达L23椎间隙及以上,≥37孕周时,94.83%(55/58)上升至L2椎体及以上.结论 通过腰骶关节两线相交法可识别S1椎体,进而准确定位脊髓圆锥水平,可用于快速判断脊髓圆锥位置.

  • 产前超声诊断脐带囊肿

    作者:段明娟;陈欣林;黄君红

    目的 分析脐带囊肿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相关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33胎脐带囊肿胎儿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随访资料.结果 单纯脐带囊肿11胎(其中脐尿管囊肿2胎),脐带囊肿合并多发畸形22胎(22/33,66.67%),以合并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畸形多见.结论 脐带囊肿常合并多发畸形,单纯性脐带囊肿预后较好.产前超声筛查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 中晚孕期超声显示鼻骨异常伴舌外伸检出唐氏综合征

    作者:张晓航;李锐;冉素真

    目的 探讨中晚孕期超声显示胎儿颜面部鼻骨异常伴伸舌辅助诊断唐氏综合征(DS)的价值.方法 纳入资料完整的经胎儿系统超声筛查及羊水或脐带血染色体检查的中晚孕期孕妇5657名.观察并分析正中矢状切面胎儿鼻骨发育情况及舌尖位置,比较鼻骨异常、伸舌及鼻骨异常伴伸舌检出DS的效能.结果 经染色体检查确诊49胎DS,其中鼻骨异常伴伸舌33胎、单纯鼻骨异常10胎、单纯伸舌2胎,无阳性表现4胎.根据鼻骨异常伴伸舌诊断D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5%(33/49)、99.91%(5603/5608)、86.84%(33/38)和99.72%(5603/5619),其中阳性预测值较鼻骨异常、伸舌及鼻骨异常或伸舌明显增高(P<0.0001).结论 中晚孕期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观察胎儿鼻骨异常和伸舌的表现,可提高DS的产前检出率.

  • 产前超声早期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华峰;陈秋香;熊奕;林琪;焦阳;甘晗静;徐繁华

    目的 探讨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诊断胎儿前腹壁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诊断的21胎前腹壁异常胎儿超声表现及随访结果,分析比较前腹壁异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筛查出21胎胎儿前腹壁异常,均在首次超声检查时发现,均经引产直接观察或病理检查进一步证实;其中脐膨出12胎,泄殖腔外翻1胎,体蒂异常8胎.7胎接受羊水穿刺检查,1胎脐膨出为13-三体,余染色体未见异常.结论 早孕及中孕早期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及鉴别诊断前腹壁异常,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早孕期颅脑超声诊断胎儿颅内畸形

    作者:焦阳;范海波;甘晗靖;林琪;熊奕;窦永充

    目的 探讨早孕期颅脑超声诊断胎儿颅内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0胎早孕期胎儿的常规颅脑超声资料,与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 产前胎儿颅脑超声共发现颅脑畸形51胎.其中无脑儿13胎,未见圆形颅骨环、无大脑组织结构;露脑畸形6胎,见大部分颅盖骨缺失,脑组织外露;脊柱裂2胎,见“柠檬头”征;全前脑5胎,见单个扩张的脑室,无大脑镰;脑膜脑膨出13胎,见颅骨高回声环延续性中断,缺损处见局部向外突出囊性物;颈部水囊瘤12胎,见头颅颈后多房性囊肿.漏诊露脑畸形2胎、全前脑6胎、脊柱裂2胎,均于中孕期检出.所有畸形胎儿均经引产获证实,其中28胎合并染色体异常.结论 早孕期胎儿颅脑超声在检出胎儿颅脑畸形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评估正常胎盘血流灌注和胎盘植入

    作者:陈丹;马小燕;欧阳春艳;黄苑铭;尚宁;王会敏

    目的 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观察正常前壁胎盘血流灌注情况,并对胎盘植入进行产前评估.方法 将232名11~40孕周孕妇的正常单胎妊娠前壁胎盘作为正常对照组,1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为胎盘植入孕妇的胎盘作为观察组.采用3D-PDU的三维血管模式(3D Angio),测量两组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分析正常对照组胎盘血流参数与孕龄的关系,并对比两组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正常对照组胎盘VI、FI、VFI与孕龄相关(r=0.678、0.766、0.410,P均<0.01),且VFI与VI相关(r=0.800,P<0.01).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胎盘3D-PDU血流参数(VI、FI、V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PDU可定量分析正常前壁胎盘血流灌注情况,为产前诊断胎盘植入提供量化评估依据.

  • 高频超声与常规超声诊断早期妊娠的对比分析

    作者:侯立业;徐辉雄;刘娟;胡卫萍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妊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600名孕妇按孕龄及妊娠囊大小分为3组.第1组:孕龄<4周,妊娠囊(GS)<10 mm;第2组:孕龄≥4周且<7周,GS在10~26 mm;第3组:孕龄≥7周,GS≥27 mm,每组200名.先用常规超声经腹探查早孕情况,再用高频超声探查,比较高频与常规超声在显示GS、卵黄囊(YS)及胚胎的情况.结果 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显示GS、YS及胚胎的孕妇数在第1组中分别为178名、137名、28名和105名、12名、0,两种检查方法对GS、YS及胚胎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第2组中分别为200名、193名、178名和200名、105名、92名,高频与常规超声对YS及胚胎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第3组中分别为200名、197名、193名和200名、189名、182名,两种检查方法在GS、YS及胚胎的显示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孕龄<7周时可以明显提高对GS、YS及胚胎的显示率;对孕龄≥7周者,高频超声和常规超声对GS、YS及胚胎的显示无明显差别,但高频超声图像更清晰.

  • MRI评估胎儿神经系统畸形

    作者:朱霞;陈欣林;杨小红;冯倩;马慧静;邵剑波;夏黎明

    目的 探讨MRI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价值及其应用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胎儿的超声和MRI资料,与产后诊断或尸体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50例患者共检出神经系统病变594处,包括单纯侧脑室增宽99处、脑积水21处、小脑延髓池增宽59处、Dandy-Walker畸形/小脑发育不良45处、胼胝体发育不良/缺如67处、透明隔增宽6处、脑白质软化15处、室管膜下囊肿/出血30处、颅内出血26处、颅内实质性病变14处、蛛网膜囊肿60处、孔洞脑13处、脑裂14处、积水型无脑畸形3处、脑水肿1处、平滑脑4处、脑组织发育不良3处、全前脑20处、小头畸形8处、头形异常3处、开放性神经管缺陷68处、脑血管畸形5处、透明隔缺如2处、颅底凹陷症1处、枕骨大孔窄1处、囊性松果体1处、脉络丛病变5处.超声正确诊断487处,准确率81.99%(487/594),MRI正确诊断551处,准确率92.76%(551/594).结论 对于胎儿神经系统各种病变,超声和MRI各有优劣,明确MRI应用指征有助于指导合理地选择产前MRI,从而明确诊断.

  • 超声图像定量分析在胎儿肺发育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涂鹏;董虹美;冉素真;张晓航;刘世清

    目的 探讨DFY-Ⅱ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在评估不同孕周胎儿肺/肝回声比值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孕24~41周健康孕妇315名,获取胎儿右侧旁矢状切面图像,采用DFY-Ⅱ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仪分析胎儿肺、肝回声强度并计算两者的比值,分析肺/肝回声比值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 胎儿肺/肝回声比值与孕周呈正相关性(r=0.94,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60+0.07X(r2=0.883).结论 采用DFY-Ⅱ型超声图像定量分析仪分析胎儿肺/肝回声比值可作为评估胎儿肺发育的有效方法.

  • 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临床应用

    作者:袁红;林琳华;苏放明;任景慧;郭晓辉

    目的 分析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0例临床怀疑异常的孕妇进行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检测、分析所抽取的脐静脉血.结果 成功率99.7%,发现异常胎儿349例.结论 B超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成功率高,应用广泛,是一项安全的产前诊断方法.

  • 超声与MRI诊断血管前置

    作者:罗毅;徐晓红;李坚;温红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与MRI诊断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例血管前置的产前超声与MRI表现.结果 6例中,4例接受经腹及经会阴超声检查,2例接受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其后接受MR检查,并一致诊断为血管前置,术后均得到证实.结论 超声及MRI均能良好地显示宫颈内口处血管前置;结合彩色多普勒及经会阴、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大幅提高诊断率.

  •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联合反转模式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秦越;蔡爱露;张颖;王彧;孙微;陈骊珠

    目的 评价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联合反转模式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5胎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和54胎正常胎儿,每胎获取两组容积数据,分别以四腔心胸腔横断切面和主动脉弓长轴切面为初始采集平面,再用反转模式对容积数据进行重建.结果 54胎正常胎儿共获取108组容积数据,对其中103组容积数据成功进行了反转重建;对15胎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均成功进行反转重建;重建图像均能直观地显示心内结构和心外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 STIC技术联合反转模式重建图像可提供更多重要解剖信息,有助于更好地产前可视化诊断胎儿复杂性先心病.

  • 超声诊断孕早中期胎盘植入

    作者:王莉;吴青青;马玉庆;姚苓;张晓峰

    目的 观察孕早中期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引产手术证实的10例孕早中期胎盘植入的临床资料,观察孕早中期胎盘植入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10例中,9例有剖官产手术史.术前超声诊断胎盘植入6例,主要表现为胎盘低置,胎盘与子宫肌层间界限不清,胎盘后血流信号丰富、肌层变薄.术前超声漏诊4例.引产后48 h复查超声,10例均见官内胎盘植入残留表现.结论 胎盘与子宫肌层间界限不清、胎盘后血流信号丰富及肌层变薄等二维超声图像特点对诊断孕早中期胎盘植入具有高度临床价值.

  • 胎儿主动脉弓离断的产前超声诊断现状

    作者:张东雨

    主动脉弓离断是一种罕见的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期死亡率极高,其胚胎学起源复杂,表现形式多样,且多合并其他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困难.超声心动图作为目前临床常用的胎儿心脏检查手段,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在诊断中的应用及超声鉴别诊断方面对胎儿主动脉弓离断的产前超声诊断现状进行综述.

  • 宫内缺氧对胎儿主动脉峡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诗慧;解丽梅;杨泽宇;刘治军

    宫内缺氧时胎儿主动脉峡(AoI)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胎儿体内血流重新分配以保证重要器宫的血供,此时AoI的血流参数发生一系列变化,终可影响胎儿的围生结局.本文就宫内缺氧对胎儿AoI血流动力学及围生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

  • 三维超声后处理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佟彤;熊奕

    目的 三维超声在产前筛查和诊断某些胎儿畸形中有重要作用.后处理技术是获取ROI的三维容积数据后,根据诊断需要对图像做进一步处理,可依据不同断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增加组织对比度,准确测量胎儿不规则结构的体积和心脏容积,对血管的分布和连接情况进行分析,数据存储后可进行脱机分析.三维超声成像的后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三维超声成像的后处理技术模式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 超声诊断胎儿骶骨发育不全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岚;蔡爱露

    骶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指2个或2个以上骶骨椎体部分或全部缺失,常合并神经、骨骼、消化道及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畸形.产前准确诊断胎儿骶骨发育不全对及时治疗及判断胎儿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骶骨发育不全的胚胎学基础、分型、产前超声诊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超声研究胎儿胰腺发育的现状

    作者:蔡畅;蔡爱露;董岚

    胰腺异常属罕见先天性畸形,环状胰腺胎儿常伴发多种畸形,病死率高且预后差,产前超声早期诊断对降低围生期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胎儿胰腺位置隐蔽且体积小,在产前超声检查中常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产前超声检查技术不断进步及产科检查需求更加全面、细致,利用产前超声观察胎儿胰腺大小、形态及回声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对胰腺的胚胎发育、胎儿胰腺的解剖学基础及超声检查研究等进展进行综述.

  • 产前超声检测胎儿胸腺

    作者:凌乐文;LV Guo-rong

    产前超声检测胎儿胸腺对诊断胎儿胸腺发育异常及相关畸形或疾病有重要作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更全面地评估胎儿胸腺的发育.本文对胎儿胸腺超声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2737 条记录 11/137 页 « 12...891011121314...1361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