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针治疗中风后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成研;项柏冬;韩春霞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腹针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方法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康复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腹针组则取相应穴位进行腹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肌张力分级分布情况及简化运动功能(FMA)量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肌张力等级分布出现差异,FMA、ADL评分腹针组显著高于康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中风后肌肉痉挛可以降低患者的肌张力,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萎缩性胃炎患者腹针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秦尊梅

    腹针疗法由薄智云教授所创立,是一种以脏腑、经络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核心,通过在腹部进行针灸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1].2004年6月始,对收治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施以了腹针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萎缩性胃炎患者行腹针治疗期间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腹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5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云华

    目的 探讨腹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 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2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治疗2疗程,治愈17例,显著4例,好转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疼痛均有明显缓解,能自主翻身活动.结论 采用腹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薄智云腹针疗法临床应用探析

    作者:周炜

    从基础的经络理论阐述薄智云腹针疗法的诞生,从针灸理论是取得疗效的基础,重视经络诊察是针灸取效的必要条件,手法及针刺方向有助疗效的取得,结合其他疗法增强腹针疗效4方面论述取得腹针疗效的关键.认为腹针疗法是近年涌现的众多针法中具有较深厚针灸理论基础的针法.

  • 腹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赖毛华;马红霞;陈玉莲;丁涛;谢军

    目的 探讨腹针配合穴位注射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台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使用西药HCG促排卵,治疗组使用腹针及穴位注射促排卵.连续观察6个月,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针配合穴位注射能明显提高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患者妊娠率.

  • 腹针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诚欢

    目的 研究腹针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12月习惯性便秘患者20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如开塞露等进行治疗,腹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腹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习惯性便秘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 腹针组患者习惯性便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腹针组症状改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腹针组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腹针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便秘症状,增加大便次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腹针治疗肾绞痛临床观察

    作者:陈强;陈峰;雷教育

    目的 观察腹针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因肾绞痛至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针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30例.药物治疗组遵循三级镇痛原则予以双氯芬酸钠栓、曲马多、盐酸哌替啶等镇痛药物配合氢溴酸山莨菪碱解痉治疗,腹针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腹针疗法,穴位选择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采用轻捻转、 慢提插的手法,使患者保持较强的针感,得气后留针15~30min.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显效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结果 腹针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有降低,腹针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腹针组均短于药物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治疗可快速而有效缓解肾绞痛,减少患者忍受痛苦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腹针治疗尿潴留50例

    作者:黄丽;杨莉;陈正阳

    尿潴留又称"癃闭",是指膀胱内蓄有大量尿液而小便闭塞不通,难以排出的一种症状.该病多由于体弱、手术及感染等引起支配膀胱的神经失调,致使膀胱松弛,排尿无力,膀胱括约肌紧张而致.

    关键词: 尿潴留 腹针疗法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腹针及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元锋国;杜安民;周少林;郭志芳

    目的:探讨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的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剌法配合腹针及康复训练疗法;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剌法配合腹针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腹针及康复训练疗法具有经济、有效、实用等优点.

  • 腹针疗法配合牵引、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2例

    作者:胡志斌

    目的 比较腹针疗法配合牵引、定点扳法和单纯牵引、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患者接受腹针疗法配合牵引、定点扳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牵引及定点扳法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简化McGill量表(SF-MPQ)的评分.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达92.68%,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SF-MPQ各项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SF-MPQ评分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但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在缓解疼痛症状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24例

    作者:吴良慈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穴位注射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4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穴位注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9%和87.5%,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佳,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炙甘草汤联合腹针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观察

    作者:来昌艳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腹针疗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腹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片联合谷维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腹针疗法在改善气阴两虚型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使用西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朱文罡;顾群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为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颜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突然出现的、短暂性、阵发性、闪电样剧痛.初疼痛多数较轻,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时间较长,可有较长的缓解期,历时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随着病情的发展,多数病人发作逐渐频繁,疼痛也逐渐加剧.病人难以忍受,表情十分痛苦,病史可长达数年及数十年.人们常说的三叉神经痛即是指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腹针对虚寒性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娜;蔡承穆;丁艳亭;魏良燕;李多多;赵晋昕;杜琳

    目的 观察采用体针局部取穴与腹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体针组和腹针组.体针组采用《针灸治疗学》中膝关节痛治疗处方(内外膝眼、鹤顶、足三里、梁丘、阳陵泉、膝阳关)治疗,腹针组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大横(双侧)、滑肉门(患侧)、外陵(患侧)、气旁(患侧)、下风湿点(患侧),并辨症加减取穴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次为1个疗程.采用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S)对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FPS-R、LKS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针组治疗后FPS-R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体针组(P<0.01),LK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针和体针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腹针疗法对疼痛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体针,两种针法均可有效的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

  • 腹针结合中药祛斑面膜治疗黄褐斑45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秀华;杜燕丽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也称为肝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常见于妊娠、口服避孕药、月经不调的育龄期妇女,夏季及南方地区较多见.临床表现为淡褐色或淡黑色斑,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于额、眉、颊、上唇等颜面皮肤[1].西医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不十分明确,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中医称之为黧黑斑、黯斑、面尘、肝斑,认为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2].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患面部黄褐斑的女性越来越多,人们对黄褐斑的损美性危害也越来越重视,用具有多种功效且副作用少的中药面膜治疗成为了趋势.腹针疗法是从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在腹部进行针刺调节脏腑、经络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3],以调理脏腑气血、治疗慢性病见长,具有无痛高效的特点,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 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童娟;姚红;陈健雄;张子谦;黄少惠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质指数(BMI)及腰围比值的影响,了解腹针疗法对单纯性肥胖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设立健康对照组、安慰针对照组和治疗组,以脐周2寸、3寸、4寸的部位围着脐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取8个点刺入,针尖均斜向脐位;体针取两侧足三里和三阴交.比较安慰针组及治疗组治疗后BMI及腰围比值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经毫针针刺治疗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BMI及腰围比值与安慰针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和P<0.01),且其BMI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针疗法对于单纯性肥胖的BMI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 任脉与“腹白线”关系研究

    作者:林泰骄;叶声;林超岱

    由于腹针疗法中任脉在腹部的取穴是以“腹白线”作为标准,与当前广泛认为的任脉腹部取穴均以人体前正中线作为标准不同,引发了笔者对任脉与“腹白线”关系的探讨.笔者通过相关文献整理与分析,并结合腹针疗法,从任脉循行分布、任脉生理作用及临床实践3方面进行了阐述,以及临床上对300例颈肩腰膝疼痛患者在取穴上将前正中线定位取穴和“腹白线”定位取穴进行的即时疗效比较,表明腹针疗法提出的以“腹白线”下方作为任脉在腹部的取穴标准是有临床疗效作为支撑的,临床疗效更好,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 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军;罗娅娜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C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V患者随机分为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组(A)、单纯腹针疗法组(B)及单纯悬灸百会穴组(C),每组30例.治疗前、后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双侧椎动脉(LVA-Vm、RVA-Vm)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A-Vm),治疗前后作症状学积分及疗效评定.结果:TCD检测结果及症状学积分疗效评定均显示,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A且优于B、C组(P<0.05,P<0.01).结论: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疗法,可能与调整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并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有关.

  • 腹针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覃宇;易玮;林树雄;杨春芳;庄泽敏

    目的:观察腹针与西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1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腹针组(31例,脱落1例)及西药组(30例,脱落2例),腹针组穴取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腹四关穴(双侧滑肉门、外陵)、调脾气穴(双侧大横),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采用匹维溴铵片口服,每次50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对比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大便不尽感、排便急迫感、大便性状异常)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IBS-SSS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腹针组积分均低于西药组(均P<0.05),腹针组较治疗前改善程度均优于西药组(均P<0.01).②治疗后两组腹痛腹胀、腹泻、大便不尽感、排便急迫感、大便性状异常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腹针组腹痛腹胀、腹泻、大便不尽感以及大便性状异常症状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P<0.01).③腹针组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均高于西药组[(86.7%(26/30)vs 64.3%(18/28),P<0.05;70.0%(21/30)vs 35.7%(10/28),P<0.01)],总体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腹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腹痛、腹胀、腹泻、大便不尽感、大便性状异常的症状,并有一定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腹针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50例

    作者:甄宏鹏;陈秀华;奎俞;薄智云

    2000年以来,笔者运用腹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乳腺增生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均为本院门诊确诊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50岁,平均35.5岁;病程3月~5年.单侧肿块21例,双侧肿块29例.

188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