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升降散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梁永;董杨颖;张妍燕

    升降散出自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此方为治温疫的首要主方,表里轻重皆可酌用.因此方可调气机之升降,笔者常用其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报道如下.

  • 三承气汤临床应用心得

    作者:高新;朱立娟

    仲景三承气汤,用药相近,主治相仿,方以承顺胃气为名,皆具清腑泻热之效,古今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大承气汤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之品为全方之先声,合大黄、芒硝气锐行速之力,峻下热结,急下存阴,荡涤肠中顽浊宿垢,适用于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俱甚者,有“塞下第一要方”之誉.原方去芒硝,变大黄为君,枳、朴为臣使,且诚其刻量,名日小承气汤,用于阳明证痞、满、实甚而燥结未甚者.调胃承气汤,方名即含有医圣制方之本意,谓此方不专攻下,寓攻下以为调和胃气之用,方取大黄、芒硝伍以甘缓调中之甘草,通下实热,兼调中气,适用于阳明热结、痞满不显,或有燥实留结于下,或有无形之邪热蕴于肠胃者.

  • 大黄在内科临证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建波;郎立和

    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攻积导滞、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利胆退黄的功效,素有"将军"之称,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作用已超越了攻泻药的范围.笔者根据自己的临证体会,就大黄在内科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 小议大黄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

    作者:任小宁

    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攻下积滞、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胆退黄、活血化瘀等功效,常与他药配伍应用,治疗肠胃积滞、大便秘结、黄疸、热毒疮疡、丹毒及血热妄行之出血等病症.笔者现以功效为纲,以大黄与多种药物的配伍为目,总结如下.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黄提取工艺

    作者:赵文萍;朱胤龙;陈萍

    目的:研究大黄中总蒽醌提取工艺.方法:以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筛选.结果: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浸润时间三因素对大黄总蒽醌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佳提取工艺为:大黄用8倍量55%乙醇按渗漉法提取,浸泡1 2h,渗漉9h.大黄素含量≥2.6%.

  • 炮制方式对大黄汤中芦荟大黄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朱伟;王学美;王保秀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汤中芦荟大黄素含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大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种大黄煎液中芦荟大黄素的含量.结果及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汤中芦荟大黄素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以生大黄汤中芦荟大黄素含量高.说明中医用药讲究炮制有其内在的科学性.

  • 蒙成药六味安消散的薄层鉴别

    作者:楼剑敏

    六味安消散是蒙医常用药之一,由诃子、寒水石、碱花、大黄、山柰、土木香6味药组成.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便秘、痛经等病症.

  • 微波技术提取大黄蒽醌类物质的佳工艺研究

    作者:金汝城;谢伟雪;吴卓;张东博;杜静

    目的 优选微波技术提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方法 先采用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输出功率、乙醇浓度、浸出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大黄游离蒽醌的佳浸出方案.结果 采用70%乙醇溶液在微波输出功率中高火,用70%乙醇,料液比为1:8,提取5 min,提取2次,大黄游离蒽醌提取率为1.31%,相对提取率达到88.52%.结论 用微波浸提法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

  • 大黄中大黄素提取工艺的优化

    作者:徐选明;季瑛;刘新;郭益磊

    目的筛选大黄中大黄素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根据大黄素的理化特性,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3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采用50%乙醇加热回流3次,每次2h为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本工艺合理可行,有利于生产.

  • 大黄抗无芽胞厌氧菌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黄晓敏;黄煌;欧录明;李洁

    目的:检测大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无芽胞厌氧菌药敏实验的肉汤微量稀释法.结果:大黄对脆弱类杆菌、多形拟杆菌的抗菌活性强,MIC值为0.31 25~2.5mg/ml,MBC值为1.25~10mg/ml.对产黑素普雷沃氏菌的抗茵活性较强,MIC值为0.625~5mg/ml,MBC值为5~10mg/ml,对其他的无芽胞厌氧菌也具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大黄是一种有效的抗无芽胞厌氧菌的药物,但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 六味能消胶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体会

    作者:张崎;龙家俊

    藏药六味能消胶囊由大黄、诃子、干姜、藏木香、碱花、寒水石组成.该方寒温并用,攻敛兼施,相辅相济,协调治疾.近3年来,我们运用此药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病例4则以示之.

  • 木香大黄敷脐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78例效果观察

    作者:牛素芳

    目的:观察老年习惯性便秘中药敷脐治疗效果.方法:178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木香大黄敷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禁食、口服缓泻剂等方法.结果:与大黄敷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禁食、口服缓泻剂等方法

    关键词: 木香 大黄 敷脐 便秘
  • 红外光谱法鉴定大黄样品分析

    作者:李太兵

    目的:红外光谱法鉴定大黄样品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正伪品大黄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在红外图谱直观上可见两者差异性不显著,而利用二维谱图上则显示出较大的差别.在1030-1170cm-1波段范围内正品大黄有两个较强的自动峰,分别在1060和1080cm-1附近,而伪品大黄也只有一个较强的自动峰,异步谱也显示出较大的差别.结论:红外光谱法可迅速、准确的应用于真伪大黄的鉴别.

  • 大黄在黄疸型肝炎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周建勇

    黄疸型肝炎在中医学属“黄疸”范畴,中医认为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病因有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病理机制核心是湿邪为患,蕴结于肝胆,疏泄失常,胆汁泛溢,上泛于目,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发为黄疸.或从热化,发为阳黄,身目黄色鲜明;湿热蕴结化毒,疫毒炽盛,甚至发为急黄,其黄色如金;或从寒化,发为阴黄,黄色晦暗.患者表现黄疽居高不下,伴见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纳差、乏力、腹胀、大便干结甚至便秘,或见便溏,粘滞不爽,小便发黄,目睛、皮肤黄染,舌质(暗)红,苔黄(滑)腻,脉弦滑(细).

    关键词: 大黄 黄疸 肝炎
  • 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方法探索

    作者:李玉贤;王立鹤;冯焕姣;王雅君;梁冬雨;化闯

    目的:探讨从中药大黄中提取主要游离蒽醌的实验方法,寻求简便高效可行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分别用碱溶-酸沉法;乙醇直接提取法;硫酸水解-乙醇提取法;硫酸-氯仿、乙醚提取法等,来提取大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结果:汇总以上大黄中提取总蒽醌的方法 发现,实验室用硫酸和氯仿(1:5)混合溶液提取两次,共3h,简便高效.结论:硫酸-氯仿提取法在实验室提取中高效可行.

  • 中药大黄在临床上的多种应用分析

    作者:汤艳红

    目的 对中药大黄在临床上的多种应用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分别对临床上的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使用大黄内服和外敷进行治疗,并将治疗结果和西医治疗组进行比较.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α=0.05.结果 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水肿大黄组和西医治疗组的临床治疗结果使用SPSS软件进行x2检验得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大黄在在临床上用途广泛,对急性胰腺炎和局部炎性水肿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甘肃省大黄病害调查与病原鉴定

    作者:王艳;陈秀蓉;李应东

    目的:通过调查甘肃省大黄主产区大黄病害种类及其特性,为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室内分离鉴定相结合.结果和讨论:共发现真菌性病害8种,分别为叶黑粉病Thecaphora schwarzmaniana、斑枯病Septoria sp.、锈病Puccinia rhei-palmati、轮纹病Ascochyta rhei、叶点霉灰斑病Phyllostica rhei、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灰霉病Botrytis sp.、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iums、1种病毒病(毒源待定).黑粉病发病率为:14%~26%,为害严重,急待解决.白粉病、灰霉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 干燥方式和条件对大黄水提液蒽醌和鞣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王强;罗云;金城;任永申;王伽伯;曲毅;肖小河;张沂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大黄水提液(DHY)中葸醌和鞣质成分的影响.方法:大黄水提液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减压烘干、常压烘干和喷雾干燥等4种不同干燥方式进行干燥,以含水量5%为标准,测定比较各干燥样品的总蒽醌、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和鞣质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总蒽醌、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和鞣质含量存在较大差别,以冷冻干燥样品各项成分含量高,常压干燥100℃样品含量低.结论:温度是大黄水提液干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实验范围内,大黄水提液在60℃以下干燥基本稳定,90℃以上长时间干燥不稳定. '

  • 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白群华;贾燕;代兴碧;肖虹;王应雄;杨瑞馥;邱景富

    目的:探索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液体稀释法测定大黄水提物对鼠疫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小浓度(MIC).应用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芯片研究大黄作用鼠疫菌的表达谱.选择10倍MIC做为大黄抑制鼠疫菌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分别选择30,60 min.提取并纯化鼠疫耶尔森菌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用Cy3,Cy5染料标记后,与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芯片杂交;通过芯片扫描仪获得表达谱分析结果.应用SAM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应用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得到了大黄不同作用时间鼠疫菌的表达谱.获得了大黄不同作用时间鼠疫菌的相同差异表达基因.结论:大黄抑制鼠疫菌的主要分子机制在于影响细菌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与细胞膜相关基因的表达.

  • D30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大黄总蒽醌的研究

    作者:许汉林;陈军;邵继征;孙芸;张赤志

    目的:研究D301大孔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吸附性能及其分离纯化的工艺参数.方法:以大黄总蒽醌中的代表成分大黄素为考察指标,采用HPLC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D301树脂对大黄总蒽醌的适宜交换吸附条件为,药液质量浓度为0.5 g·mL-1,pH为9,流速为1 BV·h-1;洗脱剂用0.10 mol·L-1盐酸、75%乙醇,解吸效果较好.结论:D301树脂交换吸附大黄总蒽醌的纯化方法可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340 条记录 13/167 页 « 12...10111213141516...1661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