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四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瑞娟;薛玲;郑伟

    目的 探讨中医四联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重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9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银桂抗炎合剂,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悬灸+中药灌肠+药渣塌渍.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局部症状的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单一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联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悬灸足三里对疳积大鼠贫血及血细胞影响的对比观察

    作者:邵瑛;闫兵;唐纯志

    目的:探讨足三里治疗疳积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推广和中医治疗疳积的优势提供有利的客观依据.方法: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非经穴治疗)、治疗组.造模以目前我国大多数疳积患儿的病因为机制,采用特制高脂肪、高热量饲料喂养.模成后,悬灸足三里治疗,进行了治疗组与模型组、对照组的对比观察及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造模后大鼠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均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治两个疗程后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悬灸足三里能提高其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的含量,从而明显改善其贫血情况及提高免疫功能,为临床悬灸足三里治疗疳积提供了有利的客观依据.

  • 电针和悬灸对"大椎"穴区肥大细胞脱颗粒不同影响的研究

    作者:罗明富;何俊娜;郭莹;李翠红;张金铃

    目的:观察电针和悬灸对大鼠穴区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分布和脱颗粒的不同影响,以探索针灸治病的机制.方法:正常成年Wistar大鼠15只,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和悬灸组.电针(疏密波,频率3~10 Hz,电压2~4 V)或悬灸(2壮)"大椎"穴 20 min 后,取"大椎"穴区组织恒冷箱切片,甲苯胺兰染色,显示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内MCs的分布、数量和脱颗粒情况.结果:在穴区组织内,从真皮至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均可见MCs存在和脱颗粒发生.悬灸刺激的"大椎"穴区的组织切面中心部位,从皮肤表面至皮下组织内MCs数量很少, 但中心周边的MCs数量多,脱颗粒明显.悬灸组发生脱颗粒的MCs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和电针组,电针组脱颗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电针和悬灸对穴区组织内MCs的数量、分布以及细胞的脱颗粒的影响明显不同,艾灸对MCs脱颗粒的影响强于电针.

  • 悬灸"大椎"穴不同灸量对哮喘大鼠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伟;焦琳;熊俊

    目的:通过观察悬灸"大椎"穴不同灸量对哮喘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激肽A(NKA)、神经激肽B(NKB)、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含量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哮喘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机制以及佳灸量.方法: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悬灸15 min组、悬灸30 min组、悬灸60 min组、悬灸90 min组.于第1天、第8天腹腔注射致敏混悬剂1 mL,第15天开始用1%卵白蛋白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激发哮喘,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14 d.21d后,温和灸"大椎"穴,各组悬灸不同的时间,共治疗7d.运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大鼠BALF中的NGF、SP、CGRP、NKA、NKB、pERK等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相关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BALF中NGF、SP、CGRP、NKA、NKB、pERK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4个治疗组BALF中NGF、SP、CGRP、NKA、NKB、pERK含量较模型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悬灸15、30、60 min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悬灸时间的延长,各指标变化更加明显;悬灸60 min组与悬灸90 min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灸"大椎"穴通过降低大鼠BALF中NGF、SP、CGRP、NKA、NKB的含量来减轻哮喘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其信号转导可能通过ERK细胞外信号转导途径;随着灸量的增加,对哮喘大鼠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也在增加,艾灸60 min是饱和灸量,而90 min的治疗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 悬灸治疗中性粒细胞哮喘的细胞免疫学机制研究

    作者:张伟;尧斌;程慧明;孟凡磊

    目的:探讨悬灸对中性粒细胞哮喘相关信号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与悬灸组,每组8只.用鼻腔滴入脂多糖、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及雾化吸入卵白蛋白引喘制备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按0.5 mg/kg予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悬灸组悬灸“肺俞”“脾俞”“肾俞”“膻中”,40 min/次,均每日1次,共14 d.治疗结束后,统计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及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 17)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BALF中的白介素17(IL-17)含量,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右肺下叶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蛋白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气道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P<0.01),BALF中IL-17含量显著增高(P<0.01),脾与外周血中Th 17含量显著增多(P<0.01),肺组织中ROR-γt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皆显著降低(P<0.01);悬灸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亦显著降低(P<0.05,P<0.01).与悬灸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外周血Th 17含量更低(P<0.05).结论:悬灸可以通过抑制ROR-γt转录因子表达,下调炎性反应因子IL-17含量,降低气道内中性粒细胞水平,从而达到减轻中性粒细胞哮喘炎性反应的作用,其疗效与地塞米松相当.

  • 悬灸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新普;薛丹;李敏;傅杰英

    目的:观察悬灸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阴虚内热型痤疮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取风门、肺俞、膏肓俞、膈俞等穴悬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对照组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每周治疗3次,治疗12周后,对痤疮皮损和阴虚体质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皮损积分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积分下降得更明显(P<0.05).结论:悬灸不仅可以较明显改善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皮损情况,也可以对患者阴虚体质状态进行较好的调整,且简便易行.

  • 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军;罗娅娜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治疗颈性眩晕(C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V患者随机分为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组(A)、单纯腹针疗法组(B)及单纯悬灸百会穴组(C),每组30例.治疗前、后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双侧椎动脉(LVA-Vm、RVA-Vm)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BA-Vm),治疗前后作症状学积分及疗效评定.结果:TCD检测结果及症状学积分疗效评定均显示,3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A且优于B、C组(P<0.05,P<0.01).结论:腹针配合悬灸百会穴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疗法,可能与调整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并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有关.

  • 隔姜灸、悬灸对不同穴位各时段热感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路玫;张丽繁;袁晔;于冬冬

    目的:测定健康人不同腧穴对隔姜灸和悬灸初感温度、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的阈值区间,以便更好地指导灸法的临床应用.方法:43名健康学生随机分为隔姜灸组(22名)和悬灸组(21名),于肾俞、中脘、足三里、外关穴分别行隔姜灸和悬灸,用测温仪分别测量受试穴的初感温度、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值,测得数据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灸法、不同腧穴的初感温度、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悬灸时的耐受温度为(40.69±1.85)℃,低于隔姜灸的(42.44±3.90)℃(P<0.05);隔姜灸肾俞的初感温度比其他腧穴低4~5℃;悬灸时外关穴的初感温度低.结论:人体不同穴位对隔姜灸和悬灸各阶段的热感温度有一定的差异;隔姜灸的热感温度耐受阈高于悬灸;人体在舒适温度和耐受温度之间应存在一个稍高于正常温度的灸治佳温度区域,临床上,医者应设法延长该温度区域的作用时间,以提高疗效;耐受温度作为受试者所能忍受的极限温度,可为临床安全施灸提供参考依据.

  • 悬灸得气的特征与临床应用

    作者:谢丁一;陈日新

    阐述悬灸得气的特征及其临床应用.通过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从悬灸得气的特征、悬灸得气提高临床疗效的临床依据及悬灸如何得气3个方面明确悬灸得气在临床中的关键作用,及对灸疗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悬灸穴位能产生类似针刺样的得气现象,悬灸得气的特征是在施灸部位产生透热、扩热和传热等非局部或非表面的热感,甚至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悬灸必须产生热敏灸感现象才能提高灸疗疗效.

  • 悬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血清IL-4、IFN-γ的影响

    作者:张伟;陈明人;熊俊

    目的:探讨悬灸“大椎”穴治疗哮喘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方法:悬炙大鼠“大椎”穴,运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后大鼠血清中的IL-4、IFN-γ、IgE含量,用IFN-γ/IL-4比值来反映Th1/Th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L-4、IgE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IFN-γ/IL-4的比值也有显著的变化(P<0.01).结论:悬灸通过抑制IL-4分泌、减轻IgE炎性反应、提高IFN-γ/IL-4水平来改善哮喘细胞免疫机制.

  • 陈日新教授"悬灸得气"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夏七新;谢丁一

    得气源于《内经》,是判断取穴定位准确与否及决定针灸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针灸学教材中论述了针刺得气的相关内容,但未明确阐述悬灸得气的特征.本文重点论述了悬灸得气的概念、悬灸得气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三方面内容,旨在阐明陈日新教授"悬灸得气"的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情况.临床实践表明,悬灸得气的特征是在施灸部位产生透热、扩热和传热等非局部或非表面的热感,甚至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悬灸必须产生热敏灸感现象才能提高灸疗疗效.

  • 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作者:钱明华;章新玲

    目的:观察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4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疗法的为治疗组,采用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的为对照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采用背部走罐配合悬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口服舒乐安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悬灸加阿司匹林治疗对于薄型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月;陈惠芳;曾伟;罗瑾;刘燕

    目的:探讨悬灸加阿司匹林对薄型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薄型子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上加悬灸,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超声检查对内膜厚度、内膜血流量进行测定,2年内对患者妊娠情况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治疗后内膜厚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内膜厚度、内膜血流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灸加阿司匹林治疗对薄型子宫内膜修复作用好,疗效理想,对提高妊娠率有临床意义.

  • 腧穴热敏化悬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4例临床观察

    作者:梁永妍

    目的 探讨腧穴热敏化悬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 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腧穴热敏化悬灸治疗,每周治疗5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大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比较75%、50%、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量占正常预计值百分比(V75%、V50%、v25%),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水平.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PEF、FEV1、FEV1/FVC、V75%、V50%、V25%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血清TNF-α和HMGB1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更明显(P<0.01). 结论 腧穴热敏化悬灸辅助治疗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下调血清TNF-α和HMGB1水平,提高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

  • 悬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方向军;陈栋

    目的 观察悬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悬灸配合超短波治疗,每周5次;对照组采用口服氨基葡萄糖(奥泰灵)片治疗,每天2次,每次750 mg.两组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60例治愈15例占25.00%,好转39例占65.00%,无效6例占10.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60例治愈9例占15.00%,好转33例占55.00%,无效18例占30.00%,总有效率70.0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提高,而VAS评分降低(P<0.05). 结论 悬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好转.

  • 热敏灸——灸疗学的传承与创新

    作者:谢丁一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灸疗中穴位敏感性与充足时间量是提高灸疗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而热敏灸解决了如何寻找灸疗敏感性穴位与达到穴位充足时间量的关键技术难题.从灸疗特异性穴位的发现、热敏灸新技术的创立、临床疗效的循证评价、灸疗新概念的提出4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热敏灸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灸疗疗效,丰富发展了灸疗理论与技术,是传统灸疗学的传承与创新.

  • 悬灸治疗非洲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夜间遗尿症30例

    作者:童明欧;詹新勇

    目的:观察悬灸治疗非洲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的临床疗效.寻找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灸治组(30例)、对照组(30例).灸治组选气海、中极和双侧肾俞、膀胱俞、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等穴,用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的药艾条进行悬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结果:灸治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灸治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悬灸治疗非洲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疗效肯定.

  • 针刺联合悬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孙雷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悬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针刺,大椎、后溪、风门、颈椎夹脊、天柱,俯卧位,消毒针刺点,平补平泻,以酸、胀、麻等针感为主,30min/次,1次/d.治疗组16例悬灸,对大椎、后溪、风门、颈椎夹脊、天柱进行艾柱悬灸,以皮肤感温热不烫为度;针刺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悬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雷火灸与热敏灸

    作者:徐琳琳;马铁明

    雷火灸从灸材、灸具方面着手,加入中药改变灸条配方组成,重视灸力渗透性,火力猛、药力峻、起效快;热敏灸从施灸部位及方式方法着手,寻找热敏化腧穴,改变施灸过程,重视循经感传;均系改进普通艾灸法的悬灸法,均可提升疗效.雷火灸效力刚猛,要考虑患者承受能力,因改制灸条而使治疗成本提高,增加治疗费用;手法繁多,实际临床大多为节省人力,仅使用温和灸法,客观上限制了更广泛的应用.热敏灸虽所需灸材便捷廉价,手法较为简洁;每种疾病需要先探寻不同热敏穴,耗时较长,比较依赖患者灸感,在现实操作中略有局限;腧穴热敏性机制也不够清楚,理论体系尚待完善.二者均系对普通艾灸法改进的有益尝试,各具特色,临床疗效满意,虽然还有些许不足,然瑕不掩瑜,期待有更多研究改进与完善.

  • 松解针刺加悬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王秀艳

    目的:观察松解针刺加悬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采用松解针刺加悬灸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随访58例,复发7例,复发率为12.07%;对照组随访46例,复发18例,复发率39.1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解针刺加悬灸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更佳,复发率低.

69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