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刘存志针灸领域"新势力"

    作者:李雯

    如果要给他贴一个"标签",适合的应该是"年轻有为".虽然年轻,但对中医针灸领域的热爱,让他致力于对针灸的不断研究,在临床工作中,也勤勤恳恳,时刻不忘对患者的关爱.研究员、医生、硕士生导师是他的三种身份,在有限的精力中要兼顾好这三种身份所承担的责任,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他就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研究室主任刘存志.

  • 日本针灸研究的几点思考

    作者:陈士玉

    探讨现代针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针灸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针灸研究 方法论
  • 《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WJTCM)征稿

    作者:

    《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JTCM)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国际化中医药英文期刊,将建立起沟通东西方医学交流的桥梁,主要内容聚焦于中医药领域的现代科研成果和尖端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包括中药现代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研究、针灸研究(具体内容见下文)。为保证并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WJTCM注重组稿策划,以全新的视角特邀中医药界专家及国际学者为期刊撰稿,以促进期刊的快速发展。鉴于您在中医药领域已取得的杰出成就,现诚邀您在百忙之中不吝赐稿!

  • 针灸研究行动计划2007国际针灸学术专家论坛通过

    作者:

    2007年11月19-21日,来自美国和日本7所大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内地25所高校的针灸相关学科专家和校(院)长,以及长期从事针灸学研究和关注针灸学发展的学者云集北京,共同探讨了针灸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针灸未来发展方向等医学界关注的关键问题.这次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针灸学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相关部门的学者、专家和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

  • 纪念《针刺研究》杂志创刊30周年

    作者:刘俊岭;朱兵

    1976年10月,<针刺麻醉>在北京创刊,同年12月杂志出版面世,至今,她已经跨过了整整30个年头.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医针灸临床和机理的研究、中医针灸学术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回顾她的诞生和发展成长过程,历届主编、编委会成员和编辑部工作人员为她付出的艰辛劳动,作为现任杂志的工作者思绪万千,尤其感到责任的重大.<针刺麻醉>初期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1980年起由内部刊物改为公开发行,正式更名为<针刺研究>;1984年迁至中国中医研究院,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主办.自创刊30年以来,共计出版31卷122期,1985年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医学图书馆<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收录,1992年被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973计划"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工作进展

    作者:景向红;朱兵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承担的973计划"穴位效应规律的研究"的研究任务是:建立动态、同步、多指标穴位内脏效应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并在此平台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内脏病变时体表敏化区与穴位的比较,阐明穴位特异性诊断功能的规律性;研究刺激所选的不同代表性穴位时内脏特异性效应的异同,阐明穴位治疗效应的相对特异性规律.目前各子课题组已经基本完成研究平台的建立和动物模型的建立,预实验已经结束,大部分正式实验已经展开.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6篇.

  • 新九针溯源

    作者:李晓泓;解秸萍

    "新九针" 是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根据新九针创立的新九针疗法,特别强调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选用不同的针具,发挥每种针具的特殊作用,达到系统治疗的整体综合调治目的.正可谓:"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灵枢*官针>).

  • 针灸研究的反思:干针立法事件的警示

    作者:崔翔;刘坤;何勋;王舒娅;孙光;智沐君;高昕妍;朱兵

    干针疗法是指以人体解剖和生理学为基础,通过激痛点刺激治疗肌筋膜痛的特殊针刺方法.近些年,西方治疗师运用于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干针疗法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很好的宣传.而2015年下半年的“干针立法”事件将干针疗法与中医针灸之间的矛盾带入了公众视野.因此,笔者首先从干针历史、刺激部位及针刺手法3个方面与中医针灸进行比较,并结合文献证明干针是中医针灸疗法在西方的发展与创新.其次,笔者通过对于针立法事件的反思,总结了该事件对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 从经络的液晶体液模型到针刺的基因位点调控

    作者:卢六沙

    在体液环境中,酶元的激活,即对酶分子链上各活性基团相对位置的调整之精度是纳米数量级的.如此之精度在液相环境内只有通过液晶排序才能实现.针刺影响内分泌的实质是"脏腑之气(内分泌)由先天之精气(基因)化生".当前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大的难题就是对基因组功能的检测,面对天文数字的碱基对之排列组合,借助针灸等可影响内分泌的中医手段,可人为地引发各基因组合进入活动状态,将可能加快揭示生命之谜的进程.

  • 应用SPECT研究头皮穴区局部浸润麻醉后对电针信号传导的影响

    作者:王凡;郭长春;贾少微

    目的:探讨和验证腧穴和神经系统的关系.方法:选择头皮运动区上1/5和中2/5处针刺,观察1小时之内连续接受针刺前、电针和局部浸润麻醉后电针刺激3次SPECT脑灌注显像.结果:针刺前见双侧大脑皮层、丘脑、基底节和小脑的血流灌注和功能基本对称;当电针头皮运动区时,以对侧丘脑、对侧额叶、对侧顶叶的运动和感觉皮质区增高更为明显;而当局部浸润麻醉后再电针时,对侧丘脑血流灌注和功能下降.定量分析结果和视觉所见相同.结论:①一侧头皮针刺激可以同时改善双侧局部脑血流灌注和功能活动;②研究结果支持头皮针刺信号是通过三叉神经传导径路入脑并发挥效应;③依据SPECT研究结果尚看不出头穴分区与大脑皮层各功能区存在相应的定位关系;④当穴区被局部浸润麻醉后,针刺信号的效应明显减弱或被阻断.

  • 针灸与基因技术应用研究的思考及建议

    作者:李忠仁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界,如何将中医针灸特色融入到生命科学的领域及将生命科学渗透到中医领域.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在针灸与基因技术应用研究中,应注意严格遵守科学研究的准则,结合针灸自身特点、找准契合点,提倡"血清药理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注意基因调衡整体作用的研究,加强联合攻关,利于创新突破,这样才能为中医针灸现代化贡献我们科学工作者的智慧.

    关键词: 针灸研究 基因 调节
  • 针灸特殊功能的研究现状

    作者:马立银

    查阅32篇论文,对针灸的特殊功能进行两方面的综述.其一针灸的基本特点是作用的方向有双向调节性,可通过穴位的拮抗、手法、配穴、治疗来实现;其二是"自控调节"具有识别应激、调节病理状态、适应原样等,对机体进行平衡调节使"阴平阳秘".

  • 《针灸甲乙经》之研究现状

    作者:张胜春

    作者收集整理了近20余年研究<针灸甲乙经>的文献,并从版本源流、校勘考证、归纳整理、理论探讨、临床验证、价值评价等6个方面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关键词: <甲乙经> 针灸研究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浅析国外针灸与经络研究40年

    作者:胡继明;马文涛;童华;刘绍安;刘鼐;管竞环;王水生;曹连欣

    针灸疗法在国际上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对"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显示:40年来,国际针灸研究出现了两次高潮,一次在1972~1974年,一次在1998年.国外的针灸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研究,即针灸疗法在其施治的各种病症的有效性确认.近年来,国外的针灸研究开始注重方法学,如双盲和随机对照试验等.针灸技术的标准化是另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文化的差别,经络研究在国外进行得不多.针灸与经络研究的手段急需现代化.

  • 实验是建立现代针灸学的基础

    作者:徐斌;杨兆民

    分析当前针灸界对现代科学的基础--实验的一些观点,认为针灸现代化是针灸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当前针灸界的共识,但其现代化的基础,不是<内经>的理论和方法,而是实验.由于以往对实验理解的片面,而使<实验针灸学>没有承担起其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建立现代针灸学不仅要引入实验方法,更要以实验的理念来对待实验的结果.只有以<内经>的观点为启发,以现实的临床实践为立足点,才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针灸学.

    关键词: 针灸研究 实验室
  • 基于VOXEL-MAN操作平台肩(骨谬)穴的力反馈研究

    作者:

    目的:通过在肩(骨谬)穴周围组织三维重建的基础上,探讨在该穴进针时的力学虚拟,便于初学者对穴位进针有感性认识.方法:在VOXEL-MAN操作平台中,通过对肩(骨谬)穴相关组织进行分割和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即视觉再现;并构建力学模型,与虚拟人相关数据相融合,即触觉再现;联通视觉再现模块和触觉再现模块,实现力反馈仪和虚拟人操作平台之间数据交流.结果:在Linux系统下,通过力反馈仪,操作者可以体验肩(骨谬)穴进针时,针尖穿过各组织以及均匀提插时的力学变化.结论:在VOXEL-MAN操作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力反馈仪可以较为完美地再现肩(骨谬)穴进针时视觉和触觉的变化,以便于初学者临摹学习和应用.

  • 对实验针灸学一些问题的思考

    作者:高爽

    从实验针灸学的定义及实验针灸学的命名2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实验针灸学的定义限定了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实验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决定了实验的方法成为实验针灸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但实验必须与临床试验相结合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从实验针灸学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可以看出只有"实验针灸学"才能比较准确地概括本门学科.

  • 近15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贾文睿;张月;郭骐影;孙启胜;郭秋蕾;纪智;杨芳媛;战河;王赫;睢明河;侯中伟;王朝阳;刘清国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学领域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为揭示针灸调控机体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收集PubMed、Springer、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自2001至2016年有关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学领域研究中应用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分析.发现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经穴脏腑相关性研究、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针灸镇痛的效应与机制研究、针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针灸治疗各系统疾病的效应与机制研究5个方面.基因芯片技术在揭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针灸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但存在成本高、数据挖掘不充分、观察对象不统一、专门人才不足等问题,有待于研究者们进一步解决以加强此技术在针灸领域研究中的推广应用.

  • 英国中医药基金会的针灸临床研究情况介绍

    作者:于金娜;刘保延;刘志顺

    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针灸作为医疗手段,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针炙研究机构建立起来,英国中医药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针刺研究的中心.该中心以促进针刺研究为目的,从1991年至今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试验,研究了几个大的课题,该中心的临床试验设计非常细致、严谨、科学,值得我们学习.本文具体介绍该中心的临床研究情况,以期对提高国内针灸临床研究水平有所帮助.

  • 针灸研究特点浅析

    作者:梁繁荣;唐勇

    分析目前的针灸研究现状及学科特色,提出针灸研究有以下3个主要特点:一是坚持中医理论的指导,重视从整体、功能切入进行研究;二是坚持基础与临床紧密衔接,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根本目的;三是重视古代文化对针灸的影响,发挥针灸学科的原创优势.今后的针灸研究应结合各自的研究目标,多学科参与,开展针灸学理、法、方、穴、术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