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康复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作者:孙亚明

    目的:探讨应用Bobath疗法加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发病在48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治疗组同时加用Bobath疗法联合电刺激治疗.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4周进行2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加快瘫痪恢复,提高日后生活质量.

  • 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120例临床观察

    作者:钟素华;韦继流;陆丽梅

    目的 探讨针刺拮抗肌相应穴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为脑卒中的康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针推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Bobath疗法进行治疗,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两组患者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为31.67%,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18.33%,总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为(8.41±4.58)分,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为(14.79±5.2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拮抗肌相应穴位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肌张力,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飞;张丽娟;王建华;史艳;郑丽雅

    目的:评价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梗死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运用Bobath缓解痉挛手法治疗,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穴取肩髑、肩髎、肩贞、合谷、承扶、足三里、膝阳关等穴,每次15 min,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抗痉挛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FMA评分、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于治疗8周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痉挛状态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于8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抗痉挛总有效率为90.0%(36/40),优于对照组的75.0%(30/40,P<0.05).结论:梅花针关键点叩刺结合Bobath疗法可有效缓解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针推结合Bobath治疗痉挛性脑瘫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李菲;孙琦;刘海兵;谢晶军;马妍洁

    目的 观察针推结合辅助Bobath三联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头针加体针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督调脑加局部四肢,运动组采用Bobath疗法,三联组采用针刺加推拿加Bobath疗法,共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及半年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总有效率:针刺组72. 4% (21/29),推拿组70.0% (21/30),运动组70.0%(21/30),三联组96.1% (28/29),三联组疗效优(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至半年随访,4组MAS评分降低(P<0.01 ),GMFM、ALD评分升高(P <0. 01 ).与其余3组比较,在治疗2个月至半年后随访,三联组MAS降低,ADL、GMFM升高(P <0. 01,P <0. 05).结论 针推结合Bobath疗法能明显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比单一的治疗方法 更为有效.

  • 电针拮抗肌腧穴配合Bobath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传博;李玉奎;赵爱侠;王男;刘帅伟

    目的:研究并探讨电针拮抗肌群配合Bobath疗法治疗脑梗死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功能障碍患者共1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治疗组、Bobath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接受电针拮抗肌群联合Bobath技术治疗,Bobath治疗组接受Bobath技术治疗.三组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月的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三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较其他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采用电针拮抗肌相应腧穴联合Bobath技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康复效果,可有效促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

  • 蜡疗配合Bobath技术对卒中偏瘫痉挛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潘克难

    目的:观察蜡疗配合Bobath技术对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卒中偏瘫痉挛状态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25例采用蜡疗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对照组25例单纯采用Bobath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痉挛改善情况和功能独立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蜡疗结合Bobath疗法的研究组在痉挛改善情况和功能独立性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蜡疗配合Bobath技术治疗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疗效确切,可进行临床推广.

  • 体针联合PNF疗法早期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青;张志强;任亚平

    目的 探讨体针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疗法早期干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72例急性期脑卒中后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体针联合PNF疗法组(早期干预组)和Bobath疗法组(对照组),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体针联合PNF疗法组对脑卒中后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更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可更有效地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的形成.

  • 针刺配合Bobath疗法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怡;李雨峰;潘福琼;常有军;徐嘉;肖宗欣;杨玉龙;陈杰;赵冠兰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Bobath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 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在脑卒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Bobath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Bobath疗法,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时改良Ashworth评级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痉挛程度均减轻,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能促进Bobath技术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痉挛状态.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李芳;才宁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Bobath疗法加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三周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在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对治疗组同时加以Bobath疗法加电刺激治疗的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21 d进行2次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发病在1~3 d的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减轻瘫痪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Bobath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路;陈春花

    目的:分析Bobath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选取我中心2008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脑性瘫痪120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Bobath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对照组采用Bobath疗法,通过治疗前后的GMFM评分,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的GMFM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结论:Bobath疗法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显著。

  • 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乔小路;马建国;戴强强

    目的:对Bobath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疗法)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进行一个探讨,观察其对脑瘫患者下肢运动的发育的影响,旨在对其进行一个深刻的认识并推广运用。方法:笔者随机筛选出其所在医疗机构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以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评价法和下肢运动月龄检查法为康复医生的康复评定依据,并鼓励患儿和家长进行早期的积极康复。笔者所筛选的的8例患儿及其家属均积极配合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由同一位康复医生采用上述的方法进行再次评定。结果:进行3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患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下肢运动发育2项指标与患儿接受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治疗效果。结论:神经发育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脑瘫患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下肢正常发育,应予以推广运用。

  • 点按手阳明经经穴缓解偏瘫上肢屈肘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凌毅;葛瑞东;文琦;文芳;白硕;徐瑞泽;郭京伟

    目的:观察点按手阳明经经穴缓解偏瘫上肢屈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病程8周以内,患侧上肢屈肘肌群肌张力为改良Ashworth(MAS)Ⅰ和Ⅰ+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点按手阳明经经穴抑制和缓解痉挛;对照组:Bobath压手法抑制和缓解痉挛,疗程均为8周.评价指标:(1)即刻(治疗10min后)患侧上肢屈肘肌群肌张力的MAS评分;(2)疗程结束后,患侧上肢屈肘肌群肌张力的MAS评分;(3)疗程结束后,患侧上肢的Fugl-Meyer评分.结果:(1)2组治疗即刻患侧上肢屈肘肌群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2组治疗8周前后患侧上肢屈肘肌群M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M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侧上肢的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即刻与中期疗效上看,2组所用方法均可缓解偏瘫上肢屈肘肌群痉挛,但是点按手阳明经经穴疗效优于Bobath压手法,同时证实上肢痉挛的缓解与运动功能的提高是同步的.

  • 1例苯丙酮尿症患儿的康复体会

    作者:梁冠军;陈小明;顾琴

    目的康复训练对已有运动及智能发育落后的苯丙酮尿症患儿的功能恢复。方法引用脑损伤患儿的康复技术对苯丙酮尿症患儿进行全面康复。结果通过全面的康复训练,患儿的运动及智能水平有很大改善。

  • Bobath疗法在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郝福春

    Bobath疗法是现代康复的一项重要技术,在临床康复中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临床工作者采用此技术进行康复和康复护理,均取得良好康复效果.认为结合中国传统针刺技术和药物进行康复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的Bobath疗法进行康复.

  • 益脑增智针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廖薇;高炜燕;张小利;艾坤

    目的 观察益脑增智针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儿予以Bobath疗法,观察组患儿予以益脑增智针法联合Bobath疗法;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精细运动发育商(FMQ)评分、Ca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智力发育量表评分、CD4+CD25+Foxp3 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CTLA-4 mRNA相对表达量、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F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M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a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a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智力发育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智力发育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25+Foxp3 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CTLA-4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4+CD25+Foxp3 high调节性T细胞比例、Foxp3 mRNA相对表达量、CTLA-4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脑增智针法联合Bobath疗法治疗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双上肢精细运动功能、患侧手功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儿智力发育,调节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减少临床症状的发生.

  •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俊;郭光明;蒋东生;车兴旺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的作用.方法: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和Bobath疗法,共进行8周.分别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评定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和步行功能,使用卷尺测量简易腹内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Sheikh评分、BBS评分、Holden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腹内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四种评分和腹内压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和Bobath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

  • Bobath疗法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鹿雪梅;马素慧;窦娜

    近年来,随着神经可塑性理论和神经干细胞、嗅鞘细胞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使神经康复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其中Bobath疗法在康复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Bobath 疗法是英国学者Karel Bobath 和Berta Bobath 夫妇在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立的疗法,是我国当代小儿脑性瘫痪和成人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治疗的重要疗法之一,现已发展超过50年.康复治疗师对于Bobath观念的研究一直都未停止过,特别是国际Bobath教师培训协会、英国Bobath中心网站以及许多权威期刊都发表全新的Bobath观念文章,均阐述了今日 Bobath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2].

  • 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痛30例

    作者:钟浩志;谢晓娜;谢格理;方亮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Bobath疗法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治疗时间为60d,治疗后评价两组的VAS评分、上肢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后疼痛VA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上肢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显著,患者疼痛减轻,且上肢运动能力增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中医推拿结合Bobath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明智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笔者于2008年7月~2011年12月间,采用中医推拿结合Bobath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男32例,女40例;年龄59岁~93岁;脑出血27例,脑梗死45例;左侧偏瘫33例,右侧偏瘫39例.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8岁~89岁;脑出血13例,脑梗死17例;左侧偏瘫12例,右侧偏瘫18例;病程3d~1a.

  • 综合应用神经发育疗法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俊奇

    目的:探讨综合应用神经发育疗法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恢复期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接受相同药物治疗。其中康复组,以 Bobath法为主,配合 Brunnstrom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PNF)的综合康复运动治疗,采用改良 Barthel(MBI)指数对日常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应用 Fugl Meyer(FMA)评分,Brunnstrom分级评定运动功能。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康复组和对照组 MBI 评分、FMA 评分均显著提高, Brunnstrom分级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康复治疗4周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MBI评分、FMA评分均显著提高,Brunnstrom分级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应用神经发育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 ADL及运动功能,康复运动治疗有助于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预后。

64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